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乱世龙腾 >

第53部分

乱世龙腾-第53部分

小说: 乱世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诗音,本将军告诉你,虽然本将军读的书没有你多,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理,我施琅还是知道的,想当初,主公拔我于盐亩之间,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要是没有主公,也许这个时候,我还在哪里为一日三餐而奔波,至于你说的猜忌,哼,告诉你,当初主公为福建总兵的时候,就命令我施琅在香山澳训练精兵,一年的时间都没有过问过半句,每月给予的金银以万计,可以说是主公的唯一家当,那个时候主公从来就没有猜忌我施琅,就休说今日了。莫说主公真的归天了,尚有两位公子在,军师智谋无双,再加上将士用命,夺取中原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你,我想你是被猪油蒙了心了,没有主公,焉能有你林家的今天,所谓一日夫妻白日恩,本将军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你就在这里好好反思吧!每日的饭食,我会让下人送来的。”说完就摇摇头走了出去。

    “你去哪里?”林诗音嘶哑的叫道。

    “北上,恭迎大都督回台湾。”施琅朗朗的说道。

    

    大凌河,明朝廷与后金在这里发生过许多的战争,如今在这里聚集一只数千人的部队,虽然衣甲残破,却精神斗志昂扬,漆黑的队伍前面站立的是一位年轻而刚毅的脸孔,跨下黑色的骏马仿佛是嗅到了战争的气息,不安分的走来走去。

    “将士们,我们在山沟里猫了几个月了,今天就是我们回家的日子,目标就是三十里外的锦州城,在那里你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粮草,可以穿上温暖的棉衣,在那里,你们可以手刃背叛我们祖先的贼子,在那里,是你们建功立业的开始,在那里,你们可以得到你们想要的一切。将士们,跟随本将军的战旗,骑上你们的战马,挥动你们手中的战刀,冲过去,杀过去。夺取属于你们的荣耀。”

    “喔。”数千将士大叫道。经过两个月的暗中召集,李无庸的麾下总算聚集了五千人马,但随之而来的粮草问题,有困扰了李无庸,使李无庸不得不提前出山,解决粮草问题。而锦州也就成了李无庸最好的选择,距离近,作为后金进攻中原的跳板,;皇太极在这里储备了大量的粮草、战马等军用物资,虽说驻守这里的是明朝降将祖大寿,吴三凤(吴三桂的哥哥)。但皇太极也不怕他们再次造反,更何况祖大寿手中只有三千兵马,在后金的腹地,三千兵马也没有什么大作用。不过却给了李无庸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皇太极没有想到的。

    ''

    (全本小说网 )

第一零三回 锦州城怒斩贰臣 李无庸流言后金

    作为战后的锦州城,虽然还有少许的战后气息,但自从祖大寿投降后,锦州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作为第二次投降满清的祖大寿在心里并没有不安,同样的,锦州城内的百姓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打扰他们的平静的生活,只要能让他们有生存的机会,他们是不会在乎谁来统治他们,而自从皇太极登基后,重用了汉人,对锦州城内的汉人也是秋毫不犯,于是锦州城又恢复了和平,百姓又象往常一样,进进出出,买菜上市,战争好象又远离了锦州城。wWW、、

    “你说什么?大凌河周围有大量的军队出现?”总兵府里,祖大寿摆动着一只大辫子不安的走来走去。

    旁边的吴三凤一脸奇怪的问道:“怎么可能?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怎么会出现一只大军呢?陛下大军过境的时候怎么会没有发现呢?是何人领军呢?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潜伏在我朝腹地。”

    “是他!”祖大寿神色一变,惊慌道:“是他,蓟辽副督师李无庸,此人作战勇敢,战法犀利,诡计多端,心狠手辣,当初以一万士兵居然能深入大草原,灭掉的部落没有一百也有九十,可见此人的厉害之处,最后与睿亲王率领的十三万大军决战于草原,居然重创了十三万大军,要不是范大学士急智,正蓝旗就被李无庸一万不到的大军歼灭的差不多了。嘿嘿,说起来,是洪承畴无能,要是那个时候洪承畴要是能配合一下,时局哪里会是那个样子呢?”

