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亲临东周 >

第142部分

亲临东周-第142部分

小说: 亲临东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便是晋国有名的师旷。师旷是晋国最聪明的人,从小就精通音律。但是聪明人难免各方面都有所涉猎,师旷为了让自己成为专业的音乐家,对自己下了狠手。要专心不二的钻研音乐,师旷童鞋用艾叶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从此能够真正专心。

或许是和贝多芬耳聋带来的专一一样,师旷童鞋从此技能大有提高,甚至有一种说法,他能够根据音律推测万物吉凶。这就非常厉害了,已经从音乐家上升到了占卜师的地位,从单纯的技能上升到了抽象的推理。

从此以后师旷被提升为太师掌管音乐之官,特别得到晋侯的信任,所以这次出征晋侯也带上了他。

师旷提出了这个建议得到了晋平公的准许,师旷专心的演奏了两首乐曲:《南风》和《北风》。

同一个人演奏的乐曲,在这里却产生了不同的音响效果,《北风》乐曲悠扬,而《南风》则听得人汗毛竖立,阵阵的起鸡皮疙瘩。

这很说明问题啊!

师旷掐指一算,《南风》奏成这熊色了,说明楚国这次出征肯定无功而返,说不定还有很大的危害。看来不出三日,将要有好消息了!

晋平公深信不疑,命令大军暂停,派出探子侦查情报。

别说,三日后果然有消息传来,楚国这次不是处心积虑要收拾郑国吗,还收买了郑国的公子嘉做内应,本来这次他们真的很有胜算。不过郑国的大夫公孙舍之和公孙夏知道了公子嘉的阴谋,所以两个人对新郑城内进行了严密布控,严谨闲杂人等出入新郑。本来想和楚军会和的公子嘉也胆怯了,根本就没敢出城。

而楚军统帅子庚命令楚军渡过颖水,一心等待公子嘉。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

终于等来了。

等来了郑国罕见的雨夹雪,那阵势!下的太大了,听说军营里的积水有一尺多深,楚军都是来自温暖的国度,所以就算他们躲到高处避开了大水,但是还是冻得够呛。还没打仗,楚军士兵冻死过半,军营里怨声载道。

楚军统帅子庚没办法,只能班师回朝。

郑简公回国之后命令逮捕并且处死了公子嘉,郑国内乱已平。

现在,晋平公可以班师回国了。

晋平公大喜,看看我们这人气,没打仗,楞把敌人给冻死了!老天爷保佑啊!

还得说师旷厉害,人家这音乐,老牛了,不光是听着好听,能未卜先知啊!太帅了!

十二国联军,除了先回军的郑军,欢欢喜喜回国去。

不过荀偃就没有那么幸运,在回军途中,头上忽然长了一个挺大的疮,而且非常疼痛。这病来如山倒,还真就没治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荀偃的病越来越严重,居然眼睛掉了出来而去世了。

正和之前的怪梦吻合。

之前投降的殖绰和郭最,趁着荀偃去世的空当儿,逃回了齐国。看来当时投降纯属应变之举,殖绰和郭最始终惦记着自己的祖国。

范匄和荀偃的儿子荀吴前去迎接荀偃的灵柩,之后荀吴被册封为晋国大夫,成为晋军副将,他被称为荀虒,算是接班。

齐国算是侥幸躲过一难,多亏了楚国无心的攻打郑国,算是给齐国解了围。

不过这年夏天,齐灵公有病,眼看不行了。

社会是很现实的,既然齐灵公把前世子光没当成亲生儿子,果断废弃,那么当然有人为世子光说话。在齐灵公病的奄奄一息的时候,这个人出现了。

大夫崔杼和庆封怕人前往即墨迎接前世子光。

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趁机扶立世子光。

这天夜里,庆封带着家丁夜里找到了太傅高厚的家里,高厚还根本什么都没明白过来,就被庆封杀掉了。紧接着前世子光跟着崔杼入宫,先杀了齐灵公的宠姬戎子,然后又杀死了现世子牙。

齐灵公一心宠爱的人,就这么因为他的宠爱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永远的告别了这个世界,甚至早过病重的齐灵公。

齐灵公大吃一惊。

这些人,这么胆大?就这么赤裸裸的为前世子光出头?

寡人的命令何在?

您都毫不犹豫的废除了光,还指望他遵纪守法?不过能够给世子光如此机会,只能说齐灵公根本没有安排到保护牙和戎子的力量。所以才将牙和戎子置于死地之中。

齐灵公吃惊伤心之余,居然口吐鲜血,就此亡故。

世子光就此顺利登基,是为齐庄公。

内侍夙沙卫率领家属亲信出奔高唐,齐庄公当然不能容忍,立马命令庆封率领军队追赶夙沙卫,而夙沙卫居然据守高唐,叛变了齐国。

夙沙卫果然有勇气。

不过凡事有勇气并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

为了守住高唐,夙沙卫启用了高唐本地勇士工偻据守东门。

坏有坏在工偻身上。

这工偻认定了夙沙卫不能成事,偷偷在城墙上射下一支箭。

射箭没什么,可怕的是箭上携带书信一封,约定半夜在东北角城楼见面。

齐庄公还不相信,这胜利来得这么容易吗?

