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家好月圆 >

第15部分

家好月圆-第15部分

小说: 家好月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初云托着下巴、边琢磨秋莲的话边自言自语道:“这客人多了我们铺子这巴掌大的地方确实是有些坐不下,这个问题得想个法子解决才是。”
  秋莲忙接上宋初云的话,抱怨道:“对啊,这几日铺子的客人都没断过,每天一开铺就一股脑的涌进一大群人,都快把奴婢挤得没地方站了!奴婢恨不得让他们拿了东西站街上吃去!”
  宋初云闻言笑眯眯的嗔了秋莲一眼,假意训道:“哪有让客人站街上吃的理儿,这样我们铺子和那路边摊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也不能这样对待我们的衣食父母,否则客人会因没有地方坐而去别家宽敞的茶楼。”
  秋莲被宋初云这样一说小孩子心性的鼓起了腮帮子,一脸哀怨的抱怨道:“不然又能有什么好法子呢?总不能不卖给他们让他们空手回家吧?”
  “让他们空手回家就更不行了空手回家?!回家?我有主意了!”
  秋莲这一抱怨让宋初云茅塞顿开,她怎么就把现代最最便捷的“打包外带”给忘了呢?!
  在现代像麦当劳、肯德基这种热门的洋快餐店,在用餐高峰期时总会见到很多人端着托盘找位置,面对店里这一拥挤的情况这两家店都采用了同样的方法———鼓励就餐的客人将餐点外带!
  这外带一可以让客人减少等待空位的时间,二可以降低店面的人流拥挤度,三是外卖可以打破店面面积太狭小的局限、也可以在没有空位的情况下飞快的把东西卖出去。
  第二十八章 筛选材料
  想到这点宋初云才记起当日杏儿那小丫鬟带给她的种种启发,杏儿说和她在一个府里当差的小姐妹们想吃糕点却抽不出空来买,这不正好可以和“打包外带”这一新业务相互配合的推出“送货上门”这个贴心的服务吗?
  还有杏儿自带葫芦来装奶茶,让宋初云改变了奶茶在古代不能外带的观念,让她借鉴到了用大小不一的葫芦来装奶茶
  有了葫芦,那不管是“打包外带”还是“送货上门”统统都解决了奶茶该如何携带这个难题。一直以来只能把糕点带回去吃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可惜,毕竟“云记”的糕点还是要就着它家的特色茶水一起吃才够味儿!
  所以宋初云决定尽快开发云记茶水铺的外卖业务,让更多的人能够便捷的把云记糕点买回家去吃,但开发这一新业务一定要在不降低糕点品质和档次的前提下进行,怎么也不能把“云记”的糕点做成和街边的小摊贩一个档次。
  所以首先便是要选择包装糕点的东西,把糕点事先包装得精美别致、让能客官轻便的带走,于是宋初云拉着秋莲兴奋的追问道:“秋莲,大家伙儿若是在那种简陋的小摊买吃的东西,都是用什么东西来包住带走?”
  秋莲想也不想的回道:“油纸或者荷叶呗,卖包子煎饼的都是用这两个包,眼下咱铺子里的糕点不也是用油纸包的?”
  宋初云闻言脸上爬上了淡淡的失望,托着下巴边沉思、边自言自语道:“我当然知道眼下我们也是草草的用油纸随意包着糕点卖,可我们家的糕点不但味道别出心裁、样式也比别家的要精致上许多,档次明显也比普通的糕点高上许多”
  “之前咱是因为没本钱搞新花样,所以才顺着客人的要求用油纸包糕点,眼下既然要推出新业务那咱得想个与众不同的花样才是!”
  “可不是嘛,咱家的糕点确实是与众不同还比人家贵出许多———有哪家糕点铺子敢把这小糕点卖十文钱一个?”
  秋莲边摇着头边感叹道:“这十文钱都能买上几个大饼了!奴婢初始还偷偷担心这价钱太高会把客人都给吓跑了呢!”
  秋莲边说边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说实话宋初云刚定出云记糕点的价钱时、她可是一点都不敢苟同,心里甚至悄悄的认为这铺子开不了几天就会因为赔钱而倒闭。
  不过开铺的第一天糕点就被一抢而光大大出乎了秋莲的意外,也充分证明了宋初云做出来的特色小糕点就是值那样的价钱,且这一开始就把价定高无形中也把糕点的档次给抬上去了,今后要走精品路线也就容易多了。
  这些细节都是宋初云事先就想好的,秋莲这单纯的小笨妞自然是不会明白了,不过此时宋初云却正在为这“档次”一事烦恼不已
  “油纸?荷叶?”
  宋初云重复了几遍秋莲的话语后蹙起了娥眉,自语道:“用油纸肯定不行———这么粗陋的包装不是降低了我们云记糕点的档次了吗?!眼下就有挺多人宁愿在站在铺子外等空位,也不愿用油纸把糕点包回家去吃”
  “可见这吃东西的氛围和以及外包装都挺重要的,这外包装可是直接决定了商品的卖相啊!”
