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嫡女花 >

第39部分

嫡女花-第39部分

小说: 嫡女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璃和连瑶自是不敢怠慢,立即抬起了脑袋。卫氏瞧着两个都有些微羞的姑娘,在心里慢慢打量着。

个子微高的女孩十三岁的模样,一身粉衣动人,面若桃花。应该是连府的七小姐连璃了,自己早前也听瑾儿说过,说是已经与安穆侯府订了亲。旁边的一个身着乳云纱对襟衣衫,下身一袭碧青月华裙。站在那里像是一株兰花,虽不艳丽,却让人心生好感,这应该就是她给一跃物色的十妹妹了,瞧着个子,的确是小了些。

连瑶知道卫氏的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站在那里不卑不惧,坦然迎接卫氏带着各种心思的眼光。不经意间,二人目光与卫氏相撞,连瑶并不慌乱,只是淡淡施展一笑。

卫氏倒是有些意外,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姑娘竟然有这般的镇定与胆识,平时就是连家里的几个女儿见到自己也有些胆怯。她倒是一点也没有平时姑娘家的娇羞,虽然是这样,可是她那种坦然的目光,让人也不会觉得唐突或是没有规矩。目光下移,不经意间,看到她腰间挂着的海棠色蝴蝶玉佩,眼神一紧。再次看着连瑶的眼睛时比以前复杂了几分,心中也不解了起来。

这个玉佩……自己太过熟悉了,而且是怎么也不会忘记的……再次抬眼瞧着连瑶,十一岁的年华,面容娇好,虽还未及笄,可隐隐已有一种端庄识体的感觉。不愧是嫡女,没有一丝小家子气,终究是与一般人家的不一样。

连瑾小心地看着卫氏的脸色,见她并没有不满才微微放心。本来还想着她会不会因十妹妹年纪尚小而有异议,如今一瞧,算是放了心。

观看着这一幕的,除了连瑾,自然也少不了在左边坐着的丁氏。这次本就是庆生辰为次,真正看女儿才是主。

连瑶私下里也是偷偷瞧着高坐上的卫氏,乾梓侯府的女主人,二姐姐的婆婆。更关键的是,她是自己命运的最终决定者。

今日的她不同去年所见时的朴素,也没有上次的憔悴。四五十岁的脸雍容华贵,正红妆蛛暗花金丝褙子,头戴鎏金二宝花流苏挑心,旁边插着红色的绒花和事事如意簪,这样一番装扮看起来是那样的贵气逼人,让人不得不正视。

许久,大厅里都没有声音。卫氏也没开口,只是一直瞧着连瑶,似是想一探究竟的样子。大厅左右分别站着七八个红红绿绿的丫鬟、婢子,个个都是低着头,没有一个四处张望的。

良久,才有一管家模样似的中年男子从外面进来,站在连瑶和连璃后一步左右。行礼禀报道:“夫人,楚大学士府的夫人与八小姐到了。”

卫氏这才回过神来,眼神微微掠过连瑶,道:“快请。”

而后对着自己身边的丫鬟使了个脸色,示意她招待还站着的连瑶和连璃。一十六岁左右身着不凡的丫鬟立即引了连璃和连瑶在丁氏的下座坐下。

“母亲何时请了楚夫人和楚小姐了?”对于学士府的人的到来,连瑾有些意外。

卫氏一瞧身旁的连瑾淡淡回道:“咱们府里许久没热闹了,上次尘哥儿满月,因为你三弟妹的事情没有请什么人。这次你生辰,一定要热闹热闹。”

连瑾一听才点点头,心里却想着怕是没这么简单的。

而丁氏也低头苦想着,心里担心着难道上次瑾儿说的是确有其事,这侯爷夫人还相中了学士府的小姐?不过学士府的小姐到底比自家门第高,要真是这样,这事就悬了。

不一会儿,众人只见一盛装妇人领着一小巧女子进来。走在前面的妇人三四十岁的模样,穿着什锦百花褙子,头上挽了个高高的凌云髻,高高缀着珍珠凤钗,眉眼带笑。连瑶瞧着她虽还没有丁氏年轻,但是因保养的极好,所以看着却比她高贵一等。

妇人身后的女子不过二七年华,长挑身材,一双凤眼微微上挑,细细的柳眉弯弯地挑起,容貌甚是瑰丽。身上穿着大红缕金富贵牡丹缎子褙子,翡翠撒花裙,脚上踏着一双翘头绣金花鞋,那鞋头上各镶了颗珠圆玉润的明珠。

众人一瞧,只道是又一个妙龄少女。周边的丫鬟与卫氏身边的婆子也都偷偷的瞄着,这位小姐比起刚刚进来的两位连家小姐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方人又交谈了几句,卫氏便请她们在右方的交椅上坐下。而后一屋子人聊这聊那,众人唯一能够看出来的是卫氏对这楚家八小姐很有好感,总是不少夸奖之词。

连瑶坐在右边的坐下方,看着斜对面的少女,从她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她的闺名唤作韶华。不得不说,在众人的目光中,自己与她已经被定义成了“情敌”,或许她是侯爷夫人为二姐夫所选的人吧。

就在众人都心思不定之时,卫氏看着自己身边的婆子突然道:“徐妈妈,你去前院看看,三爷回府了没?”

