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105部分

重生小地主-第105部分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吧。”张氏给连蔓儿使了个眼色。何氏干活粗心,没啥责任心,张氏也怕她挑的豆子不干净,到时候坏了一锅豆沙。她是个开朗的人,既然答应一起包饽饽,就不会斤斤计较,而且她一直认为,多干点活累不死人,她看不上偷懒耍滑的人。

连蔓儿还没说什么,那边何氏将手里挑了一半的豆子又扔回笸箩里。

“娘,俺挑了一遍,还得让蔓儿再挑一遍,要不,俺就不挑了?”何氏咧着嘴道,“娘啊,俺也手疼。”

(完)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战

连蔓儿有些哭笑不得,心说这个何氏还真是会钻空子,就是不知道周氏会不会纵容她。

“你不想挑豆子了?”周氏问。她根本连头也不抬,手里继续挑着豆子,动作又快又准。

“娘,你不是让蔓儿来挑吗,那还费那二遍事干啥?”何氏道。

“行。那你别挑豆子了。”周氏将手里一把豆子挑完,这才抬起头来,“你去把大门口那几捆柴禾拾掇了。”

“啥?”何氏显然吃了一惊,“娘,那可十来捆柴禾……”

“十七捆。”周氏道,“吃晌午饭前,你把那些柴禾拾掇好。下晌,再拾掇十捆。”

连蔓儿暗笑,何氏想捡便宜,可惜周氏不会象纵容连秀儿那样纵容她,这下撞上铁板了。

所谓的拾掇柴禾,就是拾掇高粱杆。乡村人家每一样东西,都要派上用场。将高粱杆上的叶子扯下来,用来烧火,只留下光秃秃的高粱杆,明年种菜的时候就要用它来夹帐子、搭黄瓜架、豆角架。

何氏当然不愿意,挑豆子虽然麻烦,可坐在炕上暖暖和和地,要是出去拾掇柴禾,就得在风雪里站半天,外面的雪是不大,可风不小。

“娘,俺还是挑豆子吧。”何氏腆着脸笑道。

“把你二伯娘挑的豆子给我。”周氏就沉下脸,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瞟了眼何氏,就将她挑的半笸箩豆子递给周氏。周氏接过去,用手在里面扒拉了几下,就捡出一粒沙子。

“这就是你挑的豆子,你眼睛长后脑勺去了。干啥啥不行,还不拾掇柴禾去,等我伺候你是咋地?”周氏对何氏瞪起眼睛。

一粒沙子,混在豆沙中,被谁不小心吃到了。磕掉一颗牙齿,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何氏还真是粗心。

何氏自知理亏,不敢违拗周氏,就慢腾腾地下炕,嘴里一边咕哝着“就捡俺们这老实的欺负”。

“柴禾不收拾完,你别回来吃饭。”

周氏又加了一句,何氏这才撅着嘴出门去了。

“这一笸箩,都重新挑。”周氏把笸箩里豆子都倒进大笸箩里。然后将空笸箩递给连蔓儿。

连蔓儿就坐了何氏空出来的位置,小七也跟着凑过来,帮连蔓儿挑豆子。

“这不是玩的,好好挑。”周氏就道。

小七就撞了连芽儿一下。“这不是玩的,好好挑。”

连蔓儿觉得有些好笑,小七这家伙也会欺负人,尤其是有哥哥和姐姐在跟前撑腰的时候,不过这孩子心眼好,欺负人也就是调皮,不会过分。小七欺负的人,仅限于连芽儿、连朵儿和六郎。

连芽儿挪了挪身子,慢吞吞地挑豆子。也不说话。她的性子既不像连守义,也不像何氏,平时在家里就被四郎和六郎两个欺负。

“五郎那,咋没来?”连秀儿突然问道。

她们家发了豆芽,每天都有人来买,屋里当然要留人照看。张氏想上午的活计,用不着几个孩子。就只带了连枝儿来。五郎在西厢房看书、写字,接待可能来买豆芽的人,连蔓儿和小七是闲不住,好奇,所以也跟了来。

