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在清朝的生活 >

第115部分

在清朝的生活-第115部分

小说: 在清朝的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宝莲出去,只是没想到你胆子居然如此之大,混到市井农妇中去。这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你堂堂雍亲王府的侧福晋,不知规矩,枉顾礼仪,扮成村妇行走乡间,若是出了意外,你自己出了事是一回事,连着弘历宝莲也要跟着遭殃,弘历他以后也别想要前程了。”
  慧珠怔了怔,心里生出后怕,这三个月的惬意自在生活;竟忘了京城或是王府现下是一触即发的情形,倘若她行走乡间野地的事传了出去,指不定被说成什么样子,连带着弘历宝莲也会被戳脊梁骨。
  胤真不容错过慧珠面上些微变化,见慧珠已生悔意,怒意倒缓了几分,可语气仍是不大好的数落道:“京里都赞你是知规识矩的,想来都是看走了眼的。哪会想到你是这般愚不可及,自己想了办法送了把柄去别人手上。。。你呢?还自以为聪明,扮成秀才娘子,四娘子啊?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宅院里送鱼肉的小厮就不是那个村子的,是哪的?你可知道?”
  面对胤真连番的质问,慧珠面无苍白,尤其听到送鱼肉的小厮,让她回想去小娟昨日还抱怨那小斯没按时送鱼来。念及此,慧珠倒退头号步,稳住心神,急忙问道:“爷?那送鱼肉的小斯是?”
  胤真又紧了紧眉头,沉呤道:“这些你不必过问,只要你不再乔装农妇行走乡间,倒也无事。”慧珠舒缓了口气,静了会心,也知是她过于恣意而为了,咬了咬下唇,欠身服软道:“谢爷提醒,是妾疏忽大意了。”
  胤真听到“疏忽”二字,复又不悦,却瞧慧珠似受了震惊,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咽了回去,重新踱道矮塌坐下,另说道:“还有一事,前日弘时的妾室平安产了一子,那是雍亲王府的长孙。”
  钟氏已经平安产子了?听胤真话里的意思,对这个长孙倒是重视。慧珠略思索片刻,回道:“妾知道了,钟氏喜得麟儿,妾必准备贺礼送上。”胤真“嗯”了一声,又询问了宝莲的耳疾,慧珠详细的回答了,胤真起身说道:“今晚我不留这,唔,就这样吧。”说着,就唤了小禄子准备离开。
  临到胤真行至竹帘处,慧珠忙出声唤道:“爷,等一下!”胤真闻言止步,无言的望向慧珠。慧珠喉咙有些哽噎,犹豫不前,胤真不耐烦的挑起眉头,慧珠心一横,孩子都生了两个,哪来的这么扭捏作态,往前挪了几步,小声道:“爷今个儿屈驾装扮成秀才,是为了帮着妾遮掩。。。那个,妾。。。谢爷不对。”
  胤真听着慧珠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也没做了相应的回答,反是说道:“后面几月,我抽不开身,来的会少些。”说罢,撩帘离开。慧珠愣了会儿,还没细想胤真这话,忙跟着出了屋,亲自送胤真出了青石小径。
  回到屋 里,心里胆怯的小然子、小娟二人也从茶屋回到了上房,又觑慧珠神色无异样,知道胤真是没有怪罪,二人是放了心。小然子更是笑嘻嘻回味了过来:“主子,爷那会突然出现,可是把奴才吓惨了。尤其是想到爷那面无表情的模样,双眼直打颤。”话停了下来,往竹帘那瞅了几眼,贼头贼脑的继续道:“主子,不过爷那身布衣百姓的穿着,还真是煞有其事,奴才远远瞧着,还真有几分秀才的感觉,尤其是唤主子那声‘慧娘’。。。。”
