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535部分

诸夏-第535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麻烦!
    无怪乎委员长这么愤怒,这些事情见诸报端那舆情可就没法看了!他的面子往哪里搁?民众会怎么看?历史会怎么评价?
    两个人低着头想事情,蒋介石干等着那可受不了“啪”的一拍桌子惊醒他们,厉声喝问:“说话!到底该怎么办天必须拿出章程来!”
    陈平机谨而内敛,明白此时不能乱开口。贺衷寒自觉的蒙受不白之冤蒋介石这一通臭骂很不甘心,忍不住说道:“校长!学生以为,我们不能就此被动挨打不还手!华峰刺杀事件是他个人行为,我们并无指使,此心可昭日月!他如此欺人太甚,我们必须做出反应!”
    蒋介石冷哼一声道:“你想怎么反应?他杀你一人,你便杀他十个?杀来杀去,何时才是个头?莫非一定要等到刀架在我的脖子上,你才甘心不成?!”
    贺衷寒涨红了
    辩道:“那也不能干看着他们横行无忌,如此忍气吞想不通!”
    蒋介石以手加额长叹道:“你们啊,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若是陈兴汉不如此兴师动众的报复,那才真的令人担忧那!”
    贺衷寒只觉得胸口气往上撞,差点就吐出血来!怎么个意思,他杀人还有理了?他杀我们那么多人不还手,反倒是好事?这道理从哪头他也讲不通啊!委员长莫不是给气糊涂了?
    蒋介石右手指点着虚空,嗓子有些沙哑的说:“你们难道不知道,陈兴汉的势力已经如同盈山满谷的洪水,不给他一个倾斜的口子,便要涨开堤坝一发不可收拾么!”
    站起身来,背着双手,低着头慢慢的来回踱步,蒋介石摇头叹道:“打败日军之后,他的声望、军力皆以达到顶峰,再进一步成为必然!就算他自己想要退后亦不可能!只不过苦于找不到发难的借口罢了!这个时候,列强都明里暗里的支持他,若是真的暴起发难,中央尽成齑粉矣!此时出这样的事,他若不主动追究,下面那些人岂肯善罢甘休?届时鼓噪起来,裹挟民意滚滚南下,你们说,谁人挡得住他的铁骑?”
    贺衷寒一身的汗!蒋介石这么一说,有道理!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一年多来,国民政府中有许多派势力都对陈晓奇抛媚眼表忠心,里外勾搭恨不得把那个家伙请上台来,把中央大权抢了过去!如果说在中央体系内,除了蒋校长一人之外无人能够主持大局,那么以现在陈晓奇的声望实力,取而代之并不困难!那样一来,他们这些人哪里还有出路啊!无论如何不能给他这个机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蒋介石疲惫的挥挥手:“算!这件事你们不要再推波助澜,我相信陈兴汉也不会做得太过分!他出出气也就罢了,断不至于赶尽杀绝!当务之急,你们必须要安抚好下面的人,千万别再节外生枝!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做得好事!去吧!”
    打发走了两人,蒋介石仰躺在椅子上闭目凝神思考了老半天,最后长叹一声,抓起电话给陈晓奇拨了过去。
    陈晓奇似乎早就料到,蒋介石的话一来就立刻找到了人。接起来之后,陈晓奇笑着说:“委员长有何训示?要劳烦您亲自给小弟打电话?”
    蒋介石心知他这是知故问不好发作起来,语重心长的说:“兴汉弟啊!你受了惊吓,幸而安然无恙,为兄甚慰!有些火气,出一出也就罢了,不用非要弄得不可收拾吧!”
    陈晓奇呵呵一笑:“委员长何出此言!些许小事何足挂齿!一二个宵小之辈肆意行险以图博取声名,我岂能跟他们斤斤计较!”
    蒋介石听得出来这口还没出来那!越说是不计较,其实心里头计较的更甚!除却转移内部矛盾防止堤坝崩溃的理由之外,恐怕陈晓奇对于有人敢对他下死手里面也非常不爽吧!
    喟叹一声,蒋介石说:“事已至此,还望吾弟能以国事为重今战乱才平,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生事端了!若你还觉得气不过,愚兄这厢给你赔礼何?”
    把老蒋逼到这个份上,陈晓奇也很有成就感了!这年头,以老蒋的身份位,能让他低头?那叫一个难!不过陈晓奇也明白,这位老兄不能逼迫过分,否则光棍脾气翻出来排除闹一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的结果!
    他呵呵笑道:“委员长折杀小弟了!您又没对我做什么事情,那里有您赔礼的道理!万万使不得!有您这一番慰问是天大的委屈,小弟也能咽的下了!”
