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亲临东周 >

第176部分

亲临东周-第176部分

小说: 亲临东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退的时候最惊心动魄的一句话,那必然是我先撤,你们掩护!

囊瓦就是这么作的,他撤退的很彻底,一家伙撤退到郑国去了。

可是薳射没打算这么做。

这也并不能说明吴军就能放过楚军。

楚军庞大的队伍在行进中,薳射一直在派人观察吴军动向。得知吴军先锋夫概撵上来的时候,囊瓦几乎要命令全军列阵迎敌了。

可是夫概居然没有任何动作,薳射放心了,看来吴军毕竟还是对我们楚军心怀顾忌,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心怀顾忌就不会来楚国作战了!

薳射命令楚军按照顺序撤退,一时间汉江遍布战舰,气势磅礴。

可惜这好好的一出正剧终究是被毁了,在战舰将楚军渡过去三分之一的时候,吴军发动了攻击。

薳射暗骂,好你们狡诈的吴军!不是不打吗?

人家是没打,人家等待时机来着。不让你们过去几个人,还不得集体拼命啊?

夫概选的时机实在是太好了,已经渡河的楚军庆幸自己脱离险境,难道还能再过来和吴军作战?而没有渡河的楚军,都在抢着渡河逃命,谁还能记得作战这回事?

乱了,乱了!

江面、岸边全是乱窜的楚军,形势大乱!

薳射一看,这阵势,谁来了都没招啊!

赶紧跑吧!

薳射骑马狂奔逃跑,剩下楚军无头苍蝇一般乱窜。

吴军撵着楚军追杀,夫概命令唐国和蔡国的军队一起作战,缴获楚军战力物资无数。

少数楚军有眼色的,跟着薳射从陆路逃跑,这一队人马,一口气跑到雍澨这才算停下。看看还有人没有?

没有人了,真的没有人撵了吗?

一群人顿时倒地不起,哎呀妈呀,这可累死人啦!

薳射觉得自己这一顿跑的可不善,都要跑死了。

手下军士开始支锅做饭,不一会儿,饭熟了。大家分一分野炊的伙食,感叹人生无常啊!多少同志们已经吃不到这一口热饭了!

这时候,有人惊叹,吴军撵上来了!

还吃吗?

跑吧!

又是一气狂奔乱窜,吴军撵到,正好吃上热乎饭。

薳射在逃跑途中正巧遇到夫概,被夫概一戟刺死。

薳延在逃跑,军队没了,父亲没了,可是为了活着,那就跑吧!

忽然东北方向杀声大作,薳延感叹,也罢,今日活不得了!

可是来者却不是吴军,而是楚军。

原来沈尹戍在行军途中得知囊瓦失败的消息就加速赶来,正巧遇上吴军对楚军的撤退进行打击。沈尹戍不愧为楚国左司马,当下兵分三处,一起进攻。

吴军连日的胜利也让他们轻敌几分,所以夫概居然轻易就被沈尹戍击败了。

按照沈尹戍的部署,是要吃掉夫概的先锋部队,可惜这时候吴王阖闾大军赶到,于是吴军和楚军安营扎寨,又一次开始了对抗。

仗打到这个局面,是沈尹戍万万意料不到的。本来计划中的事情,被囊瓦生生打破。囊瓦草包沈尹戍本来知道,可是没想到他这么草包没脑子还不要脸!这简直是拿楚国人民的生命开玩笑!

沈尹戍吩咐家臣吴句卑,这一仗如果败了,吴军就会进入郢都,所以自己无论如何都会血战到底。假如侥幸胜利,那是楚国之福,万一不幸失败,那吴句卑就保管好自己的首级,千万别落到吴军手中。

堂堂楚军左司马做出这样的安排,的确令人唏嘘。

弱者固然引人同情,可是强者的没落更加令人伤感。

沈尹戍命令薳延回郢都报信,小心应对。

薳射已经战死了,他不能眼看着薳延也战死在面前。

沈尹戍在夜里对楚军士兵进行了战前总动员,第二天清晨,大战拉开帷幕。

不得不承认,沈尹戍作为楚国左司马的确骁勇善战,他率领下的楚军个个奋勇争先,夫概居然根本不是对手。

可是紧跟着孙武指挥唐成公和蔡昭公的军队也加入到了混战行列,在伍子胥、伯嚭等几员大将的手下,楚军逐渐力不可支。

失败在所难免。

这是勉力一战,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

沈尹戍眼看着一个个楚军的士兵在自己左右倒下,永远的倒下,他自己也身中数箭,鲜血横流。

沈尹戍突围了。

当然不是为了逃跑。

沈尹戍叫吴句卑割下自己的头颅带回郢都,自己不能就这么落入吴军手中。

吴句卑痛哭流涕,却只能眼看着沈尹戍没有了呼吸。

一场混乱,为什么我们会惨败?

为什么我们会一败涂地?

没有人回答楚军这个问题。

吴句卑割下沈尹戍的首级,仓皇回到郢都。

吴军大胜,郢都危矣!

