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111部分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111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氏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木匣里装的果然就是孙策的手臂,一众江将武将顿时勃然大怒,周泰、潘璋更是反手拔出环首刀,大步上前就要砍杀杨弘。
  杨弘心中害怕,可面上却是夷然不惧,又对周瑜说道:“周瑜,我若死了,孙策也定然是活不成,你该不会蠢到拿我的性命交换孙策的性命吧?更何况,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都督若杀我,却会招来全天下士子的耻笑。”
  “住手!”周瑜便霍然举手,制止了众将。
  周瑜喝住众将,又盯着杨弘,一字一句说:“传我将令,各军立刻停止进攻,再后撤二十里下寨!”
  “都督英明。”杨弘心下大定,随口奉上一句恭维之词。
  英明?周瑜嘴角绽起一抹嘲弄之色,这与英明毫不相干。
  实际情况是,听闻孙策为袁军所擒,江东的文臣也正在昼夜兼程的赶来庐江,这些文臣却大多是江东各个郡的世家子弟,周瑜表面上虽然很强硬,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却对孙策生死十分在意,他只是吃准了袁否不敢杀孙策,所以才会有恃无恐。
  但是,江东各郡的世家子弟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才不会在乎孙策的生死呢,对于江东的世家们来说,骁勇善战的孙策真的死了才好,这样他们就可以扶持孙权上位,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利益。
  为了免使局面彻底失控,周瑜只能选择妥协。
  既然袁否仍然想要北上,就让曹操、吕布他们头疼去吧,传国玉玺是个祸害,让袁否带走却也不错,既绝了伯符的念想,也算免了伯符一桩心病。(未完待续。。)


第182章 北上

  “子恢,周瑜怎么说?”问话时,袁否也难免有些紧张。
  虽然袁否笃定周瑜不会放弃孙策,毕竟在历史上,两人可是出了名的好基友,周瑜又岂会轻易放弃孙策?只是,世事无常,在最终结果没有揭晓前,就存在任何可能,谁又敢肯定周瑜就没有当“权臣”的野望呢?
  杨弘嘿嘿一笑,不无得意的说道:“公子,在下幸不辱命。”
  “哦,周瑜答应了么?”袁否闻言大喜,遂即就听到堡外响起了号角声。
  当下袁否急领着刘晔、杨弘、纪灵、甘宁等文武出来看时,只见坞堡外的江东大军已经开始在整装拔营,准备离开了。
  显然,周瑜这次真的妥协了。
  绵绵不息的号角声中,一支大约四五百人的江东精兵却从大营中冲出来,滚滚来到坞堡的南门空地前摆下阵列,遂即便见到一员江东武将越众而出,厉声高喊说:“袁否何在,我家都督要你当面商谈。”
  袁否微微一笑,说道:“打开堡门。”
  片刻之后,袁否便在甘宁、纪灵以及七百骁骑的簇拥下出现在了坞堡外。
  令七百骁骑摆好阵形,袁否只带甘宁、纪灵两将越众而出,对面的周瑜这次居然也只带了三个武将过来,一个吕蒙,一个老将,另外一个,待看清楚是周泰之后,袁否便很干脆的放弃了斩杀甚至生擒周瑜的念头。
  “公谨,别来无恙乎?”袁否微笑着,拱手作揖。
  “拜见公子。”周瑜于马背上揖一揖。算是见礼。
  寒喧罢。周瑜又说道:“既然是谈判。却总得让我们知道,伯符他还活着吧?”
  “那是自然。”袁否微笑说,“你尽管派人前去探望,伯符兄就在望楼之上。”
  周瑜便回头给吕蒙使了个眼色,吕蒙便立刻策马上前,毫无畏惧的迎向徐盛统领的七百袁军骁骑。
  待吕蒙到了阵前,徐盛才很不甘心的一挥手,身后七百骁骑便哗啦啦的散开。吕蒙便毫无顾忌的纵马直入,驰入了堡门。
  片刻后,吕蒙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南墙望楼上。
  确定孙策活着后,吕蒙遂即又走出望楼,远远的给周瑜打了个手势。
  周瑜这才长出一口气,对袁否说:“在下此举,还望公子勿要见怪。”
  “不怪。”袁否笑道,“那么现在,咱们可以开始谈了吗?”
  “可以。”周瑜说道,“公子请说。”
  袁否说:“放开通道。供我军北上。”
  “可以。”周瑜很干脆的说道,“而且公子可以随便选道。”
  “随便选道?”袁否讶然问道。“从皖城、居巢、舒县、合肥再到阴陵,也可以?”
  “可以。”周瑜无可无不可的说道,“为表示诚意,我们还可以向贵军提供粮草。”
  “这个却是免了。”袁否很干脆的拒绝了,尼妹的,你周瑜提供的粮草我哪敢要?等会吃了你提供的粮草,最后竟然来个战马拉稀,将士中毒,那乐子可就大了,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哪。
  袁否盯着周瑜眼睛,一边猜测周瑜的意图,一边又问:“大别山也可以?”