    蒋介石心中憋气个混小子,你就装吧!什么天大的委屈条件么?好,就怕你没有要求!既然开口,那就有的谈!
    平了平心气,蒋介石道:“有什么愚兄能为你做的,说说看嘛!总比这么赌气要好!”
    陈晓奇暗中挑大拇指:“果然是委员长阁下,度量够大!死了那么多人只说是赌气,够狠!”
    他收起敷衍,一本正经的说:“既然委员长认为当下的大局要整顿民生内政,那么小弟建议,那些一门心思制造内部矛盾的机构,是不是要清理一下!国家虽大,总也要有规可循,不该存在的东西,是时候消失了!”
    蒋介石知道他指的是“蓝衣社”的存在,陈晓奇的意思他明白,要以解散这个宽泛的组织为代价,平息他继续追究责任的行动。
    否则的话,那可能要继续闹下去,直到天下大乱!
    蒋介石本人对“蓝衣社”也比较头疼,这个圈子太大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组织相互纠缠驳杂在一起,此时已有些尾大不掉,内中乱子层出不穷,有些失控的迹象。也罢,趁着这个机会,借着陈晓奇的手,适当的把他们理顺一下,未必就是坏事。革命已经成功,接下来是政坛争斗的时候,这些炮灰,作用不太大了!
    他略作考虑,干脆的答道:“好!就按你的意思办!不过愚兄希望,兴汉弟能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再过多牵连了!此事到此为止,如何?”
    陈晓奇很痛快的回答:“行!”
    事情就这么简单的定下来了,“蓝衣社”这个后世争论颇多的庞大组织,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烟消云散了。当然,其中必定有些人是不太满意的,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忠心耿耿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下场!这些人很快作出反抗,不过接着他们就发现,凌厉的剿杀接踵而至,这次不仅仅是陈晓奇方面的在动手,蒋介石本身也没有放任。他实在承担不起再次捅娄子的风险了!
    华峰没有马上被枪毙,在接下来的将近一个月时间内,每天都有人给他送来最新的死亡数字,有名有姓的血淋淋的名单,加上各地报纸图文并茂的报道,活生生的事实反复强调一点,由于他的擅自作为,横死的人越来越多!
    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本以为自己可以像个英雄一样慷慨就义,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就不必后悔。但在看了那么多的惨烈结果后,他痛悔的几乎撕掉自己所有的头发!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重来。华峰终究没能慷慨就义,他被枪决的时候,铺天盖地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唾骂和指责!他的死甚至没有换来家人之外任何一滴眼泪,枪声过处,倒下的是一个孤寂的身影。
    许多年以后,有人这样评论他:“当英雄碰上政客,结果永远是令人叹息的悲剧!”
    月初的保底票哇,大声呼唤!

第七十三章 砸锅卖铁
    过一个多月的喧嚣,一直到1939年的3月,刺杀事件们的视野,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凶杀案也慢慢减少,很多人却已经被杀的胆寒!
    一向以来,特种战线上的力量都保持一种很微妙的平和,表面上不管来自于什么势力人员,很少有明目张胆撕破脸对着干的,更极少有大规模展开针对性杀戮的。(读者吧 dz88)这一次,针对“蓝衣社”的剿杀可以说是“坏了规矩”的做法,短短一个月内不正常死亡的人超过一千!
    尽管如此,也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指责陈晓奇干的不对,本身这不是一次正常的冲突,这是针对他本人刺杀的报复行为,他作为一个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军阀,有这个资格和实力去那么做。当然,他的这种殃及无辜的做法必然会招致很多人的反感,甚至出现更多针对他的报复刺杀行动也不意外。不过,似乎他本人并不在乎这个!这些年来,这样的事情还少么?
    蒋介石答应遣散“蓝衣社”,看起来好像是跟陈晓奇妥协了,下面的人什么想法和反应,他是一清二楚。不过他也是没办法,现在,他和陈晓奇两个人都被架在房顶下不来了,两个人如果配合的不好,很可能国内局势就要大乱!
