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260部分

诸夏-第260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不下于这时代其他列强的总和,英法等过对此合适甚为忌惮的。而今经过十年蛰伏,谁知道他们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什么没有对外公布过的杀手锏!
    另一方,则是以新发明巨多而闻名的美华集团,特别是足可以拿到诺贝尔化学奖的陈晓奇大老板,更是这个庞大科研队伍的领军人物,他的存在足可以支撑起世界化工业的半边天,在他的影响下,世界石油化工业这几年来取得的巨大进展是无可估量的,即使单纯计算他不断推出的一系列精细化工技术带来的工业产值,那是要以十亿美金计算的,可以说,他的成就比起来闻名于世的诺贝尔和被雪藏的特斯拉有一比!
    这么强势的两方面碰到一起,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剧烈的化学反应呢?不过这种纯商业性的交流会,不主动邀请的话,其他的势力是不好意思强行介入的,他们只能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其中的具体内情,以便作出判断。

第二一六章 中德合作
    这么强势的两方面碰到一起,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剧烈的化学反应呢?不过这种纯商业性的交流会,不主动邀请的话,其他的势力是不好意思强行介入的,他们只能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其中的具体内情,以便作出判断。
    表面上的德国考察团当然不是那么简单,他们也绝对不是仅仅的化工业的高手,这里面首先是克虏伯公司的军火研究人员,莱茵金属的工程师、专家,冶金专家,化工业的高手,还有军方的一些秘密代表,这一次总数上百人的考察团可谓名目繁多种类繁杂,很明显,这是一场对山东集团的全面考察,其结果将会影响到双方之间将来是否有可能进行的大规模全方位合作意向。
    为了安抚外界的那些关心者,没过多久考察团就开始往外放消息,首先是山东美华集团将要引进德国的煤变油技术,在石油严重贫乏的中国利用充足的煤炭储藏进行改变。众所周知,德国人在这方面的水平是首屈一指的,在上次大战中就凭着这技术,他们不但提炼出足够的制造炸药的“苯”,还制造出了足够的汽油煤油。
    中国贫油的结论,首先是从洛克菲勒家的美孚石油传出来的,他们最早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曾经对经验中可能出油的一些地方进行勘探考察,结果出了延安那个一千多年前就众所周知的一点点石油之外,没发现别的,所以他们的结论是,中国缺油。
    而对于中国石油储存也倍加关心的日本人以及俄国人也都曾经进行过这样的勘探考察,结果也是差不多的,除了找到大量地煤矿之外,石油这一新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没有找到。按理说,煤炭储量巨大的山西山东东三省,都应该有类似的石油存在,但是他们就是没找到,包括一些权威的地质学家在内,都是这么想的。
    延安油田矿区,是陕西非常集中的矿业中心,其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都不俗,但是开采难度相当大,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深挖。一年下来能出十万吨油就很不错了,这样的投入产出比,相对于目前东南亚那些动辄一天几万桶地大油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列强对此都失去了兴趣。
    而有心将那片地方进行大开发的陈晓奇,在得到勘探部门的汇报之后,也知难而退,与其费那个劲在那里跟大自然恶劣环境较劲,还不如早早的将老君庙那一带的油田给挖出来呢。反正那里足够偏远。产油量又不大,列强没什么兴趣,日本人有兴趣他也进不去,老毛子么?貌似现在还不要紧,区区年产量十万吨的油田。不值当的他们劳师动众。
    如此,中国贫油论在国际上有了市场。而陈晓奇这方面出于自己地目地,也公开对外宣扬这种悲观论调,以今日的中国,他这种在石油化工业的“权威人士”的说法,是很能够弄凉了一些人的心地。当然,这里头也有些不甘心的人,比如著名地李四光。
    1927年,应蔡元培的邀请,李四光南下筹备地质研究所,1928年的时候。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他是实心用事的人,担任这个职务之后。就一刻不停的带领着学生和研究人员对中国的地理山河进行实地考察,总结中国人自己的地质资料,也包括了寻找石油的事情。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地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地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
    发出这样的论调,一方面是其强烈地爱国心,认为偌大的中国不可能没有石油,即使以现在世界通行的地质理论,中国也必定存在那样的油田,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他本身地质学的造诣,他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只不过现有条件下,没办法证实而已。
    陈晓奇知道李四光的说法是正确的,他也知道假以时日有充足的设备资源支持,李四光肯定能找出后世那些著名的大油田来,这位为新中国的能源工业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科学家功勋卓著,非是后来一时。
    陈晓奇更知道中国那些大油田的事情,那太耳熟能详了,随便一扒拉就出来了,东三省的大庆油田,渤海湾畔的胜利油田,新疆克拉玛依大油田,南海之中的巨量油田,随便一个都足以支撑这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
    但是,他敢弄出来么?他不敢!
