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53部分

重生小地主-第53部分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九章 觉醒的包子

“跟我学啥?”连蔓儿有些奇怪地问连叶儿。

“我想学蔓儿姐,不再受气,也不让娘再受气。”连叶儿的脸就红了,嗫嚅了半天,才鼓足勇气说道。

没想到连叶儿不声不响地,心里却有志气。这是一只有了觉醒意识的包子,连蔓儿感慨地拍了拍连朵儿的肩膀。只要能够这样想,就是包子能够迈出的一大步。

连蔓儿正看不过去赵氏和连叶儿受周氏的气,还没想出该怎么帮她们,现在连叶儿先和她提起来,她心里很高兴。

“叶儿,你能这么想,你就能不受气。”连蔓儿道。

“真的吗,蔓儿姐。”连叶儿欢喜的红了脸。

“当然。”

“那蔓儿姐,我该咋做?”连叶儿就问连蔓儿。

“叶儿,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如人 ?'…'”连蔓儿就问连叶儿。

“我、如果我是个儿子就好了。”连叶儿垂下头,小声道。

赵氏之所以直不起腰来,就是因为这些年都没生一个儿子。就是在她前世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女孩子生活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何况是现在那。连叶儿应该感觉到了,因此也有了深深的愧疚感。愧疚感还是轻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负罪感。

可怜而又可悲。但却并不是连叶儿的错。

“叶儿,你一定要相信,你一点都不比别人差。”连蔓儿郑重地对连叶儿道。

“蔓儿姐……”也许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而且说话的人还是她心中最佩服的。连叶儿受到了相当大的触动。

“只要你有志气,肯努力,你能比儿子更强。”连蔓儿又道。

“真的可以吗?”

连蔓儿点头。

“你要想在家里不受气,下次遇到你觉得不平的事,比如说,奶再欺负你和你娘的时候,你不要怕,要反抗,把你心里想的大声说出来。和奶说不通,你就找咱爷说。”连蔓儿握了握拳头。

“要反抗。嗯,蔓儿姐,我记住了。”连叶儿也学着连蔓儿的样子握了握拳头。

连蔓儿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想到,她和连叶儿的一番话,会对连叶儿以后的人生造成怎样重大的影响。连叶儿后来为了反抗所作的事。甚至让她都惊讶不已。

连守信吃过了饭,回到西厢房。

“爹,你吃饱了没?”连蔓儿就忙着问。

“吃饱了。”连守信就道。

“再吃个馒头吧。还是热乎着那。小七,你给咱爹弄个馒头去。”连蔓儿就对小七道。

“哎。”小七痛快地答应了一声,就去锅里又拿了一个馒头出来。这个年代没有微波炉,有的时候就会将饭菜放在还有余温的大锅里。上面将锅盖盖严,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温的功效。

小七拿了馒头。掰开,在里面抹了肉酱,又放了几根葱叶在里面,递给连守信。

连守信坐在炕沿上换鞋,腾不出手来。

“爹,我喂你吃。”小七就爬到炕沿上,喂连守信吃酱肉馒头。

“小马屁精。”张氏就嗔道。

“才不是。”小七鼓着嘴道。

一家人就都笑了起来。

“小七是爹的宝贝儿子。”连守信换好了鞋,三两口将一个馒头吃下,就抱起小七来,抡了一个圈。逗得小七咯咯地笑个不停。

“……还得去找朵儿,今天夜里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你们娘几个先睡。”连守信放下小七。对张氏道。

“现在夜里可凉了,枝儿。给你爹再找件衣裳出来。”张氏道。

连枝儿答应了一声,就打开衣柜,拿出一件蓝色粗布的褂子递给连守信。

连守信将褂子穿在身上,又嘱咐了张氏和几个孩子两句话,这才出门去了。院子里聚集着刚才在上房吃饭的一众人,大家都燃起火把,分成几伙,出发朝不同的方向去找连朵儿。

已经是亥时时分了,因为刚吃过饭,也不好就休息。连蔓儿就想着因为出去找连朵儿,洗好的花生还没有泡上。

连枝儿和五郎就将大木盆端到屋子里,将洗好的花生倒了进去,连蔓儿拿了秤,按照花生的重量,称出要用的大盐,花椒、八角、桂皮、和茴香,这些都是泡花生的作料,还有一样大蒜,要加的分量最重。

将这些作料都称好倒进大盆里,又往盆里倒入水,浸没所有的花生,然后几个孩子都坐在大木盆边上,将一颗颗的花生捏开一点,这样可以让花生更快的入味。

张氏坐在炕上,继续缝着衣服,娘几个一边干活,一边说笑。正说的高兴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

“四婶,睡下了吗?”

