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还珠之皇后难为 >

第126部分

还珠之皇后难为-第126部分

小说: 还珠之皇后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钟茗悄悄地命紫薇去祭一下夏雨荷,连祭品等物如无乾隆与老佛爷发话,也得小心准备,不可犯了忌讳。
  
  紫薇带着感激应了,心里仍有一丝遗憾——皇阿玛没提这事儿。这份遗憾在乾隆突然说要去祭夏雨荷的时候变成了惊喜,而老佛爷与诸宫妃、公主则受到了惊吓。庆妃等心里含酸,也不敢表露,老佛爷的不满就在脸上足足挂了三天。因为紫薇很老实地说:“皇额娘已经给女儿备好了祭品,女儿只想私下祭一下的。”乾隆又狠狠夸赞了钟茗,这让老佛爷对着钟茗半天没开脸。
  
  钟茗只能又陪笑跟老佛爷解释了半天,间有十格格可爱玩笑,兰馨、晴儿开解,和嘉凑趣,才让老佛爷转过脸来。钟茗回到自己的舱里一面喝茶补充方才劝说流失的水份,心里暗骂一句,乾隆,你还真是抽风!骂完了,自己反倒傻了,坏了!这是个抽风版的乾隆啊!钟茗回过味儿暗骂自己蠢,居然因为最近正常日子过得太久,反而忘了这一茬了。乾隆在灾情严重之时还想着祭旧情人,显然这抽风的毛病仍在!NND!怎么能因为这两年一切正常就忘记了这是个小说的世界呢?钟茗的心肝一颤一颤的,开始觉得随行南下不是个好主意了。完了,穿来好几年了,诸事缠身,光念叨着不要剪头发居然不记得下面的剧情了,怎么办,怎么办啊?光记得个夏盈盈的名字顶个什么用?时间点是什么啊?钟茗在心里惨嚎。
  
  青蛾上前给钟茗另换了一盏茶:“娘娘怎么了?茶都喝干了,还端着茶碗儿划拉着。”
  
  钟茗只觉得嗓子眼儿发干接过新茶就往喉咙里灌,幸亏身边伺候的人都是识机的,奉上的茶不热不冷正好入口,没烫着她。青蛾见她这样,不敢再多嘴了,悄悄退到舱房门口,伸手招了个小太监,小声吩咐他去请容嬷嬷来。钟茗没注意到青蛾的小动作,还在拼命回忆剧情。
  
  容嬷嬷正在与桂嬷嬷联络感情,桂嬷嬷允诺回去继续帮皇后说好话,容嬷嬷刚准备回去向皇后报告这一好消息,青蛾遣的小太监来请容嬷嬷回去。容嬷嬷又向桂嬷嬷道了一回辛苦,这才转到皇后座船上来。
  
  一看皇后的样子,容嬷嬷就知道皇后这是在想事儿:“娘娘?娘娘不用担心,奴婢已经跟桂嬷嬷打过招呼了,她会在老佛爷面前为您说话的。且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皇上高兴了,老佛爷不过是一时不喜罢了。您又没办过旁的什么错事。”
  
  “哦,啊?嬷嬷回来了?”
  
  容嬷嬷看钟茗这样显是没把刚才的话听进去,又重复了一遍,才道:“老佛爷刚才就转过脸色来了,娘娘已经过关了。”
  
  钟茗心说我担心的是别的事儿啊。想了半天剧情未果,钟茗现在担心的是另一条——就算剧情已经被蝴蝶了,可乾隆抽风的毛病一天不改,自己就有一天的危险,更倒霉的是以前还能知道他什么时候抽什么样的风,可以提前作好准备,现在连这个优势都没有了,以后的日子要怎么办?得,继续抱着老佛爷和乾隆的大腿吧,他们俩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坚决不反对。
  
  “娘娘,娘娘千秋将至了,还是想点儿高兴的事情吧,”容嬷嬷见钟茗还没开脸,努力寻找话题,“今年闰二月,有两个二月初十呢。”
  
  “嬷嬷,我没事儿,不过是见天要琢磨这个琢磨那个,心里烦。”
  
  “娘娘哪用再琢磨呢?如今十二阿哥已经长大了,都开始办差了,娘娘只管等着享福就成。”
  
  “是啊,等”乾隆还有三十几年好活啊,我等得过他么?
  