    “如此说来,这个人倒是个人物,只是可惜如今他深入辽东腹地,缺衣少粮,恐怕不用我们去剿灭他了,自己也会被老天给困死。”吴三凤言语间倒是有些惋惜。

    “是啊!不好”祖大寿猛的一声大叫。“三凤,快去关城门,李无庸要来进攻锦州城。”吴三凤也是一阵大惊。连忙拔腿望外跑去。

    而这个时候,锦州城外突然出现一缕黑烟,接着大地一阵颤抖,守卫城门的士兵吃惊的望着远方,不一会儿就见一杆绣着“明”字大旗高高飘扬,火红色的大旗是那样触目惊心,那些守城门的士兵一下给惊呆了,这些投降过来的士兵一下子不知道该怎样的反映,望着熟悉的旗帜,士兵也不知道是喊“敌军来了”还是该喊“援军来了。”而就在这一刹那,李无庸的精锐骑兵穿过护城河,手中的“雪枫”划过空际,带起一阵腥风血雨。

    “王廷臣,你带两千人,杀入敌人军营;罗振川,带两千人攻取四个城门,其余的人随本将军直扑总兵府。”李无庸站在瓮墙下大声命令道。

    “是。”带着仇恨,带着对投降者的鄙视,带着对贰臣的痛恨,李无庸的五千大军在锦州城在锦州城内肆意的追杀着,只要是带着猪尾巴的,没有趴在地上的一律格杀无论,满人、汉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在李无庸的这只复仇大军的眼里,只剩下的是“头上的猪尾巴”。

    想那锦州城防备松懈,哪里知道李无庸的大军能如此胆大,居然敢摸老虎的屁股,来撬锦州城这个老虎嘴巴,哪里有什么防备。就是祖大寿的亲兵也丝毫没有防备。等到李无庸率领的一千精锐杀到总兵府的大街时,才见到两员猛将带领着数百人,手中挥舞着钢刀杀了过来。

    “来者可是祖大寿否?”李无庸刀尖指着对方道。

    祖大寿望着面前的英武的将军,只见英俊的面容却是满面杀气,脸色狰狞,手中的狭长军刀,正朝下滴着鲜血,仿佛地狱里来的魔神一样,饶是祖大寿杀人无数的人物心里也不由的颤抖一下。身体扭曲了一下,勉强回答道:“正是本将军。来者可是李将军。”

    李无庸见对面的果然是投降了两次的祖大寿,脸上的杀气大振,钢刀斜指,大声喝道:“本将正是李无庸,今日来取尔首级,忘却祖宗的贰臣,本将今日取尔性命。”说完,疾风一跃,就朝祖大寿杀去,身后的士兵也乘机杀了过去。

    以一千人对付几百人,一方士气高昂,而另一方又是全无士气;一方满带仇恨,一方却是心里有鬼,愧对自己的同胞,一方面准备充足,人多势众,而另一方却是仓促迎战,人少势单。结果可想而知了。一个冲锋,祖大寿仓促召集的几百人就被李无庸杀了一个来回,而为首的祖大寿与吴三凤也被李无庸及其手下的将士生擒。

    “主公,四门都被我们占领。”罗振川不屑的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祖大寿与吴三凤二人。

    “四门封锁了吗?”李无庸淡淡的问道。

    “嘿嘿,属下已经追杀了四五里路,一个人也没有放过,估计皇太极四天之内是得不到什么消息了。”罗振川面不改色的说道。好象自己追杀了好几里,杀的只是几只蚂蚁而已。

    “主公,大喜啊!属下在军营里还发现了我朝的两万降兵,以及大量的战马,粮草兵器等物。”王廷臣看都没看一眼,地上的昔日同僚。

    李无庸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喜色,眼睛里竟是杀气,“祖大寿,你知道本将军最憎恨的是什么人吗?就是汉奸,你可以投降李自成,也可以投降张献忠,但是决不可以投降满清,数典忘祖的东西,当初你们投降满清的时候,你会想到今天吗?祖大寿,今日不杀你,本将军怎么对得起被满清鞑子杀害的大明士兵与那些无辜的百姓。”

    “不要杀我,我的兄弟是威宁伯吴三桂,是山海关守将。”吴三凤乞求道。

    “吴三桂?哼!丢弃主帅,自己逃亡,现在本将军是没见到,否则一块杀了,军人就是军人,只有死战不退,哪有临阵脱逃的道理,亏你还好意思说出来。这样的将军,本将见一个杀一个。”李无庸冷冷的说道。“拖下去,斩首示众,然后把两颗首级,挂在北城门,让皇太极与那些背弃祖宗的家伙看看背叛的下场。”

    “是。”罗振川领着几个士兵把祖大寿与吴三凤两人压了下去。

    “廷臣,把那些俘虏的我朝将士重新武装起来,告诉将士们,休息两天,三天后,起程回朝,马匹全部带走,钱粮军械能带的就带,不能带的就全给烧了,一粒米也不给皇太极留下,我要让他三年都不能南下。另外派人流言,多尔衮与他嫂子,皇太极的庄妃有暧mei,福临就是他们两的孽种。”李无庸冷冷的说道。

    “是。”王廷臣乐呵呵的退了出去。

    ''

    (全本小说网 )

