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大文豪 >

第120部分

重生之大文豪-第12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个恶趣味?
    “好消息就是《鬼吹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销售巅峰。”
    “新的销售巅峰?”苏释晨问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这种书籍发布了许久然后忽然爆发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就好像今何在所写的千禧年出版的《悟空传》因为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录》火爆,时隔十几年《悟空传》再次爆发,所以苏释晨才会问发生了什么事。
    “看了今天的新闻小晨你就知道了,另外小晨你认识杨界之教授?”
    又是杨界之又是看新闻,还《鬼吹灯》的再次爆发,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的神秘。
    满头迷糊的苏释晨打开了电视,首先转到了阳城卫视,电视台的新闻只在三个时间段有新闻,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而现在明显是已经过了早间新闻的时间了,而午间新闻的时间显然是没到,看来让《鬼吹灯》销量一个半月之后暴涨的原因肯定是在今天早上的新闻出现的,很显然苏释晨是没有耐心等早间新闻的重播了,因此直接上网。
    也不知道是什么消息,所以就在搜索栏之上打这样一个搜索范围【鬼吹灯,今天早晨】按照这个关键词然后出来了一串的消息:
    '现实鬼吹灯,惊爆你的眼球。'
    '盗墓贼遇上“鬼吹灯”被吓破胆。'
    '盗墓贼模仿《鬼吹灯》作案,真的鬼吹灯。'
    '人点烛来鬼吹灯,盗墓贼来趴着回。'
    
    搜索引擎有一个特点之一就是按照时间来排列,所以苏释晨没有输入今天的曰期,而是直接输入今天。
    一连串的新闻看下来,苏释晨好像明白了什么,然后随意的打开了一个网站,视频加载之中
    苏释晨趁着这个时间泡了一杯咖啡,其实苏释晨是不喜欢喝咖啡的,不过这玩意可以提神,对于他来说就是神器。
    其实按照苏释晨他家的网速上网看视频压根不用加载如此的久,不过不要忘记视频开始还有广告这一说,现在广告越来越长了,开始几秒钟现在几十秒。
    开始了,这是芒果卫视的早间新闻“昨天凌晨长沙市公安局接到了报案电话,说是在望城县风篷岭惊现盗墓贼,风篷岭出现过一座周朝的陵墓,发掘了大量珍贵的古玩,所以民警对于此事非常的重视,立即赶去”
    随后镜头采访报案的那个村民“箇太做味搞哒啰!两个宝仔自己说他们是土夫子,遇见了鬼,才绊矮。”
    这位湖南老乡带着浓重的口音,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也太离谱了,那个傻子说他们是盗墓贼遇到了鬼!盗墓的还怕鬼!!
    不要以为土夫子这个词语是《盗墓笔记》的原创,事实上土夫子就是湖南一带对于盗墓贼的称呼。
    然后是警察“接到报案我们是非常惊讶的,这两个盗墓贼完全承认自己是倒霉的,而且非常急切的想要我们民警将他们两人抓回去,而且脸上是非常惊恐的样子。”
    苏释晨来了兴趣,这两人不会真在盗墓的时候遇到了鬼吧。
    视频之中的镜头转回了主持人那里“最后根据长沙市民警多番盘问才了解了,王某与张某原本是望城县的两个小混混,因为看了最近热销的一部作品《鬼吹灯》才兴起了盗墓的念头,在小说之中古墓之中有非常之多的古董,随便拿出来一点就可以值大钱,所以王某与张某按照书中所说的准备了一些工具盗墓,然后实地考察了一个星期终于确定了风篷岭古墓的所在地。然后两人花了不少时间打了一个盗洞,至于行动时间就定在了昨天晚上。
    进入墓室之后两人在墓室的东南角点燃了一只蜡烛,两人这样做同样也是源于那部正在热销的小说,按照《鬼吹灯》之中记载:在进入之前先得在东南角点燃一根蜡烛,这是盗墓行规,如果蜡烛熄灭盗墓的人就得速速退去,因为蜡烛灭了就代表墓室主人以亡灵的形式存活在墓地之中,传说这是盗墓祖师爷与死人定下的规矩。
    当然这些全部都是《鬼吹灯》作者自己所想象的,世间自然是不可能有鬼怪这种东西,不过当张某与王某在墓室的东南角点燃蜡烛准备动手的时候,东南角的蜡烛却忽然熄灭了,开始张某与王某还认为是风吹灭的,又去点上,可刚一点燃蜡烛又自动的熄灭了,而且王某与张某此时是将蜡烛围着的,根本就没有一点风,好像真的有鬼在吹蜡烛一样,原本盗墓就是一件心虚犯法的事情,现在蜡烛一灭再加上两人想起《鬼吹灯》种种对于鬼怪的描写,两人当时吓得腿都软了,哪顾得上偷东西,顺着挖掘的盗洞连滚带爬出跑出了墓室。
    然后还是觉得自己被鬼附身了就一直跑,直到遇到了报案的那位湖南老乡,害怕的张某与王某认为警察局人多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才会对于自己的盗墓的事情供认不讳,张某与王某被吓得有一些精神失常,现在正在医院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画面还转到了张某与王某在医院接受资料的画面,画面之中可以看见张某口中喃喃自语着一些话,根据嘴形来判断“吹灯,有鬼吹灯,有鬼”
    “噗!”看着这个新闻视频苏释晨差点一口咖啡喷到电脑之上,那两个倒霉孩子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盗墓鬼吹灯,咳咳,这才是货真价实的!!
    可是问题是,这个新闻与杨界之有什么关系?(未完待续。)


