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女也自强 >

第253部分

庶女也自强-第253部分

小说: 庶女也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仿佛看到了东方巨龙的腾飞,和大周人民的凛然不可侵犯。
    第三个节目,戏曲串烧。其中就有小玉兮带着一群女孩子,化装成花木兰,演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小玉兮把花木兰的英姿飒爽,柔中带刚,替父从军,一心报国的女英雄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
    在场的不仅是女子,连男子都频频点头,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徐振尧更是心潮澎湃,他没想到,仅仅半年时间没见(排练节目,休息取消),小丫头又窜高了半个多头,比半年前更加美丽多姿了。
    第四个节目,是杂技表演《空中飞人》。
    这个时候的杂技,还没有这样的高难度竞技节目。看着人在空中飞来飞去,抛空翻接,好多人都捂住了嘴巴。
    第五个节目,可馨登场。她身穿一条冰蓝色蕾丝鱼尾裙,一出场便惊艳了全场。
    这条裙子没有绣花,因为蕾丝本身就是花纹,加上点缀在上面的珍珠和水钻,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更加衬托出了可馨冷艳妖娆的气质,将她凹凸有致的身材,包裹的性感迷人,而又修长挺拔。
    外搭的一件白貂皮短斗篷,则彰显出了她的高贵和端庄。
    满头如云的发丝,挽了一个飞仙髻,插着一个白金镶蓝宝步摇。
    整个人真正如同深海来的美人鱼,神秘冷艳,而又美丽妖娆。
    她穿着这条裙子,站在喷水池中间的圆形舞台上,用英文深情地演唱了一首《我心永恒》。
    英国使臣一看,大周皇贵孝慈公主竟然用他们的语言,演唱了他们的歌曲,激动地坐不住了。
    来的使臣叫威廉,是个公爵,马上让他的夫人上台,演唱了一曲歌剧。
    当然除了可馨和她的孩子,还有李明杰,其他人一句没听懂就是。
    其它国家的人一看老英表演了,他们岂能没表示?
    还不敢让他们带来的歌舞姬表演,因为可馨、玉兮和英国公爵夫人身份高贵,他们哪敢放肆?
    于是各国放弃原有的歌舞表演,都有其夫人或是孩子上场表演了。
    罗马的大公和夫人,表演了宫廷舞蹈。跳到一半,大公夫人竟然邀请李明杰下场,而大公则毫不犹豫邀请了可馨。
    这一下大周的男人们,受不了啦,纷纷议论起来:“耶!这蛮夷就是蛮夷,怎么能男女一起,跳这么有伤风化的舞?”
    “真不像话?竟然敢拉着我们公主的手,还搂着她的腰。”
    “毅勇公爷你?怎么也不上去阻拦?”
    徐昊泽也急了,看着江翌潇,一个劲做手势,“你怎么还无动于衷啊?”
    江翌潇心里也是打翻了醋坛子,酸的难受,偏偏大周这些老土包子还跟着起哄。
    气的他冷森地扫了这些人和徐昊泽一眼,小声喝道:“别丢人了!这是他们国家的礼节。对女士越尊重,才会亲吻她们的手背,邀请她们跳舞,知道吗?”
    徐振尧似乎也听见了底下的议论声,马上叫过马公公,小声吩咐道:“告诫他们别不懂装懂,连来宾国家的基本礼仪都不知道,他们还好意议论?给朕闭嘴!”
    “嗻。”马公公赶紧过去阻止,那些大臣这才老实。
    一直到各国表演完,大周的表演,才得以继续进行。
    第六个节目,是小玉兮一个人表演的舞蹈:《扇舞丹青》。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
    身穿一袭白衣,手拿折扇的小玉兮,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华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华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
    舞蹈既具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又有不设不施的自然美,不仅让外宾叹为观止,也让大周土著人意醉神迷。
    徐振尧更是目不转睛,盯着小玉兮的一招一式,生怕错漏了一丝半点。
    舞蹈结束后,场下一片寂静。好一会徐振尧大喊一声:“好!”全场才想起雷鸣般的掌声。
    以后的每一个节目,都让在场的嘉宾,看的如痴如醉。
    特别是小玉兮倒数第二个领舞的舞蹈《军中之花》,更是改变了大臣们的传统观念。
    之前他们觉得女孩子参军,特别是当文艺兵,那和低贱的、供人取乐的戏子,有什么两样?