  “也可以。”周瑜淡淡的说道,“但是你们必须保证伯符的安全,否则,我就是率军追入豫州地界,也定要为伯符报仇。”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袁否连忙说道,“而且公谨尽可放心,我军有神医在,伯符绝无性命之虑。”
  “那就好。”周瑜说道。
  “还有一事。”袁否又接着说,“乔氏一族想要迁走,贵军却不得留难。”
  “可以。”周瑜连袁否都放了,又岂会在乎一个乔氏?当下又接着说道,“乔氏若想要举族迁走,我们绝不留难,若是仍愿意留下,我们也绝不会故意为难他们,这一点,公子但请放心,我周瑜的气量还不至今小成这样。”
  “好了。”袁否微笑说,“那就没问题了。”
  周瑜问:“公子可曾想好,走哪条道了吗?”
  “这个,回头你会看到的,你只要让开通道就可以了。”袁否卖了个关子,又说,“等出了扬州地界,我自然会释放伯符兄,公谨若是不放心,完全可以派人跟着。”
  周瑜淡然说:“吕蒙会跟着你们,直到公子放还伯符。”
  “很好,那么咱们就此别过?”袁否拱手一揖,勒马转身。
  “公子。”周瑜却忽然问道,“在下有一疑问,却不知道该问还是不该问?”
  袁否便又勒马转回头,说道:“公谨但问无妨。”
  周瑜深深的看着袁否,问道:“断魂谷中一战,真的早就在公子算计之中?”
  袁否便仰天大笑起来,好半晌之后才一正脸色,肃容说道:“说句实话吧,若说公谨你的用兵之能,可谓当世无人能及,至于我袁否,更是拍马也难及公谨之一二。”
  周瑜苦笑,摇头说道:“还当世无人能及,我最终不还是败于公子手下了?”
  袁否嘿嘿一笑,又说:“这却是因为我早就知道自己不是你的对手,由此,我也早就做好了落败的准备,正因为我早做好了落败的准备,所以才得以在败中觅得一线胜机,最后才侥幸胜了公谨,嘿嘿,这就叫笨鸟先飞。”
  “笨鸟先飞?”周瑜微蹙双眉,心下有些茫然。
  袁否其实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大别山这一战,因为变起仓促,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结果进山之后,就立刻陷入到被动,被周瑜的江东大军各种围追堵截,险些就在断魂谷中全军覆灭。最后还是因为有了陶瓮才侥幸逃出生天。
  至于后来逆袭乔家坞。却完全是袁否福至心灵。临时起的意,又哪来谋定而后动?
  如果再来一次大别山之战,袁否绝对不可能再有这么好运气,必然落个兵败身死。
  袁否只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周瑜却想歪了,还道袁否真的是谋定而后动,真的早就算计到了断魂谷被困。甚至孙策留连乔家坞不走,在周瑜看来,也极可能是袁否的计谋,因为袁否原本可以带走大乔、小乔,他却没有带走。
  周瑜却不知道,当时袁否得知江东军前来偷袭,一心只想逃命,又哪里还想得到带走大乔还有小乔?本质上,袁否就不是个儿女情长的人,美人对于袁否来说就是调剂。就像正餐前的开胃菜,有固然足喜。没有却也是无妨。
  周瑜茫然,连袁否什么时候走都不知道。
  接下来没什么好多说的,休整三天之后,袁军离开乔家坞北上。
  不过,在袁军北上之前,乔玄首先带着乔氏宗族的族人乘船离开了乔家坞堡,前往荆州投奔乔玄的友人,也就蔡、黄这两家大豪族,大乔、小乔却和乔玳一并留了下来,追随袁否北上前往冀州去投奔袁绍。
  经过再三权衡,袁否还是没有敢走皖城、居巢、舒县、合肥这条路,而是依然选择了大别山这条道,因为走皖城这条路变数太大了,而大别山这条道相对简单,只要过了磐石谷便是庐江北部,就再也不惧周瑜的围追堵截了。
  不过这次,袁否完全是多虑了,周瑜真的履行了承诺。
  直到袁否大军越过磐石谷进入庐江北部,都没有遇到任何阻截留难。
  渡过淮水,就进入了豫州地界,袁否也就该兑现承诺放孙策走人了。
  凭心而论,袁否不是没有想过杀掉孙策,但是一来这会给自己留下背信弃义的骂名,导致刘晔、甘宁、徐盛等人看轻自己,太史慈这员绝世猛将更是永远都不可能再效力袁氏;至于二来,杀了孙策未必就是好主意。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老大之所以能战胜袁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曹军的后方还算稳固,所以可以集中所有的资源与袁绍决一死战!
