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435部分

重生小地主-第435部分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三十里营子,连蔓儿直接回家,连守信则是送连老爷子和木板去了老宅。

到了家,连蔓儿就将买木材的事跟张氏和五郎说了。

张氏和五郎都点头,说这件事情办的好。

“我爷他一个人去看棺材板,哎……”五郎微微皱眉。

“老宅那几个不得继,他有不好意思找你爹和你三伯,有啥法子。”张氏就道,“蔓儿许下了他爷的装裹衣裳咱也给出,我这就挑几匹布,一会送过去。”

张氏做事十分利落,一会功夫,就挑了两匹白布、两匹青缎子回来。娘儿几个正看着缎子说话,连守信从外面走了回来。

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前身后事

连守信从外面一进屋,连蔓儿、五郎和张氏就都不由自主地打量起了他的脸色。看到连守信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娘儿三个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我都听蔓儿说了,你把板子给送过去,老太太说啥没?老宅别的人那,都有啥话没?”张氏让连守信上炕坐了,就关切地问道。

“老爷子都跟他们说了,板是我给买的,打棺材的钱也是我出。老太太啥也没说,他们别的人更是没啥话可说的。”连守信就道。

“咋这回都这么消停那。”张氏轻声说了一句。

连蔓儿也有些诧异,这次就连守信送连老爷子回去的,老宅几乎所有的人在只面对连守信的时候,都是更不加掩饰他们的真实情绪的。可是这次竟然没有人挑刺,连周氏也没说什么,这可不奇怪了。

难道老宅那些人终于转性了?周氏也终于觉得用语言刺伤她人没意思了?

不,不,当然不是。

连蔓儿转念一想,就将这件事给想明白了。

老宅人这样的态度依旧是源于大明朝百姓对于死亡和身后事的格外重视。为连老爷子打一副好寿材,是比送给连老爷子数倍等价值银钱或者别的财物更具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对于一个普通的庄稼人来说,光棺材板就花了十几两银子,这是不能够想象的奢侈和尊贵。

而且那板还是连老爷子自己相中的,没人能够从中挑刺,也没人敢这么做,即便是周氏,她也不能而且不敢。

或许今天她们家的这个举动,和以前她们所作的任何以及所有的事情,包括没分家时她们的忍辱负重,以及分家之后的各种忍让、孝顺、供奉和各种收拾烂摊子相比。这一件事情的分量跟重。起码是在连老爷子以及老宅的那些人眼里。当然,可能很多其他的人也会这么想。

这就是文化、习俗的力量,不管合理不合理。

这一会工夫,连守信也看到了炕上放着的布匹。

“这是给老爷子预备出来的?”连守信问张氏道。

“嗯。”张氏点头,“这几匹布是做装裹衣裳的,一会给老宅那边送过去。装裹的铺盖啥的,我是打算另外拿布、棉花,我这给他做。”

“还是你想的周到。”连守信朝着张氏笑。因为由衷的感激而使他的脸色有些发红。

周氏的习惯,或者说是她定下的规矩,个人的男人和孩子个人管。连老爷子这些年的衣裳鞋脚以及铺盖,都是周氏自己缝制的。还有她自己的。以及连秀儿没出嫁之前的这些东西,也是她一手包办。

周氏自诩针线活做的俏,很有些居高临下,谁都看不起的意思。所以,她虽然让媳妇们孝敬,但是针线活上却不让她们为自己做。到了现在,连老爷子和她自己的身上,也全都是她的针线。在她看来,这是她的骄傲。她的权力领地,别人不能介入。

张氏就是想到周氏的这个脾气,才没有主动去包揽给连老爷子做装裹衣裳的活。贴身的衣物让周氏安排去做,而那些铺盖,是她做儿媳妇的想尽的一点孝心。

“爹,这个板买了,啥时候打棺材?”五郎向连守信问道。

“尽快。”连守信几乎不假思索地道。“我看老爷子也是这个意思。”

不仅仅是三十里营子,也不仅仅是庄户人家,而是大明朝老百姓都有这样的一个念想,就是要在生前备下、并亲眼看到诸如棺木和装裹衣裳、被褥这些东西。很多庄户人家的女人,甚至都还在健朗的时候,亲手为自己缝好那一件件装裹的衣裳。

当然,能够这么做的一般都是喜丧。也就是活到了比较高的寿数的自然死亡。

五郎和连守信商量了几句,就都起身。说是要去寻找合适的木匠。

“他三伯不行吗?”张氏就问。

“三伯那就靠着这个手艺吃饭,我知道这些天他手里接了不少活。老爷子又有点心急,还是不找他了。”五郎就道。

要给连老爷子做棺材,就得耽误连守礼自己手里接下的活,会影响他一家的收入。

“不过,这个事一会还是打发人给他送个信儿。到时候他能抽出几个工,过去帮帮忙,那也尽了孝心了。”五郎又道。可以说,他替连守礼那边考虑的相当周到。

“行,那你们爷俩去吧。”张氏见五郎办事这样妥帖,不由得又是骄傲又是满意,就冲连守信和五郎摆手道,然后又问,“那晌午饭还回来吃不?”

