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6部分

朝秦不暮楚-第6部分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的一个没老婆的老猎户家里。

    这些事情,发生在前一年的九月。而洪管事是今年正月才赶到的地方,他按照秦节说的地方去找人,可去了村里,得到的却是连瑜已经死了的消息。若是一般人可能也就信了,可洪管事是什么人?四品官家的总管,,哪里是几个村夫骗的住的,他连着问了几个人,便发现说法里头有出入。本来嘛,谁也不是职业罪犯,这么俩大活人没影了,村里某些人的表现又显得很心虚,洪管事哪里能就这么回去!他声称想要去墓地看看,然后白天看了墓地,看那墓地建的不成样子,且只有连瑜的墓,那连瑜生母呢?卧槽,被你们卖了!再一打听,秦节家的田地被族长跟几个族老瓜分了,听到这份上洪管事还有啥不明白的,他也不做声,扭头便跑去县里,拿了秦节的名帖去找县令,说怀疑自家大人的好友,已故的连大人家的儿子,怕是被人谋财害命了。

    本地的县令并非什么青天大老爷,但也不是什么吃人饭不干人事的昏官。这要是不明不白死了的是个普通人,没什么证据的跑来个人就让他查,即使对方代表的是个知府,他也未必有精神管——秦节官再大又管不到他头上。问题是,死的是跟他一样的县官啊,我擦,好歹也是个朝廷命官,人死了竟连个秀才儿子都被人谋财害命!这简直骇人听闻!

    于是便让人去查,村里人支支吾吾哪里肯认,虽然从连瑜失踪起他们就串供了,但是这么多人哪里串的齐?很快,连瑜被这些人当鬼来折磨的事情便被供出来了,又有镇上给连瑜看病的医生作证:“我本来说那孩子是被烧傻了,可她们一口咬定是恶鬼上身,我只是个大夫,哪里敢管那么多。”又加上连瑜家的地被族人分了,全家没一个活口,这不是明摆着么?

    事情到这个份上,可以立案了。村里人也吓坏了,连呼冤枉,说连瑜没死,跑了;连瑜的亲妈也没有死,被他们卖了。县令简直要给气乐了,妈蛋的,连瑜的生母又不是奴籍,人家是连瑜的亲妈,照规矩,连瑜活着要奉养她,死了,她就算不能拿到全部财产,好歹也能分点养老钱,什么时候轮到这些人来卖了?都出五服了好不好!代入一下想想,自己儿子也不大,若是自己有一天嘎嘣了,族人为了财产把自己儿子害了,小老婆卖了卧槽,这忒玛必须不能忍啊!

    这位王县令一开始只是碍于秦节的面子接了案子,可到现在,那完全是同仇敌忾了,差人按照这些人说的去深山里把芳姐儿接出来,然后又问了她情况,芳姐放声大哭,她便说了自己亲耳听到这些人商量着如何瓜分他家财产,明知道她儿子是烧坏了却非要说他是被恶鬼上身她这会儿可不会说儿子掉悬崖了,她当然希望儿子或者,又怎么会咒他。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啥说的了,接下来怎么处理就是王县令的事儿了,毕竟连瑜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户籍先不消,先这么放着,村里人打的打,罚的罚,吞没的田地吐出来,重新挂回到连瑜名下,各家罚的钱则给了芳姐,她是要跟洪管事走的,总要有点傍身钱:最关键的是,这村里人都不富裕,王县令这次既然想卖秦节一个人情,反正没啥油水,索性做的漂亮点,罚款一分不留,全给芳姐。

    洪管事说到这里,轻声安慰道:“大人,连小郎吉人自有天相,定是能化险为夷的!说不准,他没几日就找过来了呢!”洪管事说的十分没有底气,事情已经过了快半年了,那孩子拖着一身的伤,能撑过半个月就不错了,而且芳姐当时压根不知道秦节在哪里,让他去太原找人,这不是开玩笑的么?

    洪管事认为自己的安慰毫无意义,可谁知道秦节却轻声接口道:“可不是,这孩子吉人天相,必然能化险为夷!”说着忽然笑了起来:“一万里都走完了,没道理倒在这最后一步上!他们母子俩这么前后脚的到来,分明是老天的安排,他又怎么会有事儿呢?”说罢微笑变成了放声大笑:“果然,冥冥中自有天意啊!益之,益之,我总算没有再负了你!”

