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41部分

诸夏-第41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个“美华实验室”,陈晓奇拥有绝对的决定权,这一切的科研发展目前为止都还在他的掌控之中,什么东西该出现,设么东西该是什么样子,都在他的脑子里,没有用的、暂时不需要的,会被他毫不客气的否决掉,因为他没有时间好精力让这些脑袋固执的技术人员去考虑他的未来目标是什么,他只需要自己将来需要的。
    名义上在飞行学校学习的年轻人们,实际上很多时间都在飞行俱乐部中学习驾驶技术。即使没有美国政府的订单,陈晓奇也断断续续生产了24架,这种在他看来无比丑陋的玩意实在是没什么用处,不过是用来锻炼研究室也生产技术部门的手艺罢了,顺便用来培训驾驶员,除此之外无甚用处,在战场上,这东西不堪一击。
    不过有了自己的飞机之后,陈晓奇也学会了飞机驾驶,而他的那帮子训练了许久的秘密士兵们,也都学会了飞机驾驶,这也算是提前进行了军事技能储备吧。
    离着能设计出来Bf-109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晓奇也不可能让这些人都闲着,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增加了一个项目------水上飞机,这倒是正好用到了双翼。
    手边人才仍就缺乏,陈晓奇还是不能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工作,他的精力也不够用的,只能盯到哪个算哪个了。
    在1922年中,陈晓奇往国内发送了大量的优质种子和美国的先进农业技术资料,伊利诺伊州本来就是全美有名的农业州,这里的农业种植技术和良种都是首屈一指的,陈晓奇甚至不费什么劲就从当地搜罗到了大量的种子和各种农业技术资料,这些东西对于将来在他的领地进行农业生产大跃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了这时代中国数得着的大地主了,但是地多并不等于有钱。后世,陈晓奇曾经看过一份资料,山东农业在1931年-1936年达战前最好生产水平,全省平均年种植粮食作物156。9万亩,总产107亿公斤,平均单产66。2公斤。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623。1万亩,总产0。86亿公斤,平均单产13。9公斤。花生种植面积64。4亿公斤,平均单产99。7公斤。1936年大牲畜508。9万头,猪408。7万头,羊225。5万只,家禽2708。9万只。平均人均占有粮食仅281。5公斤。
    到了2006年,在农业用地减少到一亿亩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了400亿公斤,棉花102万吨,猪2778万头,羊2918万只,牛818万只,家禽不计其数。
    从这些数据足可以看出,只要有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良种,光是山东一地的农业产值就有这么大的潜力可挖,放眼全国,可想而之在这个工地面积比21世纪几乎多了一倍的时候,人口只有三分之一的年代,让整个国家农业收入增长一倍并不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只要有足够的良种和化肥、农用机械,一定可以做到,中国人要想吃饱,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山东有三千多万人口,陈晓奇这个地主还远远不够大,所以他必须要更加的努力才行。

第四十八章 山寨版JEEP
    ps:点击很不错,推荐收藏有点少啊!大家帮忙啊!开更!
    一切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发展着,陈晓奇在努力的推出更多的发明创造,不管是能不能马上就用,不管多久才能开花结果,他只是像屁股后面有一把火在烧似的,不停的、义无反顾的往前狂奔,全然不管这个世界将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变得多么面目全非,历史?未来?根本不在他的计划之中,他早就明白了,自己之所以能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就不是为了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地等着她变化成原来那个样子,不可能的。'''''网'
    他不是一个冷静理性的人,有那种所谓保持历史惯性的可笑想法,他也不是一个洞察一切的先知和智者,好像一切尽在掌握的,随心所欲的左右着这个世界的每一分变化,那不是他能做到的。他只是一个还有工作过、只有实习过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郁闷的学生,他的血性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还没有彻底的消磨干净,他还有很多这个世界同龄人类似的理想和愿望想着努力去实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
    感谢那个很像骗子的道士让他学会了玄修的方法,让他拥有了一个远超常人的无比健康的体魄和无穷无尽的精力,让他能够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疯狂的工作着,疯狂地创造着,甚至在深沉的禅定之中,会莫名其妙的回想起自己在上学的时候的样子,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片段,甚至是在互联网上看到的那些荒诞不经的帖子,那些他以为自己看过就彻底忘了的书籍和资料。
