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14部分

诸夏-第14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英国人挑起来的,所以我们不得不防。”
    “噢,要真是这样,那还真得防着点他们,这些混账不讲信用我倒是知道,欺软怕硬也听说过,不过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些道道。”陈寿亭抓着下巴沉吟道。
    陈晓奇一笑道:“家驹哥说的没错,我了解到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好吧,这段时间我安心的在家看书吧,正好我的一些学业有些生疏了,我得赶紧重新捡起来,到时候上大学别再跟不上。”
    “上大学?”两个人听他这么一说,同时楞了一下,异口同声的问道。
    陈晓奇也不嬉皮笑脸了,正容道:“是的,我想过了,我还是要上大学才行,现在我年龄还小,资历也浅,干不了什么大事,最好还是到大学里面去深造一下,多学一点东西总是有用的,到时候帮六哥得忙也能得力。”
    陈寿亭拍着自己大大腿叹道:“上学好啊!你六哥这辈子就吃不认字的亏,现在想学也晚了!这不我整天寻思着,等我的孩子长大了,也送他到外国去留洋,学点大本事回来,省的跟我似的窝在这里动弹不了,没文化干不了大事,这个理咱得认。老七有这个想法很好,六哥无条件支持你,你打算去哪里,要花多少钱?跟你六哥说!”
    陈晓奇一笑道:“去哪里现在还定不下来,钱的问题嘛,我自己有办法,先不用六哥担心。”陈寿亭一听这个马上就急,陈晓奇赶紧按住他,道,“六哥先别急,我不是说不找你,我这也不小了,总得自己先琢磨点门道试试,有你做后盾我心里有底,实在不成了,那不还得靠六哥嘛。”
    陈寿亭这才把心放下。再闲扯了几句后,天色不早了,他们还要回住处休息,三个人就散了。不过陈晓奇果然守信,从那天开始,一直到他跟陈寿亭正式结拜那天,他都没再出门惹是生非去。倒是卢家驹因为交游广阔,青岛很多外国人都认识他,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那天晚上闹出来的事情跟他有关,不过当事人已经去上海了,这里暂时也没人找他们麻烦。这件事情就这么沉寂了下去。
    八月十五之前的一天,在包括山东首屈一指的商界巨子、山东成德面粉厂的苗翰东先生,中国经济界的大家、现在隐退的周家周怀义先生,以及青岛的许多外国洋行代表,陈寿亭的岳父、干爹、周村通合染厂的周掌柜,以及卢家驹的父亲、张店有名的儒商卢老爷子等人的见证之下,陈晓奇和陈寿亭结为兄弟。
    仪式结束之后,酒宴闲聊之中,陈晓奇突发奇想,给苗翰东出了个主意------将面粉厂进行增值,也就是所谓的深加工。在这之前已经做到全省最大的苗氏根本没考虑过要更进一步,因为他们现在的生意就算是再扩大一倍也不够忙活的,中国缺粮食缺白面吃的人海了去了。陈晓奇却不那么看,他就着酒兴,给在座的人上了一堂跨时代的经济课,其中的内容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浅薄的很,可是在那个时代却是振聋发聩的。他首次提出来产业链的概念,让这些商人们明白了为什么日本人从中国买面纱,运回日本织成布再运回来还能比中国本埠布便宜的道理,不仅仅是日本政府补贴、中**阀剥削的原因,经济上,日本人勾结军阀控制棉花产地压低收购价,在上海大肆开设纺纱厂压低生产价,加上政府补贴免税的措施,加起来拥有竞争力的事实,进一步阐述了产品再加工增值的必要性。
    苗翰东等人尽管学贯中西,但是对于这些经济方面的眼光显然有局限性,毕竟陈晓奇这套从郎咸平那里剽窃来的理论即使在21世纪的中国也是少有人知,更别说现时代的人了,幸亏他说的比较简单,听者却都是一时俊杰,理解起来没那么困难。
    接下来顺理成章的,陈晓奇负担起来给面粉厂增值的任务,不过这仍然难不倒他。他手里可是有一样制胜法宝没用过------钙奶饼干!
