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亲临东周 >

第77部分

亲临东周-第77部分

小说: 亲临东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虎试探着说道,“其实世子昭才是先君定下的继承人。现在从道理上说,世子昭自然是有理,而现在有了宋国的鼎力相助,世子昭的势力也更强。何况易牙、竖刁二人,诛杀朝廷命官,把持朝政,早晚是我齐国心腹大患。不如我们趁机除掉他们,迎立世子昭为君,这样也能息了群公子觊觎王位的念头,为我们齐国博一个平安的未来。”

这一番话说到国懿仲心坎里去了。

他一直为了没有立场的拥立公子无亏而内疚。

现在,改变这个内疚的机会终于来了。

国懿仲坚定的说道,“易牙领兵在外,现在我借故召见竖刁,趁机杀了他,然后率领百官迎立世子昭,换掉公子无亏,那时候易牙就算知道了,也晚了,还能怎么样呢?”

高虎不由得拍手叫好,果然好计!

这天夜里,国懿仲有请竖刁商议国事。

竖刁大咧咧的前来,却见高虎早已安排好了酒席,竖刁欣然入席。往常,就是齐桓公在日,竖刁一介内侍,如何能入高虎这样大臣的眼?现在自己却能和高虎平起平坐的喝酒,竖刁不由得飘飘然。

酒过三巡,高虎假装询问,这兵临城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竖刁喷着酒气说道,“大人何必担忧,一切都有易牙领兵对付。”

高虎沉吟道,“有道是三拳不敌四手,我们齐国现在是寡不敌众啊!老夫想借重大人,救助齐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竖刁拍着胸脯说道,“大人有事只管吩咐,竖刁再死不辞!”

“好!果然爽快!”

高虎一拍手,只见厢房跑出数十名甲士,竖刁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已经做了刀下亡魂。

高虎命令大开城门,派军士大喊道,“世子昭已经在城外了!愿意跟随世子昭的一起去啊!”

这齐国百姓素来知道,易牙和竖刁是管仲说的奸臣,而且这几位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奸臣。有奸臣把持的国家能好吗?现在有人说世子昭就在城外,老百姓扶老携幼,一传十,十传百,熙熙攘攘的一起出城去迎接世子昭!

第十八章     国懿仲在奔跑

高虎计斩竖刁,率领百姓浩浩荡荡出城迎接世子昭去也!

局势瞬间逆转,占据优势的易牙一派陷入危险境地。

另外一边,国懿仲入宫朝见公子无亏,进言说人心思变,现在老百姓都已经去迎接世子昭了,您还是赶紧避难吧!

公子无亏听了这话脑袋“嗡”的一下,什么?老百姓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去迎接世子昭了?大家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正宗齐桓公继承人?

但是盛怒之下的一丝清明,让他想到,这一切一定有背后推手。

老百姓如果都要这么心齐,那几个公子对峙两个月的时候他们为何一直不行动?那易牙对着大臣大开杀戒的时候,他们为何不行动?非要等到国内大乱之后,自己都已经安葬父亲,顺理成章即位了之后再迎接世子昭?这是害怕乱不起来,不好玩儿是不?

他用眼角瞥了国懿仲一眼,这位老臣,虽然是在诉说这样一桩国内变乱,但是依然非常冷静。

太冷静了。

除非

除非他早就知道会发生这场变乱。

如果是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无亏立刻想到,应该找到能够平息这场变乱的人。他问易牙何在?

大司马易牙,身负军权,最有能力平息事变。

国懿仲回答道,“易牙还不知道在何处,但是竖刁已经被杀了。”

无亏听到此处大怒,喝道,“竖刁被杀,这事儿你难道能不知道吗?”

听到此处,他已经知道,背后推手是谁。

虽然还不知道原因,但是他确定,一定有国懿仲。

一面杀人放火,一面让自己逃跑。

一旦自己逃跑,齐侯之位胜利腾空。

无亏命令将国懿仲拿下。

没想到,国懿仲既然敢孤身前来齐宫,心里自然有所准备。看着无亏面色阴阳不定,国懿仲已经做好一切准备。

就在无亏怒喝之际,老先生立马转身,跑!

看来这国懿仲老先生平时就非常注重体育锻炼,或许没事就练习长跑马拉松啥的,就在无亏发出要捉拿国懿仲的命令之后,国懿仲居然还顺利跑出了齐宫。

无亏气势汹汹,所有的人都背叛了自己!

那又怎么样,自己是齐桓公的儿子,难道就这样认输不成?