“是。”旁边的被唤作“徐妈妈”的婆子立即领命而去,众人心里当下又是一惑。今日是侯府二少奶奶过生辰,请的都是女眷,就是连二爷也没有露面。侯爷夫人怎么突然问起三少爷来了。

而连瑾在听得卫氏这个话之后倒是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心道是自己想多了。母亲早前已经答应纳自家姐妹了,自己还担心些什么呢?本想着这楚家小姐过府自己怕招架不住,地位不保,现在这一层顾虑也已经不用了。三弟妹去世已有好一阵子了,尘哥儿总是养在慈荫堂,平时连母亲都很少能见着。虽不见她怎么说,但是毕竟是她第一个孙子,说一点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心中有微词实属正常。

原来是这样……这么一想,本来见着楚家小姐时心中的不悦和几丝慌乱也烟消云散了。看了看外面上前对着卫氏说道:“母亲,时辰也差不多了,我们去后院吧,那边怕是准备的差不多了。”

卫氏一听想了一下,道:“也是。”而后看看左边的丁氏,又瞧瞧右边的楚夫人,笑道:“亲家太太,楚夫人,后院湖心亭以备酒席,今日春风和煦,不如我们就步行前往,也瞧瞧后院里的风景。”

听得卫氏这么说,丁氏二人自是没什么异议的,都一笑笑着应下了。

卫氏这才点点头,而后站起了身,连瑾瞧着,立即上前扶住了她。见得侯爷夫人都站了起来,左右各人也纷纷起了身,跟着卫氏出了厅堂往后院而去。

一行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连瑶看着这侯府的假山石壁,绿茵成林,在心中微微感叹。怪不得总是那么多文人武士皆想承蒙圣宠,而后封官进爵。这种奢侈,这种华贵,岂是一般人家可比拟的?上次自己来的时候都只跟着二姐姐和母亲去厅堂吊唁了一下,根本就没有在别处走动过。如今一见,方知世间荣华为何物。

院内琼楼玉宇,亭台楼阁,森严壁垒,青砖铺路,花石为阶,玉石雕栏,这就是连瑶所见到的乾梓侯府,比她想象中的更加辉煌华贵。春风拂过天地万物,碧草青青,曦珠凝露,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一路行去,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众人皆不及进去。路遇丫鬟、小厮,也都是毕恭毕敬,衣着、装扮皆是不凡。

连瑶心中再次感叹,所谓的皇亲国戚到底有如此尊贵今日可真是见识到了。原来就是侯府的家仆,也都是气质不同于一般人家。难怪家里无论如何都想要紧紧抓住这门亲事,让二姐姐在侯府的地位稳若泰山,不能有一丝晃动。

正文 第七十七章 乾梓侯府庆生辰(下)

远处,一座古色古香的八角亭,熠熠的阳光洒落在亭顶上,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朱红色的圆柱泛着红光,显得格外耀眼。

连瑶瞧着,心道终是到了目的地。或许是因为一直不怎么行走,突然走这些路,让自己觉得有些吃力。看着前面的侯爷夫人,卫氏和楚夫人三人还有说有笑的,再发现旁边的楚小姐和七姐姐也不见丝毫不适,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真是越来越没用了,怎么走这么一段路就不行了?身子也太娇弱了些,连着补着几个月的汤水都没有用。幸好自己不是个丫鬟命,不然还要受累。

连瑾的二十岁生辰宴摆在了侯府后院的湖心亭中,远远望去,便可见有婆子领着丫鬟们在亭中穿梭着,身影婀娜。

走近了些一看,那座高大的亭子,用飞檐流角、红柱瓦绿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连瑶心道果然和连府的亭子简直不是一个等级的。该亭子占地就约有半亩地那么大,看着极为宽敞。

湖心亭原名浮碧亭,听说是因为亭子坐落在后花园湖面的正中央,四周浮雕游廊,直通中间的亭子。湖面上每当夏日荷花盛开之时,碧波荡漾,接天连叶,一望无际,故而得名。湖心亭外表美观,内设软椅高塌,更有隔间几间。俨然就是一个小院落般,平时小憩、用膳在这皆可。石柱上有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连瑶自从进了这侯府,就一直没有少感叹。如今已是有些麻木了,看到多么富丽厅堂都能够适应了。亭内身着湖绿色春裳的丫鬟们正有条不紊地摆着酒席,各自都差不多,长的都珠圆玉润、白白嫩嫩的。与自己有时在家中路上所遇的那些面黄肌瘦丫鬟简直天壤之别,这可不是连瑶在长他家志气,灭自家威风,实在是差别太大了。

就在这时,前往前院去的徐妈妈回来了。对着卫氏恭敬回道:“回夫人,三爷已经回了府,正在前院老爷的书房里,二爷也在呢。见着奴婢,问夫人是否是有事找他,奴婢回了句说后院有客,夫人说若是几位爷有空就来见见。”

对于徐妈**处事,卫氏很满意,微微点点头。而连瑾倒是有些奇怪了,出声道:“二爷也回来了?”