  ————————————————————————————————
  
  熬得一年是一年,钟茗还得继续做她的样板皇后。次日一早庆妃等过来请安,钟茗还要对庆妃‘提醒’一二:“别在心里泛酸,没事儿跟个亡人吃什么醋?反弄得老佛爷也跟着不开心!出来不同宫里,规矩也松、天气也好,打起精神来,好好伺候好皇上才是正经!”
  
  庆妃心说,你在老佛爷那里弄了个不自在,可别在我身上撒气啊,我早想明白了,谁不想生个儿子啊?面上还要恭敬兼感激地应了:“谢娘娘提点。”
  
  钟茗训完了别人,自己还得跑到老佛爷跟前挨训。老佛爷给她留了面子,摒退众人才对她道:“你顺着皇上没有错,可不能太顺着他了。虽说劝皇上的时候说话要和软,但也不能太软了。我知道你的难处,这种事情你一劝就难免会被误以为是没有肚量,但也不能太纵着皇上了!”
  
  “谢皇额娘体谅,媳妇何尝不想可先前脾气太硬,就算是占着理儿,皇上也不乐意听、更不乐意做。媳妇儿无奈,只能绕着圈儿敲边鼓,这样皇上倒是能听进去一些。且人都死了,我还克扣她什么呢?再说,还要看孩子的面子不是?”
  
  老佛爷叹道:“皇帝什么都好,就这一条算是毛病了,你起来罢,是我太急切了你又没催着皇上去,让紫薇祭她生母也是应该。”这最后一句话就是桂嬷嬷的功劳了。老佛爷当时只是因为乾隆行为不甚考究生气,一股脑的把有干系的人全挂上了号。皇帝要给点面子不能骂,那就只有恼上别人了。经桂嬷嬷劝解,老佛爷也清楚紫薇祭生母是孝,皇后允许那是大度,两人都没大张旗鼓,并不算过份。错的人,其实是英明神武的皇帝。老佛爷心里明白,嘴上还不能承认是自己儿子不地道,只能含混着过了。
  
  钟茗取得了老佛爷的谅解,改而尽力安排庆妃等轮番侍寝。一路沿运河而下,船队中其乐也融融。
  
  有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船入江苏之后,皇后四十八千秋就过得很热闹了。老佛爷因觉让皇后脸上不好看,要给她补偿,乾隆觉得皇后大度又贤惠,需要表扬,两人都下了重赏,而诸公主等的贺礼也极丰厚。本地官员也极力奉承。乾隆虽然说着不要扰民,可骨子里喜欢大场面的性子还是改不了,见底下人弄得隆重,早把山东灾情丢到脑后。乐呵呵地道:“这才是盛世气象嘛!”
  
  钟茗收礼收得手软,因入江苏,物产丰饶,更有知机的官员见十二阿哥颇得上意,今日的皇后便是翌日的皇太后,以爱新觉罗家的传统,奉承好了未来的皇太后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更见皇帝、老佛爷没有阻止的意思,更加卯足了劲儿进奉千秋节礼。弄得钟茗最后都不敢收礼了,一个不是整寿的千秋节,这样的场面太招眼了,更兼儿子还在山东赈灾呢。这么想着,钟茗就小心地向乾隆提及把一部分寿礼折往山东,以助赈济。
  
  乾隆笑道:“这个不用你担心,永璂与傅恒在山东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你只管享用就是了。”
  
  “永璂每回来信,总是说平安顺利,我总怕他是报喜不报忧。现皇上这么说,可见是没哄我了。”
  