第一零四回 多尔衮上呈战报 皇太极吐血驾崩

    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Www;;这首诗的本意是在告诫人们要看清楚一个人必须长时间观察,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指的就是这位大圣人,可是流言之害,连他都不能不恐惧,人言之可畏,可见一斑。春秋时,孔子的学生曾参就遭遇过这种不白之冤,邻国有一人和他同名而杀了人,于是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有人就径直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她儿子杀了人。这位母亲倒也坦然,说:“我儿子不会杀人。”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这样告知,贤惠的母亲也不得不相信了,于是跳墙而去。

    虽然有人也说“流言止于智者”。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却还有另一句话,那就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无论是谁,只要自己或者自己的利益与流言的内容相关,他就已经被陷在局中了,就象曾参的母亲一样。

    而流言在军事官场等等方面,都是那些沉浮于宦海的家伙对付政敌的一个法宝,当然,那要看你是不是很好的使用这个法宝了,弄不好,目的没有达到,还会把自己陷进去的可能。

    此时的后金的大本营盛京已经是满城风雨了,数日来,城内的每个角落都在流传着一个话语,那就是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壮妃之间有暧mei,九阿哥福临就是他们所生的,并且有的人还把他遍成了一个故事,相传多尔衮与大玉儿相恋尚在皇太极之前,而皇太极见大玉儿美貌,强行娶了过去。而多尔衮与大玉儿在婚后还是旧情难忘,继续来往,终于在大玉儿回娘家的时候,两人做了苟且之事,也就在那个时候,就怀有福临的。谣言越传越神,渐渐的后金的上层也是知道了,仅仅蛮过了尚在生病中的皇太极而已。

    睿亲王府的密室里,多铎皱着眉头走来走去:“大哥,如今外面言语越来越厉害了,那些奴才每次见到弟弟时,我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兄长,你与八嫂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那福临到底是。”

    “十五弟,你说多了。”多尔衮哪里敢承认他与大玉儿之间的关系。“这肯定是明朝的那些人弄的离间之计,要离间我们君臣,好让皇兄杀了我,这个时候陛下病重,我再一死,我大清就再也没有与明朝对抗了。”多尔衮不愧是一代枭雄,居然把事情的始末猜的**不离十。

    多铎闻言点了点头,自从松山一战结束后,多尔衮在后金的威望不断上升,已经仅次于皇太极了,说敌人流言离间也是说的过去。“那依兄长看来,是何人出的如此计谋?”多铎作为多尔衮的心腹,当然不会怀疑自己的同父同母的兄长了。

    “在大明朝的将领中,本王最看重三个人,一个人就是扼守辽东十余年,在宁远城下炸死父汗的袁崇焕了,第二个就是已经投降我们的洪承畴了,这最后一个就是如今尚无踪迹的李无庸了,袁崇焕以死,洪承畴虽然是个降将,也有一定的智谋,但是如此下三滥的计策,他是不会用的,至于吴三桂他们奸诈还没有到这种程度,剩下的就是不知所踪的李无庸了,此人奸诈无比,计谋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或正或奇,端的很难对付,我想这个流言离间必出自此人之手。”

    “此计虽然很普通,可是这种事情却又让人容易相信,这两天整个盛京的大街小巷都在传了,虽说不知道皇兄知道不知道,但豪格那个杂碎肯定是知道了,这个嗜人的狼,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冲出来咬兄长一口呢?”多铎担心的说道。

    “哎!”多尔衮首次沉重的叹了口气。

    密室外突然洪承畴的声音:“睿王爷,急报,急报,锦州被李无庸攻破,祖大寿与吴三凤被李无庸斩首,首级被挂在北门上。”一连串的消息把这位大清的睿亲王震的跌倒在地。锦州城的重要性多尔衮当然知道了,可以说是后金南下的后方基地,粮草、兵马器械都储藏在锦州城,如今居然被李无庸攻破,可以想象里面的一切必然荡然无存,后金数年的部署也算随之东流,下一次南下恐怕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好半响才在多铎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两兄弟互望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睛看出的是惊骇,没想到李无庸有如此能耐,在后金的腹地还能如此嚣张,简直是狠狠的扇了后金诸大臣一个耳光。

    当打开密室的时候,入眼的是洪承畴那苍白的脸庞,无神的眼睛里尽是惧怕的神色,他当然不是在意锦州城的攻破,他所想到的是李无庸对投降了后金人的态度,祖大寿、吴三凤不但是降将,但他们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亲人,没想到如此身份,就是因为投降了后金,被李无庸拉了出来,毫不犹豫的号令城门,一向多智的洪承畴不由的暗自盘算着自己降清是否正确。李无庸给予的信号很明确,敢投降后金者杀无赦。

    “陛下知道吗?”多尔衮并没有计较洪承畴再想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