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亲临东周 >

第218部分

亲临东周-第218部分

小说: 亲临东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昭襄王一见和氏璧喜出望外,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大家都来看和氏璧啦!

蔺相如小心翼翼的将和氏璧从盒子中取出来,只用锦缎托着,献给秦昭襄王。

和氏璧熠熠放光,秦昭襄王看的眼睛都直了,这和氏璧,还果然是个宝物啊!

秦昭襄王看过了和氏璧,又将和氏璧传递给各位大臣观看。

大殿里响起一阵啧啧称羡之声,有缘分见到这稀世珍宝,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秦昭襄王看过了,大臣也看过了,和氏璧又被传到后宫观看。

你们验货是不是验的有点过啊?

蔺相如焦急的等待着,可是秦昭襄王从头到尾根本没提过酉阳十五城的事儿。

这是要玩赖啊!

蔺相如已经坐不住了,忽然他想到了什么,蔺相如恭恭敬敬的对秦昭襄王说,其实和氏璧也是有瑕疵的,大王请您让我指给您看?

哦?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居然是有瑕疵的?

秦昭襄王命人将和氏璧拿给蔺相如,所有的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蔺相如,和氏璧瑕疵何在?我怎么没看出来呢?

蔺相如微笑着,慢慢的倒退,一直靠在了柱子上。忽然,蔺相如脸色变了,他大声斥责秦昭襄王,和氏璧是天下至宝,大王想要和氏璧,一封书信送到赵国,赵国的大臣们都在说,秦国是不会按照说好的给我们酉阳十五城的!但是臣认为,布衣之交还不骗人呢,何况一国诸侯?所以我们赵惠文王斋戒五日,沐浴更衣之后才让臣送和氏璧到咸阳。可是大王见了和氏璧却根本没当一回事,不但让左右观看,甚至连后宫都传遍了。大王根本不提酉阳十五城交换的事儿,所以我知道,大王是在欺骗我们!大王可以逼迫我们赵国,但是蔺相如的头和和氏璧今天就会一起碎在这根柱子上!

这一大篇对秦昭襄王的指斥合情合理,说的秦昭襄王无话可说。

秦昭襄王看着和氏璧就拿在怒气冲冲的蔺相如手里,自己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万一碎了可不让人心疼死?

秦昭襄王命令左右,赶紧拿地图来,秦昭襄王亲自指着地图给蔺相如看,你看啊,这是酉阳十五城,这就是寡人准备分给你们赵国的。

但是蔺相如根本不相信秦昭襄王,这不过是秦昭襄王的权宜之计罢了。

蔺相如说,我来的时候,我们主公斋戒五日,既然大王真心想要和氏璧,那就请您也斋戒五日,然后我们交换。

秦昭襄王这时候什么都答应,只要蔺相如答应交换和氏璧就行。

于是秦昭襄王开始斋戒,而蔺相如则回到了馆驿。

不过秦国曾经的外交史和秦昭襄王的表现,已经让蔺相如不能相信了。自己根本不能冒险,稍有闪失就是和氏璧不保,自己到时候如何能够兑现和赵惠文王的承诺呢?

蔺相如派随从扮作穷苦人,那举世闻名的和氏璧就被从人缠在腰里,先回赵国。

和氏璧回到了赵国,赵惠文王感慨的说,蔺相如果然不辜负寡人!

五天之后,也不知道秦昭襄王到底斋戒了没有,总之这个时间是够了。秦昭襄王召集各国使臣来到大殿上,管用什么手段,先拿到和氏璧再说,看看各国谁还能说我们秦国不好!

各国使臣都到了大殿,最后赵国的使者蔺相如也到了。

可是秦昭襄王看到蔺相如眼睛都直了,空手来的?

蔺相如非常坦然的奏报秦昭襄王,秦国自从秦穆公开始一直使用诈术对待别的国家,从商君到张仪,所以我们赵国不敢冒险。和氏璧,现在已经被我派人从小路送回赵国了。蔺相如死罪,请您处置!

秦昭襄王怒了,不是说让寡人斋戒然后交换和氏璧吗?你居然就这么偷偷摸摸的把和氏璧送回去了?玩儿我呢?

来人,给我把蔺相如绑了!

蔺相如一点都不惊慌,大王如果真心想要和氏璧,臣有一计。如今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如果发生欺诈事件,那只有秦国欺骗赵国,赵国是绝对不敢辜负秦国的。如果您非常想要和氏璧,可以先将十五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派使者跟随我回到赵国,难道赵国敢不给大王和氏璧吗?臣当然知道自己犯了欺君之罪,但是一切自有是非曲直,所以臣今日要在诸侯使臣面前说个清楚。

蔺相如自请服罪,秦昭襄王和秦国的大臣面面相觑,还真是没话说。明摆着就是想骗人家的和氏璧,如今被揭穿了,还能说什么?

左右准备带走蔺相如,所有的诸侯使者都为蔺相如担心不已。但是秦昭襄王制止了左右,难道杀了蔺相如就能得到和氏璧吗?还不是白白破坏了赵国和秦国的关系?