他忘记了,世子昭也是齐桓公的儿子,而且还是齐桓公认可的继承人。

公子无亏全身披挂,带着几个内侍,手持利剑,准备出宫召集壮丁,亲自抗敌。

这不叫还好,一叫反而叫出许多不速之客。

想叫出一同对敌的公子无亏,叫出来的都是因为不肯屈从于公子无亏被易牙和竖刁杀害的官员亲属。

这些人都得到了竖刁被杀,城门大开的消息,此时前往齐宫,自然不是为了帮助公子无亏。

此一时,彼一时也。

昨日屠刀挥向我同胞头颅,我饮恨,我哭泣,我无奈,我盲从。

今日明君兵临城下,我来此复仇!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伙人都身带利刃,这时候见了车中的公子无亏,大家都一起亮出兵器。

这些内侍惊吓的高声尖叫道,“什么人?不得无礼!主公在此!”

正是要主公在此。

主公在此,方能让我等屁民鸣冤雪痕。

这些人沉默着挥舞兵器,公子无亏见事不好,急忙下车。

就算再生气,也不能随便说话,大喊。

因为你叫来的不一定是什么人。

可是沉默的人群不肯放过公子无亏,那些内侍又多是没几个能应付这场乱局的。

当所有的人手持兵器认准了公子无亏的时候,害怕,后悔,恐惧

所有的一切只剩下两个字:晚了。

公子无亏从一个要迎敌的领袖,变身为冰冷的尸体。

宫中大乱。

正在逃跑之中的国懿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继续开始奔跑。

不过这次他调转了方向,国懿仲开始往齐宫跑,往回跑。

齐国再也经不起更多的变乱了。

既然公子无亏已死,这事就尘埃落定了。

国懿仲来到群殴现场,好言抚慰各位凶手,先让这些人散去,然后命令内侍,为刚才要捉拿自己的公子无亏收敛。并且派人将齐宫发生的变乱报告高虎。

人生就是这么百转千回,尤其是身处历史漩涡中心的人物,命运就更加曲折。

刚才还被国懿仲气的牙根痒痒,要捉拿国懿仲的公子无亏,万万不能想到,几分钟之后,为自己收尸的就是国懿仲。

转角遇到爱,谁能知道你转角遇到什么呢?

所以做人千万要低调。

凡事一定别较真。

人生百年,转眼即过。

不过人生越是曲折,越是应该感到高兴。

没准那是因为你就是那个改变历史的人!

再说易牙屯兵东关,与宋国对抗。

这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传到军营,一会儿是竖刁被杀了!一会儿是高虎领着百姓出城迎接公子昭了!最后居然是公子无亏被害了!

每一个消息都在刺激着易牙的神经。

他知道,民心向背是在世子昭一边。

大势已去。

易牙这样的人,陷害忠良,甚至谋害主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是要说保国安民,他还真是没有这个本事。

眼看着自己成为了齐国的过街老鼠,亲密战友竖刁也光荣遇害,易牙觉得再不跑自己也就快了。

这天夜里,易牙率领心腹几人,轻车简从,秘密投奔鲁国。

小人从来不能与君子在正面发生冲突,因为那是小人的短板。

所以纸老虎最怕的,就是你坚决的和他斗争。

反对派既然逃窜,高虎也得到了消息。

天一亮,高虎就来到了易牙的军营。他先是安抚了易牙率领的军士,说明这都是易牙一人的阴谋诡计,和各位都毫无干系。现在世子昭就在城外,大家当然高呼拥护。

于是高虎带人迎接世子昭,将世子昭安顿在临淄城外的驿馆,并且和宋国、卫国、曹国以及邾国言和,各位兄弟国家,那啥都辛苦了,为了我们齐国不远千里而来,辛苦辛苦!

高虎派人禀告国懿仲,准备率领百官,迎接世子昭。

曾经被公子目夷认为绝对不可行的事情,就这样顺利解决了。

其实宋国和其他帮助世子昭的各国,并未与齐国发生正面冲突。

这件事情的关键之处在于,易牙和竖刁虽然把持国政,貌似坚强,实力雄厚,但是并未赢得人心。齐国的官员百姓对于公子无亏从个人品行到为人处事都不认同。所以一旦宋襄公联合其他三个国家拥立世子昭,只要大军来处,就已经对齐国形成了压力。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国家陷入战乱之中,即便是强大如同齐国。所以在外有强敌的压力之下,齐国内部发生了转变。本来就对公子无亏非常不满的国懿仲和高虎出头,巧设计划,一举攻克易牙和竖刁反革命集团。

这是典型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促进内因发生的情况。

同时也说明了,虽然外部环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长治久安是最重要的。

因为,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克的。

大势如此,公子商人与公子元、公子潘一起出城迎接新君。

面对着宋襄公支持、齐桓公遗命的继承人——世子昭,这实在也是这些公子最好的选择。

可是同为齐桓公的儿子,他们心里未免还是有些不舒服。

公子商人素来不是个省心的,他气呼呼的说道,“我们安葬父亲的时候,这世子昭根本都没参加,他有什么资格继承齐侯之位?他还不是仰仗着宋国的支持。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各自率领家丁,就说是为公子无亏报仇,杀了世子昭,然后从我们之中选择一人即位,这样也可以避免我们齐国将来沦为宋国的傀儡。”

都是亲兄弟,何必这么狠呢?

