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10部分

朝秦不暮楚-第10部分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儿如果就这样子,也不会让秦昭这么个小姑娘都印象深刻。关键是后来的发展,侯太太周年那天,冯姑娘去拜祭她。结果忽然跑来一个道士,声称自己是侯正恩。侯正恩出事儿是在四年前,云中府记得他的人还真不少,众人纷纷表示,这就是侯正恩啊!侯正恩拜访了一圈亲朋故旧,说自己当日跳了河,然后飘了很远之后,被一个道观的道士救下来了。他在那里养伤,然后觉得那地方风景秀美,道士们道骨仙风,便在那里住下,做了道士后来他便四处云游,这阵子正好游回了家乡,谁知道物是人非,自己的父母竟然全都不在世了。

    侯正恩向亲朋故旧表示,自己虽然皈依了道教,可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父母死了,自己的未婚妻如此痴情。他表示想要重返俗世,好好补偿冯姑娘。

    谁知道冯姑娘连正眼都不肯看他一眼,只道:“吾心如石,即今在,与我何与乎?”我的心已经静的跟石头差不多了,你回不回来关我屁事儿啊!然后这姑娘回了自己的小宅子,让人把侯家的田契房契统统还给侯正恩,摆出了恩断义绝的架势。

    那侯正恩十分无趣,只得把房子卖了做盘缠,又踏上了云游的路当然,他还是有点良心的,把自家的八十亩田契还给了冯姑娘。

    这事儿实在是峰回路转,让人想忘了也难。不少人说冯姑娘实在是贞妇典范,但也有些人提起这位姑娘,话可就不好了,这不是有病么?

    秦节对这事儿没啥看法,各有各的活法,人家守一辈子望门寡,不乐意结婚,有什么奇怪的?别的不说,就她那个二百五的未婚夫,但凡稍微有点追求的姑娘,就看不上这号人好吧!这冯姑娘只是比一般姑娘更倔一些罢了。可之所以没看法,那是因为秦节跟她没啥关系,现在这位独行特立的冯姑娘要被请来给他闺女当老师了,擦,别说闺女觉得意外了,他也觉得太突然了呀!

    穆维把这么一位把守寡当爱好的老姑娘请回来给秦昭当老师,让秦节忍不住腹诽:“该不是思安看上了人家吧?这姑娘的身份可有点麻烦啊”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毕竟是给阿昭请老师,穆维是不会把他的私事掺和进来的。 看来这位冯姑娘应该确实是有她出众之处了。

    秦节想通了这点,便认真地对女儿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无论是你还是我,都只是听说过这位冯姑娘的名声罢了!只知道她受了望门寡,可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才华,我们都不知道。你穆叔叔既然专门请了她,想必这位姑娘定然有过人之处,你某要还没见面,心里便存了偏见。”

    秦昭叹气道:“爹啊,我不是对冯姑娘有偏见啊。我只是觉得有点紧张,这样的人物,一定很严厉吧!”而且脾气十有□□会很古怪啊!

    后面这句话秦昭只是在心里想想,不过不用她说出来,秦节也觉得这人的脾气正常不了,唉声叹气道:“你穆叔叔请来的人,才华必然是有的,便是严厉点,也没什么坏处对吧?”

 第十五章

    不管父女俩如何纠结,人已经给请来了,于是秦节赶紧安排人收拾出一个小院子给冯姑娘住。

    其实秦节没有跟秦昭把全部事情说了。云中府出事儿的时候,冯姑娘幸运地正好在城外的道观做客,逃过一劫,后来便跟道观里的女道士们一起逃去了太原府,在太原府的一处道观住下了。她不愿意靠着女道士们过日子,便出去给一些富裕人家的小姑娘做先生。冯姑娘在云中府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到了太原府,谁知道她啊?她又不可能到处宣传我厉害着呢,望门寡守了十几年呢(喂)!

    所以最后被女道士们说服了请冯姑娘做先生的,只有一些想让女孩子学点东西,又请不起专门先生的人家:这些人家想让女孩子认字,又不想孩子出门,于是冯姑娘便隔日到家里给小姑娘教课,一次不过一两个时辰,教了四五个学生。

    用这种办法请先生的家庭都富裕不到哪里去,冯姑娘也只是勉强为生罢了。结果就这样的日子,还是被搅和了:一个女学生的母亲早年去世了,她父亲看她无人管教,怕日后嫁人了还是不懂事,怕吃亏,就请了冯先生教她道理。那女学生原本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谁知道冯姑娘教了两个月,眼瞅着便亭亭玉立起来。这本来是好事儿,谁知道那位老爷不知道发了什么失心疯,竟觉得光是当先生,女儿便出息到这份上,若是天天在身边教养呢?正好自己也需要个老婆了,这多好啊。于是他便请了冰人,到道观向冯姑娘提亲去了!