  老佛爷道:“这是他懂事。”
  
  乾隆顺口接了下去:“儿子也不拿烦心事来皇额娘跟前说的,依皇额娘这么说,儿子也是很懂事的。”
  
  老佛爷忍住了笑:“你多大的人了?还跟儿子比这个?”此话一出,和嘉等再也忍不住,转脸捂住嘴一脸笑意,只不敢笑出声儿来。
  
  钟茗因永璂一切顺利,心情大好,笑眯眯地瞅着乾隆,倒把乾隆看得不好意思了,咳嗽一声:“朕欲去海宁陈家小住几日,陈家主人是朕民间好友”乾隆下面说他特别喜欢陈家幽静的感觉能完全不被打扰是平日难有的感受身为九五之尊还能有这样懂得的朋友他始终很珍惜,等等等等钟茗一概没听进去,她只想说——靠!陈知画!
  
  因为如果这个海宁陈家如果是传说中的陈家洛他们家,乾隆是不会带着老佛爷去“寻亲生父母”的。更兼穿到有小燕子的世界里,那么这个陈家,只能是陈知画她们家了。老佛爷笑眯眯的样子证实了这不是给她儿子找爹娘之旅:“他们家却是幽静,你们都没去过吧?正好,看看南方水乡风光,可真是秀气。”
  
  就这样,一道名为陈知画的天雷劈了下来。
  
  唐明皇家的马都能衔杯献舞了,万物之灵长的歌舞表演什么的也不用那么让人惊奇了。林黛玉被说小戏子长得像她都要赌半天气,陈知画一个堂堂能够独立接驾的人家的小姐,居然客串伶人。钟茗掩面不忍睹,这家人可真是囧囧有神啊。等等!或许,他们不是不知道规矩的!钟茗猛然想起另一种可能,陈家这是借机献女!否则不足以让陈家小姐这么抛头露面的!就是皇家,也只有在选秀的时候会看一下秀女才艺一类,还不一定非要看歌舞,多半是看绣工针线乐器陈家根本是想借机弄一场只有知画一个人参加的选秀,还是直接把女儿送到主考官面前!
  
  好在此时并无一个急需被拉回正途的失足封建统阶级好青年五阿哥,诸年长皇子刚纳了侧福,而十一、十二年纪尚幼,永瑆跟在钟茗身边,老佛爷看一眼他再看一眼陈知画,就没再动这番心思。紫薇因乾隆心中有夏雨荷,精神也好,自觉脸上有光,不由地道:“这样歌舞着,恐失于轻佻了。”老佛爷听紫薇这样说显是很知礼的,有那样一个母亲紫薇还得正常成长到现在,老佛爷颇觉欣慰,对陈知画的感官就差了一点儿,更想不到要带她回京了。[1]
  
  而钟茗心里先有了一丝成见,再看陈家人就觉得他们脸上透着失望了。这个年代,在正常的时代价值取向里,能嫁入宫里,就是父母长辈眼里最好的归宿了。对于女孩子自身而言,也是如此,反正嫁个平头百姓也保不齐要三妻四妾,那比入宫也好不到哪里去,还不如入宫搏一荣华富贵。皇子谋算不成,难道要谋算乾隆?钟茗握紧了帕子,这年头,皇帝可是最大的一只“金龟”!不会因为自己的蝴蝶翅膀,让陈知画成了乾隆的后宫了吧?
  