    满清倒台之后的中国已经是一块令人眼馋的大肥肉了,吸引了列强在这里折腾了好几十年,现在刚刚有点谱要撤出去了,如果他将大油田给找出来,那将是什么后果?山东,东北将会刺激的日本人不顾一切的扑上来,西北的矿产将会令贪婪的北极熊罔顾一些道义,直接大兵压境吞噬,那么英美列强会仗义执言嘛?根本不可能!他们会马上加入到分蛋糕的行列!就算政客不肯,财团们也绝对不会放过!
    弱小的国家暴露出巨量的财富,就如同一个小孩抱着金砖在街上行走一般,绝对是招灾惹祸的勾当,所以无论如何,在中国有足够自保能力之前,这些动人心的东西,还是安安稳稳躺在地下吧!
    所以,陈晓奇宁可被人看不起,也大张旗鼓的支持列强的“中国贫油论”,并坐看那些地质学家门餐风露宿居无定所,他就是一个大子儿都舍不得出,然后私底下大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地质专家,确保一切考察结果不被泄露出去——天知道那个家伙会莫名其妙的给鼓捣出麻烦来!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方面除了大力购进美国石油之外,发展煤变油技术也就是情理之中了。大家都知道一旦爆发战争,海上运输通道被截断,没有石油就全盘抓瞎了,而中国内地足够庞大的煤炭产量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与德国的情况何其相似啊!
    这样高度的合作计划,基本上其他人是靠边站地了,在中国,除了陈晓奇,没有任何其他人有这种财力和技术基础,他们干瞪眼没辙。除了羡慕,也只能看热闹了,因为随后山东公布出来的消息中附带的一项投资清单,以及将来的获利预期讲很多人都惊得舌头都缩不回去,这玩意玩不好就要倾家荡产啊!
    其后,做为回报的山东方面,也将一些实用的精细化工技术提出了跟德国人合作,那主要体现在塑料、合成橡胶、陶瓷和家电制造之类的东西上。跟军事直接沾边的东西看起来没有。这倒也可以理解,谁都不会相信山东这短短几年能够对研发能力强大的德国反哺什么军事发明,那是需要大量原始积累的。
    事实上,山东也地确没有什么值得跟人家出卖的发明,起码现在不多。德国人看得上眼的。除了炼钢技术之外,就是惊鸿一瞥的潜艇和飞机。其他的东西。山东方面也是暂时没打算露出来的,比如或火箭炮技术,比如说坦克技术,系列装甲战车、自行火炮之类的超前玩意儿,以及雷达、电子技术等等,计算机技术就更别想了。
    说实话,山东可出卖的东西还是不少地,但是都在研发阶段没有成果,让德国人加入进来,肯定会加快研发速度。但是将这时候地德国催发的跟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似的。那也不是他的本意,德国人地保密意识实在不咋地。而疯狂的小胡子谁都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来,万一跟日本联合地时候把山东给卖了,那不是自找倒霉的么?
    本质上,这时候的合作要讲究一个公平不容易,德国人急于从战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他们需要重新武装,而因为制裁的问题,十年时间荒废了,他们要奋起直追还要有些麻烦的,能够在本土之外尽量吸收一些其他的先进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而他们也不担心中国某方面势力的强大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大业,那根本都不沾边。
    山东总是能牵动一些人地眼球,将注意力拉扯在自己身上,然后高调地将这些行动的利国利民之意义弄得尽人皆知,却是深谙宣传之道地陈老板一点机会都不愿错过的指导思想造成的。
    而快要疯了的日本人,终于在11月9日这天,在上海英租界将躲避了许久的黄宗康被日本人堵了个正着,心急火燎的矢田七太郎啥都不顾了的直接冲了过去,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今天将这件事解决了!否则的话,他只有切腹谢罪了,上面下来严令,明日是新的天皇加冕的日子,在这之前他搞不定,那就不要搞了!
    黄宗康被堵到,可以说是有意,也可以说是无意。他的任务就是躲藏到某一天,然后回到上海来等着日本人找上门,接下来就是谈判,谈成什么样,看情况而定总之,最关键的拖延时间的任务已经达成,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不等黄宗康这里礼让他们,矢田七太郎就带着人气冲冲的闯进了黄公馆,上来逮着面带惊诧的黄宗康劈头就是一声恐吓:“黄先生,你的麻烦大了,你知道么!”