  说到这里,小然子似壮了胆子般,直起身子,啧啧称奇道:“主子和爷还真像一对秀才夫妻,‘慧娘’‘艾四’。。。对,还有‘四娘子’。”小娟横了小然子一眼,啐道:“爷那气势,怎能是乡间秀才能比的,你没看见,那还在调笑的农妇被爷冷眼一看,一个个禁声的比谁都快。但。。。爷语气淡淡的唤着主子慧娘的时候,还真唬了奴婢一跳,不过倒有几分像秀才夫妻。”说完,二人对视一笑,又齐齐笑开。慧珠由着他们二人在耳边叽叽喳喳说个没停,思绪却飘到那时,胤真一派严肃的出现在她母女面前,似轻似重的唤她“慧娘”。。。
  。。。慧娘,我来接你和宝儿回去。。。
  本章完。
  第205章 末年
  经过胤真耳提面命后;慧珠放野的心渐渐收了回来;不再去村庄乡野里了;若是实在想出去呼吸下田野自然的清晰;那时;她会带上众多侍卫;奴仆;俨然一副得势福晋出行的派头。偶尔间;她从轿子里寨帷而视;见到叫卖的张婶 子;或是拉扯着闲话的质朴农妇们;也只是淡淡一笑;再无当时的心境;因为她终究不是她们中的一员四娘子;而是当今雍亲王的侧 福晋;钮祜禄氏慧珠。
  日子仍不紧不慢的过着;虽身处乡野偏地;慧珠母女俩的生活;也过得甚是充实。其中最让慧珠开心的当属两件事:其一;宝莲的耳残之疾;果真应了薜太医的话;至初秋;宝莲的听力已是无碍;右耳全愈;左耳亦能听见些声音了;其二;她的古筝技法长进了不少;弹起来也是像模像样;尤其是九月间;胤真人没来;却派人送了一台金丝楠木质的上佳古筝和一套漂亮的玳瑁指环;让她爱不释手;每日总要弹上个把时辰才肯作罢。
  不过在慧珠远避山野时;京里的局势;府里的形势每隔上一月的时间;耿氏和文总管就会打发了人前来捎带消息 。
  例如十月份;就捎来了两个消息 ;一是康熙帝在一场风寒过后;召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胤祯回京;搅得局势混乱的野更加动荡;隐隐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一时年氏风光鼎盛,同月 间,年氏平安为胤真诞下一子,其兄年羹尧被康熙帝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
  这两项事情分位朝堂内宅,这朝堂上的事慧珠是管不了也不想去理会,但年氏产子于王府却是喜事,她需得费些心准备贺礼。后小然子帮着将贺礼打点好了,趁着无人之际,抱怨道:“主子,都是十月末了,爷这月一次也没来过了,八成是被那个牵拌住了。”
  慧珠不置可否,没有答言,心里却另有思索,上月胤真歇了一宿,夜里翻来覆去不见睡眠,想是与胤祯有关。
  然,这月年氏产子,年羹尧代掌胤祯军务,不知这对胤真而言可是转机?思量不出,慧珠摇头笑笑,丢开心思,只道她瞎操心,胤真是何般人物,哪还用得着她去担忧,若按着历史轨迹进下,胤真将来是雍正帝。
  小然子眉飞色舞的编排着,话一说完,却见慧珠兀自笑了起来,纳闷道:“主子,你在笑什么?”慧珠随意敷衍道:“派人把洗三的贺礼送去,你再去琢磨下满月 的贺礼,到时候我要回府出席的。”
