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田园五兄妹 >

第15部分

田园五兄妹-第15部分

小说: 田园五兄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小的孩子,真有神童的头脑啊!

    。

 第33章 教育需要从小抓

    四夏的胆子还真是不小,才刚吓跑了,没请来撑腰的谷氏,却施施然地重回三春的小屋,没有一点畏缩的样子,都说是酒壮怂人胆,可是这馋壮胆儿的威力也不小。

    三春懒得搭理这个四丫头,她认为这孩子是和谷氏周氏一起混了几年,性格都塑造成了这样,如果没有好人教育管束强化训练,四岁已经懂事,性子已经养成,就这性子,很傍周氏,除非遇上谷氏这样的婆婆,还能混个温饱,否则一定会被婆家嫌弃,命运可想而知。

    你不理她人家可要理你,四夏算的好账码儿,她不敢惹永明,永明看她的眼神就是吃人的样子,永辉比她大得多,她也打不过。

    永久适才的状况也让她忐忑,唯一一个可她任意欺负的就是三春,从她记事,打三春骂三春娘都是欣赏的,三春也没还击过。

    她诬陷三春什么娘都没有置疑过。

    今日,她攻击的目标当然是三春了,三春的伤胳臂还吊着,她自然更不怕。

    四夏伸着两条手臂,十指硬挺状似铁钩子,抓向三春的伤臂,那个狠戾劲儿,就像那只伤臂是一个朽烂的木棍子,誓要把它折断搓碎一般。

    三春坐在床边,四夏正好够得着,三春虽比四夏大五岁,可是长期缺乏营养,个头只和六七岁的孩子一样。

    四夏从小被谷氏娇养,奶水充足,好吃的她吃头一口,谷氏天天给刘氏做饭,四夏都能吃到小灶,体质发育的极早,个子不比三春低多少,体格又粗,长得像个牛犊子,很有猛劲儿,这一扑来,是冲着三春的伤臂,三春就吓了一跳,慌忙一躲,脚下不稳,一头就栽下床,另一个肩头和侧脸就着了地,栽了一脸一头半身的泥。

    躲过了伤臂,却栽了脸,火辣辣地生疼,破了皮。

    永明看得真切,顿时怒火升腾,这丫头真是个疯子,竟然疯狂到打人的伤臂,好阴毒的心,也顾不得她小,她受宠,手探出,抓住四夏后背衣衫,往回一拽,往旁边一扔,扑通一声,永明的怒气不小,力气当然大,四夏被摔的“吽!”一声,趴在了地上。

    大概是摔没气了,“吽”声一息,就听不到了动静,三春吓了一跳,以为四夏被摔死了,不禁惊诧望着死人一样的四夏。

    三春并不是怕谁,只是四夏毕竟是个孩子,没被人教育好才这样混账,如果真的摔死了,可是个大活人,岂不是糟践了一条人命。

    不管多恨,三春可没有杀死人的心。

    永明也愣了,四夏死了吗,怎么一动不动?

    永辉永久都直勾勾地看着四夏,他俩并没担心,两人和四夏正好对视,见四夏的眼珠儿会动,哪有死的迹象,永辉看到三春和永明的惊疑,明白了他们的想法,一伸手捞起四夏:“装什么装。”

    被拎起的四夏傻愣愣的,眼珠子发直,几人以为她摔傻了。

    其实四夏是震惊傻了,这样的待遇她是头一次遇到,谁敢动过她一个指头,永明竟敢要摔死她?幸好自己命大没死,心头惧怕使得她发傻,毕竟只是个四岁多的孩子,再坏道儿多,能有多大脓水。

    永久巴拉一下四夏的脸,刚才打他的仇恨还没有忘记,永久虽小,却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心性,谁好谁赖,他可会分析了。

    刚才四夏打他那么疼,小孩子照样会记仇,怎能不恨,有仇必报,他不想饶过四夏,就像他绊倒陈氏一样,可不想让她们欠账。

    看四夏啥事没有,永久就来了狠劲儿,在四夏的腰上狠狠掐了几把,四夏呼地就不傻了,嚎叫之声响了几阵。

    论心灵这帮人里还数三春大,见几个孩子的把戏,不禁好笑,看起来永久是个现仇现报的主儿,这小子可不能轻易招惹。

    一顿掐,四夏的叫声过后,老实巴交地不敢吱声了,这胆儿也就是谷氏惯的,要是遇到小日本举着刺刀,一定比谁跑得都快,谷氏也是个纸老虎,只敢欺负三春这样没有还手之力的孩子,对上陈氏她的胆子就没这样旺了。

    三春在腹诽着谷氏母女。

    永明看四夏没事,永久的虐待她也没敢反抗,永明忽然明白,是得替娘好好教导一下四夏,这么没大没小,馋懒奸猾,撒谎聊屁,不是好事。

    当即决定:这丫头就得连吓带打,再施以诱导,看她此刻的表现,这些手段很适合他。

    在四夏发愣之际,永明就上起了教育课:“四夏,你要牢记,长幼有序,三春是你姐姐,你怎能骂她打她,你怎能学周氏,跟那个不正经的人学,一辈子岂不就完了,村里哪有一个人拿正眼瞧她。

