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县委书记情史之情欲 >

第29部分

县委书记情史之情欲-第29部分

小说: 县委书记情史之情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凶诺那嗔蛉夤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首先最大的困难就是种羊培育。
 青龙山羊原来是个小有名气的肉用山羊品种,解放初期曾经在省级评比中获得金奖。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各地大搞“割资本主义尾巴”,使得养羊业受到极大摧残,私人养羊几乎名存实亡,全县仅仅只有几个集体饲养场圈养了不到两百只青龙羊。改革开放这几年,养羊业虽然有所恢复,但是依然不能适应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种羊的问题,在新的工作方针下明显凸现它的不足。第一是优等种羊数量不够,其次是羊种退化。现存的山羊是由最初有限的一百多只羊培育而成,长期近亲繁殖使山羊品种退化,生长缓慢,个体偏小,产肉量不大,那可是个不讲品质、以斤论价、肉多好卖钱的年代哪!
 其次是资金问题,发展养羊业依靠的是广大山区群众,因为种羊供应不足,种羊价格上升过快,形成有地域条件的山区群众买不起羊,买得起羊的河原群众没地方养羊的怪现象。我们最初采取的是向上级求助,跑市里省里寻求贷款支援。可是,改革开放正在全省全国轰轰烈烈展开,各行各业对金融贷款的需求增大,国家贷款数量有限,依然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
 第三,是山地使用问题。承包费用、承包时间如何确定,各地是否完全保持一致,能否跨地区承包等等。
 第四,是销售问题,尤其随着养羊业规模扩大,这个问题顿时凸现出来,如何为农民解决卖羊难,这是我们这些政府官员毫不熟悉的新课题。
 对于资金问题,我们结合承包制度的改革,打破承包框框,支持异地承包、长期承包,这样,解决了资金困难,打消了承包户心中的疑虑,同时也解决了资金和山地使用两个问题,有力的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后来,随着形势发展,增加了改、转包制度,外引内联制度,甚至由县委出面统一承包下周边地区的山场,交给本地的养殖能手经营。
 随着种羊规模扩大,卖羊难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不懂就向市场求教,我曾为此多次在寒冷的清晨等候在鱼菜市场门口,向各路商贩请教秘诀。这期间,我们最初采用的是自主推销与专业人员推销相结合的方式,后来逐渐发展到大打品牌效应,让社会为我们推销的高级形式。
 这些问题中,种羊问题最为复杂,几乎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伴随着新的问题产生。
 最初,我们在大力加强青龙山羊纯种羊培育的基础上,从外地引进了一批新羊种。通过这种方式使养羊业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恢复。但是,随着引进数量增多,我们又发现许多问题。例如,外地山羊不适应本地水土,发病率、死亡率高,给一些种羊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打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养羊积极性;还有,几乎是在各个地区均发生本地羊与外地羊混种,杂交羊品质不一,青龙山羊种群被弱化。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解决,其中走了很多弯路,有的措施实行经年才发现它的不足,不得不重新研究,重新制定解决方案——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啊!
 我个人一直认死理,认为发展青龙山羊养殖必须培育优良的纯种青龙山羊——这倒是与现代社会的品牌意识不谋而合。这个我自己不懂,只能依靠专业人士,最初是由本县良种场负责,然后求助于省级专家,最后聘请国内著名专家,最终培育出新的青龙山羊品种。新品种在保持青龙羊原有的肉味鲜美,口感独特的同时,其个体大小及产肉量大大优于原来。这时,我们请国家有关部门对山羊新品种加以鉴定,终于使得青龙山羊这个品种得以恢复并得到社会广泛承认。现在,周边地区纷纷引进青龙山羊进行养殖,尤其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他们的羊必须送回来由我们统一出售才能得到社会承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品牌是多么的重要啊!
 真正让我系统地、理性地意识到品牌及品牌宣传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的人,是从省里下来锻炼的康副县长。
 康副县长很聪明,他向我这个土包子推销品牌意识时,首先给我介绍那些传统品牌,茅台,中华,全聚德,张小泉等。他拿“茅台”与“四特”进行比较,这两种酒在二十年代同时在南洋得奖,五十年代双双位列全国八大名酒之列,为什么现在“茅台”如日中天,而“四特”却几乎无人知晓?然后,他才向我传授品牌知识。这样,我终于明白了品牌以及品牌宣传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共产党人本身也是靠宣传起家的,我们的宣传曾经唤醒了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团结了一大批朋友,所以我们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我们的英雄、榜样、模范也有宣传的功劳,作为一位政府官员我当然深知其中的奥妙。我们这些共产党员,谁都难免会搞一辈子宣传,自己却没能体会到宣传的妙处,真是愧对毛主席呀!
 从此,我组织政府工作人员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宣传我们青龙山羊,我自己也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向社会各界大力推荐我们青龙山羊。这其中得到很多人的倾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在此我表示感谢!当然,我也受到过各种白眼甚至耻笑,被人戏称为“羊骚书记”。可是,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这些委屈没有白受。
 拿什么回答人民,拿我这颗赤诚的心!
 因为自己一门心思地搞青龙山羊的养殖,九十年代初,我甚至差点放弃了县委书记一职的竞争。其实,我后来虽然参加了竞争,可是,我却是唯一一个不希望自己获胜的人。