  小然子一听,呲牙咧嘴的叫道:“主子,您也太给那人面子了吧,若是您那日回去,别人还以为您怕了她呢。”慧珠没好气的瞪了一眼,以为她想去吗?可不去的话,便会传她与年氏不各,平白得了妒忌的名声,且她已经快半年未回府了,总是府里的侧福晋,也该露露面了,不然还真让人忘了她这位侧福晋了。心里如此想,口里却说:“越发没大没小,爷又得佳儿,我岂能不去,”小然子被堵了话,撇了下嘴,倒也老实的应了吩咐。
  天冷的很快,十一月的时候,整个京城也随之入了寒冬。到了这月底,年氏的小阿哥满月宴当日,天还暮霭蒙蒙的,慧珠已裹着青灰色毛皮斗篷,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小毛炉,坐在前去雍亲王府的马车里。
  马车赶在弘历上书房前到了王府,此时弘历、弘昼哥俩正在他们的马车前等着,慧珠一下马车,不顾外面的风雪,拉着弘历问长问短,至时间不早了,方让弘历哥俩离开。
  见弘历哥俩上了马车,一旁等候多时的耿氏、安氏二人上前请安,慧珠寒暄了几句,便道:“还是先去正院给福晋晨省才是。”二人称是,侍慧珠来到正院,这会儿,时辰尚早,还未有人前来请安,好在乌喇那拉氏仿佛已欲料到慧珠前来晨省,早派了王嬷嬷在院门前恭贺。
  慧珠与王嬷嬷说笑了几句,便进了正屋。正屋里,乌喇那拉氏收拾整齐的端坐在上位,侍慧珠三人行过礼后,方含首道:“外面天寒,王嬷嬷快让丫环们给三位妹妹沏杯热茶。”
  慧珠三人依言 坐下,乌喇那拉氏自是拉着多月不见的慧珠说了半响的话,只是话语里倒透露了一个意思,就是让慧珠早日搬回府里。慧珠淡笑不应,推诿宝莲病情未好还需静养,乌喇那拉氏也点到即止,不再多言。遂又说了半回话,就让耿氏、安氏陪慧珠下去休息,好参加午时年氏小阿哥的满月宴。
  辞过乌喇那拉氏,慧珠三人回到院子,素心已备了热水吃食候着,慧珠捂了手,一面擦尽手里的残水,一面喟叹道:“还是由素心伺候着舒服。”素心佯装不悦道:“奴婢都这大年纪了,主子还当着两位格格的面,打趣奴婢。”说罢端着热水盆出了屋。
  屋内只是慧珠她们三人,一时早饭过半,慧珠慢悠悠的喝着杏仁茶,只听安氏问道:“宝莲格格的病情怎么样了?钮祜禄福晋您可是要快回府了?”慧珠把茶碗一放,语调平缓道:“还要段时间吧。”
  闻言,安氏有些黯然,手里搅着锦帕,看着慧珠欲言又止,朱唇动了动,半响,却是低头不语。
  从今日见到安氏的第一面,慧珠已猜出这些日子安氏过得不大好,这会儿仔细瞧了安氏身形消瘦,眉梢间是抹也抹不去的愁绪。慧珠心里暗叹一声,想抚慰几句,却又觉得这毫无作用,干脆不置一词。
  气氛正有些沉默时,耿氏状似无意的叹道:“年福晋也是个命苦的,婢妾听说小阿哥身体仍是不好,所以今个儿满月酒,爷还是不让小阿哥竟宗室排名,该也是取‘福’字了吧。”慧珠明白这是耿氏话里的意思,挑了挑眉,示意耿氏继续。
  耿氏会意,接着闲话道:“但好在年福晋有爷怜惜,尽管这几月下来,爷公事繁忙,甚少涉足内院,但隔上四五日,还是会去年福晋那问问情况,就是小阿哥生下那身子不大好,德娘娘和爷也是派人送好药食去。”
  安氏眼里掠过一道冷光,直接打断了耿氏的话道:“福晋过甚,也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住,何况这种种风光后面,谁也说不清它背后的含义。”言犹未完,安氏忙止了话,死死咬了咬下唇,起身行礼道:“婢妾失言,,请钮祜禄福晋、耿姐姐责罚。”慧珠深深的看了眼安氏,继而不在意的笑道:“无事,安妹妹不用太过紧张。”耿氏附和,安氏领意,遂三人另择了一些趣事作谈资,说说笑笑便过。