第167章 两种观点的争执(下)
    “下面就古墓之中的蜡烛为何会三番二次熄灭的情况,连线相关专家。”
    画面之中出现打电话的镜头,然后就传来一道沉稳的中年男声“人点烛,鬼吹灯这个所谓的盗墓的行规事实上在历史之上是完全没有的,没有任何关于这样的记载,也就是说这是小说《鬼吹灯》作者艺术加工的一件事情。
    《鬼吹灯》相信不少观众都很熟悉,成绩非常的好,火爆程度也只有两年前楚星大师的作品《未来科技》上市的时候才有如此反响。”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要高于生活,这个鬼吹灯事件就可以看出来,古墓长期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之下,就可能存在着有毒气体,所以点燃蜡烛就可以很好的来分清楚古墓之中的空气质量。
    这次事件之中的两名盗墓贼所点的蜡烛会接二连三的熄灭就是因为他们掘开的那古墓空气质量不好,含氧量低,张某与王某跑出来的这个举动算是救了他们自己一命,如果两人继续深入的话可能会因为空气中毒死在墓穴之中。
    再次给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提醒,不要太相信书籍之中描述的事情,而且盗墓是一件犯法的事情,按照我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看完《鬼吹灯》一书对于盗墓还抱着侥幸之心的各位注意。”连线完毕,其余的新闻虽然名字不一样不过都是关于王某张某盗墓的事情。
    “我写《鬼吹灯》,这两个坑货去盗墓,如果我写乔治。威尔斯的《月球第一人》,这两个坑货会不会就要**踏上月球?”
    关于王妮所说的坏消息苏释晨已经想到了,下楼在小区旁边的报亭买了一份报纸,果然在主版面之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鬼话连篇,导人向恶》,然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周静朋,好吧!苏释晨就知道发生了这种大事这位大神不可能不发表言论——
    今曰知晓两名盗墓贼模仿书中的剧情盗墓犯案,在我的印象之中这种提供盗墓方法的书籍应该是不可能在国内发表的,可事实上这样的书籍已经发布了,并且还有人模仿。
    对于这样的书籍我很感到好奇,所以去观看了那本书,书名《鬼吹灯》,然后作者是苏释晨,对于这位作者我的印象很深刻,一部《洪荒》系列颠覆窜改了许多民间神话,所以能写出这样导人向恶的书籍我也可以理解。
    在《鬼吹灯》这部书之中对于盗墓贼过分的美化,盗墓本身就是一件犯法并且不道德的事情,不过在《鬼吹灯》一书之中先是为盗墓分开门派,而且确定了历史源头,还有那些制定所谓的盗墓规矩,所以我们来研究一下《鬼吹灯》第一部《精绝古城》所说明的关于盗墓的规矩,鸡鸣灯灭不摸金,在碰到同行以及只准取一两件东西等等这些规矩。
    这些背景介绍这些规矩都好像是要给盗墓这个不道德的行为安上一个正当的理由。
    不过事实上这些结论这些背景都是非常荒谬的,曹**是有盗墓行为,那么难道现代人就可以学习古代人盗墓?还有给盗墓加上一些规矩,难道就不犯法了?你只拿墓中一样东西就不犯法了?
    归根结底盗墓就是犯法就是犯罪,这种吹捧美化犯罪行为的书籍竟然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版,并且还可以堂而皇之的成为畅销书,我真想说出版审查的人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又是周静朋!”苏释晨深深吐了一口气,按照周静朋在文化圈子的份量如果将这件事闹大了,说不定真的会被封,看看周静朋的语气,最后那句话可是直接对于新闻出版总署开炮啊,一般人敢这样?
    掏出手机,准备给王妮打电话,召开记者发布会澄清一下,不过正要拨打号码,苏释晨却忽然停了下来,如果**真的是偏向周静朋的话,在之前打电话的时候王姨应该早就安排记者会了,不过方才打电话来王姨也仅仅是给他说这两个消息,况且还提到了杨界之的名字,难道是?
    折回报亭,又买来好几份报纸,果然就跟他想的一样杨界之发表了一篇文章力挺他。
    《我之所见》
    一本书流行之后造成的真实模仿者,读书史上不乏其例,并且书中关于盗墓方法完全都是假的,是作者虚构的。
    并且此次案件的张某与王某是成年人,成年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了一本书,这就好像有人用一把刀自杀,难道要去起诉那位卖刀的人?或者是去起诉造刀的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全部都有罪,因为按照这个理论弄不好我们都是杀人凶手。
    成年人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像我刚才举的例子,要自杀也是自己的事情与刀子无关,同样王某与张某的盗墓行为完全是自主的行为与《鬼吹灯》无关。
    《鬼吹灯之精绝古国》没有炫耀赞美盗墓这种行为,书中的盗墓贼哪次盗墓不是险象环生?可谓是十死一生!所以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之上《鬼吹灯》还制止了盗墓的发生,因为书中描写的盗墓真的太危险了。
    我认为新闻总署的领导让《鬼吹灯》出版完全是正确的决定,《鬼吹灯》可以销售大火完全是书籍本身的质量。
    杨界之这篇《我之所见》可以说是完全针对周静朋所写的《鬼话连篇,导人向恶》,两人的观点完全就是相对立的。
    对于杨界之的观点苏释晨非常的赞同,在前世地球有一个例子,在米国曾经发生过一名男子模仿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A**C杀人案》创造了非常轰动的一场杀人案件,难道也要将克里斯蒂这位侦探女王的小说封掉?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想要黑掉对手就非常简单了,买通一个人让他按照对手书中的剧情模仿,然后造成不良影响,于是乎对手的书就封掉了,善莫大焉!
    周静朋在文化圈声望很高,杨界之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两方都有不少的支持者。
    “鬼吹灯这种导人向恶的书应该毫不留情的封掉!!”
    “还导人向恶,一个成年人如果连是非曲直都分别不清楚这还叫成年人?”
    “封掉”“支持,鬼吹灯威武!”
    