    三春没犯错,娘打她那是娘糊涂,听了周氏挑唆,卖三春那是最大的耻辱,那是败坏陶家门风,都是错误的。”多了四夏也理解不了,她一时接受不了,架不住多说几次,慢慢的,就融进她的意识。

    四夏呆呆地听着,不以为意。

    三春高看了永明一眼,这孩子毕竟读过书,比较有脑子,知道打拉结合,教育四夏,永明聪明,要是好好读书,一定有前途。

    从武他也是个人才,只是这个战乱年代,武人都没几个好下场的,出人头地虽然是战乱时期最好,可是死的也多,三春总以为永明习武不抵习文有前途,十年后就是赵匡胤的天下,偃武修文,如果永明能文能武可是件好事。

    永明就是不喜欢读书,看在她对自己的这份爱心,也要把他引向正途。

    三春这样打算着,只要对她好的人,她都要报答。

    对她不好的人,她只想躲开她们,不想与她们纠缠,生命与光阴是自己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与那些馋懒奸猾的妇人搅和,太不值得,她要尽快走出这个家,独立生存,等到自己成年,攒下一大笔财产,选择一个自己属意的人,过完在古代幸福的一生。

    。

 第34章 杨氏夫妻的阴谋

    三春想了一阵子,永明还在说教四夏:“以后不准找娘告状,不准撒谎胡说,不准见好吃的就抢,女孩要有脸面,让人家笑话,以后是要倒大霉的,娘的话对的要听,不对的不能听,对与错自己要用脑子想想,我是你兄长,娘不教你就由我来教,想吃好的,得自己上进肯干,光靠抢别人的是不对的。”永明可不管四夏能否接受,一个劲儿地叨叨。

    “以后要老老实实听话,否则我会下狠手。”永明又威胁两句,看四夏不怎么服气,但是她没敢跳嚎。

    三春了然,到四夏这种程度只用嘴教导是不行的,就得文武结合。

    四夏灰溜溜走了,可能她没有告状,或是谷氏动着费劲,一连十天谷氏没来找三春的麻烦,好肃静,十天里他们就卖了四趟鱼,铜钱儿慢慢攒下,没敢往家拿,都藏在了林子里,往地里一埋很保险。

    三天能吃顿菜包子,算是饱饭,家里谷氏每天躺倒床上,饭也捞不到吃,周氏只顾自己做吃的,谷氏爬不动,周氏可自由了,啥好吃啥,管他什么男人女人,几天她连藏带吃把大米抢光,杨氏抢了小部分,陶永清两口子可气个半死,陶永清也只有吃些包谷,杨氏恨得牙痒,动手打不过周氏,陶永清只有装斯文,他敢向周氏伸手,周氏就喊“调戏她”。

    陶永清还装文化人儿,哪敢像永明一样斗泼妇,只是气得干瞪眼。

    陶司空一家是一天一场,找陶渊民分家,陶渊民站在爹这个角上,能耐他何?

    陶家的门第虽然一般,可是现在却成了河东村,甚至党峪镇火爆一时的大户,人人嘴里谈论的是陶家的新闻,什么带着肚子来的,什么卖女儿要一百两,什么没有血缘的父子天天对阵,什么分家就能僵持半个月。

    大伙儿认为热闹的还在后头,每天田间地垄不谈论陶家而不乐。三春每天闲下来都四处串动,听听村民怎么议论陶家,有没有人同情她。

    古人都认为忤逆父母是不孝,她抗婚和谷氏对着干,别人会怎么议论她。

    到最后让她很满意,同情她的不少,讲究她忤逆父母的不多。

    有几个小姑娘讲说她不孝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就不尊从,到王家也是享福,还让陶家损失了一笔财富,大不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三春万分鄙视这几个丫头:让给你们好不好,她们看重的是一百两,好像是给她们的。

    三春细听细瞧,才认定是楚离的两个妹妹和另外两个人,三春感到诧异,她们与楚离好像不是一个爹的,楚离为人和善,从不乱说话,这俩丫头像谁?嘴这么损。

    三春不想让她们知道自己听到了,免得以后见面尴尬,她只是想听听有同情她的没有,才得知了几人的龌龊想法。

    在外边的陶司国回来的也勤了,大概是卖两个女儿的钱也让他抠得差不多了,谷氏出不来钱,陶司国仗着什么在外边混。

    陶永福这些日子天天回家吃饭,周氏连他那份儿也不给留,陶永福气极了,捶了周氏好几顿。

    谷氏一倒下,这家里就变成土匪窝了,陶司国和陶永福把家里的口粮都倒腾走大半儿卖掉,离收秋还有两个多月,二十来口吃什么?