    或许冥冥中确实有天意,芳姐儿醒过来后,被人告知她的儿子已经先一步到了这里,顿时高兴地险些又晕过去,她跑到儿子的床边,看儿子瘦了一大圈的脸,嚎啕大哭。

    说也奇怪,从芳姐儿来到连瑜的身边,哭了一场之后,连瑜竟然不说胡话了。从昏迷,胡言乱语的状态一下子就变成了安睡的状态。芳姐儿大喜过望,更是守在儿子床边一步不肯离开,只两天的功夫,连瑜喝药也不吐了,闭着眼睛也能下意识地吞咽东西了

    芳姐到来的第三天早上,她去倒水,准备拿毛巾而儿子擦脸,她端了水盆过来,刚把盆放在床沿,却正看到儿子缓缓睁开了眼。

    “娘”她听到儿子叫他,清晰的发音,就像没生病之前一样。

    芳姐儿放声大哭:“瑜儿,我的瑜儿啊!”她知道,她其实该说瑜儿别乱喊,你要叫我芳姐儿,不可以叫我娘,可她不想提这个,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醒了,他醒了,她的儿子好端端的,着巨大的狂喜几乎铺天盖地地迎头而来,让她忍不住想要自私一次,就这一次,让她听听自己的孩子喊自己娘。

    秦节问询赶来,只见连瑜已经起床了,只见他打扮的整整齐齐,见面便深施一礼:“小侄拜见秦叔父!多谢叔父救了芳姐,多谢叔父救侄儿一命”他说话的语速非常慢,但是口音倒是十足标准的官话,比起前几天梦话里乱七八糟地发音有天壤之别。

    秦节伸手扶住连瑜胳膊,道:“侄儿切勿多礼,我受你父亲之托要照顾你,谁知道阴差阳错,去年年底才接到你父亲的信,让你多吃了这么多的苦我看你嗓子好了,似乎之前的症状也没了?”他并没有直说连瑜发疯的事儿,只当做那只是普通的病。

    连瑜苦笑道:“是的,我全好了,之前的大半年,就像做梦一样,实在是不堪回首,我现在已经把过去的事儿都想起来了。”

    秦节总觉得连瑜这个样子还是有哪里不太对,想了想,印象里的连瑜温和腼腆,见了人都不好意说话。可他如今,虽然说话慢,动作也缓,但是十分大方,不见一点局促,秦节想想,这也难怪,他已经有三四年没见到连瑜了,彼时他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可现在,短短三年,父母双亡,自己撑着门户,后来又经历了这么一番无妄之灾,脾气变了一些也没什么奇怪的。

 第九章

    连瑜醒来了,他说的话变成了原本标准的官话,举止也十分有礼,无论是芳姐,还是秦节,全都松了一口气,这实在是意外之喜,本想着他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傻了就傻了吧!谁知道又病了一场,竟然把傻病给病没了!

    大家本来都以为连瑜已经全好了,可紧接着,连瑜就把大家放回肚子里的心又给踹出来了:丫鬟们一个没注意,他便从窗户跳了出来,大半夜的,爬到了房顶上!夜里丫鬟找不到人,闹得鸡飞狗跳,第二天秦节问他连瑜到房顶上干嘛,他说看星星。秦节说星星有什么好看的,结果这家伙叹道:“想不到在江宁也能看到如此灿烂的星河”

    秦节:

    这忒玛哪里像病好了的样子!秦节抓狂了,赶紧让人把大夫又给请过来问情况,大夫对秦节的紧张兮兮十分鄙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么?您听说过发烧烧傻了人能完全恢复的么?像连小郎这样,平日里能像个正常人似的,已经是烧高香了!傻了大半年,您还指望他能跟过去一模一样么!”说着又补充道:“我看他这样子,说不定还会有别的后遗症,您要是见到他犯抽,及时叫我过来就是了!”

    秦节傻眼了。连曾把儿子托付给他,可不是让他当小猫小狗那么养着,当个亲儿子宠着惯着也不行呢!人家希望的是自己的独子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沿着科举一途走下来,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做个像他爹一样的好官。这个孩子也确实有这样的天赋,十四岁的秀才,满大郑也没几个啊!秦节真的觉得,只要教育得当,这孩子前途无可限量!可现在,却有人告诉他,这孩子脑袋坏了!这让秦节怎么能接受?他急的要死,忍不住又跑去看连瑜,却见一身麻衣的少年正拿了笔,端端正正写了一页的字。

    秦节靠近一看,那字写的颜筋柳骨笔走龙蛇 ,竟比昔日连曾的字还要好上三分,再看那拿笔的少年,只见他修眉凤目,身材修长,虽脸上有些病容,只穿了一身麻衣,却依然这改不了他清冷出尘的谪仙气质。

    秦节见到连瑜这模样,不由得想起好友,心下一阵恍惚。连曾比秦节大六岁,当日考中进士的时候二十八岁,他那时也是这般瘦削出尘,俊美无双。走科举一途的人长相都差不了,而连曾在这么些美男子当中也是相当出挑的,也就是因为这样,才招来祸患。寒门学子,没有后台,偏偏才华横溢,长得又好。打马游街的时候便被白丞相的小女儿看上,想要招他做女婿。

    连曾有妻子,且已经成亲整整十年,他跟妻子的感情极好,再加上他本就是个非常耿直的人,哪里肯休妻再娶?所以拒绝的十分脆爽,结果得罪了白丞相,堂堂一个探花郎,按惯例一般是要留京的,却被发放到穷乡僻壤,最后在困顿中死去。对于连曾,秦节是愧疚的,他曾听人私下里提起,其实白丞相看上的是成绩差一些的自己,可架不住他的女儿看上的是连曾,这才向连曾提亲。而此时的秦节,已经趁着一场春日宴,当场做了一首相思满满的鹧鸪天,然后当着皇帝的面,请求请假回去跟未婚妻完婚。

    其实连曾的命运,原本可能是属于秦节的,连曾倒是劝过秦节,说这不关他的事儿,便是没有白丞相,他的脾气在京里也混不下去。可秦节才不这么认为呢,别的干不了,御史还干不了么?连曾的这样的脾气,在官场不讨好是真的,可是当皇帝的却未必不喜欢这样的臣子啊!