  这宋初云还没穿越前就有这样一个怪癖,买任何东西首先都得先看它的卖相,比如苹果喜欢挑那种红彤彤、表皮光滑不粗糙的,巧克力也喜欢那种包装精致吸引人的
  要真有什么东西卖相特难看,那它再怎么好吃也会破坏宋初云的食欲、让她放弃购买。虽说像宋初云这样的顾客算是既挑剔又另类、也只是少数,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商品的卖相在销售中还是占有一定影响力的,眼下宋初云就是想把自家的糕点做到最吸引人。
  “荷叶用来衬在点心底下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用来包装就不好了”
  “秋莲你说的这两个法子都不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装住糕点呢?”
  宋初云边说边开始搜肠刮肚的回想她曾经吃过的各种糕点,努力的回想现代那些糕饼屋都是用什么来装糕点的———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产品包装的延伸,你用来装糕点的东西弄漂亮了,那自然而然就会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在二十一世纪,最最普遍的便是给蛋糕或面包外面套个透明的食品袋,这个在现代是成本最低也最简便的包装方式。但先不说用透明食品袋来包糕点档次只能算最普通,就是宋初云愿意这个朝代也没有“塑料”这个先进的东东啊!
  倒是有人用丝绢或者手帕来包一些干粮或者糕点,但宋初云只觉得手绢和手帕只是稍微比油纸好上了一些罢了、档次同样不高也不利于推广,所以自然也是排斥了这一项。
  塑料袋古代没有那宋初云只能继续开动脑筋想啊想,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她最喜欢的包装方式———那种装着生日蛋糕的漂亮硬纸盒。
  当然除了生日蛋糕外,很多饼类的或者小蛋糕也都会用这种纸盒来装,可以说这纸盒可以用在许多糕点上面、且看着也漂亮!
  不过宋初云才高兴了一小会儿就又搭耸下了小脑袋————这个朝代是有纸没错,但这个朝代的纸张不但薄还软绵绵的,根本就没有硬纸片那种立起来的效果!
  所以即使宋初云很喜欢用那漂亮的纸盒来装糕点,但却也只能把这个方法给排除掉,左排除一个、右排除一个,宋初云渐渐的不由开始有些泄气,难道她要让那些客人带着自家的食盒上门来买糕点吗?
  这食盒、食笼倒是这个朝代比较常用的装食物的物件,但用食盒不但体现不出云记糕点的特色,除了糕点外也没给人家留下什么品牌包装印象,这让宋初云内心十分不愿意采用食盒来装,既然每种都不适合那宋初云只能继续伤脑筋下去了。
  想来想去宋初云想到了小时候经常吃的铁盒月饼,由着小时候的铁盒月饼联想到了后面推出的镀金、镀银且做得光亮夺目的铁质月饼盒。
  这用铁的然后镀金、镀银的盒子来装糕点,这在古代也算是既新鲜又少见,宋初云的心里逐渐萌生出了一个念头———请人打制一些漂亮的镀金、镀银的高贵小盒子,然后把自家的糕点装在那精美的小盒子里。
  不过宋初云对用铁盒子这个法子还有些不确定,决定问问秋莲这铁盒子的可操作性、成本等:“小莲子,咱这福安城的大户人家会不会用铁盒子来装糕点?”
  见秋莲摇头宋初云忙接着问道:“那让铁匠打个小算盘大小的铁盒子,材料加上给师傅的工钱大概需花费多少银两?”
  秋莲摇头回道:“铁盒子?奴婢没打过所以不知道,但打铁盒子应该花上不少银子吧!咱福安城的铁可不便宜,普通老百姓都买不起呢!”
  宋初云闻言小脸立即跨了下来,她都还没问镀金、镀银的费用秋莲就说不便宜,看来用铁盒子来装糕点成本一定不菲了,就算她在糕点原有的价钱上再加上点包装费、估计也赚不到什么钱说不定还会亏本如此一来,用镀金、镀银的铁盒子来装糕点这个点子也是行不通了。
  第二十九章 打探行情
  宋初云正沮丧着,不知道状况的秋莲自发再补了句:“用铁盒子怪沉的,小姐若是要装东西还不如用木盒子来得实在。”
  “木盒子?!木头做的!”
  宋初云闻言顿时双眼一亮、整个人突然又活了过来,拉着秋莲追问道:“小莲子你快同我说说还有些其他什么盒子?把你知晓的统统说出来,说得越多越好!”
  秋莲一脸不解的看着宋初云,但她虽不解还是老老实实的回道:“盒子啊,有石盒、木盒、玉盒,嗯,还有金、银、铜打出来的盒子,大概就这些了。”
  宋初云听秋莲这样一说立刻开始一样样的筛选、力求选出最适合用来装糕点的盒子,按着秋莲说出来的顺序宋初云先是想到了石盒,只是这石盒太笨重了不可能用来装糕点了———用来做石锅拌饭还差不多!