  只可惜钟茗猜错了,乾隆一门心思把陈邦直当好友,他自己又要当君子,当然不会COS一把猥琐的萝莉控大叔,反而是脸带慈爱地让好友为知画择一佳婿,还大方地说,新科进士随便挑,必有一个能配得上知画的才气的。
  
  不必带陈知画回宫,让钟茗的心情好了不少,否则以她的年轻貌美兼之心机,真让她跟乾隆挨了边儿,还真是个大麻烦。没了这个麻烦,钟茗当然保持了好心情,更兼永璂的信使又到,说是差使办妥,正快马追赶圣驾。钟茗这几日就把重心放到了收拾永璂的座船上了。
   
牡丹花下死 。。。
  永璂追上队伍之后得先跟乾隆缴旨,然后见过老佛爷,接下来才能到钟茗跟前请安。乾隆见永璂上原本还带着点嘟嘟腮的脸颊瘦了一圈,又看傅恒的面色也微微泛黑,点头道:“你们辛苦了,你们的折子朕都看过了,这差使办得不错。”
  
  永璂谦逊道:“是傅大学士的功劳,儿子不过是跟着看了一回,又长了点儿见识。”
  
  傅恒哪会抢皇子之功?急急辩解:“十二阿哥天资聪颖,又扎实肯干,举凡赈济、造册、考较暂用官吏,都亲力亲为,做事条理清晰颇有章法,并非只做看客。十二阿哥还对臣说,灾后须防时疫,显是下过功夫知道民生的。”
  
  永璂转而夸傅恒:“儿子不过是偶然听说‘灾后常有疫’,倒是大学士,连当下是春天,补耕的事宜都想到了。凡耕牛、种子都贷与民人了,儿子这才知道什么是‘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乾隆大笑:“你们两个倒有趣,对着捧呢吧?”
  
  傅恒脸带惶恐,连说不敢。乾隆脸上笑容不减:“永璂,去给老佛爷和你皇额娘请安去。傅恒,朕这里还有事要与你说。”
  
  永璂回来的消息早有机灵的人报到了老佛爷和钟茗跟前来凑热闹,钟茗闻说永璂回来,脸上不由自主地一笑开了。老佛爷道:“可算是回来了。”说着也笑了起来。钟茗道:“赏!”素芯一领着报信的小太监到一边接赏去了。永璂进来的时候,老佛爷和钟茗脸上的笑意还没散去。
  
  老佛爷见了永璂先拉到跟前抱了抱直说“瘦了”,接着就对钟茗道:“有你在不用我操心,可巧南边儿的水土也养人,这两个月你给他好好补补。”看着钟茗应了,这才转过脸来问永璂这一个月都做了什么,吃得怎么样一类。
  
  永璂笑道:“老佛爷不必这样,孙儿只是活动开了,自然会瘦一些。”
  
  老佛爷仍然不依,顾不得先前说过不再操心的话了,一迭声地要下菜单,又说:“眼看到杭州了,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永璂没赶上去苏州,到了杭州可要多停一阵子,玩个够。对了,杭州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么?”
  
  晴儿回道:“西湖醋鱼据说不错。”
  
  “那就让他们现做新鲜的奉上来。”
  
  永璂连连劝着:“老佛爷,上回跟着您南巡,孙儿也是一路跟下来的,苏州也看过了、杭州也看过了。这回不用这么费心张罗的,应该孙儿侍奉您才是。”
  
  “这回不是没玩到么?”老佛爷伸手抚着永璂新剃的半个月亮头,“一转眼你都是大人了,都能为你皇阿玛办差了。”
  
  “前头的事有傅大学士顶着呢,孙儿就跟着打个下手什么的,对了,山东虽然饥荒了,倒有不少小玩艺儿。孙儿让人买了些,也算是照顾小民的买卖了。尤其是潍坊的风筝,现在是春天,正好拿来给姐姐妹妹们玩。闻说菏泽一带的牛肉做得好,可春耕要用耕牛,孙儿就没长这杀牛的风气。还有些荷包香袋的,手艺虽然粗糙,难得是有野趣,老佛爷要不嫌弃就拿来打发时间罢。”
  
  说着就让人抬了两个箱子回来,都是些小玩艺儿,当下一一分了。和嘉等是姐姐,只是瞧着野物新鲜,拿过来看看过个眼瘾也就是了,十格格年纪小,非要放风筝不可,缠着乾隆给她打下手。乾隆就吃她这一套,他也不会放风筝,老老实实地跟着会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