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香世家 >

第17部分

庶香世家-第17部分

小说: 庶香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香忙笑道:“祖母才是最该吃这些补品的,要是祖母只顾着疼惜我们,省下东西来给我们吃,我们岂不是罪过了。” 

  书香和灵香左一句右一句,逗得老太太很是高兴,说了一阵话才告辞出去。 

  刚出了门正碰上李三太太进了院子,灵香和书香上前见了礼。 

  李三太太拉着灵香十分亲热:“两位小姐真是孝顺懂事,陪着老太太说了这么半天的话。” 

  书香落落大方地说道:“三太太过奖了,我们陪着祖母是应该的。” 

  李三太太拉着灵香不放开:“昨儿听老太太提起宋记糕点铺的状元糕,我今儿特意带了过来,两位小姐可要尝尝。” 

  嘴里说的是两位小姐,眼睛却是笑盈盈地看着灵香。 

  书香便不开口。 

  灵香说道:“祖母还没尝过,我们怎么能先用呢?” 

  书香上前扶过李三太太的手臂:“外头冷,三太太快进去说话罢,我们也该告辞了。” 

  李三太太就笑着进了房,临进门前,还回头看了灵香一眼。 

  书香看在眼里,心里就有些思量起来。 

  李三太太最近经常来沈府,刚才见了她们还特意解释是来送状元饼的,颇有些欲盖弥彰的意味。 

  想起那次在李尚书府的情形,尚二太太与大太太比邻而坐。 

  难道是镇国公府有心要与沈府结亲? 

  如果镇国公府要提华香的亲事,华香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病了,是不愿意,还是…… 

  大太太的病难道也是因为华香的亲事? 

  书香抬头看了灵香一眼。 

庶香世家 第三十六章 刁难(二) 
  两次出去做客,都是老太太或者大太太带着她们三人去的,她一开始也以为镇国公府是看上了华香,华香年纪相当,又是嫡女,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 

  但是如果真的是华香,李三太太为什么却是和老太太计议?和大太太商量不是更合适吗?怎么也没有越过母亲和祖母商量亲事的道理。 

  李三太太方才和灵香十分亲热,难道是…… 

  书香抿住嘴唇,跟在灵香身后。 

  如果真的提了灵香,沈府会抓紧落实其他几位姐姐的亲事,然后就会是书香…… 

  虽然现在大太太病了,家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老太太说了算,但是亲事这上头怎么也不会越过大太太头上去,妍香多年来苦心讨好大太太和华香,不也是为了这个结果。 

  想打算,就要越早越好,如果被人抢了先机,她的一辈子就只能是个傀儡。 

  灵香回头笑道:“妹妹怎么走得这样慢?” 

  书香上前几步跟在灵香身后:“我在想要怎么(。kanshuba。org)看书吧父亲的书房呢!” 

  灵香虚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你呀,总是这样好心,看大嫂为难就顾不得别的了,现在知道担心了?” 

  书香扶住灵香的手臂:“大嫂头一天管家,总要做点样子出来才是。”顿了顿又掩口笑,“左右我也是闲着发慌。” 

  心头却又转过一个念头,老太太明明知道她和灵香只是庶出的小姐,年纪又小,为什么还指名要她们两人帮着大奶奶管家?一开始她以为老太太只是怕大奶奶一人难以服众,才让她们两人帮忙照看。现在仔细思量,只怕不是那么简单。 

  如果是灵香的亲事近了,老太太自然想利用这个机会锻炼灵香,毕竟镇国公府那样的大户人家,规矩多,能懂得府里的事情,对灵香有益无害。 

  灵香又是庶出…… 

  书香默不作声地跟在灵香身后。 

  春晓苑里,百灵恭敬地奉了茶,说道:“大太太一向睡不好,这才犯了头疼的病,昨儿吃药刚好了些,睡到如今还没起呢!” 

  灵香向内室看了看,放下了茶盏:“既如此,我们就不扰母亲休息了。” 

  书香也跟着起身:“让母亲好好养病,回头我们再过来请安。” 

  百灵送书香和灵香出去:“等大太太醒了,我一定转告。” 

  出了春晓苑,书香说道:“六姐姐,那我就先回去了。” 

  灵香回头嫣然一笑:“你有事就快去罢。” 

  书香回了行云阁,碧萱上前服侍她净手:“大奶奶指派的人都过来了,只有连登家的还没到。” 

  说着抬眼看了看书香的脸色。 

  书香拿起帕子拭去手上的水:“如果我没记错,那个连登家的是杂役房里办差的罢?” 

  碧萱说道:“小姐记得不错,大奶奶说让她带两个粗使婆子过来打扫,现在……” 

  书香看了看天色:“带上咱们院子里的婆子和丫环,现在就走罢。” 

  碧萱面有难色:“小姐,连登家的还没到……” 

  书香冷冷地说道:“难道我还要等着她不成?” 