    相交十几年,就算不是知己,两个人的看法其实都已经差不多相同了。蒋介石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中国表面统一是他们国党做得,又有孙中山的大旗挑着,还有英美等国对于正朔的支持,三方面加起来,令他的外部软实力牢牢地压过了陈晓奇一头。不管怎么说,不管中央内部有多少派系纷争总的来说都还倾向于这个五花八门无比庞杂的国党执政的,如果陈晓奇上来搞多党轮换或者掀翻了摊子,那些人肯定不支持。所以,别看现在他控制着半壁江山,在政治上,还差一点。
    蒋介石的劣势同样明显。这个念头,要想说话有人听就得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亿万年不动摇的宗旨,凭着这个理论起家的他,再清楚不过。只可惜辛辛苦苦十几年拉起来的中央军,比起陈晓奇不计成本用先进装备堆起来的山东军,相互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若再算上山东境内的完整重工业体系和全部识字的预备役力量那种强大是令人绝望的。用军事力量去对抗,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蒋介石唯一可以依的,就是自己政治上的资本和既有的地位、名声的支撑。陈晓奇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对自己下手一统,而从他对陈氏的了解中也知道,陈晓奇自己也不敢那么做。根子,还是出在山东那种经济模式上。
    关于这一点,就算不太懂经济也大略能看得出来,山东那种经济模式要想往全国推行非有美国人的经济实力,再加上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对全国的部署提是,有一个不打仗的太平年景。现在显然不可能有的。
    通过英国朋友和美国高人的指,蒋介石弄懂了陈晓奇这么十来年就将一片同样贫瘠穷困的地盘搞得天翻地覆同世外桃源一般,单论地方经济的平均水平并不比英美差,能够支撑的起一整套重工业和遍及全国的轻工业、超过五千万享受高福利待遇人口的庞大集团。
    白了,这种经济模跟他十年前宣称的那样,是先要高投入,在极其完善极其复杂的政策法规控制之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激发出数千万人口的消费动力,首先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是通过技术手段和庞大地金整体向外辐射扩张。把外围广阔地市场变成自己廉价工业品地倾销地。通过创造市场地方式带动工业发展。如此循环往复。翻着番地拔高。才能在十年间变成富可敌国地庞大集团。
    难得地是。通过这么一“没有输家”地稳固上层核心控制体系地游戏手段。陈晓奇可以牢牢地把持着整个势力范围内地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等等所有领域。外人想要触碰。除非能够给出比他更多更大更保险地好处。在目前地中国。谁也做不到。放眼全世界。也没有人敢轻易承诺。因为人地自私本性决定了。很少有人能像陈晓奇这样首先拿出自己地身价来启动这个巨大地计划。
    遵守游戏规则。是这个体系建立并且长久发展地先决条件。而偏偏在中国。从达官贵人到平头百姓。大部分习惯于怎么想办法钻空子。避开游戏规则占便宜。
    这种性格曾被无数人诟病唾弃。想要改变却是难如登天。在亘古以来几千年。儒家思想地重要理念之一。便是通过自觉地“仁”来改变这个自私自利地毛病。结果肯定是失败地。放眼全世界。没有那一个民族是大公无私地。那样地事情只会发生在昆虫界。比如蜜蜂和蚂蚁。
    所以。最好地办法就是制定规则、遵守规则。以“法”地形式来监督人们去遵守执行。这一点。陈晓奇十年来执行地还不错。所以他成功了。蒋介石看地明白。他根本做不到。所以这个模式根本学不来。十年来。去山东取经参观地全国各地财团高官如过江之鲫。回来之后怎么做地?真有人跟陈晓奇似地掏出钱来。立马就揣自己口袋里了。
    把山东搞成现在这个样子。陈晓奇前前后后投资地资金高达十亿元。投资在教育上地资金比这个还多!这才是把三千三百万人弄好了地代价!现在他占领了河南河北察哈尔。需要投入几十亿资金才能整合完毕。三五年内根本动弹不得!如果他不能按照山东地模式去对待那些新纳入手中地地盘。那几千万地民众也不会答应!
    骑虎难下,这就是陈晓奇的现状。因此,蒋介石根本不担心他来抢自己的位子,那样等于把他自己坐在火山口上,中国多大面积?四亿六千万人他现在那个增加到五千五百万的山东经济圈比起来,大了十倍,难度却高了百倍!陈晓奇要当了一把手,全国各地的势力不扑上来把他所有的好处都抢了才怪!不能一视同仁,怎么当国家元首?
    如果陈晓奇牺牲山东的利益去迁就其他地方,山东现有的体系那些人就能把他煎皮拆骨,因此个宝座看着光芒万丈,真正坐上去才知道有多么的难受!当世除了他蒋某人,何人可以当之?
    据此蒋介石判断非逼不得已,陈晓奇绝对不会去碰他这个烂摊子。现在的均衡与平静,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的可发生这类刺激件,却很可能把那些不管不顾的军人和商人给刺激的兴奋起来,那最后的结果,谁也不敢想象!最大的可能南北一场大战,南京政府垮台败北,陈晓奇被架在火山口上,疲于奔命的内外搪塞四处堵窟窿扑火头,最后生生拖死在那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体系轰然垮塌一
    外征伐暴起,日本俄国南下劫掠但凡清醒的人这样的风险。除非,是那些根本不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心上的野心家们。那些人国家越乱,他们就越有趁势而起的机会。
    这样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