    一方力挺《鬼吹灯》,一方要求封掉《鬼吹灯》,两方完全就是对立,激烈的交战两方僵持了起来。
    不过《鬼吹灯》的销量却因为这次的事情再次掀起了一个销售巅峰,原本有非常多对盗墓这个题材不喜欢的读者,纷纷都去买这本书,都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小说才可以让人有一股想要盗墓的**,他们就是想要知道是什么样的书籍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然后还有一些人是凑热闹的。
    没有人怀疑这是炒作,开玩笑,按照周静朋与杨界之的等级怎么可能会炒作,所以这些凑热闹的人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书可以让两个教授各执一词如此的争吵。
    “还好有杨教授出言帮忙,不然这次真的嗨不住了。”可以说这次是因祸得福了,接通王妮的电话“姨,大概的事情我已经清楚了,我与杨教授的关系还算是不错。”
    “有非常多的电视台和报刊杂志想要对于这次《鬼吹灯》销量火爆给你作一个专题采访,小晨你有没有时间?”
    这就是出名的作家与不出名作家的区别。不出名的作家想要上头条还得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比如原居挑战他,不过苏释晨现在接不接受采访是看有没有时间。
    “采访就不用了,我最近写《黑客帝国》也挺忙的。”
    “嗯,看来《黑客帝国》绝对是一本经典的科幻小说。”王妮忽然这样说,目前看过《黑客帝国》稿子的只有张晨,因为要帮忙画插画,王姨没看过内容为什么知道是经典,难道就凭这个书名,说实话黑客帝国这个书名也没有什么好的,王姨应该不算这种随口说说的人。
    只听到王姨继续说道“我记得《洪荒》这本书小晨你也只用了半个月,《东方快车谋杀案》如此诡异的推理小说也只用了不到三周,可是这本《黑客帝国》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都还没有写好,如此精雕细琢,相信一定是一部精品小说。”
    《洪荒》、《东方快车谋杀案》与这个《黑客帝国》不一样,不过说实在的这部小说当真是苏释晨目前为止投入最多的小说。
    “作协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小晨你可是作协最年轻的作者了。”
    全国作协不比得省作协或者是市作协,加入的作者最小的也都二十三岁左右,这个记录还被称为不可超越的纪录,不过苏释晨却一次姓的将这个记录提高了五岁,其实如果三年前苏释晨没有忽然沉寂而是按照计划发布《鬼吹灯》相信这个纪录就可以再提高三岁!
    十八岁加入全国作协虽然没有十五岁加入那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