  碧萱垂下了眼帘。 

  书香缓了缓语气:“锦瑟呢?” 

  碧萱答道:“万妈妈说要给小姐拿些绣线,锦瑟怕别人挑不好,自己去了。” 

  书香点点头,站起身:“咱们走罢。” 

  寒风卷着枯败的落叶,在灰砖上打着旋,又渐渐消散无踪。 

  书香停下了脚步。 

  缓缓仰起头,她的视线落在了门上的匾额上。 

  归无轩。 

  曾经,除了大姐玉香,府里的小姐中只有她才能进入这个府里其他人眼中的禁地。 

  往日父亲陪她读书,教她练字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 

  父亲曾经说过:“世间万物,皆是由有归无。” 

  所以这里命为归无轩。 

  如今,已是物依旧,人非昨。 

  书香拾步上了台阶。 

  如果可能,她想亲口告诉父亲,并不是一切都是由有归无,有时候,命运会有第二次机会。 

  书香站在院子里,指挥着带来的人做事。 

  粗使的婆子去打水和扫院子,门口也要打扫干净。小丫环负责擦桌椅和洗抹布。识字的丫环去擦拭书架上的灰尘,又命身量高大的婆子去换过门帘。 

  书香则亲手(。kanshuba。org)看书吧着案几。 

  大老爷用着顺手的毛笔,她擦干净了放在案上。几幅大老爷喜(。。…提供下载)欢的画,她找出来命人挂上。砚台,笔架,花斛,无一不是大老爷的常用之物。 

  书香沉默不语地做事。 

  好在众人都十分小心勤谨,院子和房间很快就打扫得干净整齐了。 

  书香正带人查看着书架,碧萱上前附耳说道:“连登家的来了。” 

  书香淡淡地笑,连登家的已蹭着脚走上前来。 

  书香摩挲着书脊:“这上头还有些灰尘,让小丫环掸一掸,记着要轻点使力。” 

  身旁的丫环答应了,书香又去查看下一个书架。 

  连登家的见书香不理她,只得又跟了上来。 

  碧萱瞪了她一眼,说道:“连嫂子来得真早。” 

  声音不高,但足以让房里的人都听见了。 

  连登家的说道:“罗妈妈叫我过去做事了。” 

  碧萱狠狠地瞪了连登家的一眼。 

  来晚了还这样振振有词,早上大奶奶发配事情的时候罗妈妈也在场,怎么这样巧又安排了她的事。就算是罗妈妈叫了她,难道她还不知道哪头轻重,就这样放下了七小姐的事情,去替罗妈妈办事。即便是真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走不开,难道就不能打发个小丫环过来告个假。分明就是不把这个庶出的七小姐放在眼里。 

  一屋子的人轻手轻脚地做着事,却都立着耳朵等着看好戏。 

  书香抬起眼睛:“连嫂子来得正好,这边还有几个架子没查看,我还有事,不如连嫂子帮我看一下。” 

  碧萱有些吃惊。 

  书香竟然连一句重话都没说。 

  连登家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就知道这个小姐是什么都不懂的。大老爷书房的东西谁敢乱动,她就是怕担责任才找了借口躲出去,料到这个时候(。kanshuba。org)看书吧得差不多了才来,往后屋子里出了什么差错也找不到她头上。 

  反正这个七小姐年纪小,又是个姨娘养的,能懂什么事?她是有头有脸的管事媳妇,就算书香心里有怨怼也不好表现出来。 

  连登家的垂下眼帘,掩住了脸上的得意:“那七小姐去忙罢。” 

  书香带着碧萱和行云阁的人离开了。 

  余下的人就窃窃私语起来。 

  连登家的站在台阶上,说道:“看什么热闹,还不快干活!都不想吃午饭了?” 

