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我的名字叫做红 >

第39部分

我的名字叫做红-第39部分

小说: 我的名字叫做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待拷问的时间里,银币让我心安不少,坚信它会保护我。我把它拿在手里,抚摸它,一再地亲吻这枚安拉送给我的幸运符。然而,过了不知多久,当他们把我移出暗室带进隔壁房里,我看见家侍卫队长和他的克罗地亚光头酷刑者时,那一刻,我才明白银币保不了我。我内心无情的声音说得一点也没错:我口袋里的银币并非真主所赐,而是两天前我撒向谢库瑞头顶的那些银币之一——被孩童们遗漏了。此刻,当他们把我交在酷刑者的手中时,我已经没有可以信赖的幻想,也没有赖以依靠的东西了。

    我甚至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掉眼泪了。我想哀求,但仿佛在梦中,我的嘴里吐不出半点声音。从战争、死亡、政治暗杀和拷打(曾经从远处目睹)中,我很清楚生命可以瞬间即逝,但从不曾如此身临其境。他们将如同剥掉我的衣服般,把我从这个世界剥离。

    他们脱下我的坎肩和衬衫。其中一个酷刑者坐上我的身体,双膝压住了我的肩膀。另一个人则以妇女准备食物般的熟练纤巧,往我头上套了一个笼子,接着开始从它前方慢慢扭紧。不,那是笼子,应该说是某种铁钳,逐渐从两边挤压我的头。

    我扯开喉咙放声厉叫。我哀求饶命,但每个字都含糊不清。我痛哭惨叫,因为我的勇气已经用尽。

    他们暂停一会儿,问道:“是你杀死了姨父大人吗?”

    我深吸一口气说:“不。”

    他们再度扭紧铁钳。疼极了。

    他们又问了一遍。 

 “不。”

    “那么是谁?”

    “我不知道!”

    我心里开始想是不是应该干脆告诉他们是我杀的。但全世界在我头顶快活地旋转着。我中充满不甘。我问自己是否逐渐习了痛楚。我的酷刑者和我僵持了一会儿。我感觉不到疼痛,只觉得恐惧。

    正当我根据口袋中的银币断定他们不会杀死我时,他们突然放开了我。他们拿下铁钳般的刑具,我的头其实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用膝盖压住我的酷刑者站起身来,不带半分歉。我穿上了我的衬衫和背心。

    房间里是一段很长时间的寂静。

    在房间的另一头,我看见了画坊总监奥斯先生。我走向他,亲吻了他的手。

    “不要担心,我的孩子。”他对我说,“他们只是在测试你。”

    当下我知道继姨父之后我又找了一位新的父亲。

    “苏丹陛下下令,你这一次不用接受拷问。”侍卫队长说,“他认为应该由你来协助画坊总监奥斯曼大师,找出是哪一个恶徒,杀害了他的细密画家及为他编辑手抄本的忠诚仆人。你们有三天的时间,可以质询细密画家研究他们完成的彩绘书页,找出狡猾的罪犯。君王听闻挑拨离间者散布关于他的细密画家和绘画手抄本的谣言,感到震怒。苏丹颁令,指派我与财务大臣哈泽姆老爷同协助你们寻找这个恶棍。你们其中一人与姨父大人是亲戚,听闻过他的讲述,因此知道夜里拜访他的细密画家们是如何干活的,也知道书本背后的故事。另一人是著名的师,对于工匠坊中每一位细密画家都了若指掌。三天内,若你们无法揪出那个人渣,并找回他偷走的失踪书页——关于这幅画的谣言满天飞——正直的苏丹陛下明确地指示,你,我的孩子黑先生,将第一个接受严刑拷问。接下来,毫无疑问地,也就轮到其余的细密画师了。”

    我察觉不出这两位老朋友之间有任何暗示的动作或表情。多年来他们分工合作:财务大臣哈泽姆老爷负责书籍绘画的委派,而画坊总监奥斯曼大师则通过他,从国库取得资金及材料。

    “大家都知道,任何时候,当苏丹陛统治下的任何一个部门、单位、组织发生了犯罪行为,全体成员都将被视为有罪的,直到其中真正的罪犯被揪出并逮捕。一个部门若指认不出部门里的凶手,它将视为‘凶杀部门’列入法院记录,即使部门首领或大师也无法避免。其中的成员将依此接受惩罚。”侍卫队长说,“因此,我们的画坊总监奥斯曼大师将会严厉监督,用他锐利的眼睛检查每一幅插画,揭露引诱无辜细密画家们自相残杀的种种邪恶、诡诈、祸端与教唆,并让罪犯在世界的庇护者苏丹陛的正义律法之下,接受制裁。如此,才能洗刷画坊的污名。为此目的,我们已颁布命令,无论奥斯曼大师有任何要求,众人都必须配合。我的手下此刻正前往各个细密画师居处,没收所有过去他们在家中暗地进行的手抄本书页。” 