    可是,今晚看了小玉兮的表演,这才知道了文艺兵在军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宣传鼓动作用。就像今晚,好几个军人表演的歌舞,都鼓舞了人们的士气,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操。
    第二:振奋军威和活跃军队文化氛围。可想而知,有这么一群小姑娘,经常到军队演出,不仅能使紧张的军旅生活有张有弛,文武之道相得益彰,还能时刻鼓舞激励军人的斗志。
    看着一群小姑娘的飒爽英姿,别说还真是别有味道,令人羡慕。
    这一次庆典晚会后,贵族之女报名如少年军校艺术班的人增加。
    只是录取的标准很严,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录用就是。
    晚会最后,徐振尧亲自走上城楼,与民同庆,燃放焰火。
    没有叫皇后陪同,却一直把玉兮留在了身边。
    第二天下旨,赏赐演参加演出的演员,每人一枚纪念章,却送给小玉兮一把精致的匕首枪。
    这是李明杰刚刚研制出来的,特别适合女子护身用。第一支就被徐振尧,送给了小玉兮。
    “小东西,给你首饰你不要,古玩玉器也不要,那这支匕首枪,你要不要?”
    “要。”小玉兮一看高兴了,接过手枪,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
    别看小丫头是文艺兵,可是文治武功的教育,可馨和江翌潇对她并未放松。
    原因很简单,文艺饭不能吃一辈子,小玉兮大了以后,总还是要改行的,可馨不希望她嫁人以后,沦为家庭主妇,整天呆在府里。
    所以,小玉兮不但由晏老师傅教授武功,还在学校学文化。
    只是她在学校回不来,晏老师傅只好于每晚八点熄灯后,秘密教授她武功。
    少年军校艺术班和其它班级一样,每天早晨,都要出兵操练。
    打靶是每周必修的课程之一。可馨和江翌潇的意见极为一致:“关键时刻,文艺兵一样可以上战场杀敌。”
    可馨和江翌潇,为朝中文武大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可馨生了五个孩子,除了二宝,和年龄只有五岁的悦兮,大宝、三宝、玉兮都是军人。
    而且让人佩服的是,大宝和二宝,都与去年的秋闱中,中了举人。
    让人例外的是,解元是大宝,而非二宝,二宝是第二名。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聪明伶俐的二宝会输给大宝。
    可是只有可馨和江翌潇,还有了解他们的至交好友知道,大宝有多厉害。
    十岁就学完了江翌潇叫给他看的所有兵法,包括孙子兵法。
    用二宝说的话就是:“不叫的狗,才会咬人。”
    当然这个比喻被大宝知道后,他肯定是要被修理一顿的。
    这就是可馨和江翌潇培养出的孩子,几乎个个是好样的,连刁美艳所生的、被可馨救出的五皇子江崇晟,都中了举人,名次也很靠前,第六名。
    事实上,可馨少儿团的那些小家伙,科举考试中,名次都不错,一般都在前十名之内。
    子蓦是武状元,叶宇琪中了榜眼,醇亲王的大儿子和霖儿同窗,中了状元。
    江崇晟,可馨和江翌潇对外把他的岁数,虚报了一岁。
    今年十五的他,对外公开的岁数是十六岁。
    身份是孤儿,被可馨和江翌潇再去南海的途中所救,以后一直带在了身边。
    醇亲王是知情人,但是他却认为可馨做得很对:“稚子知道什么?说起来,也是够可怜的啦。”
    “二哥,咱俩可是想一块去了。”面对真性情的醇亲王,可馨每每都能生出一种孺慕之情,把他当着亲哥哥。
    觉得他和徐昊泽本质的区别就是,醇亲王不自私,懂得为别人着想。


 ☆、第四百零一十七章 贤妃被废 大宝立功(一)☆ 
    作为可馨和江翌潇的义子,尤其是可馨从没把他当做外人,小崇晟很快就忘了自己的身世,把两人当做了自己亲生的父母。
    小家伙很呵护弟妹,很有当哥哥的样子,和可馨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江家的孩子,除了琬凝和小玉兮、小悦兮,其他的男孩,包括女孩云染,每到逢年过节,齐聚一堂之时,都愿围着可馨打转。
    而对江翌潇,都是敬而远之。如果说,可馨是慈母,那么江翌潇绝对是严父。
    大宝、二宝和三宝,三岁之前,江翌潇还抱他们,和他们说笑,三岁以后,对不起!我就是座冰山了姗。
    你们犯了错,休想我会姑息,一律体罚。
    原来是棍棒,后来在可馨的强烈抗议下,改为了围着操场跑十圈。
    再严重,外加俯卧撑一百到三百不等。还有太阳下罚站二小时到五个小时伍。
    为了这体罚,醇亲王和忠勇侯不满,娄嬷嬷和安妈妈也不满。
    娄嬷嬷和安妈妈疼孩子,疼得厉害,一看孩子那么点,就要挨累受苦,是敢怒不敢言。
    每次孩子挨罚,两人就在一边流泪。
    所以可馨的孩子,身上没有骄娇二气,都很独立,很能吃苦。
    小玉兮也不例外,这也是徐振尧特别喜欢她的地方。
    每次不管是进宫,还是在外面吃饭,她从不让徐振尧为她浪费。
    两人四菜一汤,从小玉兮懂事起,就没变过。
    小玉兮很小,就奶声奶气地告诉徐振尧:“娘说了,‘浪费粮食最可耻。’哥哥,娘叫了我一首悯农诗,我背给你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要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一粒都不能剩。”
    徐振尧本就提倡节约,见她这样,如何不喜欢?
