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 >

第35部分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第35部分

小说: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以下咽的菜肴。对俄国的南方发动一次进攻而取得油田,就是政治、军事行动的目
标。”
    “1942年4月30日(续4月29日)。俄国的油源用尽,就会屈膝投降,那时,
英国的保守党人,甚至毕竟明白事理的丘吉尔本人也会屈服,以保住他们那个伤痕累累的帝
国的剩水残山。里宾特洛甫就是这样说的。但是,如果事情完全不是如此怎么办呢?如果顽
固的英国人决定干下去,又怎么办呢?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能改变他们的想法呢?里宾特洛甫
说明用飞机和潜艇。
    “美国完全是虚张声势,在会议里和在接待室里,大小人物都重复了这个论调。我看这
些人每想到美国人能够作动和将要做到的事情都会心神不安,而德国人则是闭上眼睛不看事
实。不过,这并不能阻止那些比较聪明和比较正直的人去考虑美国能做到的事,他们只能感
到不寒而栗。
    “他们对于法国的疑虑多于友谊。赖伐尔并没有什么令人信服之处,排字工人冒着生命
的危险在报纸出版时把贝当排成Putain(婊子),这一姿态比维希雇佣的通敌者的全
部话语更清楚地表达出法国人的真正精神。他们对德国人不抱幻想,随时准备给任何采取行
动的人以狠狠的打击。
    “希特勒大谈特谈,滔滔不绝。墨索里尼在受罪——因为他也是惯于只管自己发音的
人,现在不得不憋着不说话。第二天午餐后,他对有关战争与和气、宗教与哲学、艺术与历
史,样样都谈到了,真是毫无遗漏。希特勒又一起谈了1小时零40分钟。〃墨索里尼不由
得看了看表。
    经过这次德、意两国首脑的会晤,希特勒的口舌总算没有白废,不仅缓和了双方一度存
在的紧张关系,而且使墨索里尼答应再次向俄国前线提供9个师的意大利炮灰,以供希特勒
夏季作战之用。到了7月,希特勒决定拼死一战,妄图一举拿下斯大林格勒,并把矛头指向
高加索,以夺取苏联的油田。结果却遭惨败,偷鸡不成反倒蚀了一把米,数十万大军又被苏
联红军歼灭了。
    面对着德、意军队在苏联前线接连受挫,墨索里尼着急了。他认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
同苏联人继续战斗下去,为了避免东线战场的继续损失,建议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某种妥
协,集中所有德国及其盟友的力量用于防卫北非残余地区、巴尔干和西欧。墨索里尼现在已
清楚认识到,〃1943年将是英、美作出努力的一年〃。希特勒这位法西斯匪徒此时却不这
样想,他认为还可以攻下苏联,并亲自在东线大本营指挥作战。墨索里尼只好派齐亚诺去,
12月18日期亚诺把领袖的建议转达给元首,希特勒拒绝了这一建议,并向意大利人保
证,德国可以向北非派出增援部队而毫不削弱苏联前线的力量,并且说北非一定能守住。
    墨索里尼本身在苏联这块肉上咬上一口,却没有想到德国人一败再败。意大利人〃肉到
没吃成,却损兵折将〃,如今是进退两难,处境险恶,而且在北非的战况也不断失利。幸好
希特勒许诺不是空话。援助北非部队已到达北非,却未能彻底改变法西斯国家的恶运。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回 神威大显,隆美尔沙漠刮旋风 锋芒毕露,十字军北非铸辉煌