薳延带着失败的消息回到郢都,楚昭王惊慌不已。

怎么就到了如此田地了?

楚昭王大骂囊瓦误国!这时候骂人还有什么用?难道囊瓦还能为此负责吗?囊瓦的确误国,可是谁任命囊瓦为令尹的呢?谁听从囊瓦的谗言拘禁唐成公和蔡昭公的呢?

楚昭王决定出城迎战。

死则死矣!

吴句卑到了,带着沈尹戍的头颅。

楚昭王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都是寡人,都是寡人的错啊!寡人没有早点任用左司马,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说一旦出事领导负领导责任是有道理的。

这时候说责任也晚了,谁都不能为这个局面负责,付不起这责任。

楚昭王封沈尹戍的儿子沈诸梁为叶公,让他好好安葬父亲沈尹戍。

楚昭王决定撤退。

都什么时候了,再不跑就晚了!

子西和子期一听到楚昭王的决定咧开嘴就大哭,祖宗宗庙在此,您这是要逃跑?

两个人都劝楚昭王别跑别怕,我们先坚守一段时间,城里还有数万兵力,而且我们可以号召别的国家支援我们啊!

楚昭王都要疯了,咱们楚国的人缘还想让谁支援啊?人家吴国那是带着唐成公和蔡昭公来的,你们不知道吗?就凭咱们楚国平时欺负人的劣迹,还想让别人支援?

要留下你们俩留下吧,寡人撤了!

哭是没用了,看来谁也别想阻止楚昭王逃跑。

子西和子期紧急对兵力做出部署,大将斗巢引兵五千驻守麦城,防止北路敌军;大将宋木引兵五千驻守纪南城,防止西北方敌军;子西引精兵一万,埋伏在鲁洑江边。子期则率领各位宗室子弟在郢都内巡逻,准备艰苦的防守战。

吴王阖闾的军队,终于来到了郢都之前。

如何破城?

吴王阖闾还得征求伍子胥的意见,毕竟伍子胥是楚国人,了解郢都情况,而且伍子胥本来就是非常优秀的军事家。

第二十一章     郢都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气质,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生活。

巴黎浪漫,伦敦优雅,法兰克福严谨。

郢都也是浪漫的,浓烈的,楚国人不为礼法拘谨的性格让郢都充满了生命力。

可是在吴军面前,郢都不过是一座等待被征服的城市。

伍子胥对于郢都实在是太了解了,这座城市,有他幼年成长的美好记忆,也有他人生碎裂的惨痛伤疤。伍子胥认为就算楚军败落,郢都也不可小觑。这三座城池互相连接的郢都,要攻打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想攻入郢都,必须出其不意。

鲁洑江是进入郢都必经之路,楚军一定会派重兵把守。

那就绕过去不提,我们可以兵分三路,一路攻打纪南城,一路攻打麦城,吴王阖闾可以亲自率领大军攻打郢都。

三座城池同时攻打,只要攻破两座,郢都必不可保!

果然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没有伍子胥,吴王阖闾不可能那么轻易明白郢都的秘密。

孙武也对伍子胥的策划表示了赞同,吴王阖闾于是发布命令,伍子胥和公子乾引兵一万,加上蔡昭公的军队攻打麦城;孙武、夫概引兵一万,加上唐成公的军队,一起攻打纪南城;吴王阖闾和伯嚭等将军率领剩下的四万吴军,攻打郢都。

从兵力而言,吴军目前占据上风。

但是要攻破郢都,这的确是前人所不为,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伍子胥率领人马向着麦城出发,沿途早有人报告,大将斗巢现在已经在麦城驻防。

伍子胥明白,麦城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他边行进边思考,用什么计策呢?

伍子胥看到村子里有人在磨麦子,磨盘转动,沉重的声音响彻心扉,洁白的麦粉飘飘扬扬的落了下来。

伍子胥忽然恍然大悟,我知道如何攻破麦城了!

当下,伍子胥命令军队每名军士带一个装满土的布袋,同时在五更的时候要交出一束稻草,还要带乱石若干。

当然,这是作为军令发布下去的,凡是不能完成任务的斩!

就这点东西值得动这么大肝火吗?

所有的人都疑惑了。

好在也不难办,那就听命从事吧!

天亮的时候,伍子胥将军队分为两队,蔡昭公率领一队前往麦城之东,公子乾率领一队前往麦城之西。听伍子胥一声令下,所有军士带领的土、石、草都派上了用场,筑城!

须臾之间,一万军士一起动手,一座城池出现了!

这座城池东城狭长,如同驴型,西城浑圆,如同磨盘。伍子胥称之为驴城和磨城。

按照伍子胥的理解,驴城和磨城都有了,还发愁麦城打不下来?

原来伍子胥是从心理上鼓舞吴军士兵作战。

不过一夜之间出现了一座城池,也够麦城守军震惊的。

敌人很有能力和想象力啊!

斗巢听说这事儿就觉得不妙,伍子胥跑到麦城门口搞无证建筑,那必须是没安好心!