☆、第三十八章 不想获胜的竞争者

第三十八章 不想获胜的竞争者
 90年下半年,我们县原县委书记因为经济、生活作风等问题锒铛入狱。说起这个书记,论能力我真是自叹不如,他是个天资过人、才华横溢的人,原本是前途无量哪!
 我的前任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而且还是高中没念完的“应届生”。了解高考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我们国家文革时期取消了高考制。文革结束后,由邓小平“总设计师”亲自拍板,于1977重新恢复高考。因为时间仓促,那年高考十月份才开始报名,十二月份才正式考试。我的前任当时正在上高二,因为成绩特别好,他的老师让他考一下试试看,没想到竟然让他考上了。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市委办公室,因为能力出众很得市委领导的器重,30出头便被任命为副县长,旋即担任县委书记工作。他到任后,为我们县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做了不小的贡献;而且,他是全县第一个支持我搞山羊养殖的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工作起来不够脚踏实地,有点华而不实。他在县城做了几件事都有形象工程的意思,刚上马的时候人人称颂,可没多久就有人开始骂娘。
 就拿十字街的青龙山羊标志来说吧,揭幕的时候漂漂亮亮,大家眼前不觉为之一亮。可是,仅仅过了一个雨季、一个寒冬,已经是锈迹斑斑,难以入目,修补了几次也解决不了,最后只好推倒了事。当时,我们正好遇上本地羊与外来羊混种问题,下面办事人员因此戏言,咱们书记整了只病羊,能不出问题吗?
 合龙老街的改造也是如此。合龙街是新县城原来老镇的街道,也是县城内唯一的商品集散地,老百姓上街都得去那儿购物。因为年久失修,合龙街早已破烂不堪,臭水横流。县城搬迁之初,大家便呼吁县里重修,现在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市民们纷纷叫好。可是,叫好声还没停歇,第二年春上,新修的合龙街小雨穿靴,大雨脱鞋,原来是新设计的排水道排水量不足造成的。到了下半年,整条街干脆斑斑驳驳、难以下脚,还不如原来只好铲了重修。
 他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收受贿赂,这事我只是听说不很清楚。可是,有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奇怪,他这样有才华的人,为什么任用的大多是碌碌无为的庸才?一直到他出了事我才弄明白,这八成是拿了人家的手短。
 至于生活作风,这一直是他的短处。在市里还看不出来,可是,自从他到了县里做第一把手后,便渐渐显露出来,而且越来越过分,非处女不玩。我曾经就这个问题私下提醒过他,他一向比较尊敬我,说改改,可一直也改不了。我本来对这个小自己十多岁的年轻书记很欣赏,大家关系很好,可是,自那以后我也有点害怕跟他走得太近。
 当然,他栽倒在金钱美女面前,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你们看看现如今还有那位官员不贪?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还美其名说是“灰色收入”。总之,这样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干部走了这条道着实令人惋惜。
 扯得太远,还是言归正传吧。书记出了事,县委日常工作暂时由第一副县长邵副县长主持。当然,新的县委书记的任命也是刻不容缓,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于是各方人物纷纷粉墨登场。
 因为前县委书记的教训,省里、市委在新县委书记的选拔上统一了意见,就是“徳才兼备,以德为主”,实际上就是品徳至上,至于才嘛,嘿嘿!不然,也不会让我捡一个便宜。
 我本来根本没想过要竞争这个人人眼红的空缺。我这人是个老古董,只知道诚诚恳恳做事,不善于巴结人,日常与上下级及同僚一贯保持一般的工作关系,朋友不多,也没有什么敌人。我在上面没有什么靠得住的靠山,老县长父亲当然是,可他已经离休两年了。而且,我自认为工作上没什么出色的成绩,个人性格也不够果断,总而言之,没资格当这个县委书记。所以,虽然我也想得到提拔,也幻想过做县长书记啥的,可我当时真没想到要去竞争这个位置。