张氏就要说话,连蔓儿却抢在了前头。

“我哥在外边,和四郎、六郎在一块那。”连蔓儿就道。

“都玩野了,也不知道回来帮着干活。”连秀儿就抱怨道。

大家都不吭声。

人多干活快。将近晌午的时候,豆子就挑好了。张氏和赵氏找了两个大木盆,倒了水洗豆子。豆子虽然挑干净了,但是上面沾有灰尘之类的东西,也要洗掉。将豆子洗净后,又另外换了水。将豆子泡上,这一上午的活计才算完。

“那我们先回去了,下晚儿再过来。”张氏就道。

“去吧。”周氏道。

连老爷子似乎要说什么话,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说。

连蔓儿几个就从上房出来,雪粒子还在下,比早上小了一些。连蔓儿特意朝大门口看了一眼,那里摆了一排的柴禾,不过却没看见何氏。

“肯定又上哪家串门去了。”张氏小声道。

回到西厢房,连守信和五郎已经在烧火做饭了。

“晌午咱吃啥?”小七就问。

“还是三和面的馒头,酸菜冻豆腐,再炒个酸辣味的豆芽,咋样?”连守信和张氏商量。

“行,晌午多吃点,晚上吃饽饽,还不知道啥时候那?”张氏就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连守信笑道。

所谓三和面的馒头,就是用黍米面、杂豆面,加上少许的白面蒸的馒头,因为加了白面,吃起来口感好了许多,而且也很顶饱。豆芽菜就是加干辣椒炒,出锅之前特意加点醋,酸酸辣辣十分爽口。他们一家人都很爱吃。

酸菜冻豆腐是他们这里冬天的家常菜,将酸菜切丝,买了白豆腐放在外面冻的透了,吃之前拿进屋来化一化,切成小块放进酸菜汤里炖。

现在夜里屋子外的温度,已经达到零下十几度的样子了,白豆腐在外面冻上一个晚上,一块块地比石头都硬,能打死人。可是炖在酸菜汤里,那美味却是头等的。

连蔓儿尤其爱吃冻豆腐。

“爹,多放一块冻豆腐呗。”连蔓儿就笑道。

“知道我们蔓儿爱吃,还能少放了。”连守信道。

吃过晌午饭,张氏就从屋角的一个篮子里,拿了两大串穿在一起的叶子出来,泡在了水里。

“你姥姥上次来给咱带的,清香味的。下晚儿咱的饽饽,就垫这个。”张氏道。

傍晚的时候,连秀儿过来,叫张氏去煮豆子。没有任何添加剂,要煮出好的豆沙,全靠的是对火候的掌握。往年煮豆沙的活计,都是张氏一手包办的。

这个时候,连蔓儿已经有些明白了。

“我就说,咋咱爷说一起包饽饽,奶咋就一点没反对那!”

“多干点活,累不死人。”张氏还是那句话,“就是不一起包,咱自家也要煮豆沙,顺手帮他们煮了,也不是啥大事。”

连蔓儿往外看了看,大门口那些柴禾晌午是啥样,现在还是啥样,不知道何氏有没有吃晌午饭,再看看低头烧火的张氏,连蔓儿暗自叹息。

如果不是发生了那些事,周氏是绝不会让他们分出来过的吧。张氏现在帮着周氏干活,心态能这么好,自然是她的性格使然,不过也是她尝到了分家另过的甜头,对一些偶然的麻烦、刁难就更不放在心上了。