    他就像一台绘图机器,一台人形电脑,一个疯狂的作家,连草稿都不打的在打字机上疯狂的敲击着------顺便说一下,为了让自己能更加方便的将脑子里那些东西变成文字,陈晓奇突击组织了一批人,将现在的打字机的键盘变成了后来电脑键盘的那种布置,他可没有功夫去发明一种专门的汉子打字机,这个工作还是留给更加聪明的中国人去做吧。
    因为没时间搞汉字打字机,他只能用这种打字机打印英文。不过他的发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毕竟在后世数亿人甚至更多人在用的计算机键盘布置是被实际证明了有效的,陈晓奇现在就将这主要键盘布置搞出来之后,许多人很快就能发现这种布置使用起来的方便,结果这个他根本没往心里去的产品意外的畅销起来。这让他不得不临时组织新的生产工厂来专门生产这种新型号的打字机,却在一不留神之间将已经进在这上面耗费了大量心血的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未来的市场给抢了去不算,还让老字号的军火商------雷鸣登公司郁闷不已。。因为该公司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生产这种打字机了,只不过这么多年来改良的还没有陈晓奇搞出来的键盘布置更合理而已。
    陈晓奇手下的办事效率也算是比较高的,在他将后世海尔的那一套管理体系抄袭了几招进来之后,产品的质量合格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没有张瑞敏那么牛叉的本事来制定那么多的先进管理条规,但是海尔13条却是照抄来了,这个对于这时代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人具有很不错的效果,而那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责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将流水线生产诞生以来仍然出现大量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堵死一部分,在没有明确条文规定和培养起所有人的责任心之前,任何一个工段不负责任的工人都可能造成一整批产品的不合格,尽量将损失程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这算是陈晓奇先知先觉的好处了。
    1922年底,在“美华实验室”的“CO2保护焊”技术和“氩弧焊”技术初步成功之后,陈晓奇的公司另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也终于面世。
    这是一辆吉普原型车,车的外形采用二战时期世界战场上最常见的那种双座结构小体型,全车采用低合金钢轧制成型,采用两驱和四驱两种不同的配置,4X4底盘,弹簧避震悬挂系统,4速手动变速箱,四四方方的车身,钢化玻璃窗,电子打火、新型蓄电池以及专利产品“三点式”安全带等等。
    这是一辆跟这时代所有人认知中都不一样的汽车,它的外观甚至显得有些怪异,人们甚至不知道这样一辆车能干什么。
    但是陈晓奇很快就让他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了。尽管作为原型车只有50公里的时速,比起这时代的绝大多数轿车都是蜗牛一般的慢,但是它却能在各种路况之下纵横驰骋,上山下坡攀爬跨越,无论是丘陵还是野地,无论是森林还是沙滩,这种貌似丑陋的车型似乎没有去不了的地方,真的像是这种车的广告词说的那样------天地任我行!
    上流社会的人一开始是非常鄙视甚至唾弃这种看起来实在没什么品味、没有什么美感可言的车型的,但是另一种人却不这么认为,在一战期间成长起来的那些年轻人,很快就发现了这种车的不一样------这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无需更多的语言,这种注定要成功的车型很快就打开了市场,更在之后的改进型出来之后,打开了美国非常可怜的陆军市场,继工程机械之后获得了订单,尽管只有区区的几百辆车的订单,每辆车才不过八百美元。
    当然军方订单的车型不会跟民用版一样,他们需要更大排量的发动机、更庞大的车身、更快的速度、更厚实的车体钢板、高底盘和更大的载重。
    结果在种种条件的约束下,研发中心不得不一再更改各种装置,最后出来的车体巨大无比,方方正正的钢板车体加上黑亮的烤漆,粗大的轮胎,粗犷的前栅格,整辆车看起来是如此的狂放不羁,威猛无比,陈晓奇毫不含糊的给这种车型起了个名字------Hummer悍马。
    比较器粗陋的JEEP,悍马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都是截然不同的,这种车型的售价也高达三千美金,这还是在没有配备其他设置的情况下,比如说陈晓奇鼓捣出来的第一种车载式收音机。事实上陈晓奇不敢网上装,皆因这时侯的电气化条件太烂了,后世松下公司在开发出来车载收音机的时候,还时不时的起火呢,何况现在的电子管设备,根本经不住这么强烈的震动。
    军方很痛快的采购了三百辆,简化版本推向市场之后反映强烈,硬生生凭着两千多美金的售价在高档车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开拓新的市场。