可是这几位没人提出异议。

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四国军队已退。

公子元说道,“我看这事儿,最好还是有宫里的意思。”

的确,这事儿如果有宫里的意思,那就是奉命从事,将来有人找后账,也好有个借口,说我们几个是不得已行事,不得已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

公子元派人入宫禀明长卫姬。

长卫姬的儿子无亏就死在齐宫之中,她当然希望为自己的儿子复仇。长卫姬收拾竖刁和易牙的心腹爪牙,交给公子元,参与这次事变。

这些人分头把守临淄城门,显见得有所图谋。

国懿仲看到了这些变故,可是这一天过得实在是太艰难了。国懿仲觉得,这个险自己可以不必去冒。

高虎却已经得到了消息。

高虎为世子昭分析道,如今易牙和竖刁的爪牙潜伏临淄城,并且和四位公子的部下联合,临淄城已经是他们的了。如果世子现在入城,难免一战。

这一战倘若输了,那我们就是前功尽弃,不如您还是出奔宋国,等待时机。

世子昭也知道,自己这一次虽然表面上很风光,但是暗中已经不知道成为了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世子昭同意了高虎的建议。

于是高虎奉世子昭出奔宋国。

第十九章     闭不上的临淄城

宋襄公不辞辛苦,召集四国,奉世子昭返回齐国。好在有国懿仲和高虎两位齐国元老大臣里应外合,顺应时事,易牙和竖刁一败涂地。既然齐国大事已定,宋襄公安心返回宋国。

没想到刚到宋国,行李还没拆开,有人报称,高虎保护着世子昭一同来到了宋国。

宋襄公不由得一愣,难道齐国又有变故?

见面之后,高虎将齐国形势向宋襄公解说明白,虽然恶人已除,但是余恶未尽。眼下各路反对派都在齐国,单等着世子昭前去好动手呢!

宋襄公恍然大悟,这都是四国军队回国太早的原因,看来这齐国国内的残余势力,如果没有军队保护,世子昭还真是羊入虎口。宋襄公当下表示,既然决定要做这件事情,那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请世子昭同志放心,宋国不会将兄弟国家齐国就这样置之不理,让齐国的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去。

宋襄公当即命令,大将公孙固点选车马,这次宋国单独发兵车四百乘,公子荡为先锋,华御事为后卫,自己亲自率领中军,护送世子昭再次进入齐国。

宋襄公为人果然实诚,为了世子昭,不辞辛劳。

而这当时只不过是齐桓公的一次嘱托罢了。

宋国军队去而复返,齐国守城军队一看,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高相国,立马开门。

宋国军队一来,几位公子又坐不住了。

没想到这世子昭这么大本事,居然能让宋襄公再次发兵,关系挺铁啊!

公子商人说,我们还是趁着宋军立足未稳,先发制人的好。万一能够胜利,料那世子昭再不能回还;如果失败了,大家趁乱撒丫子跑啊!如果等着宋襄公先动手,谁知道他这次有没有叫帮手?倘若给四面围堵,那可大大不妙了。

于是这天夜里,宋国军队忙着安营扎寨,齐国公子联军大开城门,偷袭宋国军营。

先锋公子荡首当其冲,被齐国军队打个正着。

宋国军队只听先锋营寨呐喊的沸反盈天,知道齐国前来偷寨,于是大将公孙固、后卫华御事和老将高虎,纷纷带人来帮助。

而齐国军队开始就安着两个心思,打得赢最好,打不赢还得操心逃跑。在自己奋力拼杀的时候还得注意观察周围动向,可别自己杀的兴起,大势已去,耽误了逃跑的机会。

于是这一夜齐军与宋军直厮杀了一夜,谁也没休息。

毕竟齐军心思已乱,到天边方白,齐国败势已露。

公子元是个有心机的,眼看齐国兵败如山倒,心想这节骨眼上如果还回齐国,那是等着让世子昭收拾呢!公子元收拾几个残兵败将,往卫国出奔去也。而公子潘和公子商人被宋军一路追赶,且战且退,居然没有趁乱逃跑的机会。这二位往临淄城内退去。

眼看公子潘和公子商人撤退就要成功,这时候发生了意外。

城门闭不上了!

城门是古代都城最重要的建筑。

平日里,城门是维持城池正常生活秩序的保证,凭你什么人,只要到了闭城门的时候,那只能等明天。战时,一个好的城门,那就是无数人活命的法宝。任凭你再厉害,只要我们紧闭城门,高挂免战牌,你也得另想高招。

可是就在公子潘和公子商人要安全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