“回来吃。”连守信和五郎都笑着道。

等连守信和五郎都走了,张氏又叫过连枝儿来,她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两个又开了柜子,挑选给连老爷子做装裹铺盖的布匹。

这期间,张氏一直叙叙地说着一般庄户人家的葬仪是什么样的,什么该准备多少套衣裳,多少套铺盖,都有什么忌讳等等。

连枝儿和连蔓儿都很仔细地听着,这是她们以后生活中会需要的常识。虽然大家都会祝愿自己的长辈、亲人长命百岁,但是他们却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生前自然要尽孝,而身后事自然也要为她们操办的妥妥帖帖。

将给连老爷子做装裹铺盖的布匹和棉花都准备了出来,就放到了东屋的炕上。

“这两天得闲我就开始动手,”张氏对连枝儿和连蔓儿道,“我打算把你三伯娘也叫过来,我们俩一起做。”

“那现在就叫我三伯娘和叶儿过来,和她们说呗。”连蔓儿说着话,就打发人去请了赵氏和连叶儿过来。

张氏就将事情跟这娘儿两个说了,赵氏连连点头。能给老人做装裹的衣裳和铺盖,这不仅仅是尽孝,它还是一种“权力”和“荣誉”。赵氏自己并没有能力做这件事,张氏将东西都准备好了,只是让她有空过来帮着缝几针,这是特意带携、抬举她。赵氏不能不感动。

“那咱就从明天开始做,咱着紧点,做好了就给老爷子送过去。老爷子亲眼看见了,这也就能放下心来了。”张氏就又对赵氏道。

“行。”赵氏感激地道,“还有给老爷子打棺材那事,叶儿她爹不会打棺材,刚才和她四叔还有五郎说了,到时候过去给帮工、打下手。我们也没钱,就能出些力气。”

好的棺材要漂亮、舒适,而且还得结实,尤其是缝隙必须处理好,也就是说要做好水密。打棺材这是一个技术活,连守礼目前还真是独自担当不了这个活计。

“心意尽到了就成。”张氏就道。

晌午,连守信和五郎回来了,一家人吃了晌午饭,连守信又看到张氏准备出来的那一大堆布匹和棉花,对张氏的感激和满意之情又多了几分。

“……岳父和岳母那,咱也给备出一份来吧。”连守信就和张氏商量道。

这个事情,不用连守信说,上午连枝儿和连蔓儿就已经和张氏提了。但是这件事,从连守信这个做姑爷的嘴里提出来,和张氏自己做主,或者连蔓儿几个张罗,其意义就很不一样。

连守信这话音还未落,张氏的脸上就有了霞光,那是高兴的。

“她姥姥和姥爷那,人家都有准备,用不着咱啥。……你有这个心意,……你说了算。”张氏道,竟然还有些小忸怩。

连蔓儿几个交换了个眼色,就都笑着从屋里出去,随手还将屋门给关上了。

傍晚,小七从念园回来,一家人吃了晚饭,就将给连老爷子准备的布匹拿着,往老宅来。

太阳西斜,炎热渐渐被一丝丝的凉爽所取代,街道两边大树下坐了好多吃过晚饭出来乘凉的事。乡村中,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的,何况是连守信在集市上买了两块好板送到老宅这样的事。这些乘凉的人,自然也看到了她们拿着的那些尺头。

问候与询问此起彼伏,人人都感叹连老爷子有福,能有这样孝顺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

走进老宅的大门,就看见了房檐下摆着的那两块木板,今天的老宅格外安宁,周氏竟然破天荒地没有用斥骂来迎接她们。

老宅的人此时也都吃完了饭,都坐在上房屋里,看连蔓儿一家进来,都忙纷纷起身让座。

等大家重新又都坐定,张氏就将那几匹白布和缎子送了上去,说明是给连老爷子做装裹衣裳的。

“……铺盖的东西我也都备下了,没拿过来。我打算让他三伯娘帮着我,我们一起做好了,再给你老拿过来。”

“好、好。”连老爷子连连点头,又叹气,说连守信和张氏太破费。“还用啥缎子,咱这庄户人家,用不上这好东西,换几尺大青布就行了。”

“爷,给你老准备了,你老就留下吧。”五郎就道。

周氏盘腿四平八稳地在炕上坐着,她低下头,伸手将布匹和缎子翻看了翻看,尤其是在那两匹青缎子上流连了一会,才收回手。她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将头垂到了胸前。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不要脸