等豆沙煮好了,黄米面也发好了。发好的黄米面的体积几乎增加了一倍,有一个面缸的盖子都给拱起来了。

连老爷子检查了黄米面和豆沙,连连点头,表示很满意。周氏也都看过了,依旧板着脸,却挑剔不出什么来。

上房东屋,已经点起了油灯,三张饭桌并排摆在炕上,一家的女人都在桌子边坐好了。包饽饽,是女人的活计。男人们负责将一团团的面团从缸里取出来,再揉揣一番,递到桌子上。

连蔓儿看见何氏也在桌旁坐下了,就多了一个心眼,拉着张氏、连枝儿离何氏远远地坐了。

开始包饽饽,张氏就给连枝儿和连蔓儿两个做了一下示范。一个饽饽用多大的面团,用多少豆沙馅。

连蔓儿就学着样,挖了一块面团,在手中揉,面团有些粘手。等面团揉的顺了,就用手指在面团中间压,将面团压成一个锥形,再用勺子舀适量的豆沙填进去,压实,然后将口捏上。口一定要捏紧,不然蒸的时候会露馅。之后,再将面团揉成圆形,下面垫上叶子,放在帘屉上,一个饽饽就完成了。

小七坐在连蔓儿身后,眼巴巴地看着。他也想包饽饽,可周氏不让,怕他糟蹋东西。

等一帘屉饽饽包好了,就拿到外屋去,上锅蒸。饽饽蒸熟了之后,就要送到院子里去。外面非常冷,不用多久,冒着热气的饽饽就冻上了。这也是为什么连老爷子选在晚上包饽饽的缘故,晚上气温更低,饽饽冻的更结实。

冻好的饽饽,会放进瓦缸里,放在房檐下,可以保存一个冬天。

连守信、连守义、连守礼,还有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就负责来回运送饽饽和烧火蒸饽饽。连老爷子不用干活,他也不闲着,常出去看,帮着看蒸饽饽的火候,看饽饽冻的怎么样。

一帘屉一帘屉的饽饽送出去蒸,连蔓儿看看两个面缸里的面,还有那几盆一动没动的豆沙,抬起袖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也不是说累的不行,是外屋的火烧的越来越多,屋里就跟着热了起来。她现在是完全明白,周氏为什么愿意让他们一起包饽饽了。

要包几百斤的饽饽,其中包括连守仁一家的口粮。连守仁一家都不在,二房里能包饽饽的只有何氏和连芽儿,这娘俩包饽饽跟绣花似的慢。而张氏一个人能顶上两个人,连枝儿和她也能顶上两个大人,这要是没有她们娘三个,周氏带着人包到明天去,也包不完。

而且她有些饿了,闻着外面饽饽的香味,连老爷子和周氏不发话,没人敢说想吃。而且,有些事,她们应该自己打算打算了。

“娘。”连蔓儿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的张氏。

(完)

第一百六十六章 纠纷

“娘,我饿了,小七也饿了。”连蔓儿就小声跟张氏道。 张氏抬起头四下扫了一眼。

“咱家不还有枣糕?娘给你们热在灶台上了。你和小七回屋去,先垫垫。”张氏压低了声音对连蔓儿道。

饽饽蒸了一锅又一锅,但是你饿了,却不能吃。得等着家里的当家的长辈发话,这样大家伙才能一起吃。这就是老一辈的规矩。张氏心疼自己的孩子,怕他们夜里饿,宁愿另外先准备下了吃食,也不去打破这个规矩。

平时最懒,脸皮最厚的何氏,已经咽了好几次口水,却不敢提吃饽饽的事。还有四郎、六郎两个在屋里屋外来回地走,也不敢去偷吃。从此就可见,这个规矩的神圣程度。

当然,张氏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她心里,有这样一条衡量的标准,贪嘴是可耻的。虽然孩子们饿了,要吃东西很正常。但是周氏那一张嘴是最狠的,如果他们说饿了,要吃饽饽,肯定会被周氏骂贪嘴。

“想吃饽饽。”小七嘟着嘴小声地道。

“那就等一会,我估摸着一会你爷就该发话了。”张氏疼爱地看了一眼小儿子道。

果然,又有饽饽出锅的时候,连老爷子终于发话了。

“都歇一会,吃饽饽。”