    隆美尔常常身处险境,但常常又魔术般地死里逃生。长达两年之久的沙漠征战,是他军
事生涯中最辉煌之处。蒙哥马利一改常规,用炮兵和飞机进攻。

                      ※               ※                 ※

    话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克伦死守之时,在北非的大沙漠里,另一场大战正在酝酿之中。
    德军最高统帅部鉴于北非意军处境危急,决定派兵增援。1941年2月5日,希特勒
在总理府召见隆美尔,授予他德军驻利比亚总司令的头衔,指派他先带领两个装甲师前往利
比亚援助意大利军队。
    隆美尔,法西斯德国陆军元帅。一位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纵火犯、杀人魔王希
特勒的爱将之一,不仅在世时声名显赫,而且死后也魔力不减。
    隆美尔出生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铁血〃宰相俾斯麦被废黜后的第二年,即189
1年的11月15日。他既非出身于按德国人的习惯姓氏总冠以〃冯〃的贵族世家,也非战功
卓著的军人之后,而是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这个家庭居住在符滕堡州斯瓦比亚地区一
个叫海登姆姻的地方。隆美尔的祖父是一位中学校长。父亲老隆美尔是一位教员,后来也升
任中学校长。
    隆美尔排行第二。哥哥卡尔,为了逃避期末考试自愿从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
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他年轻时死于疟疾。妹妹海伦也是教员,终生未嫁。隆美尔最小的
弟弟杰哈德,立志当一名歌剧演唱家,但直到1977年去世时一直成绩平平。隆美尔幼年
体弱多病,很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对竞技、体育等不感兴趣。直到10岁时他才开始活泼
起来。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渐渐具备了斯瓦比亚人通常所有的一些特征——强壮、自信、倔
强、节俭和实用主义。少年时代的隆美尔的第一志向是当一位工程师。14岁时,他和一位
朋友在阿伦的田野里制作了一架完整的滑翔机,而且居然使它飞出了一段距离。但是隆美尔
的父亲鼓励并帮助他跨进了军营。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在社会中占有优越地位,
军人们享有种种特权。德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大力扩充军备。
    1910年7月19日,隆美尔加入第124伍尔登堡步兵团,这年他才18岁。3个
月后他被提升为下士,6个月后成了一名军士。1911年3月被送到但洋皇家军官候补生
学校,在这里隆美尔和一位叫露西·莫琳的姑娘热恋上。1911年11月,隆美尔从军官
候补生学校毕业了。1912年1月,他被授予中尉军衔,随后回到第124步兵团。此后
两年里,隆美尔一直在那里训练新兵,并向士兵灌输由普鲁士创建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将成
为一个〃世界帝国〃的思想,帝国的社会制度、国家体制和社会结构都是完美无缺的,军人的
职责就是不惜一切捍卫现存的一切。
    1914年3月1日,隆美尔到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在炮兵连使
他有机会掌握了这一技术兵种的专门知识,为他将来很快胜任合成军队指挥官提供了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比利时的一个村庄里,隆美尔参加了他平生第一次战斗。靠自己
的勇猛和机智,隆美尔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一枚。1915年1月29日在与法军的交战
中,隆美尔又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9月隆美尔晋升上尉;10月间,被派到新组建的伍
尔登堡山地营担任第2连指挥官。经过一年的训练,1916年11月下旬,山地营被调往
罗马尼亚,隆美尔居然获准回去与露西完婚。
    1917年1月,隆美尔指挥一支先遣队在罗马尼亚境内作战。在一次独立作战行动
中,他轻松地俘虏了400名罗马尼亚士兵。7月,全营调往法国,随后又返回东线。8月