是蒋氏的声音。

“还没那,月娥了,你有事?进来说话吧。”张氏忙道。

蒋氏这才从外面进来。

“四婶,我看见你们亮着灯,我就过来了。”

蒋氏的眼睛红红的,看来是狠狠地哭过了。

“月娥啊,快坐。”张氏就放下手里的针线,招呼蒋氏坐下,“妞妞那,是不是睡了。”

“我把妞妞哄睡了。”蒋氏点了点头,“四婶,你忙你的,我就是想在这坐一会。”

“我这不闲着没事,就是缝件衣裳,也不急着穿。”张氏笑着道,“月娥,你脸色可不大好。”

“四婶。”听张氏这样说,蒋氏就再也忍不住,开始啜泣起来。

“别哭啊,你是不是担心朵儿?”张氏连忙劝道,“全村的人都出去找了,肯定能找到。”

张氏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了安慰蒋氏,还是这么说了。

“四婶。就我和继祖俩在家……。朵儿要是找不回来,继祖……还有我,这得落一辈子的埋怨啊。”蒋氏哭道。

“你是个好的,四婶知道。朵儿这事,咋能怪你那。”张氏道。

蒋氏在忙乱中,第一个发现连朵儿不见了,还曾前后院地找了一遍,又去告诉了古氏。是古氏和连花儿并不在意,说连朵儿是故意躲起来,吃饭的时候就会回来。按理说。蒋氏是尽到了她的责任了。

“四婶,话是这么说,可……我这心里……”蒋氏哭个不停。她是一肚子的委屈,一直压在心里,不好说。并不仅仅是因为连朵儿这件事。

本来在镇上住的好好的,她和连继祖带着妞妞,单独住着宽大的房子。可是回到村里。就得跟连守仁、古氏,还有连花儿连朵儿姐两个挤住在一个屋檐下。她忍下了,想着过一段时间也就好了,但是尴尬的事情却接二连三的地发生。

她作为孙子媳妇。表面上是置身事外,但是并不能完全幸免。比如说前阵子古氏带着连花儿和连朵儿姐妹去县城。一住就是十来天。家里正忙着收秋,她也并不熟悉农家院子里的活计,还要照看妞妞。周氏给她这孙子媳妇面子,没有太使唤她干活。但是看着别人忙碌,她并不能像古氏、连花儿和连朵儿那样,安之若素,她觉得不自在。

她明白,古氏能够离开那么久,不怕人说,就是因为有她在家里。这样就算别人问起。古氏也可以说留下了她伺候婆婆。她就是被古氏扔在家里顶缸的。

可古氏不仅仅是她的婆婆,还是她的亲姨妈,她的不满又怎好在别人面前说出来。

还有今天这件事情。虽然是连朵儿用开水烫伤了连花儿,但是她当时就在旁边。还是做大嫂的,古氏和连花儿现在一心是要治好烫伤,还没理会。等这阵子过去了,如果连花儿腿上留了疤,能不埋怨她吗。

蒋氏有苦说不出,因此哭的极为伤心。

“朵儿不见了,惊动了这么多人,奶对我都没好脸色了。”蒋氏哭道。

“好孩子,你奶就是那个脾气,过些日子就好了。”张氏安慰蒋氏。

“大嫂,连朵儿不见了的事,你早就告诉了大伯娘她们。你真心担心连朵儿,咱们都看在眼里。”连蔓儿就道。蒋氏是个精明世故的人,不过在对待她们一家,还有连家的其他人方面,蒋氏倒从没表露出过不好来。而且在张氏危急的时候,蒋氏曾拿了人参片过来。连蔓儿心里对蒋氏还是有些好感的,愿意在这个时候还这份人情。

“这事不能怪大嫂。家里要是谁说大嫂啥,我爹和娘一定会帮大嫂说话。”连蔓儿道。

张氏也立刻意识道,蒋氏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也忙点头。

“月娥,你是好孩子。你放心,咱们别的做不了,一两句话还不能说嘛?”

蒋氏深夜过来,不仅仅是倾诉,就是想让张氏和连守信在需要的时候,替她说两句话。现在张氏痛快地承诺下来,她的心就放宽了一些。同时她也更感觉道,连家几房人口,就属四房的人最通情达理、好相处。

蒋氏又和张氏说了一会话,看夜深了,就回上房去了。

第二天,连蔓儿早早地起来,吃了饭,就将泡好的花生倒进大铁锅里煮。等花生熟了,就用笊篱将花生捞出来,控干水分,装进两个篮子里。这样的花生,水分还是太多,因为没有烘干箱,只能晾晒。

连蔓儿就将梯子搭在房檐上,和小七两个提着篮子上了房。

小七手搭凉棚,四下看了一圈。

“二姐,你看,马车……

(完)

第八十章 连花儿回来了

连蔓儿顺着小七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辆马车正从青阳镇往三十里营子来。

“是往咱们村来的。”连蔓儿放下手里的篮子,她对那辆马车并不在意。“小七,往南边看看,看咱爹回来了没有?”