 建议我竞争这个岗位的是老县长父亲,他都打听清楚了省里、市里的意思,回来对我说,这恰恰是你最大的优势,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父亲还说,你要是不好意思,我去给你活动活动?我这张老脸不要了我。不过,我首先声明,我这不是为了帮儿子啊,我是为了我们县干部队伍的将来!
 老人家的话语掷地有声,正气凛然。
 说到一身正气、为官清廉,我倒是很有自信,因为这向来是我做人的原则。我此前做局长、副县长十来年,从来没收过别人一分钱的贿赂;我为人严肃、古板,工作讲究原则,生活作风正派,县里、市里人人皆知。
 我们刘市长常常当面开我的玩笑,林一枫啊,我没给你小鞋穿吧?下一次来我这儿,你能不能不要板着个脸?
 老县长父亲真的到上面给我拉关系说情,当然他的方式也是“赵阎王”式:他首先联合县里、市里的老干部给省委组织部写信推荐我,然后,跑到刘市长那儿拍着桌子说,老刘,按照省市两级的意见,我们全县谁最合适我想你比我更清楚。今儿个我就跟你拍桌子了,如果新县委书记是那个“外来的和尚”,我们这些个老家伙第一个不答应!刘市长笑着搀扶老父亲坐下,给他倒杯水说,阎王爷您先别动怒,究竟谁出任县委书记,您老到时候看着就是。
 父亲亲自出马,我也不好意思不行动,跑了两趟市委,其实也不是活动,只是打听了一下消息而已。可这一打听,我刚刚涌起的那几分热情立即荡然无存,因为我的竞争对手实在是太强!
 首先是那位外来和尚,因为他剃一头很短的短寸,讲一口京片子,所以本县老干部们戏称他为“外来的和尚”。这和尚原本是市体委的一位副主任,据说是他那位国家体委副主任的干父亲认为搞体育没啥大前途让他改行,他才起的心思。这人才徳如何我不清楚,只知道人家年轻的时候是个专业运动员,在北京集训过几年,一口京片子说得还挺顺溜。别忘了人家后台硬、说话响,当时,县里、市里那些退休老头子已经在议论我们县内定为“H寺庙”。
 参与竞争的另一位外来人更有意思,他是省组织部的人,在组织部混了大半辈子,突然开了窍了要下来镀镀金。这很让人怀疑他的动机,“镀金”?该不是真的镀一身金箔才肯走人吧,我们这个穷县经得起此等人“镀”几回?可是,人家是省组织部的,所谓嫡系部队,硬实力摆在那儿呢。
 说完了外人,再说说本县那些有资格的领导干部:
 目前主持县委工作的邵副县长,与我一样也是本地人,比我大五岁,工作资历也比我早。文革十年,他虽然没得到特别的升迁,却没我那么倒霉,一直稳稳地坐在领导岗位上。他做副县长的时间也比我早几年,做了整整十一年,而且,他比我善于玩弄权术,现在县里各个部、局几乎遍布他的亲戚、下属,他是我们县的实权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真正的一把手。早两年,市里有意思让他去市政协做副主席,他愣是顶着没去,因为他不想失去目前的实权。这一次,他听说了外来和尚的事情,往上面跑得特别的勤,说明他十分觊觎县委书记这个位置。当然,他年纪稍显大了一点,可是,顶上一届完全没有问题。
 我后面的那位第三副县长兼政法委书记姓曾,四十整岁的年纪可谓年富力强。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察言观色,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处理得特别顺。有时候,我也觉得没事的时候与他聊一聊天,绝对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故而,他没有天然的乘凉大树,却自己膀上了省公安厅的一位副厅长这颗大树——这位曾副县长是县公安局局长升上来的。
 接下来就是康副县长了,他的牌子其实最硬最靠谱——他老家就是我们省的,他亲叔叔是邻省J省的副省长,他们家族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管理家族之一。可是,各位看官不要臆断,小伙子三十不到便得到省里器重被派下来锻炼,这是因为他们家族关系的原因,实际上,他是个徳才兼备的好小伙儿,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文化水平高,为人机智又不失厚道。实话实说,我是他刚刚到我们县委机关没几天,还没有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便与他成了忘年之交。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特别欣赏这种德才兼备、将来可以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我对我天昊最初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