第三十七章 刁难 三 
  暖翠阁,玉香亲手奉茶给老太太:“祖母。” 
  老太太接过茶,看了玉香一眼。 
  青莲色广绫通袖长袄,头上只插戴了几只素银珍珠的簪子,薄施脂粉,虽然已是安平伯府的掌家少夫人,在老太太面前仍旧是一副恭敬的样子,让人看了不由得心中生怜。 
  老太太心头一软,语气也温和了许多:“家里都好?” 
  玉香答道:“前几日夫人出门,着了些风寒,吃了几副药,现下已好些了。” 
  老太太点点头:“上了年纪的人总是这样,稍有不慎,病啊痛的就找上来了。你也要多多照看些才是。” 
  老太太话里意有所指,玉香本就是为了大太太才回来的,听了这话就低下了头:“是,我记下了。” 
  老太太又嘱咐了几句,说道:“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去瞧瞧你母亲罢。” 
  玉香就辞了老太太出去。 
  老太太指了指门口,向采霜说道:“到底是母女连心,我病了这一阵子,她也没说回来看看。” 
  采霜笑着说道:“大姑奶奶毕竟是那边的掌家少夫人,一时脱不开身也是有的。” 
  老太太似笑非笑地看着采霜:“倒是我想得多了。” 
  采霜扶着老太太起身:“老太太别怪我多嘴,大姑奶奶这不是刚回来就过来给您请安了么?到底也越不过您去。” 
  老太太叹道:“你也别来安慰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现在我还能明白事理,她再怎么也不敢错了礼数,往后的事情,可就难说了。” 
  采霜劝了老太太几句,唤过采露等人过来服侍老太太用了午膳。 
  玉香望着大太太苍白的脸色,十分担忧:“母亲怎么忽然就病得这么重了?” 
  罗妈妈在一旁说道:“大姑奶奶是知道大太太的,事必躬亲,最近府里的事情又多,常常吃不下睡不好的,结果就犯了头疼病。”罗妈妈觉得这样说未免让玉香听了担心,又宽慰道:“好在郎中说看得早,若是安心调养,也是不妨事的。” 
  大太太拉过玉香的手:“我又没怎么样,你怎么就来了,那边哪能少得了你?” 
  玉香拍着大太太的手示意她放心:“一听说母亲病了,我心里就怎么放不下,总要过来看一眼才能放心。母亲现下觉得怎么样?” 
  大太太吃力地揉了揉额头:“疼得好些,就是觉得一起身就有些头晕目眩的。” 
  玉香就吩咐带来的丫环捧上盒子来:“这是宫里的安神丸,对母亲的病是极好的。” 
  香桐接过了盒子,玉香微微压低了声音:“母亲只管养病,只要身子好了,府里的事情自然还是母亲做主。” 
  到底是玉香最了解大太太。 
  罗妈妈和香桐就带着房里的丫环出去了。 
  母女二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衷肠话,大太太心里这才放松了些,叹道:“要是你还在家里帮着我,哪能让那两个小东西上台面。老太太也是糊涂了,你大嫂帮着管管事情也就罢了,还叫两个没及笄的小丫头帮忙,没得让人看了笑话。” 
  玉香想了想,迟疑着说道:“要不然,我回家里住两天?也好照顾母亲。” 
  大太太眼睛一亮,随即又黯然了下去:“你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了,怎么好端端地住回娘家,让人看了会怎么说?再说那边也一刻离不得你,终归还是夫家的事情重要些。”大太太合上眼睛,似乎在思索,顿了顿又说道:“你放心,这点儿事情也不算什么,我虽然病着,也不会眼看着她们把家里弄的一团糟。” 
  两人又说起华香的事情来,大太太把镇国公府那边的意思说了,玉香劝道:“说起来大概也是没有缘分。虽然这门亲事是好的,人家若不肯也没有办法。京里合适的人家还有几个,我回去也替二妹妹看看。”想了想又说道:“尚家又不是不想和咱们家结亲,六妹妹毕竟也是沈家的女儿。” 
  有了玉香在身边,大太太就觉得有了依靠一般,玉香的话句句妥帖,许多道理不是大太太不明白,只是终究是道理好讲,意难平。 
  玉香在春晓苑陪大太太用过了午膳才离开。 
  一早上翠巧就告诉华香,玉香回府了,华香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还不过来?” 
  翠巧安慰着华香:“先要去向老太太请安,又要看大太太,怎么也要一会儿的功夫。” 
  华香忿忿然:“一个不许我出院子,一个让我生病,没病也要被闷出病来。” 
  等了一上午,却等来玉香已经离开的消息。 
  华香瞪着眼睛:“大姐怎么不来看我?难道没人告诉她我也病了么?” 
  秋晓战战兢兢:“奴婢也不知道……” 
  看着华香又要发火,翠巧上前劝道:“大姑奶奶现在不比从前,毕竟是安平伯府的掌家少夫人,上上下下多少事情要料理。小姐看咱们家里这些事情,就把人累得团团转,大太太都累病了。安平伯府那边人口多,事情自然也多,规矩又大。大姑奶奶抽空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小姐宽宽心,回头老太太气消了,小姐去求求老太太或者大太太,去安平伯府看看大姑奶奶不就行了……” 
  华香撅起嘴:“她都不来看我,我干嘛要去看她?” 
  翠巧回头瞪了秋晓一眼:“傻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去给小姐准备午饭。” 
  秋晓如逢大赦地出去了。 
  翠巧端了茶给华香:“大太太如今身子不好,小姐就当是替大太太着想,好好在院子里养着精神罢。” 
  要是华香再闯下什么祸,大太太又怎么能安心养病。 
  华香将茶盏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