    冯姑娘给拒绝了,但这位老爷还是不依不饶,三番五次地请人去说和,冯姑娘不胜其烦,这也就罢了,其他学生的父母也跟着掺和,而且,不好听的话也传出来了,说她是故作清高抬身价。

    一向高傲的冯姑娘哪里受得了这个气?正好穆维来到太原办事儿,听说了同乡冯姑娘的窘境,便上门拜访,后来冯姑娘便答应他到江宁来。

    穆维的信里只是大概把这些事情说了说,倒不是他八婆,而是给孩子请先生,总要妥帖些,前因后果跟秦节说清楚,也免得不知道人家的忌讳闹的不愉快:比如,千万不要给冯姑娘做媒。

    秦昭的心情实在不怎么样。小孩子,没有几个喜欢严厉的长辈的,她从小自在惯了,是真怕来个管手管脚的老女人:比如她在杭州的时候,那会儿她虽然不出门,但本地同知家里几个女儿有时候会来看她,妹妹提起来家里那个老师,都烦得要死,老寡妇不可怕,可怕的是还要为了生计奔走的老寡妇,自己吃够了苦,对锦衣玉食的小姑娘们严厉的要命:好吧,这话不是秦昭说的,是跟她比较要好的小姑娘吐槽的,那姑娘大概是觉得秦昭小小的啥也不懂,又不太出门不会跟别人唠叨,所以在她面前吐槽的厉害。完全忽视了秦昭只是个子小,其实跟她一样大的问题。

    秦昭蔫搭搭地走到连瑜住的院子门口,她还没来过这里呢,前阵子连瑜生病,父亲不许她过来捣乱。不过现在弟弟都过来了,自己来转转,应该没问题吧?

    门里面传来了秦明的笑声,秦昭忍不住推了下院门,虚掩着,她便喊了一声:“无瑕哥哥,你在么?”

    话音刚落,门便被拉开了,秦明冲了过来:“阿姊阿姊,你怎么还没来?小黄刚才想飞呢,不过扑棱了几下又掉下来了!”

    秦明拉着秦昭的手就往院子里跑,秦昭进来一看,果然看到那小黄鸟正站在连瑜的肩膀上扑棱着翅膀往起飞,两只老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飞过来的,在一边扑棱着翅膀干着急。

    连瑜见秦昭过来,笑眯眯地冲她打招呼,然后伸手把小黄鸟举高,松手,小黄鸟扑棱着飞起来,然后,吧唧一下栽地上了

    连瑜叹道:“这么多人,不,这么多人跟鸟给你当陪练,这都飞不好,你还能更笨一点么?”话音刚落,一旁的老鸟冲着他便啄了过来,连瑜伸手一把抓住那鸟,开始飚普通话了:“一个一个的都成精了么?难道这不是架空历史文而是奇幻修仙文么?要不要这么通人性啊!”

    秦昭心说这无瑕哥哥又犯病了?这是哪里的方言,调子这么怪,一句都听不懂啊!或许他就是在说胡话吧,还别说,这样子看着蛮可爱的,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一下,连瑜看看她:“笑的这么勉强啊,丫头,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啊!”

    秦昭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无瑕哥哥,你可真逗!”

    连瑜笑眯眯地把小黄鸟从地上捡起来,放到秦明肩膀上:“带着它去树底下玩吧!”然后扭头走到秦昭跟前:“来来来,少女,跟哥哥说说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

    秦昭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儿,只是父亲说给我请了位先生,那位先生是著名的贞女,我怕她会比较严厉,所以紧张了些。”

    连瑜:“贞,贞女圣女贞德么?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贞女啥的不都是投水啊上吊死了的么?比如史贞女啥的活着的不都是贞妇啊寡妇啥的么,这直接叫贞女的是个什么玩意??”

    秦昭想起连瑜在村里住了那么多年,要说没听说过这活着的贞女大概大概也是正常的,也没在意他的语气,十分耐下心来解释道:“贞女不是玩意”说到这里她觉得自己也被拐带的出毛病了,这叫什么话啊!忙端正态度解释道:“除了那些守贞而亡的未婚姑娘,守望门寡的姑娘一般也被叫做贞女的。”

    连瑜顿时喷了:“秦叔叔给你请个守望门寡的老chu老姑娘当老师?开什么玩笑,这种老姑娘很变态的,长期守寡,还是望门寡,没什么指望,很容易性格扭曲什么的”

    秦昭嘴角抽了抽,解释道:“其实她不是没指望的,好像未婚夫回来过,她不肯嫁嘛”

    连瑜:“嘎?”

    秦昭便把冯姑娘的事迹说了,连瑜的表情一路飞速变换,听到冯姑娘对未婚夫说“吾心如石,即今在,与我何与乎?”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小声嘟囔道:“我错了,我以为是个恨嫁的但又死要面子的老处女,结果却是个浪漫主义者,爱上了守寡本身而不是为那个男人守贞不对不对,这忒玛根本就是个不婚主义者吧?”

    秦昭没听清他说什么,疑惑地问:“啊?什么主意?”