    再看看他的那些嫔妃,动不动就抱怨宫里吃的不好,叫自己父母,想法送好吃的东西进来。
    这一比较,徐振尧就更不喜欢,那些女人了。
    尧顺十年大庆后,他终于开始整肃后宫。
    只是谁也没想到,第一个倒霉的,会是大皇子的母亲贤妃。
    事情是这样的尧顺十年冬,先是北方遭遇大周开国以来,从未遇过的雪灾,包括北夷国,也一同受灾了,接着就是京兆郡发生地震。
    接连两个大灾,国库虽然充盈,可也要居安思危,不能乱花银子不是?
    加上可馨正倡议全国捐款,援助灾区。
    星辉集团一下子就捐款捐物,达到一百万两银子。
    连徐振尧本人,都节衣缩食,下旨:“今年春节不放假,不搞庆祝活动。灾区死了那么多的百姓,朕很痛心!希望各位爱卿,积极响应皇贵孝慈公主的倡议,踊跃捐款,援助灾区。”
    尧顺十一年一月十六号,是太后娘娘的寿诞,太后娘娘只吃了碗面条和一块生日蛋糕,啥庆祝都没搞。
    可是一月二十三号,是贤妃的寿诞,贤妃的老爹,那位侍郎大人,(现已经升为从一品协办大学士)见女儿在宫里没办法过寿,竟然撺掇大皇子,在大学士府为母妃办寿宴庆贺,好借机敛财。”
    这位沈大学士倒也不笨,知道请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人家不会买账,搞不好还会参他一本。
    所以,人家专门请那些需要他办事的,官职比他小的,在朝中没有根基的大臣。
    心想,你们有求于我,平常送礼,还要看爷高不高兴收,现在把机会给你送到门口了,就不信你们会不识趣,跑去告状。
    再说就是告状,爷也不怕你们。皇上如今只有两个儿子,爷的外孙可是长子,最有可能继承大统。
    何况爷的女儿,十多年荣宠不衰,你们告状,又能把爷怎么的?
    于是,这厮顶风作案,收了不少钱财。
    可是,时隔不久,就被贤妃的死对头淑妃,给捅给了皇上。
    淑妃的老爹,已经从云贵总兵,提升为内大臣,握着实权,当然不怕沈大学士。
    于是,上朝对徐振尧说道:“皇上,臣有本奏。沈大人身为皇亲国戚,部位皇上分忧解难,却公然违抗皇上的圣旨,在皇上禁止大肆庆祝活动期间,为贤妃娘娘庆祝寿诞,又是大摆宴席,又是唱歌跳舞,影响极坏。”
    众位大臣一听,不由看向这位有可能成为未来皇帝外公的家伙,感叹他的大胆。
    谁不知道当今皇上的英明?可是不像太上皇,耳根软,经不住女***惑,枕头风一吹,不知东南西北。
    这位皇上,虽年轻,行事却极为沉稳干练。上位十多年,在丞相大人夫妻和忠勇公等人的辅佐下,把国家治理的富强繁荣。
    政权军权更是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最信任、最忠心的几位大臣手里。
    谁想生事,都给予迎头痛击,绝不手软。
    这贤妃说是得宠,可是真实情况,这些鬼精鬼精的大臣们,也打听到了点消息,怕是没外表说的那么邪乎。
    这样一来,除了和沈大人交好,对未来抱着一点幻想的大臣,低头在那不吭声,其他的大臣;一齐朝他开火了。
    “皇上,这种抗旨不遵的大臣,就该严惩!”这是皇后的老爹说的。
    这位直隶总督已经官拜太师了。对于抢了女儿风头,害的女儿在后宫,威望尽失的死敌,楚太师真得恨不能将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恨不能一口咬咬死他,再吸干他的血。
    只要一想起整天因为怕生不出儿子,做不了太后,而痛苦难安的女儿,楚太师的妒火,一杆子就能从gong门,窜到嗓子眼。
    一双狠历的三角眼对着依附于自己和皇后的大臣们,一阵扫描。
    那些大臣马上出列:“臣附议,请皇上严惩这样的腐败之人。”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那些捐了极少一点银子的大臣们,腰杆挺得溜直,比可馨这个捐了一百万两银子的功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