    原先对这种车型极其不感冒的绅士们终究是架不住这样一种实用车型的诱惑,他们无法想象自己开着那些娇贵的高档轿车去钓鱼、狩猎、野营等等极符合身份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原来那种丑陋的家伙是在给他们掉价的话,那么这种看起来就不俗的新车型是能够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的。
    陈晓奇一不做二不休,在这个车型的基础之上,另开发出来一款新的车型------皮卡。这种后面可以装在大量物品的车型获得了这时代大量农场主的青睐,他们生活的环境和工作行者决定了他们需要这么一种方便实用、强悍耐用的车型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很显然目前没有比这种“长城”牌皮卡车更合适的了。陈晓奇在每一种媒体上清晰无比的告诉他们,长城的意思------建立在两千多年前,绵延万里的雄伟无比的人间奇迹,这代表着坚不可摧的质量和极端的可靠性。
    在柴油发动机的功率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稳定的情况下,陈晓奇毫不停歇的不断往外推出各种马力越来越大的工程机械原型车,他在不停的将这一种未来有大用的动力核心推向极致,从四缸到12缸,从12马力到260马力甚至更高。因为他知道,即使是在T34时代,也需要5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来驱动动辄数十吨的庞然大物,更不用说后世那高达1500马力的重型坦克发动机了。
    除了汽车发动机,陈晓奇还将手伸到了船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上面,进行初期设计预研工作,同时还在已经出来的大功率发动机基础之上,开始研究下一个拳头产品------重卡的工作。未来战场上,重型卡车将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助手和伙伴,未来的公路交通发展成那种动辄数百万公里的公路网,遍布全美的重卡那横冲直撞的影子陈晓奇几乎在每一部美国大片中都看得到,更不用说大名鼎鼎的“擎天柱”大哥了。
    时间匆匆而过,“美华实验室”所在的郊区农庄在数年接连不断的扩展之后,变成了一个迅速膨胀起来的工业加工中心,从最小的牙膏牙刷到巨大的起重机,从小巧的摩托车发动机到十几米高的巨大反应釜,这里的公路一再拓宽加固,却仍然被挤成一团的车辆给填得满满的,这还是陈晓奇将绝大多数大型生产设备给集中在新开辟的芝加哥工业园之后的结果。
    这个避世而居的实验室成为了引领这个时代发展的孵化器,每天都有新的发明和专利从这里走出来,数千工作人员中,研发人员和辅助人员就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人,光这些人的薪金和发明分红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用说他们因为工作需要不断添置的实验设备,这已经是超过了这时代任何一个科研机构的庞大组织,而后备力量还在源源不断的加入进来,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这里一般的热烈气氛吸引之下投身进来,然后就被每一个课题组那丰富全面的发展蓝图给吸引住了,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课题等着他们去解决,这让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有了几乎没有尽头的奋斗目标。
    科研人员是不怕困难的,因为那代表他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他们的付出是卓有成效的,在每一个难关攻克之后,他们都会欣喜的发现自己的努力成果将会迅速的在某个产品上面实现,那种成就的喜悦是后世无数郁闷的科学家们无法尝到的。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后,更多的专家学者们往往会看到自己辛苦半辈子甚至一辈子搞出来的发明创造只能孤零零的躺在角落里无人问津,至死都郁郁不得解。
    这是个如此美好的时代,人们需要无数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生活空间,像是那些非常简陋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和收音机一样,几乎每个家庭都在为了拥有这些而努力着,这一类的产品几乎是个个畅销的。
    在关键工作之外,陈晓奇也会去分一杯羹,反正他脑子里有无数的后世产品的样子,就算塑料工业现在还很不发达,远不能用大量塑料产品来制造这些白色家电的外壳,但是这不代表就没有办法,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哪怕是用硬木和钢板来制造这些电器的外壳,都是可以的。
    “美华实验室”的下属工厂在膨胀,整个尚佩恩城的工人都加进来也不够,陈晓奇将大量工厂放在了芝加哥,借助此地无比发达的物流和产业工人的资源,更大更快的将无数发明变成产品,然后运送到世界各地。

第四十九章 初见规模
    ps:啥也不说,继续更!您的推荐不要少啊!
    不经意间,时光呼呼到了1923年,在这一年的头一个月,陈晓奇提前拿到了伊力诺依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在他无可争辩的成绩和超乎大量导师们水平的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