  木盒宋初云一听说便觉得可以试着用看看,于是先放到一旁再挑挑其他几种盒子。这用玉石磨制而成的盒子,虽看着美轮美奂也够高贵了,但这么贵重的盒子似乎用来装稀世珍宝比较合适,若是用来装糕点不但成本太高也会让人觉得太过奢侈,至于金、银、铜就更不在宋初云的考虑范围内了。
  不过金、银、铜这三中材料宋初云倒也细细的考虑了一番,最终认为以后铺子生意做大了,有实力推出一些高级礼盒时倒可以考虑用用这些材料,毕竟镀金、镀银的盒子不但外表讨喜也更让人觉得贵气有档次。
  当然做高级礼盒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宋初云先要解决的是打包外卖这个问题,把其他的材质都一一排除后、宋初云的目标最终锁定在了木盒上面,想在这木盒上做做文章。
  这做木盒子自然就需要木材和木匠了,不过宋初云也不急着让秋莲去找木匠回来,而是先让她带自己去福安城的各色木材铺子转了一圈。
  到了那些木材铺宋初云除了打听木材的价钱,大多时间都是在同老板闲聊,在闲聊中一点一点的从老板的嘴里套到她想知道的信息,然后再依着这些信息做打算。
  这没打听前宋初云心里认为这古代的生态环境没有遭到什么破坏与污染,定是满山遍野都长满了参天大树,这树既然满山遍野都是那应该可以让百姓随意砍伐,这些树也都是不要钱让人白砍的
  宋初云同那些木材铺子的老板闲聊后,才得知她自个儿实在是太无知了,之前那些想法实在是太过天真和异想天开了,木材铺的老板让宋初云知道了一个古代常识———古代和现代一样也是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的,这漫山遍野的树木也并非是无主的树!
  这个朝代的君王早就把山林水泽收为国君独有(等于国有),这样做既可以增加本国财力,又可以为富国强兵推波助澜,建造弓箭、马车等也有先天优势择最好的良木建造。
  至于普通的老百姓,则只能在每年山林水泽定期短暂开放的时候,进去伐木渔猎获利。不开放的那段时间朝廷也会把山林水泽分给一些地主管理,当然这些地主不但每年要上交朝廷一定数额的银两、还要上交一定数量的木材,剩下的那些他们才能拿去贩卖。
  不过由于古代生态环境好且树木多也长得快,所以这些木材其实卖得也不太贵,正常木材铺子里大概卖六、七两一大棵,但这木材从包山头的地主到木材铺子老板这里,已再多转了一手价钱自然就会高了些。
  不过寻常人家买上一棵一人合抱的大木材、就能打上好几套家具,宋初云买木材是用来做那装糕点的小礼盒,自是不用耗费太多的木材了。
  不过宋初云做盒子用料虽少但却可能会长期购买,所以还是要货比三家、能省则省的压低成本,这做生意只有把成本压到最低才能赚得越多。
  所以打听好了古代木材的行情后,宋初云才吩咐秋莲去请木匠师傅到铺子里来,并叮嘱她要请个老实可靠但又机灵的师傅,太木讷的不请、太会耍滑头的更不能请。
  等师傅来的空挡宋初云开始在宣纸上写写画画,寻思着做什么样的盒子才能既美观又大方,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大约过了一盏茶功夫,秋莲才领了个大约三十出头的汉子到铺子里来,秋莲先是让那汉子在外头候着,自个儿先进了屋凑到宋初云耳边说道:“小姐,奴婢看这位师傅外表老实可靠,又同周围的人打听了下他的为人,大家都说不错奴婢才把他领了回来。”
  宋初云点了点头示意秋莲把那木匠师傅请进来,待那位师傅进门自个儿也偷偷的抬眼打量起他,见他身材魁梧一看就知道是有力气使不完的人;再观他面相忠厚老实、身穿一件干粗活的汉子最常穿的粗布蓝褂子,看他这身打扮倒是老老实实、不像那种贪慕虚荣或者爱显摆的人。
  待秋莲给木匠师傅奉上了茶,宋初云才开口询问道:“敢问先生贵姓?”
  “免贵姓王,小姐喊小的王师傅便行。”
  “嗯,敢问王师傅家中可有自己的铺子?”
  “没有,小的靠上大户人家做些零散的活计赚钱。”
  这个朝代的木匠分为两种,一种是手艺好又有些家底和门路的木匠师傅,这样的木匠师傅不但能够直接从包山头的地主那儿、买到价廉物美的木材,自己也大多有钱开木材铺子做生意。
  另外一种则是一开始是在木匠铺子里当学徒,学上个几年师成后便离了铺子自己去寻活计干。这样的木匠师傅一般都是上大户人家里,按着人家的要求做出各式各样的桌椅橱柜、木物件等,这样的木匠师傅只有手艺没有门路、去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