斗巢率领楚军挑战,出战的却是蔡昭公的儿子公子乾。斗巢当然要找伍子胥对阵,可是公子乾笑着说,伍子胥忙着呢,他去攻打麦城了,你没看见?

斗巢大怒,迎战公子乾。

两个人打了没多长时间,有人报告,吴军攻打麦城,还请您赶紧回去啊!

斗巢害怕麦城真有闪失,只能立即撤退。

斗巢气喘吁吁带着军士奔回麦城,发现伍子胥果真在这里,正在指挥吴军包围麦城。

看着伍子胥花白的头发,斗巢真是觉得心酸。都是同朝为臣,伍子胥的遭遇其实早就引起了楚国大臣的同情。可是你就算是恨也不能投靠敌人啊!

斗巢劝伍子胥别坚持了,你要报仇可以,问题是仇人都死光了,你还怎么报仇呢?算了,算了。

伍子胥铁青着脸,死光了?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家白让人冤枉了?我们家人白死了?

十九年了,我一天都没有忘记过这仇恨。

斗巢,你走吧,离开我能保你一条性命。

斗巢还是怒了,你这人怎么还没完了?

伍子胥和斗巢略战几个回合,但是或许刚才的谈话真的触及心底了,两个人居然都没什么状态。

伍子胥放斗巢进城,说好明日决一死战。

斗巢回到麦城,自然也是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他知道伍子胥委屈,可是委屈就能背叛祖国吗?

不过这事儿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怎么办?

夜里,忽然有人大喊,吴军入城了!

没听见动静,吴军怎么就入城了呢?

当然是白天伍子胥命人混在斗巢军队后面入城的。

对于伍子胥而言,报仇是不能回避的,无可回避的,他也不准备回避。

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报仇!

这个局面是斗巢始料不及的,他还等着白天决战呢!伍子胥什么时候学这么坏了?

可是现在黑灯瞎火,楚军已经乱作一团。

吴军是进城了,可是进来了多少,谁进来了,没有一个人知道。

有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敌人在哪儿,而且不知道如何应对。

伍子胥不会让斗巢等待太久,城里的吴军早打开了城门,大军呼啸而来!

这回知道吴军在哪儿了,可是抵挡不住啊!

斗巢只能率领楚军仓皇逃跑。

孙武攻打纪南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查看地形。

囊瓦当初构建郢都三城,自然是出自互相联络的考虑,但是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有不同。

这一看,孙武还真看出毛病了。

囊瓦果然是个草包,纪南城修筑在低洼地带,北面漳江水流涛涛,西面就是赤湖,而且赤湖水通过纪南城直到郢都。

这还不简单吗?

孙武即令军士将漳江水引至赤湖,但是在赤湖一边却筑起高坝,阻止水流进入。

水往低处流,滚滚漳江水自然都灌入了纪南城!

正值隆冬时节,济南城里却大水滔滔!

发洪水了!

老百姓都扶老携幼,赶紧去郢都避难啊!

孙武就在山上派人砍竹子,修竹筏。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吴军干的!

但是除了害怕,楚国人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

楚昭王一见大水入城,更加加速逃跑,紧急命令准备船只,带着妹妹季芈一起登船逃跑了。

本来准备死守郢都的子期,也没办法了。

谁能料到吴军如此行事啊!

大臣带着孩子家人,一起冲入浩浩荡荡的逃跑路线!

郢都,不攻自破。

果然如伍子胥所言,只要攻破两城,郢都必然不可守。

孙武入城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军士掘开大坝,放水出城。

吴王阖闾激动的坐在楚昭王的位置上,这可是楚王的位置!和我们征战多年的楚王!

吴王阖闾接受了百官拜见,并且接受了唐成公和蔡昭公的拜见。

感觉好极了!

这天晚上,就在楚昭王的宫里大摆筵席,所有的人不醉不归!

我们胜利了,我们真的胜利了!

我们战胜了楚国!

就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楚国!

喝的醉醺醺的吴王阖闾,觉得生活真的美好极了。

左右献上楚昭王的左右夫人,吴王阖闾迟疑了。

好像不太好吧?

伍子胥从旁说道,国家都占据了,何况两个女子?

仇恨真的能够扭曲一个人,伍子胥已经成为了陌生的伍子胥了。

吴王阖闾收纳了楚昭王的左右夫人,又有人献计,说据说楚昭王的母亲伯嬴,是世子建的未婚妻,那可真是国色天香啊!

吴王阖闾亲自跑到伯赢寝宫,可是宫门禁闭。

吴王阖闾大怒,一个小小的女子,竟然敢反抗本王?

伯嬴在屋子里说话了,听说诸侯治理国家靠的是一个“礼”字,如果今日您要乱来,那小女子只有自刎而已。

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吴王阖闾却为之震动,自己这行为和禽兽何异?

吴王阖闾亲自向伯嬴道歉,并且派人把守伯嬴寝宫,命令任何人不得骚扰。

伯嬴是可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