    秦节想起往事,十分伤怀,再看连瑜,不由得轻叹道:“瑜,美玉也,你爹爹给你起名起的极好。”秦节依稀想起来,小时候的连瑜,跟他父亲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十岁的孩子,言谈举止总是那么规规矩矩,走起路来稳稳当当,人前人后脊背永远绷的紧紧地那样的孩子,长大了,怕是也会跟他的父亲一样,有棱有角,最后被磨的鲜血淋漓。

    连瑜如今这样子,虽然像是傻了一点,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人生一世,难得糊涂。连曾的一辈子倒是活的明明白白,却受尽了这明白的苦。如今这孩子脑子出了问题,反倒变得活泼了一些,会上房,会忘了规矩不小心叫芳姐儿一声娘这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秦节胡思乱想着,听到连瑜轻声道:“君子如玉,父亲是希望我做个君子。”

    秦节点点头:“我本来担心你在这些事情之后,会心存怨恨,现在听你这么一说,便放心了。”

    连瑜垂首道:“不瞒秦叔叔,要说不怨不恨,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人总要向前看,总想着过去那些事儿,自己也快活不起来。况且,我答应过要好好上进,照顾好芳姐,日后金榜题名,做个好官,也让我爹娘没有白白生养我一场。”

    秦节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只要你心里有数,不因为这些事情而污了自己的本心就行。你父亲当日仕途不畅,遭受过多少次无妄之灾,可是他做官,依然是清正廉洁,处处以百姓为先”说到此处,秦节互相想起一件事来,忙问连瑜:“平日里在家,叫你的名字也就罢了,可过几个月你出了孝,便要出去读书了父亲在世的时候,可曾给你取字?”

    连瑜忙站了起来:“爹爹病重之际,本想给我取字,可是后来又改了主意,说等见了秦叔叔,请秦叔叔给取。”他说着再施一礼:“请秦叔叔赐字。”

    秦节沉吟了半晌,才缓缓说道:“瑾瑜为玉,若说最好的玉,莫过于和氏璧,昔日和氏璧价值连城,我观侄儿俊秀无双,恰如玉中和氏璧,不然,就叫城璧?”

    连瑜愣了一下:“城璧连,连城璧吗”他的嘴角忍不出抽了起来,整个脸皱成一团。秦节忽然想起大夫前几天说他搞不好还会犯病的的事儿,顿时大惊:“贤侄,你怎么了?明义,明义,快叫大夫来!!”

    连瑜缓过神来,发现秦节脸都白了,赶紧解释:“秦叔叔,我没事儿,我刚才只是在琢磨这个字——”

    秦节扯了他在椅子上坐下:“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你先坐着,大夫马上就来!”

    “我真没事儿——”

    遗憾的是,基本上所有的人都不会相信病人说的“我没事儿”这几个字。连瑜很快便被几个丫鬟簇拥着在书房的小榻上躺下,不一会儿,这阵子一直给他看病的胡大夫就跑来了。胡大夫翻翻连瑜的眼皮,又给他摸了一把脉:“只是抽了而已,还是烧坏的后遗症。无妨,我给他扎两针就没问题了!”

    连瑜惊了,猛地坐起来:“扎针?不要啊,秦叔叔我真没事儿——”

    秦节按了连瑜的肩膀把他重新压躺下,十分慈祥地说:“瑜儿莫怕,只是扎个针,扎扎就好了,不怕不怕啊”

    连瑜泪了:嘤嘤嘤我真不是怕针扎啊,老子就没病好不好?我只是想到了连城璧这个名字实在不吉利,有带绿帽的危险啊可惜没人能听到他的心声,几个五大三粗的丫头怕他挣扎,已经按胳膊按腿把他压了个结结实实,胡大夫打开针盒子,一根根的银针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他拿起一根,连瑜正好抬头一看,顿时大惊,我擦这种一尺长的针扎到身上真的没问题么?头一歪,他倒下了。

    秦节大惊失色:“胡医生,他这是怎么了?”

    胡医生看了一眼,把那根超长的针放回到盒子里,拿出几根正常尺寸的银针:“没事儿,身体太虚,我多扎几针就好了”话音未落,连瑜的眼睛立刻睁开了:“不,我没事儿,我很好,谢谢您,您就按照计划来就行了!真的不用多扎了。”

    这下子秦节也看出问题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