    连瑜咳了一声,不提自己嘟囔了什么,而是一本正经地说:“我看这位冯姑娘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像姓侯的这种二百五,绝对不能嫁,嫁给这么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还真不如守望门寡呢!”

    秦昭歪歪头:“你说的有理。”

    连瑜又道:“不过守望门寡不是什么好主意,除非家里富得流油不担心养老问题不对,就算这样也不行,你看冯姑娘不是挺有钱的,可遇到国难还不是歇菜了!不过这种事儿属于不可抗因素,就算有家有口有男人也没用,搞不好全都死光,更惨!哦,跑题了,总之,不要跟她学啊”

    秦昭大汗:“我怎么会因为老师守了望门寡就想跟她学啊!”

    连瑜伸手摸摸她的一头黄毛,笑眯眯地说:“也是啊,小丫头家家的懂什么守寡嫁人的,我纯粹想太多。”

    秦昭怒道:“什么小丫头,我都十二了!!”

    连瑜惊了:“你开什么玩笑,你十二,我还三十呢!你这样子完全就是个小学二年级的模样啊,擦我的意思是你看起来也就七八岁,哪里像十二!”

    秦昭知道自己长得小,但是从来没人这么正面说过,觉得十分没面子:“我就是个子矮点,我怎么就不像十二了你什么眼神儿啊!”

    连瑜看看她那一头稀拉拉的黄毛,嘴角抽了又抽,考虑到小姑娘的心情,只得违心地说:“咳咳,对不住,是我眼神不好!我仔细看了一下,你果然是个可爱漂亮的十二岁姑娘。”

    秦昭差点被他气死,说了几声“你你你”,到底没说出什么,跺跺脚,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秦昭这边跑出去,芳姨娘端了一盘子洗好的水果出来:“咦,大姑娘呢?刚才还在这里呢!”

    连瑜摸摸鼻子,道:“我夸她长得可爱,她不好意思,跑了。”

    芳姐儿一听这话,叹了口气:“唉我还专门切了水果呢。”

    连瑜招呼秦明:“阿明过来吃草莓啊!”秦明跑过来抓了一把,然后又一溜烟地跑去看鸟了、

    芳姐见秦昭走了,有些失望,小声说:“可惜秦大姑娘年纪太小了,但凡她再大一点,哪怕有十一二也好啊。说不准秦老爷就能把她许给你呢,若能那样,我便是现在死了也能闭眼了。”

 第十六章

    连瑜诧异道:“芳姐你想什么呢?我干嘛要跟个黄毛丫头定亲!”其实人家本来就十二了,所以小丫头啊,把你认成八岁真的不是我的错啊。

    芳姐连忙解释:“我这不就是随口一说么!你现在吃的用的都是秦老爷家的,虽说老爷跟秦老爷交情好,可老爷毕竟不在了。你日后考举人,考进士,哪样不要钱?全靠这点交情,不保险。”

    连瑜忍不住嘟囔道:“要不是老子家当年实在太有钱,找一打儿女人养我不要太容易哦,老子那是帅呆了。擦,果然上辈子是讨债的这辈子就成欠债的啦”

    连瑜这段自言自语用了普通话,芳姐并没有听懂,只当他又犯病了,忍不住又擦了把眼泪:“你现在又病着,考进士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要是能跟秦大姑娘定亲该多好,就不缺钱了!”

    连瑜“切”了一声:“缺什么缺啊!我今年就考举人,最考上举人就有人投报了,哪里还用操心钱的事儿?明年去参加春闱,算了这时间大概有点紧,那就再等三年,四年后我就能中进士了,中了进士就可以娶个公主啥的,您说,我这么个分分钟就要当驸马的人,犯得着跟这么个小丫头较劲么?”

    芳姐愣了一下:“啊?你要当驸马?瑜儿你可真是有志气!”

    连瑜见芳姐满脸都是崇拜与信任,一时间自信心更是爆棚:“只是个想法啦,谁知道公主漂亮不?要长得难看就不要,娶个宰相女儿啊,太师孙女什么的也凑活了芳姐你也觉得长得难看的绝对不行吧?”

    芳姐忙道:“瑜儿自然要娶个美若天仙的媳妇!”

    连瑜道:“对!所以你就等着给公主当婆婆吧!”

    芳姐嗫嚅道:“公主的婆婆是夫人啦!”

    连瑜摆手:“没事儿,我想办法也给你弄个诰命”

    芳姐想了想:“不,这事儿不急,先给老爷夫人修坟,一定要修个大大的墓,让老爷夫人住一起,对了,你得记得给我留个位置啊,离夫人近点儿免得我到下面找不到夫人跟老爷。”

    连瑜本来说的正爽,听到这里纠结了,自己这个亲妈对他名义上的妈可真执着,不过这种事儿也犯不着顶撞,他点头道:“记住了,给你留个好位置,离母亲更近点,打雷天你直接过去找她啊!赶明我也下去了,咱们一家正好凑一桌麻将!”

    连瑜说的开心,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