    尽管事前有准备,黄宗康还是给矢田的态度吓了一大跳,他貌似有些紧张害怕的嗫嚅着说:“这位先生!你这是从何说起?而且,你就这么闯进来是不是太不礼貌了!”
    矢田轻蔑的看了他一眼,心中嘀咕:“支那人就是支那人!不管生在那里,骨子里的懦弱是改不了的!若是日本人的家宅被这么闯进去,一定会拔刀相向的吧?!”
    矢田没有说话,只是仰着脸毫不客气的在旁边坐下,另一名日本随行人员用鼻孔眼看着黄宗康,大声道:“这是我们大日本帝国驻上海领事,矢田先生。黄先生,你来上海时间太短。恐怕还没认真关注过重要人士的事情吧!他能亲自来跟你谈事情,是你的荣幸!”
    矢田这才面带着矜持的笑容道:“黄先生,你知不知道自己干了一件十分愚蠢地事情?这足以将你自己陷入到非常麻烦的境地!”
    黄宗康倒也没有马上就变色,看了看门口没有拦住日本人的守卫一脸无奈的表情,轻叹一口气,问道:“矢田领事先生,您说的这话我不明白,我就是个一般般的商人,从来没有得罪过谁,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做了什么。让您这么重要的人士急急忙忙的亲自前来告诫,还请明示,赐教!”
    矢田冷笑道:“真的不知道么?黄先生,你不必在我们面前做戏!上个月你参加了南京政府的招标会,并且在这之前你囤积了大量地棉花在手里,到现在也没有脱手,对不对?”
    黄宗康道:“没错,这件事上海想必都知道的。这有什么问题么?”
    矢田“啪”的一拍桌子。大叫道:“问题太大了!黄先生,你囤积的这批棉花现在差不多都运来上海了吧?你大约是想等一段时间卖上一个好价钱吧!那么你有有没有打听过,因为你这种囤积居奇的行为,导致了亚洲地区棉花价格的极大波动,有些人已经看的很不高兴了。他们打算最近对您的仓库下手!”
    黄宗康“腾”地站起来,方寸大乱地急道:“这这是从何说起啊!我们不过是看着今年棉花价格下降奇快。空间甚大,又听说中国棉产区大受灾荒影响,因此才提前收购了一些准备自用而已,这怎么就成了囤积居奇了呢?简直是岂有此理!”
    矢田冷笑道:“是与不是,已经不是你说了算的!黄先生,你大略是不知道中国的情形吧,在上海,最有权势的除了我们这些租界国家,便是青帮的黄金荣杜月笙等人,而他们又与苏沪商业团体有着说不清地关系!因为你囤积棉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这些拥有纺织厂地势力的入货价格。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的损失。因此你已经不只不觉中竖了无法战胜的大敌了!还有一点你大概也不知道,山东的那个陈晓奇知道么?他今年也囤积了大量的棉花。原本是准备等到今年的棉花用尽之后,再趁着缺货放出来博一次大利的,但是你的囤货行为,却无形中令他地计划破产!他没有了独家优势,也便不能得利!这又是一个你绝对惹不得地人,现在你已经将中国最麻烦的势力得罪了,难道这还不是大麻烦么?!”
    如果这些话说给另外一个毫不相关地人听,可能真的会吓到人家,这听上去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不管是谁在这里做生意,这个年头是不能得罪这些人的。
    但是黄宗康跟陈晓奇究竟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日本人还不能确定,现在也算是一石二鸟的诈一诈,看看这里头到底有没有什么猫腻。不管怎么说,黄宗康都是新人,这样的话是一定会起作用的!
    果不其然,黄宗康听的脸色大变,一双眼睛没了焦点似的四下里乱砖,不由自主的在原地转来转去,双手好似没地方搁一般的抖擞着,急急的说:“这是从何说起啊!我可是当真没有跟他们作对的意思!那陈老板当时豪杰,怎么可能跟我这外洋之人计较?这青帮大佬哎!我竟未先去拜过了码头!真是失策!矢田先生,他们却要如何的下手?”
    矢田还真的就看不出来黄宗康的表现之中有没有作伪的地方,而根据他们的了解,黄仲鹏折一枝的后辈里面,出息的人才不是很多,大半都在吃份子钱粮,即便是最能干的黄仲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