  到已时,乌喇那拉氏派人相请于一院正堂,慧珠三人又相携去了而去,参加年氏小阿哥的满月宴。行至门前,慧珠略略打看了一下,再听着正常内轰然声响,言笑晏晏,也知今日宴席规模不小,深吸口气,她扬起笑容,走进了这场热闹的宴会中去。
  随后年氏的小阿哥的满月仪式行了近一个时辰,萨满抱着孩子在京城贵人的簇拥下回到一院正常,然后宫里行赏赐,胤真给孩子取名,许是这次年氏知道孩子仍不禁宗室排名,反应也没上次大了,但在胤真开口道孩子名为“福惠”时,脸上的笑容还是有瞬间的僵硬。
  慧珠好笑的看着年氏强撑着笑容于众人周旋,再时不时示威的向她投来一瞥,却又在与他人寒暄时,总来句“钮祜禄妹妹”,以显示她二人关系不错的用意,感到啼笑皆非。不过心里面她还是乐意接受年氏表面上的示好,于是也乐得在众人面前状似一团和气的说话。
  如此,在多方有意为之下,福晋的满月宴、慧珠重回京城社交圈的事,二者一起圆满落下帷幕。
  接下来的日子,慧珠也微微忙碌了起来,因福惠的满月过后,就是腊月,正是岁末之时。虽不在府里,不用常是应酬,却也要以她的名义备齐年礼,往京城里送去,还要在庭院里准备过年的物什,自是不像前些日子那般轻松。
  渐渐的腊月二十四过了,年味更足了,到处洋溢着喜气的气氛,就在庭院旁的那间寺庙也忙忙碌碌开始准备过年。慧珠见状,不由笑道:“看来这世外方人亦是不能免俗,咱们这些闲人就更应该在年节好好乐呵一翻。”小然子等人听后,喜笑颜开,是要把这个年过的热闹非凡。
  不想,就在一切准备齐全,庭院上下欢乐一片过着小年夜时,雍亲王府来人了,说是胤真发话,除夕她要参加宫宴,初二那日更要参加康熙帝命人操持的千叟宴。慧珠恹恹不喜的应了,以为还是无所新意,却在初二、初五两日见到了别于康熙五十二年的千叟盛宴,场面盛大空彰,倒让她开了眼界。
  同时,亦在这举国欢庆的年节下,终于迈入了康熙六十一年。
  本章完
  。
  第206章 夜游
  明月皎洁,夜宴阑珊。从宫里元宵宴出来时,月亮已是特高,朦胧的一抹白光,淡淡地笼罩在朱红的宫门边,透映出一片光亮。
  慧珠捋了捋被北风吹乱的鬓角,右手小指上的玳瑁嵌红宝石团寿指甲在清幽的月光下,闪过一道红色利光。乌喇那拉氏眯了眯眼睑,一手拉过慧珠的右手,在黄豆大小的红宝石面上轻轻的摩挲了一下,笑道:“估摸着也有亥时一刻了,妹妹若是带着珠宝莲回郊外去,该是晚了,还是回府里歇宿的好。”说着,扭着唤了声“爷”,问道:“您觉得可是?”
  不待胤真点头,慧珠急忙插话道:“不了,谢福晋关心,可宝儿汤药还在那边宅院呢,妾还是带着宝儿去那的好。”说完,见乌喇那拉氏还欲规劝,胤真也是一副不悦的样子,忙补充道:“明早卯时正还得用服药,妾怕第二日赶不上回庭院,耽误了宝儿的病情。再说今个儿妾是带了十名侍卫来的,还请爷和福晋勿担心。”
  乌喇那拉氏为难的看着慧珠,蓦地眼睛一亮,放开慧珠的手,向胤真福身道:“爷,您明日不用早朝,最近事情繁多,妹妹那庭院远在郊外,又近靠寺庙,正适合爷去去多日来的疲乏,寄情乡间,谈禅论佛。同时这大晚上的,有爷和妹妹母女一起,妾也放心。”
  乌喇那拉氏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落在前面几步的李、年二人耳里。两人闻言,不约而同停下脚步,纷纷回转过身,就见乌喇那拉氏盈盈笑意看着她们,笑道:“两位妹妹意下如何?”
  能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