    青食钙奶饼干是后世中国享誉几十年的优质产品,在六十年代初全民缺钙的时代,没有牛奶喝的中国人特别是儿童普遍营养不良钙质缺乏,在“保护下一代”的使命之下,众多的食品厂使出了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其中青岛的饼干厂创造出来钙奶饼干这种优质产品。在经过初期的骨粉添加之后,改良为葡萄糖酸钙作为钙质添加剂的配方一直沿用到21世纪,亿万民众曾经在不同的年龄段品尝这可口的美食。曾经在几十年中,蜡纸包装的钙奶饼干都是走亲访友必备的礼品,说印象不深是不可能的。
    陈晓奇出马,当然不会再重复用骨粉制造的初级阶段工作了,他直接给出了化浆、调面、压片、冲印等工序的大体规划,以及面粉、鸡蛋、奶粉、白砂糖、植物油、钙质等配方。并且连广告词都想好了,在这个时代,史无前例的提出来补钙协助骨骼成长和防治佝偻病的维生素的概念,并进一步发展出食疗的说法。
    不仅如此,陈晓奇还根据自己后世的知识,告诉苗翰东将饼干产业做大做广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后世超市里常见的各种疏打饼干、蔬菜饼干、巧克力曲奇、三明治夹心等等,至于怎么加工,那就不是他能说明白的。
    不过这显然足够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可行方案不是傻子谁都看的出来其中的商机,比起来六十年代,20年代的中国人生活同样困苦不堪,城市家庭和地主富农们有了吃饱饭的机会,却没有改善下一代体质的办法,而陈晓奇这一出无疑是及时雨。他这灵机一动的策划,不留神就将中国人补钙的时间往前提了整整四十年,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深远影响那是无法估量的,中国人缺钙的历史从此之后一去不复返了。
    苗翰东最后是满怀着赞叹和遗憾走的,当年他出三十万大洋挖陈寿亭未成,陈寿亭重情重义的守着自己岳父那点微不足道的产业,兢兢业业十年发展成现在青岛第二大的染厂,一代商界奇才就此失之交臂。而今陈晓奇横空出世更是让他感叹,陈晓奇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他现有的资产在最小投资改良之下增值三倍都不止,而着短短几个月内陈还与法国人达成了一看就是长远宏大的合作,还能写出来染布的方子,这更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才啊!大到他那间山东最大的面粉厂都容不下的程度了,一时俊杰啊!幸亏是他的兄弟!

第十七章 春—药大亨
    忙完了那一段后,陈晓奇有一段时间闷在染厂的实验室里面鼓捣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陈寿亭问他他也不说,只是嘿嘿诡笑。没几天他又从柜上支了几十大洋,然后在青岛的各大药铺买回来大包小包的药材,从那之后染厂厨房里经常弥漫着一股熬中药的味道,熏得陈掌柜的直皱眉头,再次质问陈晓奇,这厮还是严守秘密不说。
    这一天早晨,位于团岛的大街上,“德仁堂”药铺刚刚打开门,里面的人随便往外泼了两盆水冲了冲夜晚的灰尘,便草草了事的不管了,而后从里面出来三个腰扎板带的彪形大汉,横鼻子竖眼的拎着两条长凳往大门两旁一摆,左一右二的就懒洋洋坐在上面,一条腿还踏在长凳面上,颤抖着另外一条腿,浑身没有四两肉似的贱样,一双贼溜溜的眼睛斜溜着朝来往的人身上瞟着,怎么看都不像好人。
    这“德仁堂”说是药铺,其实是地痞们收保护费的场所,附近归他们管的地面上,经商开店的老师百姓们摄于他们的淫威,没奈何每个月给这帮孙子上供,这帮人干拿钱名声不大好听,不知道从那一辈开始弄了个卖药的名堂,几个大洋不过买一付几文钱的药材。
    大清早的又不是收租子的时候,这帮地痞便很没趣的在那里晒太阳,时不时冲着路过门口的大姑娘小媳妇吹下流哨,然后自以为得计的嘿嘿淫笑。
    打远处跑来一辆黄包车,正正的停在药铺正门口,从上面下来一个身材高大西装笔挺带着礼帽的男子,正是陈晓奇。他随手给车夫几分钱的车前将其打发走,转身来到药铺台阶前,带着墨镜的脸上泛起一丝笑容,很是稀罕的上下打量着这个门面儿,同时似是有些鄙夷的打量了一番那三个地痞。
    地痞们被他的墨镜给看的浑身不自在,这年头,老实人不敢打量他们,有身份地位的人不屑于看他们,被一个衣冠楚楚摸不着深浅的人这么看法,他们从心里就觉得不习惯,可是陈晓奇那打扮跟这时代的牛人们一个款式,在这些地痞眼中很难猜的出来是哪家留洋回来的少爷,得罪不起的人物啊!那一身的西装就够他们忙活小半年的呢!
    这么干瞪眼不是个事啊!领头的地痞站起来,歪着头塌着肩膀冲陈晓奇一抬下巴:“嗨!你!你干什么的?站这里干嘛呢?”
    陈晓奇微笑道:“哦,你给何老大禀一声,就说大华染厂陈晓奇来访。”
    “你谁陈晓奇?大华染厂里面那位七少爷?”地痞先是一愣,继而恍然大悟似的一拍脑门,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道,“呵呦!感情是七少爷大驾光临了,稀客稀客啊!快往里面请!那谁,顺子,赶紧泡壶茶去!七少爷您先坐,我这就叫老大去!”
    哈着腰侧着身,地痞殷勤的就将陈晓奇让进里面的八仙桌旁,然后那个叫顺子的地痞就急忙去泡茶了,他则一溜烟的往后堂跑去。没多长时间,就听后面有人故作豪爽的哈哈大笑道:“哎呀!我说怎么大清早的喜鹊叫呢,原来是七弟大驾光临了,欢迎欢迎啊!”