    剩下的粮食被周氏杨氏抢了,只做自己那份饭,没有饭吃的只剩三春他们兄妹五个,还有床上躺着的那个谷氏。

    怎么办?永明头次面临这样的危机,床上躺的是亲娘,怎忍等她饿死,永久和四夏饿得乱叫,两天后,四夏都哭不出声了。

    永明兄妹三个去了趟钟离府,得到了五百铜钱,吃了顿饱饭,永明心狠了几次,没舍得动这几个钱,如果谷氏发现了来钱之道,他们的财源从此就绝了。

    为了教育糊涂的娘,让她开点儿窍,看看她娇惯的儿子是怎样对她的。

    也想让谷氏尝尝三春日常吃的食物,弄了点儿麸子面,熬了碗糊糊,喂到谷氏的嘴里一口也没存下,那个味道儿一进嘴,她就往外吐,永明心里也不忍,眼圈儿有些红。

    门帘儿掀开,陶永清夫妻走进来,托盘里是一碗白花花的粳米粥,两人都是笑盈盈的,杨氏先开口:“娘,饿坏了吧?媳妇做了米粥,炒个鸡蛋,病人怎么能饿着呢?”

    两人扶起谷氏,杨氏就一勺一勺喂她,谷氏眼圈儿红了,看着二儿子夫妻,有些感动。

    虽然不喜欢这个媳妇,儿子可是她金贵的,陶家的希望,又这样孝顺,真得想法卖掉三春,把这个儿子供出去。

    心里再度下了决心,陶渊民挡不了她的财神,是她生的孩子,陶渊民凭什么管,翻脸就翻脸,刘氏那份钱,她也不想给了,刘氏已经做不了主了,陶渊民只是在硬撑着,过几天就会被陶司空搞垮,有了一百两她就万事大吉,分地没人种也不怕,大不了租出去。

    杨氏喂完谷氏,笑呵呵地慢条斯理和谷氏聊嗑:“娘,大米被大嫂和三春抢光了,四夏也饿了两天,我给她送碗粥去。”

    谷氏连忙问:“你做粥的米是哪来的?”

    “婆婆,我们饿了一天,大人受得了,孩子受不了,我起早到了娘家借的,等有了再还,不能饿坏娘。”

    杨氏这话,听得永明这个气,周氏她俩抢光了大米,还成了她娘家的,诬三春抢米,影儿都没有的事,她两口子安的什么心?

    永明没有那样的弯弯绕,怎么想得明白。

    谷氏当即气得就要爆起,大眼珠子瞪出老高,恨不得杀了三春,对周氏没有那么大的恨,周氏吃进肚也是奶她孙子,她不觉得冤枉,三春吃了她的米,是让她挠心抓肝儿的疼,支撑起胳膊就要下地,立刻打死三春把米抢回来。

    永明真想抽杨氏几耳光,平常看着老实巴交的,敢情这样阴毒,对三春那个受气的人落井下石,你缺不缺德。

    永明声音有些烦躁,很不耐烦的语气对谷氏说:“你,你有一点儿定力好不好,三春敢抢你的米?我们天天在一起,她那儿要是有米我看不到?二嫂真是好计谋,你和大嫂抢光了米,还来诬陷三春,你搞这套阴谋为什么我不管,你要是打三春的主意,我不会坐视不理的,知趣的,赶紧收起你的小算盘儿。”

    永明一点客气不会给杨氏留,谷氏是他妈,怎么对待三春他也无招儿,杨氏就不同了,敢算计他们兄妹,他会让她死的难看。

    陶永清不乐意了:“永明,你就这样不尊重长嫂,仁义礼智信你没读懂?”

    永明冷笑两声,眼睛眯成一条缝儿,既鄙视又带揍人的冷意:“要人尊敬,也要行端走正!”

    杨氏看到永明的眼神,浑身发冷,她没想到永明一个大小子会这么计较,女人唠嗑他还较真儿,三春是这个家人的皮球,踢来打去的,哪有人维护她,永明这不是闲的没事干,护着那个丫头,卖了钱也有他的利益,真糊涂。

    。

 第35章 小糠生活

    杨氏赶紧挣理,眼光闪烁:“娘;三春抢米有人看见,我可是听大嫂说的。”

    变得真快,一下就糊到周氏身上,永明初次认识了这个杨氏:好阴毒,比周氏还坏。

    揭露了杨氏的诡计,永明也懒得搭理这俩人,袖子一甩,大步出了谷氏房门。

    四夏已经饿懵了,正吃三春喂的麸子粥,真是饱了不好吃,饿了甜如蜜,四夏没病,就是饿的,进嘴就咽,不管什么一劲儿往里吞。

    吃完麸子粥,又吃糠饽饽,别说,这丫头嗓子眼儿还真粗,糠饽饽咽得也顺溜。

    这都是三春的恶做剧,本想给她带回几个菜包子。但一想让谷氏知道也是麻烦,再者就是想教育一下四夏,谷氏不能动,是个最好的时机,大娘们儿,二娘们儿不可能伺候她,没有麸子粥,糠饽饽,四夏只有饿着,就是让她吃点儿苦。

    永明把杨氏的话告诉三春,面带疑问:“三春,为何杨氏诬你抢米?”

    三春就笑起来,一副能掐会算的模样,多简单的事情,这种伎俩她也使,谷氏但是个明白一定儿的人,也不会被她糊弄。

    抢米的事情怎么瞒得住人,一思索就明白是周氏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