殖绰和郭最却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自请前往,一定能够捉拿夙沙卫。

为什么这二位这么用心?

当时不是夙沙卫,这二位能被坑的投降吗?

齐庄公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第六十三章   恐怖齐庄公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绝对不是虚言。

夙沙卫能够瞅准齐灵公去世的机会占据高唐,说明他有眼光,有勇气,也有能力。

但是他用错了一个人,那就是根本不相信他能成功的工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最根本的,生存需要真能促使人做出许多惊人之举。比如工偻,为了生存选择了做齐军内应。

殖绰和郭最为了报复夙沙卫当日对自己的陷害,不惜舍身犯险,亲自赴约。

半夜时分,一队齐军轻装打扮,顺着绳子攀上了高唐城门。

工偻在紧张的等待着,终于,他看到了殖绰。工偻引着殖绰前去捉拿夙沙卫,而郭最则负责引兵打开城门,迎入齐军。

这一场厮杀毫无悬念,但是依然死伤众多。

跟随夙沙卫的高唐守军大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夙沙卫也被捕。

齐庄公看着眼前被抓获的夙沙卫恨的牙根痒痒,这就是跟着父亲迫害自己的走狗!到了今天,自己已经即位,还想翻天?

齐庄公内心的恨毫无顾忌的爆发出来,他不但命令将夙沙卫斩首,甚至还命令将夙沙卫做成肉酱,遍赐跟随的群臣。

这也算是赏赐?

估计接到这份赏赐的大臣首先感觉到毛骨悚然,其次就是恶心难耐。人都被杀了,还非得做成肉酱,做成肉酱了都,还让人吃?

超级恐怖!

齐庄公命令工偻据守高唐,齐军撤退。

面对齐军,高唐真的没有赢的可能。但是没有工偻,夙沙卫不一定有如此下场。不知道得到这个官职的工偻,是否能够心安理得?

齐庄公刚平定了齐国内乱,紧接着危机又来了。

毫无疑问,这次还是来自于晋国。

上一次十二国联军讨伐齐国,由于楚国侵扰郑国被打乱了部署,不得不提前撤退。

晋平公当然心里不服气。

晋军统帅荀偃去世了,可是晋国还有其他有进取心的将军。这次讨伐齐国,就是将军范匄提出的。

晋军浩浩荡荡冲着齐国进发,可是刚渡过黄河忽然得知齐灵公去世的消息。

在当时,如果趁着别的国家国丧的时候讨伐他们,是非常不义的行为。晋军统帅范匄命令晋军全线撤退。

不过齐国得到晋军撤退的消息却并没有感到轻松,这次是撤退了,上次也是撤退了,但是每次都是事出有因,晋国早晚得和齐国有一场战争。

根据齐国现在的实力,要和晋国作战,还真说不准谁能赢。

齐国有一位聪明的大臣提出了建议,既然晋国这次主动撤退,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好意,两国相争必有一伤,不如我们借机求和。

说这话的是齐国第一聪明人:晏子。

晏子是齐国夷维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高密人,莫言和晏子是名符其实的老乡。晏子其人身高不满五尺,浓缩的都是精品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聪明智慧,而且从齐灵公开始,在齐国担任卿相,辅政三朝,是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他睿智爱民,生活简朴,是齐国出名的政治家。

晏子提出的这个建议得到了齐庄公的相应,的确,齐国刚刚内乱平息,实在不宜和晋国再度冲突。

晋平公在檀渊和各位诸侯会盟,并且和齐庄公在此歃血为盟。齐国和晋国从此和平共处,不再互相挑衅。

晋平公志得意满,齐国也听从我们晋国的召唤了,看来我没有让列祖列宗失望,把我们晋国的基业守的很好啊!

的确,晋国在蓬勃发展。

曾经晋国的大夫,著名的那几个家族中如今栾氏最是春风得意。栾檿娶了范匄的女儿栾祈,生有儿子栾盈。如今栾盈担任晋军下军副帅,说起来栾盈的祖宗可是了不得。从栾斌、栾成、栾枝、栾盾、栾书到栾檿,栾氏在晋国担任过十七任卿相,可以说晋国的大臣多半是栾氏的门生故旧,或者婚姻之好。

卿相不是白做的,卿相难免有几十个关系好的官员,提拔几十个门生,关照几十个清官。

栾氏,就是依靠着晋侯逐渐成长的一棵大树,如今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已经和晋国血肉相连。

到了栾盈做副将的时期,晋国朝内也有不少官员和他声气相投,结为死党。加上栾盈本人谦和下士,舍得花钱,那手下的死士更是海了去了,像什么州绰、刑蒯、黄渊、箕遗,那都对栾盈死心塌地的跟随。

要说栾盈在晋国达到呼风唤雨的程度,绝对不夸张。可是他也有烦心事。

为什么?