蔺相如平安回到赵国,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大夫。

最终交换和氏璧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秦国和赵国之间再也没人提起。

对于秦昭襄王而言,本来就舍不得用十五城去交换和氏璧,就是想强取豪夺罢了,既然没这个机会,那样只能拉倒。

但是这件事情让秦昭襄王威风扫地,心里始终怀恨。秦昭襄王派出使者,邀请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

第三十八章       渑池之会

孟尝君机智勇敢,让和氏璧完璧归赵。但是秦昭襄王为此颜面扫地,为了挽回面子,他又提出了要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的邀请。

真是致命的邀请!

赵惠文王接到邀请真是冤枉死了,没事你老盯着我干嘛?想当年你们秦国把楚怀王囚禁在咸阳,用的就是见面的借口,难道还想让寡人成为第二个楚怀王?

但是廉颇和蔺相如都觉得,假如这次渑池之会赵惠文王不去,那就是我们赵国示弱了,紧接着的,还不一定有什么事儿呢!所以廉颇和蔺相如都表示愿意和赵惠文王一起参加这次聚会,保赵惠文王平安无事。

有了蔺相如的智慧和廉颇的勇气,赵惠文王觉得心里安定了许多。平原君赵胜也非常担心,这诸侯参加会盟被劫持的事情还少吗?为了安全起见,请赵惠文王带五千精锐将士参加渑池之会,同时派出大军在会议三十里地之处驻扎,以防不测。

赵惠文王说,带五千精锐没问题,关键是谁来率领?

平原君赵胜说,李牧可以胜任将领的角色。

平原君赵胜推荐李牧,可是完全公事公办。之前李牧担任田部吏,曾经掌管收税。平原君赵胜家逾期没有交税,李牧居然一举依法办事,杀死了平原君家里九名执事。

小小一个田部吏居然敢让堂堂相国难堪?

平原君非常生气,亲自找到李牧问个明白,李牧却非常坦然的说,如果国家法纪败坏,那就是国家破败的原因。假如国家真的由于您不遵守法律衰败了,您的个人利益不是也遭受损失了吗?而假如您能带头遵守法律,国家强盛,您还害怕没有更好的待遇?

看来这李牧也不是一根筋,就知道秉公执法,他也非常灵活,知道将国家实力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工作开通渠道。

平原君对李牧的见识非常欣赏,所以这次才特地推荐李牧。有了平原君的推荐和介绍,赵惠文王用李牧为中军大夫,率领精兵五千保护自己,同时派平原君率领赵国大军,在距离渑池三十里处策应。

和秦昭襄王聚会,容易吗?

小心翼翼的赵惠文王到了渑池,还好,秦昭襄王这次表现不错,很有礼貌,一切都正常进行。

可是能这么消停,那就不是秦昭襄王了。

咱的目的就是恶心赵国来的,能错失良机吗?

秦昭襄王端着酒杯,忽然说,听说赵王擅长音乐?有个爱好是挺好,寡人的宝瑟在此,请赵王鼓瑟。

这是明摆着让赵惠文王娱乐大众啊!

赵惠文王气的面色发红,但是也不敢拒绝。有人将宝瑟呈上,赵惠文王为秦昭襄王鼓瑟一曲,秦昭襄王听完大声叫好,就差没给赏钱了。秦昭襄王立马一个眼色递给御史,御史记载,渑池之会,时间,地点,赵惠文王为秦昭襄王鼓瑟。

蔺相如非常恭敬的过来了,他说听说秦昭襄王擅长演奏秦地音乐,请您为我们大王击缶。

这话一出,秦昭襄王鼻子都气歪了,但是蔺相如微笑着说,如果您拒绝,五步之内,蔺相如以颈血迸溅大王!

这话都够定性恐怖分子了,别看蔺相如笑的那么客气。

左右都斥责蔺相如无礼,想要拿住蔺相如,但是看着蔺相如的架势,真是害怕他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秦昭襄王这个恨,但是他经过完璧归赵的事件,知道蔺相如其人是言必行,行必果,搞得太血腥不太好啊!秦昭襄王实在没办法,只能满怀怨恨的勉强击缶一次,应付了事。

应付没关系,蔺相如要的就是秦昭襄王击缶这个事实,他当即命令赵国的官员,赶紧记上,渑池之会,秦昭襄王为赵惠文王击缶。

这话说完,秦国的官员气的全都站起来了,好你个蔺相如,你真是一点亏不吃!

秦国官员有人请示,请赵惠文王割让十五城为秦昭襄王贺寿!

不占便宜能死是不是?

蔺相如又走到秦昭襄王面前说,礼尚往来,既然贵国要求我们赵国割让十五城为您贺寿,那就请您割让咸阳,表示感谢吧!

秦昭襄王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行,你够狠!咸阳是秦国都城,咸阳都割让给你们赵国了,你想让我下岗啊?

明摆着斗不过蔺相如,秦昭襄王只能闭口不谈,假惺惺的说,寡人和赵惠文王的友谊啊,那可真是各位都别说了,喝酒喝酒!

这酒喝得,秦国一点便宜没占到。秦国的客卿胡伤暗中建议秦昭襄王,我们就扣留了赵惠文王,看他还能不老实?