  袁否更知道,袁曹官渡决战时,孙策其实是准备趁虚偷袭许都的,只可惜,在孙策出征之前就遇刺身亡,如若不然,官渡之战胜负如何,当真还是未知之数!既便曹老大仍能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其胜果只怕也要大打折扣,天子不在他的手中了嘛。
  考虑再三,袁否最终还是决定兑现承诺,放孙策走人。
  “伯符兄,咱们就此别过了。”袁否来到孙策担架前,拱手作揖说。
  孙策直勾勾的盯着袁否,眸子里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刻骨恨意,说道:“袁否,你这却是在纵虎归山,如果换成我是你,就绝对不会放你走!”
  “伯符兄何其绝情耶?”袁否叹息说,“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相信,小弟是真的不愿意与你我手足相残?”
  袁否语出至诚,加上满脸沉痛之色,连站在孙策身边的吕蒙都信了。
  孙策却是不信,冷笑道:“等将来,你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
  袁否摇了摇头,又说道:“伯符兄,有句话小弟不知当不当讲。”
  孙策淡淡的说:“但说无妨。”
  袁否说道:“伯符兄可曾听说过郭嘉其人?”
  既然决定了放孙策走人,袁否就绝对不会介意给曹老大上点眼药,加深一下曹操与孙策之间的龌龊,最好两家能闹个水火不容。
  孙策说道:“郭嘉我知道,人称鬼才,是曹操麾下头号心腹谋士。”
  袁否又说:“那么,伯符兄可知郭嘉是怎么评价你的么?”
  孙策摇头,这个他当然是不知道的。
  袁否说道:“郭嘉曾对曹操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伯符兄你枉而好杀,轻而无备,他日必遭横死!”
  “什么?”孙策闻言顿时脸色一沉。
  袁否却是哈哈一笑,打马扬长去了。(未完待续。。)


第183章 煮酒论英雄

  几乎是在袁否击破乔家坞堡、生擒孙策的同时,吕布也在小沛击破刘备,刘备好不容易才扩编到上万的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仅带着关羽、张飞、简雍、糜家兄弟以及孙乾等少数文武逃出生天。
  丢失小沛之后,刘备走投无路只能去许昌投奔曹操。
  天子听说来了个刘氏宗亲,第一时间将刘备召进宫,然后一杳族谱,发现刘备竟然是自己皇叔,真可谓是大喜过望。
  此后,天子每隔几日便会召刘备进宫盘桓。
  这天,刘备从皇宫里回来,回到寓所之后便不断的长吁短叹。
  关羽、张飞再三追问,刘备只是不说,能说什么呢?说了也没卵用。
  三弟张飞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却终究只是一介莽汉,二弟关羽虽然颇有谋略,更兼有统兵之才能,但他终究也不是智谋高深之士,这样的机密之事与他说了也只是枉然,于事无补不说,反而只会凭空增添走漏消息的风险。
  至于简雍、孙乾以及糜家兄弟,也是能力平平,托付不了大事。
  原来,刚才天子将刘备召进宫,却是为了托付一桩泼天的大事!
  天子给刘备下了一道衣带诏,要刘备与国舅董承一道密谋铲除曹操!
  刘备此刻尤能清楚的想起来,天子赐下衣带诏时那痛哭流涕的样子,刘备此时思及,也仍然是痛彻心肺,堂堂大汉天子,竟成了曹操掌中玩物。简直岂有此理。曹操此贼不除。大汉国将不国矣!
  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商量机密,刘备满腔心思无以排解,只能到后园浇菜解闷。
  刘备正在后园子里浇菜呢,忽听围墙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响,似有大军经过,稍顷,便听到三弟张飞在前院与人激烈的争吵起来。
  刘备赶紧扔掉水桶,不及更衣便匆匆来到前院。却看到张飞将曹操的宿卫大将许褚挡在了寓所的大门外,而且,两人均已经拔出了环首刀,场面一触即发,关羽却只是冷冷的站一边旁观,并没有阻止的意思。
  刘备一看心下便猛然一沉,许褚带兵所来为何?
  难道,曹操已经知道了天子赐给他衣带招之事?
  不可能啊,此事除了天子、他,便只有国舅董承知晓。
  想到这里。刘备心下稍安,上前冲许褚揖了一揖。问:“却不知许将军所来为何?”
  许褚这才收刀回鞘,拱手回礼:“奉曹公之命,特来请刘使君前往赴筵。”
  张飞瞠目喝道:“兄长,曹操这厮定然没安什么好心,你不能去!”
  “三弟,休要无礼。”刘备喝住张飞,又向许褚致歉,“在下三弟莽撞,还望许将军千万别见怪,且容在下更衣,稍后便会动身前往曹公府上。”
  许褚按着刀柄大声应道:“刘使君但请更衣,末将在此恭候。”
  “如此,且失陪了。”刘备又是一揖,匆匆回到房间里换了衣服,然后随许褚直奔曹操府上而来,关羽、张飞想要随行,却让刘备制止了,眼下是在许昌,却是在曹操的老巢,曹操若是想要杀他,带上关羽、张飞又有什么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