徐妈妈看向连瑾又接道:“回二奶奶,是的。”

连瑾心里虽有些疑惑怎么今日自己丈夫回的如此早,却也没有多问。丁氏和楚夫人她们都是客,自然更不会插嘴闲问。

众人等侯爷夫人率先在上座落了座,这才纷纷在两边坐下。连瑾坐于右方首位,接下去便是楚夫人和楚小姐。而卫氏则是带着连璃和连瑶按着刚刚在大厅里的次序坐了下去。连瑶正好与对面的楚八小姐对视,抬头突见对方朝着自己莞尔一笑,脸上有些尴尬,也只能笑着点点头以示回礼。

每人桌上都摆着吃食,十几个小碟子装着每种菜式,精致复杂,却又量少。连瑶知道这是规矩,酒席不同于以前在连家所食的家宴,每人面前都备齐菜色,即使哪样菜喜欢也必须限量,所谓食欲有度也。而不喜的也得稍稍尝尝,否则会怪客人不满主家的吃食,这是无礼的。

“来,大家尝尝,这是我们侯府新请的厨子做的“一品肉”,与往日里吃的也不一样。这可是平时我们家二媳妇极喜欢的,就是去酒楼也吃不到这个味。”卫氏一改之前的严肃,笑着对着众人说道。

“母亲。”连瑾立即笑着佯装生气唤道。

“哟,平时那么爱吃,这时倒还不让人说了。”卫氏笑着看了眼连瑾又看看众人说道。

“夫人,二少奶奶那是不好意思了,今日可是奶奶得生辰,您还是莫要调笑她了。”连瑾座下的楚夫人立即开口道。

“母亲啊,她才不是调笑,而是趁着今日,当着大家说我呢。她是心疼我隔三岔五就食了。”连瑾又转向楚夫人回道。

上座的卫氏直笑了好一阵子,才瞧着丁氏道:“我啊,就是怕了她这样。说来说去,倒是我这个做婆婆的小气了。”

卫氏连忙客气道:“瑾儿也是被夫人您惯着了,以后可不许她这样的。”

嫁出去的女儿,便不能说是从小惯坏等词了。如今已是夫家的人,自是要宠要惯要责要批都是侯府的事情了。

连瑶可不顾她们这些笑里藏话还是藏针的,对于她们之间的应酬也没什么兴趣。看着刚刚卫氏竹筷上的肉色,低头望着眼前,寻找着到底是哪道好菜。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她说的是面前左上角的那道。以蔬菜为底,周围圈着一圈白果,菜形完整。小吃了一口,皮红肉烂,肥而不腻,当下点了点头。

再仔细看了看其他的菜,荤菜系除了这个一品肉,还有金针鸡丝、锅塌鳜鱼、筒子肉和熏鸭脑等。而素菜又有银耳素烩、翡翠豆腐,另外还有什么白切肉、晾肉、马莲肉等。不过连瑶最喜欢得还是那藕丝羹,她喜欢这种清淡的口味。

一顿午饭在众人的说笑间过去。说是说笑,大部分都是卫氏、楚夫人、连瑾和丁氏的声音,连瑶、连璃等人只是偶尔出声说几句。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上前等着伺候。周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连瑶看着对面的二姐姐的样子,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大户人家就是规矩多,连瑶不得不察言观色,省的失了仪,没了规矩。那样回了连府,自己势必是会被批的。母亲的意思很明显了,想要将自己送入这个大宅门中,所以自己只要好好表现,她自然不会为难自己。

不过,侯府到底是要还是不要自己还是个未知数,从进入侯府的第一步开始,自己就在好好表现。她知道丁氏对自己肯定也是有几分了解的,平时府里有什么事情能躲过她的眼睛的呢?她能放心自己入得侯府,便是没有被自己表面那般乖巧低顺所迷惑。

丫鬟们又送上了果子给各人吃嘴,听着她们的谈话,连璃也连瑶、楚八小姐都有些无聊。只是碍于身份和礼仪,都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不过倒是连瑾最先考虑到,出声对着对面的连瑶、连璃道:“两位妹妹怕是无趣了吧,院子里的花开的正艳,不如去走走吧?”

说完又转头隔着楚夫人看着楚韶华也道:“楚家妹妹也去瞧瞧吧,你们同龄的姑娘玩着正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