秦昭襄王苦笑道,根据可靠情报,赵国这次准备非常严密,我看还是算了吧!

虽然赵国没让秦国占到便宜,但是秦昭襄王反而非常敬重赵国,这才是有智慧和秦国比肩的国家。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约定永为兄弟,互不侵犯,甚至还派出世子安阳君的儿子异人到赵国做人质。

这可真是百年难见,什么时候见过秦国送人质到别的国家了?

大臣们都表示不满,约好就便宜他们了,还送人质?没有这个必要吧?

可是秦昭襄王却说,赵国刚刚强大,如果不送人质过去,赵国是不能相信我们秦国的诚意的。

原来秦昭襄王很明白如何尊敬人,但是很明显,他只尊敬强者。

渑池之会,赵国赢得了秦国的友谊和尊重。回国之后,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说才华,但他那勇气就令人信服。赵惠文王封蔺相如为上相,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为此非常嫉妒,我们这些将军百死一生,反而不如一个宦官的舍人了?他蔺相如就是凭着嘴皮子办事,凭什么位于我之上?廉颇发誓,见到蔺相如,一定要杀死蔺相如以此雪耻。

蔺相如很快听说廉颇对自己的恨意,于是经常找借口避免和廉颇见面。所有的人都认为,蔺相如真的是胆小如鼠啊!

一次,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都外出,在外面蔺相如先看见廉颇的先导队伍,于是赶紧让手下将自己的车马拐到偏僻小巷避让。手下人都觉得憋气,说我们都认为您是勇敢的大丈夫才来投靠您,谁知道您如此胆小!既然这样,我们都辞职,不跟着您干了。

蔺相如笑道,各位认为廉颇将军和秦昭襄王比,谁更厉害?

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当然是秦昭襄王厉害。

蔺相如说,像秦昭襄王那样放眼天下没人敢违拗的人,我都敢当面指责他的不对,难道我会怕廉颇将军吗?各位,秦国之所以害怕我们赵国,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颇将军在,假如我们二人不和,恐怕秦军是一定会趁机而入的。那时候,我们赵国将会怎样?

谁都没想到,蔺相如躲避廉颇,根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所有蔺相如的舍人从此都佩服蔺相如,再也不提辞职的事儿了。

不但如此,凡是蔺相如的舍人在外面遇到了廉颇的舍人,也都主动避让,于是廉颇的气焰更盛。

这情况看在一个明白人眼里,他就是来赵国游历的河东人虞卿。虞卿为赵惠文王分析,历来只有大臣和睦,国家才能发展的好,现在廉颇的气焰越来越盛,而蔺相如却一贯示弱。时间久了,实在是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虞卿自荐,希望为赵国消灭这个隐患。

赵惠文王准许了虞卿的请求。

虞卿先去拜见廉颇,他恭维廉颇武艺高强,功劳卓著,廉颇是直性子,听了这话非常高兴。但是虞卿话头一转,说您虽然功劳大,但是要说度量,还得是蔺相如啊!

廉颇一听蔺相如的名字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说一个凭着嘴皮子获取赞赏的懦夫,有什么可度量大的?

或许在廉颇的眼中,不会武艺的都是懦夫。

虞卿将蔺相如对舍人说的话告诉了廉颇,同时说,您要是不想在赵国立足就算了,如果您想在赵国立足,就凭您二位行事,一个争,一个让,将来盛名一定不是属于将军您的。

廉颇做梦也没想到蔺相如躲着自己居然是这个缘故。为了赵国,看看人家的心胸!廉颇惭愧不已,当即承认自己确实不如蔺相如。

廉颇请虞卿为自己先到蔺相如府邸致意,而自己则肉袒负荆,在蔺相如府邸前长跪不起。

大将军这么诚心的来承认错误,蔺相如也非常感动,都是为了国家,不必如此!廉颇说,我真是粗人,体会不到相国的苦心!廉颇错了!

廉颇和蔺相如都流下了热泪,廉颇还提议和蔺相如结为生死之交,刎颈不变。

赵国的相国和大将军和好了,赵惠文王非常感谢虞卿,不但赏赐虞卿黄金百镒,而且还封他为上卿。

秦国为赵国的智慧和勇气折服,但是并不代表秦国从此走上了和周边诸侯和平发展之路。要开拓疆土,从来都是历代秦王的孜孜渴求之路。

秦国的铁蹄踏破了楚国疆土,在大将白起的攻打下,郢都沦陷,成为秦国的南郡。楚顷襄王败走陈国,紧跟着大将魏冉攻下了黔中,设立黔中郡。

曾经威风八面的楚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太傅黄歇,奉命陪世子熊完到咸阳做人质。

第三十九章         出其不意

秦国奋起直破郢都,打的楚国要献出世子熊完作人质,但是秦国的目标还在进行中。

紧跟着秦军讨伐了魏国,直击大梁,魏将暴鸢率领精兵对抗。无奈,暴鸢遇上了白起,那也只有挨打的份儿,这一仗,魏国被斩首四万。

魏国为了平息这场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