周氏沉默的出奇,那边连守仁、连守义几个也都沉默地呆坐着。

“这还是四叔、四婶想的周到,也做的周到。”蒋氏见大家都不说话,就忙笑着道。

连守仁、连守义几个这才如梦初醒,也跟着附和起来。不过,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们说的是相当的心不在焉、言不由衷。

不过这个时候,连蔓儿也没有什么心思去理会这些人会怎么想。

说完了装裹衣裳和铺盖的事,连守信和五郎又跟连老爷子说起打棺材的事来。

“我和五郎找人打听了,要说咱们这十里八村的木匠,打棺材打的最好的一个是罗家村的老罗木匠,还有一个是大沈屯那边的张木匠。”连守信对连老爷子道。

“这俩人我都知道。”连老爷子很快地接了话。看来连老爷子这要买木板、打棺材绝不是突然起的念头,应该是琢磨了一些时日了,因此对相关的事情才会这样了解。

“爷,这两个人,我都打发人去说了。都说有空,看你老更中意哪个,咱们就选哪个。”五郎就道,“明天咱就能把人请来。”

“好、好。”连守信不仅主动给他买了棺材板,还不用他催促,就将后续的事情给安排到这个程度,说不欣慰,那是假的。连老爷子的脸上,露出了很久以来第一次最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俩都是好木匠,也没啥可挑的。哪个都行。”

“……后街的王三爷的那副棺木,好像是罗木匠给打的。那个棺木,打的周正啊。”略微一顿,连老爷子又感叹道。

连蔓儿就笑着看了五郎一眼,五郎也笑了笑。不用提醒,五郎也听明白了,连老爷子是更中意罗木匠。

“爷,那咱就请罗木匠?”五郎问。

“就请他吧。”连老爷子这次没有再犹豫。直接应了。

“那我这一会就打发人过去,明天就请他过来。”五郎就道,“就让他在这院子里打,爷你正好每天看着,看见啥不中意的,就让他改。罗木匠这工钱,你老不用操心,都是我们出。饭也是我们管。就让他听你老的使唤就成。”

“别。别,”连老爷子将身子往五郎这边又凑近了些,说道,“木板那大头都是你们掏了。这点工钱、供饭啥的,就不用你们了。家里都有现成的。”

“爷,你就别和我们客气了。”连蔓儿笑道,“这是我爹、我娘、我哥,还有我们一家的一片心。”

“是啊,爷,你啥也不用管,就做监工就行。”小七这个时候也道。

“你老就别争了,这个事。我们给你老包下了。”张氏和连枝儿也道。

“好,好啊。”连老爷子重重地点头,此刻只觉得心窝子里热热的。“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将事情都和连老爷子谈好了,一家人就要告辞出来。

“哎呦……”突然,周氏在炕上发出长长的一声呻吟。

众人的目光,就都转到了周氏的身上。

周氏还是以盘腿。脸垂在胸前,两手交握在腿上的姿势坐着,似乎是从刚才就一直没有动过似的,但是刚才那怪声又确确实实是她发出来的。

“哎呦……”屋里一阵静默之后,周氏胸膛起伏,发出了第二声。

连蔓儿一家人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有些腻烦同时也很无奈。周氏就是这样的性格,有话从来不会好好地说。她总是要将别人弄的不自在。然后逼着别人先开口。

“爹,那我们就先走了,好给你老安排罗木匠的事去。”这一次,连守信没有纵容周氏,而是起身说道。

“去吧。”连老爷子干脆地点头。

一家人起身,刚刚迈步。就听见周氏又发出哎呦的一声。这一声,更加悠长、响亮,比前两声更加让人难以忽略。连蔓儿从侧面看过去,可以看见周氏此刻正紧闭着眼睛,而一双手的手指却在飞快地绞缠着。

连蔓儿暗暗腹诽,还正因为周氏今天没刺连守信,觉得她转性了。那怎么可能那,这不,又开始要作怪了。

“你这是咋地啦,有话就说。”连老爷子看了周氏一眼,高声道。

“我能咋地,我还能咋地?”周氏终于抬起头来,冲着连老爷子发作道,“谁把我当个人,谁那眼睛里还有我。我老不死的,没人待见。哪像你,是个香饽饽。”

这个话在此时此刻说,就相当的有意思了。

“又咋地你啦?”连老爷子无奈地皱眉,“在这个家里,天老大、地老二,你就是老三。你不把别人咋地就算了。这好好地,你又闹腾个啥?有啥话,你就不能好好说?”

“我说话,我说话人家就当是放屁,当我是老猪狗那,我今天闭上眼睛,明天就能把我给扔沟里。”周氏恶狠狠地道。

“哎呀,这是咋回事?”连蔓儿就故作惊讶地道,“我们没住这院子里,是发生了啥我们不知道的事了,这院子里,是谁给我奶气受了?”

连蔓儿这么说着,一家人都心领神会,将怀疑、谴责的目光投向老宅众人。

“没有,没有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