屋里、屋外的几个孩子都欢呼起来。

新出锅的饽饽一个个黄亮亮的还冒着热气,连蔓儿夹了一个,用手撕去垫在下面的叶子。她能认的出来,这一帘屉的饽饽是她们娘三个包的,大小十分均匀,而且皮薄馅大。轻轻一口咬下去,就能吃到豆沙馅。糯糯香香的黄米面皮、甜甜软软的豆沙馅。面皮略有些粘牙,豆沙馅里的红小豆没有完全碾碎,比她前世吃的红豆沙更真材实料。口感也更好。

连蔓儿吃了两个,还想要吃,无奈她身子小,胃也小,已经觉得饱了。再看连家众人,二房的几个半大小子还有连守义和何氏几个,这个时候已经吃下去了多半个帘屉的饽饽,而且看样子还只是个半饱。

“今年的饽饽真好吃。”连蔓儿就道。同时暗暗地向张氏使了个眼色。

“爹,今年的饽饽好,给大姐家多送点吧。”张氏就道。

“今年包的多,看吧。咱家的够吃了,就给兰儿家多送些。”连老爷子道。

“往年不是都送二百个,那今年……”张氏又问。

“我看今年就送……”连老爷子没有说具体的数目,而是看向周氏。

“啥送不送地,到时候再说。”周氏简洁地答道,同时目光犀利地扫了张氏一眼。

周氏的警惕性不是一般的高啊,自己的老实娘,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连蔓儿有些无奈地想到。

“爷。你给我家分多少饽饽啊?”小七就笑嘻嘻地问连老爷子。

张氏和连守信不方便说的话,或者他们说出来怕引起周氏和连老爷子反感的话,由小七以撒娇的口气问出来,最为妥当不过。

“这饽饽还没包完那,你们就想着分饽饽了?”没等连老爷子说话,周氏就沉下脸,啪地一声将碗摔在桌子上。

小七的包子脸皱了起来。大颗的泪珠在眼睛里打转。

连蔓儿头顶上挂下几条黑线,她们一家努力地营造着欢乐、和美的气氛,结果周氏并不领情,说翻脸就翻脸,还是对年纪最小的小七。

连蔓儿心疼了,恼了。

“分给我们饽饽,是我爷早都说好了的,小七问一句咋啦?”连蔓儿将小七搂过来。一边拍着他的背安慰着,一边愤怒地看着周氏。小七并没说什么无礼的话,退一步说,小七是她最小的孙子,一般人疼还疼不过来,就算小孙子说点什么过分的话。也不会计较。周氏真是不可理喻。

“娘,小七就是问问。这饽饽我们肯定得都帮着包完了。”张氏道。她是实心眼,以为周氏听小七那么问,就认为她们要拆伙,自己包自己的去,所以赶忙说话,想让周氏放心,同时,她也心疼小七,被周氏凶的流泪了。 “再说,他就一个孩子,娘你犯得着发这个火吗?”

张氏尽量忍气,她没有想到,即便这样,还是捅了马蜂窝。

“啥,你们这是帮我包饽饽?”周氏气的脸色通红,挥舞着手臂,头发几乎要竖起来了,“我还欠了你们的情了?你们也有这个脸说!我老了咋地啦,我一个人顶你们三个,我让你们帮着干啥?你们一窝子大嘴连马地吃我的,你敢指着我的脸说嘴!丧了良心的,大的小的都丧了良心,这老天长着眼睛那,我看你们的报应……”

连蔓儿有些瞠目结舌。同时,她对周氏的性情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周氏是硬脾气,她从不求人,更何况是求自己的儿孙,儿子是从她肠子是爬出来的。儿媳妇是儿子的人,孙儿孙女们是儿子生的。她是这些人的恩人,她的儿孙这辈子,下辈子,甚至下下辈子,无论怎样都是报答不完她的恩情的,所以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