家侍卫队长与财务大臣重申了一遍苏丹陛下的命令后,走了,房间里只剩下了我们俩。当然,黑被恐惧、哭喊与尝试性的问弄得筋疲力尽,伤心不已。他像个小男孩般沉默不语。我知道自己会慢慢喜欢他,因此并没有打扰他。

    我有三天的时间可以检视侍卫队长的手下从书法家和细密画师家中搜集来的书页,分辨谁画了哪些分。你们都很清楚,第一眼看到姨父大人的书本插图时,我厌恶至极。这些插图是黑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才呈交给财务大臣哈泽姆老爷的。应当承认,书页中必有蹊跷,才会使得像我这种终生为艺术奉献细密画家,产生如此强烈的厌恶与仇恨;光是低劣的艺术无法激起这样的反应。因此,带着这种好奇,我开始重新审视已故的蠢蛋让夜晚到他家的细密画家所画的这九张书页。

    在一张白纸的中央,就像他制作的其他画一样,在可怜的高雅先生制作的镀金彩绘和他所绘制的边框中,我看见了一棵树。我努力地想像这棵树究竟出自于哪一个故事场景。如果我要求插画家画一棵树,亲爱的蝴蝶、聪慧的鹳鸟与机的橄榄会先根据某个故事构思这棵树,如此他们才能自信满满地把它画出来。之后,若我检视那棵树,将能从它的枝看出插画家心中所想的故事。然而,眼前的却是一棵悲哀、孤零零的树。图画的背景上,地平线的位置颇高,让人联想起设拉前辈大师的风格,借此强调孤立感。不过,地平线提高后创造出来的空间里,却空无一物。这幅画试图通过威尼斯大师的技法,单纯描绘一棵树的原貌,并借由波斯的世界观,由上往下看,结合两者,变成一幅既不像威尼斯也不像波斯的畸形图画。我想,大概只有长在世界尽的树才会是这副德行。为了结合两种不同的风格,我的细密画家和没大脑的已故小丑创造出一幅毫无技法可言的作品。实际上,激怒我的,并不是这幅画包含的两种相异的世界观,反倒是其中的缺乏技巧。

    继续往下检视其他图画,我看见一匹完美的梦幻之马与一个粗脖子的女人,它们给了我同样的感觉。题材的选择也激怒我,不管是两个流浪苦行僧还是撒旦。显然,我的插画家把这些劣作偷偷夹入苏丹陛下的彩绘手抄本。崇高的安拉明智地在书本完成前取走了姨父的生命,他的判断力教我重新深感敬畏。不用说,我根本没有想完成这本书的欲望。

    有谁能不厌恶这条狗?尽管以俯视的角度呈现,但它却像是我们的兄弟一般,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盯着我们看。一方面,我震惊于这条狗的简单姿势、极为传神的斜眼恐吓、贴近地面的头部,以及森白的牙齿,简言之,这位画家的才华令我钦佩(我几乎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都有谁参与了这幅画的绘制)。但另一方面,如此才华却受一个荒谬概念的可笑逻辑左右,我无法原谅。不管是因为想要模仿欧洲,还是借口说这本书是苏丹陛下委托制作来送给威尼斯总督的礼物,所以必须使用威尼斯人熟悉的技巧,这些都不是这些图画中曲意造作的充足理由。

    在一张热闹的图画中,我骇异地看见了狂热的红我一眼便认出画中物品各出自哪位细密画师之手,却无法指认是哪位艺术家为它涂上了这种独特的红色,这种红色渲染出了幽晦的氛围,逐渐吞没了画中的整个世界。我弯身在这幅拥挤的图画前看了很久,向黑指出我的一位细密画家画下了梧桐树(鹳鸟)、船只与房舍(橄榄),以及风筝和花朵(蝴蝶)。

    “像您这样一位伟大的细密画大师,担任细密画部门的总管多年,当然能分辨手下各个插画家的技艺、线条配置和笔触气质。”黑说,“然而,当一位像姨父那样的奇特爱书人,要求同样的插画家以崭新实验的技法作画,这时,您如何能这么有把握地断定哪些图案是出自哪位艺术?” 

我决定讲一个故事来回答:“很久以前,有一位君王统治着伊斯法罕。他是绘画书籍的爱好者,独自居在他的城堡里。他是一位伟大、强壮、有智慧但冷酷的沙皇,生平只爱两件事:他委托制作的手抄绘本,以及他的女儿。君王对自己的女儿钟爱有加,十分溺爱,他的敌人宣称他根本是爱上了她,这一点都不为过。因骄傲又善妒的君王,甚至向派遣者前来提亲的邻国王子与君主宣战自然,全世界没有任何男人配得上他女儿。他甚至把她监禁在一个房间,屋外以四十扇门牢牢锁住。因为依照伊斯法罕的一项风俗信仰,他相信如果自己的女儿被别男人看见,她的美貌将会消失。有一天,当他委托制作的一本《胡斯莱夫与席琳》以赫拉特风格绘画并抄写完成,一个谣言在伊斯法罕传了开来:书本里有一张热闹的图画,其中有一个肌肤若雪的美女,不是别人,正是善妒君王的女儿!甚至在听闻流言之前,君王便已经这幅神秘插画起疑,他颤抖着双手翻开书页,泪如雨下地看见女儿的美貌确实出现在画中。故事的发展,并不是被保护在四十扇门后的君王的女儿,某天夜里溜出去给人绘画,而是她的美貌像一个郁闷窒息的幽魂,透过镜子的层层反射,如一丝光线或一缕青烟,溜出门下的缝隙及钥匙孔,映入了位彻夜工作的插画家的眼中。技艺精湛的年轻细密画家忍不住把这位美得令他不敢直视的佳人,画入手边正在进行的图画之中。那幅画的场景描绘的是席琳在一次郊外游中,看见了胡斯莱夫的画像,因而坠入爱河。”