昨天晚上出去寻找连朵儿的人,在后半夜和今天早上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他们都没有找到连朵儿,甚至询问周围村庄、青阳镇上的人,也没有谁曾见过一个连朵儿那样的小姑娘的。

现在大家都吃过了早饭散去了,连守义和两个儿子正在东厢房补觉。可是连守信和连守礼还没回来。他们两个最实在,也不知道找出去了多远。

“没看见咱爹。”小七翘起脚张望了一回,有点失望地道。

站在房顶上,视野开阔了许多,一下子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但是村庄周围有山、有树木,也不一定什么地方都能看到。

“或许爹就在回来的路上了,咱看不到。”连蔓儿就道。

小七就点了点头。

“咱先干活吧。”连蔓儿招呼小七。

姐弟两个将几个盖帘一个挨着一个铺在房顶上,然后将篮子里的花生在盖帘上均匀地摊开,今天的天气很好,暴晒这一天,花生里的水分就能干了,也差不多能达到烘干的效果。

“蔓儿,小七,你俩咋先跑到房上去了?”连枝儿和五郎抬着一桶水从院子外走回来。连枝儿一抬头就看见连蔓儿和小七蹲在房顶上了,她立刻就急了。“不是说等我和五郎回来吗,你们俩,胆子也太大了。”

连守信不在家,水缸里的水没了,连枝儿和五郎就只好去抬水。走之前说好了,等她们回来,她和五郎上房晾花生。是担心连蔓儿和小七年纪小,不放心让她们俩爬那么高。

连蔓儿和小七就都笑。

“咦,马车到咱们家门口了。”连蔓儿听见大门外马车的声音。就站起身去看。刚才的那辆马车正停在连家的大门口。连蔓儿见马车帘子上并没有宋家的标记,心里就有些奇怪。连花儿去宋家的铺子治伤。怎么回来的时候宋家不派马车送那。

“大伯、大伯娘和花儿姐回来了。”连蔓儿就大声向正房喊道。

连继祖和蒋氏忙从屋里出来,迎了出去。连守仁从车里探出头来,被连继祖扶着下了车,接着两个人回身接了连花儿,最后是古氏,由蒋氏扶了下来。

连蔓儿和小七从房顶上下来,看着大房一家进了上房。

“不知道花儿的腿上治的咋样了?”连枝儿小声道。

古氏的脸色不是很好。连花儿则是埋着头,看不见她的脸。这个样子,情形应该是并不好了,起码是并没有达到她们的预期。

“他们还不知道连朵儿丢了那……”连蔓儿想了想就道。她心里很奇怪,古氏他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若是以往,他们没有借口还要找出借口来在县城里多住一些日子,怎么这次却急巴巴地赶了回来。三十里营子到锦阳县城,是三十里的路程。连守仁他们现在回来,肯定是天还没亮就从锦阳县城出来了。真是奇怪。

连蔓儿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就听见连守仁和古氏在上房里同时惊叫起来。古氏的声音又惊又怒。原来是他们将连花儿放在西屋后,就到东屋去了,知道了连朵儿丢了的事。

“……三叔和四叔那一伙人还没回来,或许就能把朵儿找回来。”连继祖这样安慰古氏。

“我的命好苦。我可怜的花儿,我可怜的朵儿……”古氏就哭了起来。

连老爷子和周氏都阴沉着脸,蒋氏在旁边默默地抹眼泪,一屋子的人都不说话。

“我这才走了一天不到了,就把我一个好好的闺女给……”古氏哭道。

“哭啥哭,合着是我们把朵儿弄丢了,我们对不起你?”周氏从昨天一直忙到现在,听见古氏话里带刺,就恼了,“老大媳妇,昨个继祖媳妇跟你说了朵儿找不着了,你不当回事,那个时候不去找,不跟我们说一声,你现在还有脸哭?”

古氏听了周氏的话,就变了脸色,将嘴捂住,发出闷闷的哭声,却不再敢说什么了。

“朵儿能去哪那,她一个小孩子。”连守仁坐在那皱着眉。

这时候,就听见大门响,连守信和连守礼带着几个人回来了。

上房里的人听见动静,猜到是他们回来了,就从屋里面走了出来。古氏虽是一双小脚,却走在了最前面。等她看清进来的都是村里的男人,并没有连朵儿的时候,立刻就哭着瘫软在了地上。蒋氏忙去扶古氏,却被古氏一把推开了。蒋氏低了头,还是何氏将古氏从地上拽了起来。

“说不定是她自己个躲哪了,过两天自己个就回来了。”何氏道。

这话当然安慰不了古氏,只能火上浇油。

“……我们几个一夜不停地找,小安屯儿、大安屯儿都找遍了,哎……”连守信叹气道。他的脸上灰扑扑地,裤脚,鞋面和脚底都是泥,还有沾了好些个草叶,苍耳子。连守礼,还有同去的几个汉子的模样也都差不多。

这样找了一夜还没找到,那么连朵儿不是死了,就是被人拐走了,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可能。

古氏喉咙里咕噜了一声,眼睛一番,就厥了过去。

“扶你娘上那屋先歇着去。”连老爷子忙道。

连守仁、连继祖和蒋氏忙抱扶着古氏去了西屋。

“烧火做饭,”连老爷子就对周氏道,“大家伙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