    说话间,一条大汉晃着膀子从后堂走了出来。此人身高能有一米八,肩宽背阔,约么三十来岁年纪,剔着短寸头,一身对襟绸布短打,腰里扎着板带,撒脚裤子老头鞋,浓眉大眼的,脸上一道狰狞的疤痕从额头划过右眉,看起来很有些凶恶的气质,一双眼睛不大但精光乱射,满嘴的黄牙。行走起来虎虎生风,大老远的就冲着陈晓奇抱拳,。
    陈晓奇根本就没坐下,见正主来了,微笑着摘下眼镜,双手也同样冲对方拱着,淡淡说道:“小弟今日不请自来,何当家的还请不要见怪啊!”
    这个家伙叫何大庚,原是青岛海边上出了名的一个地痞头子,陈寿亭初来青岛开厂的时候,这家伙上门来收保护费,这年头的地痞们流行开彩,也就是后世那些小偷们管用的伎俩------自残!别看这帮人不懂得心理学,他们可是知道,这人能见到对别人狠的,却见不得对自己狠得,那鲜血淋漓的样子往往能够吓住了人,在惊恐和怜悯之下,大部分人不愿意跟这些亡命徒计较,就遂了他们心愿。
    可惜何大庚找错了对象,陈寿亭要饭的出身,从小走江湖看惯了各种手段,连土匪他都不在乎,怎么可能怕这些地痞们?结果何大庚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来吓唬人,陈寿亭却是喝着白酒蘸着盐巴就将他的大腿肉给生吃了!
    何大庚吓坏了,关上门跟陈寿亭拜了把子。当然那种结拜跟陈晓奇后来的结拜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跟陈晓奇那是实心实意要做一辈子兄弟,跟何大庚这地痞则纯粹是不愿意跟他们纠缠。从那之后何大庚逢年过节还真就送东西去孝敬,陈寿亭却不怎么理他。
    陈晓奇结拜的事后,何大庚是去过的,只不过他一看到场的那些人不是一方权贵便是要员外宾,哪一个也不是他能攀得上的,赶紧的扔下贺礼报了个名就躲了,这个陈晓奇是知道的,至于为什么今天来找这个家伙,自有他的道理。
    何大庚摆手摇头,哈哈笑道:“七弟这话说得就见外了,你是寿亭的亲弟弟,那也就是我何大庚的兄弟,哪里来着这么多礼数啊!你什么时候来,哥哥都是高兴的。说起来,你到青岛这么长时间了,咱兄弟都没有一块坐坐,这都显得生分了,今天这可是机会难得,不管有什么事,你都得让哥哥我好好的请一顿才行!”
    陈晓奇呵呵笑道:“好说好说。何大哥的生意最近可好啊?”
    何大庚摆摆手道:“嗨!什么生意啊!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啊!当然比不上你寿亭哥那么大的工厂赚钱啊!这风吹日晒的,糊弄个吃喝将就吧。怎么,你老弟有什么生意好照顾哥哥不成?”
    陈晓奇道:“还真让何大哥猜着了。今天我来,的确是有一桩生意要跟你谈谈。”
    何大庚小眼中精光一闪,脸上却是不懂声色的说:“哦?这可是稀罕啊!你老弟的名声现如今可是传遍了青岛城啊!那洋鬼子丹尼斯都找你合伙做买卖,济南的苗先生也说你一个主意让他赚了万贯家财,前些日子听说咱们染厂还出了一种特别鲜亮的布,那也是你老弟的手笔,人家都说你老弟是财神转世啊!你能有心来照顾哥哥我,那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到里面说去。”
    将陈晓奇让进了里间分宾主落座,何大庚又说:“老弟啊,先不管你有什么生意,有一样我弄不明白,你那么多的好法子生大财,为什么不自己拉旗杆立山门,还给别人那么多的份子,这不是吃亏了吗?”
    陈晓奇笑道:“这个说来不稀奇,何大哥应该当知道,小弟是刚从美国回来,国内的情况那是不怎么了解的,再者说我要做的买卖都是大投入大本钱,凭我孤家寡人那是折腾不起来的,开山立柜什么的,我年纪还小也不能服众,根本就做不起来。”
    “哦,是这样。”何大庚轻拍着桌子道,“不过,你大约也知道你哥哥我是混道上的生意,跟你寿亭哥他们不是一路,你有好生意干嘛不去跟他张罗,怎么想起来找我呢?兄弟你别觉得我话说得直,这事还是先说明白的好。”
    陈晓奇道:“这个没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我要做的这一档生意,我六哥一定不会做,也一定不会让我做,所以我想来想去,只有何大哥你最合适。”
    何大庚道:“哦?这可稀奇了,是什么生意?难道也是捞偏门的路子不成?”
    陈晓奇道:“差不多吧,也还算不上,何大哥的手下肯定都做过。你知道,有的男人到了关键时候,顶不住,不管用,干着急没办法,我的这一种药物,恰好就是给他们提神提气的,效用与别个绝不类似,不仅效果好还没什么副作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何大庚恍然大悟:“啊!不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