    “我挚爱的大师,我的阁下,这真是太巧了,”黑说,“我也非常喜爱《胡斯莱夫与席琳》的这个场景。”

    “这些并不是寓言,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我说,“听着,那位细密画家并非把君王的美丽女儿画成席琳,而是画成了一位弹乌德琴和准备餐桌的侍女,因为那是他当时正在描绘的人物。结果,站在旁边的绝女伶夺走了美貌席琳的光彩,因而破坏了整幅画的平衡。在画中看见自己的女儿后,君王就要找出画她的天才细密画家。然而,这位机巧的细密画家,因为害怕君王的怒火,舍弃了自己风格,转而采用种新技巧来描绘侍女和席琳,借此隐藏自己的身份。因为,同一幅画中还包括了其他许多细密画家的熟练笔触。”

    “君王最后如何找出了这位画他女儿的细密画家?”

    “从耳朵!”

    “谁的耳朵?女儿的还是肖像的耳朵?”

    “事实上,都不是。凭着直觉,首先他摊开自己所有细密画家绘制的书本、书页与插图,审视其中所有的耳朵。他重新看清一件多年以前就已知晓的事实:无论才华高低,每一位细密画家所画的耳朵,风格都不同。无论他们描绘的面孔是谁,属于苏丹、孩童士兵,或者甚至,真主宽恕是我们崇高先知半掩的面孔,或者甚至,真主再次宽恕,是魔鬼的脸,这些都不重要。每一位细密画家在画每一个人物时,总会用同样的方式画耳朵,它就好像一个秘密签名。”

    “为什么?”

    “当大师们画一张脸时,们会致力于追求脸部的极致美善,着重形式样板的原则,强调人物的表情,或者注意它是否应该神似某个真实人物。不过当画耳朵的时候,他们非不会从别人那里偷取,模仿样板,更不会观察一只真的耳朵。对于耳朵,他们不思考,不重视,甚至不会停下来想想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任凭记忆引领自己的画笔。”

    “可是,伟大的画师们不也是凭借记忆创造出他们的经典作品,甚至不需要看见真的马匹、树或人吗?”黑说。

    “没错,”我说;“然而那些记忆来自于多年的思考、冥想与自省。花了一辈子时间看过无数真实或绘画中的马匹后,他们知道眼前最后一匹有血有肉的马,将只会玷污保在他们心中的完美马匹形象。一匹马被一位细密画师画了千万遍之后,终将接近真主眼中的形象,经验丰富的艺术家深知这一点。他不假思索凭着经验画出来的马,其实充满了画家的才华、努力和见识,如此产的一匹马,才最为接近安拉的马。不过,在一只手尚未累积任何知识之前,在艺术家没有深思熟虑其作所为之前,或者在不曾仔细观察君王女儿的耳朵之前,画家随手画下的耳朵,都只是某种瑕疵。正因为它是一个瑕疵或缺陷,所以会因细密画家而异。也就是说,它等于一种签名。”

    一阵骚动打断了我们。侍卫队长的手下把他们从细密画家和书法家居处搜集到的书页,拿进了老旧的画室。

    “更何况,耳朵的确是人类的缺陷。”我说,希望黑会微笑,“人人皆有,但人人皆异:它是丑陋的完美表。”

    “故事里,因为独特的耳朵绘画风格而被逮捕的细密画家,最后怎么了?” 

我忍住没说“他被刺瞎了”,以免黑更加沮丧。相反,我回答:“他了君王的女。而且从此后,许多拥有书本绘画工匠坊的大汗、君王及苏丹,都学会了这种辨认细密画家的方法,并称之为‘侍女法’。不仅如此,他们刻意保密,以日后如果有哪一位细密画家,画出了不敬的人物或隐含犯罪的图案却否认时,可以很快查该负起这一责任。想发掘这些小小的犯罪,必须搜寻无关乎图画重点的各种琐碎、不经思索、重复出现的细节,这细节可以是耳朵、手、草、树叶,或者甚至马的鬃毛、腿或蹄。但要留意,若插画家已经警觉图画的细节中含有自己的秘密签名,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举例来说,胡须行不通,因为许多画家早已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