父亲栾檿去世之后,栾盈的母亲栾祈才不过四十岁。栾祈并没有学习孟母,一心抚育自己的儿子,而是展开了火热的自由恋爱。她和州宾不但开始了新的感情,而且还将栾府的财宝赠与州宾。

不过逐渐的,栾盈长大了。

他从心底里为母亲的行为感到羞耻。

可是栾祈并没有因此收敛,甚至在栾盈跟随晋平公出征的日子里,州宾就大摇大摆的住进了栾府。

这叫什么事儿!

终于有一天,长大的栾盈借故鞭打守门人,命令从此以后家臣不得入内。

就算是亲娘,也得见好就收吧!难道我栾氏要留给晋国一个笑话?

可是栾祈根本没有体谅到儿子的苦心和无奈,反而深深恨上了栾盈。要是没有这栾盈,自己岂不随心所欲?为什么我就要忍受和爱人分别的痛苦?

您必须忍受,您和州宾属于非法同居。

栾祈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为了自己的幸福。

她是范匄的女儿,她不走寻常路。

绝对不是常人。

栾祈借着父亲范匄生日的时候回到娘家,这很正常。酒席之间,栾祈告诉父亲范匄,您的外孙子栾盈,有异心了。

这是亲娘说的话吗?

范匄眉毛差点掉了下来,我外孙子这么有出息呢?他急忙将栾祈带到僻静处问个究竟。

栾祈非常镇定的告诉父亲范匄,自从范氏得宠栾盈就恨上了姥爷家。总说范鞅害死了自己的叔叔栾鍼,而且还叛逃到秦国了,结果到最后范鞅安全的回到了晋国,还和姥爷范匄当了高官,自己的父亲栾檿反而死了。他肯定不能看着栾氏中衰,一定和范氏势不两立!

范匄的眉毛突突跳,这件事情,范鞅叛逃的这件事情,还有人抓住不放?

栾祈看了看父亲,继续压低声音说起了更加惊人的秘密:栾盈不但这么想了,而且还真这么做了。他每天没日没夜的和智起、羊舌虎等人在府里密谋,商议谋逆的详细方案。我今天也是费了牛劲才能回娘家,我也很挣扎,很纠结,因为我不能看着娘家被灭门啊!

太狠了!

是亲娘吗?

为了自己自由乱爱就要害死儿子?

范鞅在旁边也说,的确栾盈是结党甚重。

不由得范匄不信。

亲娘还能诬告自己的儿子?

还真能。

比如为了爱情。

范匄是非常公正的人,当年栾檿捉拿儿子范鞅,他还帮忙来着。如今外孙栾盈起事,他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范匄将这些话连夜禀告了晋平公,我外孙子要造反了!

晋平公一听也吓得要命,栾氏势力雄厚,要真造访还真是受不了。但是栾盈,他真的有谋逆之意吗?

晋平公将此事告诉了大夫阳毕,进行了咨询。

他选的人很对,阳毕和范匄关系很好,而且向来很讨厌栾檿,虽然栾檿已经死了。

不过他的话说的很客观,阳毕认为栾书就是当年弑君的凶手,这点无可置疑。虽然后来即位的晋悼公是公认的明君,但是并不能否认栾书就是策划谋害晋厉公的凶手。再者栾檿其人实在算不上能臣、贤臣,诸多过错。如今栾氏势力盘根错节,就算现在不出事,将来也肯定会出事,而且一出事还不是小事。而假如晋平公现在能够将栾氏连根拔起,那么将在晋国树立无上权威,当日晋悼公不就是通过在晋国清洗奸臣、为赵氏翻案为百姓称道的吗?

一样的道理,需要你清扫昏君的时候,你谋逆没人说你不对。可是一旦需要树立秩序,那对不起,你的子孙必须付出代价。

晋平公觉得阳毕分析的很对,但是他也很为难,如今栾书、栾檿都已经去世了,栾盈本人并没有什么过错,就算要收拾他也总得有个罪名啊!

阳毕继续为晋平公分析道,栾书弑君的罪过是不容掩饰的,这件事情您必须去问罪。如果您顾忌栾盈没有罪名,那可以剪除他的党羽,然后将栾盈放逐。如果栾盈没有谋逆之心,那最好不过。可是如果他有谋逆的心思,正好趁机剪除他。

晋平公觉得这个建议不错,既没有冤枉栾盈,又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光凭着栾氏结党这一件事情,就不能容忍他继续这样下去。

你以为你是谁,晋国是有老大的!

晋平公和范匄商议此事,范匄同意了阳毕的见解,但是同时指出,如果贸然将栾盈党羽剪除,那就是逼着他反了。不如先将栾盈放逐,这样他的党羽没有了主心骨,可以放心剪除。

果然姥爷出的主意好,晋平公立马将栾盈派去修筑著邑城池。小说/汇下载

箕遗觉得这事儿有点古怪,他劝栾盈还是别去,找个借口推辞了算了,修筑城池也不是什么大事,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