10日,就在他们到达那里两天时,隆美尔第三次负伤。第一次是在1914年9月,伤在
左腿。第二次就在1915年1月,弹片打伤了他一条腿的胫部。这一次一颗子弹击中了他
的左臂。9月26日,隆美尔所在部队被调往意大利北部战场。
    1917年10月份开始,德奥军队与意大利军队进行的〃巴因齐扎交战〃,隆美尔所在
的营属于冯·贝洛将军增援的第14集团军。在战役发起的第一天,隆美尔率部进攻科罗弗
拉制高点。11月23日夜里,隆美尔详细侦察了敌人的防御工事,选定了一个突破口。2
4日天刚拂晓,他的先遣队便插入意军阵地前沿,随之突然发起进攻,激战3小时后攻克了
库克山。意军发现隆美尔突然出现在其后方,顿时丧失坚守的信心,防线开始崩溃。德国步
兵乘势从突破口涌出。然而这次战斗的功勋却被巴伐利亚军官舒尔纳拿去了。这使隆美尔十
分愤怒。在攻打蒙特山阵地时,隆美尔又一次成功,却又一次得到不公正的对待。
    所有这一切并未减弱隆美尔的冲杀劲头。在追击意军的战斗中,隆美尔开始显露出他的
才华。他着重采取迂回行动和渗透战术,始终使敌军处于高度紧张恐惧状态,把发扬火力当
成最好的心理战手段。在一个月的追击战中,隆美尔充分地运用了自己的战略战术。这以后
隆美尔终于获得渴望已久的功勋奖章。1918年夏季隆美尔被派往第64集团军任参谋军
官。
    在长达四年之久的残酷厮杀中,作为下级军官的隆美尔显露了自己的战术风格;先发制
人并甘冒一切风险,千方百计渗透到敌人后方动摇其军心,巧妙地发扬火力并尽量夺取敌人
的弹药。他悍勇倔强、狡诈多谋、拼命追逐荣誉,在战火中显露出了锋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隆美尔因其在战时的突出表现总算保住了饭碗,成为4000
名军官中的一员。1918年12月21日他又回到步兵团任连指挥官。几个月后,被派住
康士坦丁湖的弗朗德查斯芬指挥一个内务安全连。此时的隆美尔抛弃了一切杂念,潜心研究
德国军事问题。他希望德国能再产生像俾斯麦那样的强人来收拾局面,建立国内秩序、改变
军队所处的沮丧窘迫的境地。
    1920年10月1日,隆美尔调到驻守斯图亚特的第13步兵团任连长,在这里任连
长长达九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研究军事方面的问题,他还研究内燃机原理,并同爱妻
露西朝夕相处。1928年圣诞节前,他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孩子降生了。
    1929年10月1日,隆美尔由营指挥官被调到德累斯顿步兵学校。开始了教官生
涯。在这里隆美尔用自己在〃一战〃中的实践经验作教材,指出:应该使未来的指挥官们学会
爱惜士兵的生命,〃应该流汗,而不应该流血。〃此即重要的军事原则——节约兵力原则。
    1933年1月30日,来自奥地利的下士希特勒当上了德国总理。从此法西斯势力在
德国不断发展扩大。就在德国疯狂扩军备战之时,10月,隆美尔被提升为德国中部哈兹山
区第17步兵团第3营指挥官。该团取名〃戈斯拉猎人〃。隆美尔对该营士兵进行耐力和速度
训练。两年后,他的继任者在描述这时已是中校军衔的隆美尔时写道:“他的猎人营事实上
成了'隆美尔营'。”
    1935年,隆美尔被派往波茨坦,就任新的波茨坦陆军学院教员。波茨坦是普鲁士军
国主义的摇篮。从这时期隆美尔已是德国纳粹中的一员。这年3月,希特勒向全世界宣布,
德国实行普遍兵役制,在和平时期建立一支12个军36个师约50万人的军队。这一〃惊
人之举〃宣告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已被废除,标志着德国的扩军备战从偷偷
摸摸进到堂而皇之阶段。波茨坦陆军学院热闹起来了。成千上万名新军官正在接受训练,每
批250名。隆美尔仍一如既往地对学员们强调强壮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每天清晨,学员
们要持续进行两小时的体能训练。当一个学员抱怨早晨的体能训练太累,以致于不能很好地
听课时,隆美尔把他狠狠地臭骂一顿。隆美尔依然对穿红裤子的总参谋部军官持不尊敬态
度。说他们和大理石一样,他们圆滑、冷漠、心肠狠毒。在隆美尔心目中的偶像是拿破仑。
拿破仑曾把普鲁士打得一败涂地,足迹踏破了大半个欧洲。
    1937年初,隆美尔的《步兵攻击》一书问世。该书共分六章,完整记述了他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经历。隆美尔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参加的是在罗马尼亚、奥地
利和意大利的机动作战,因此,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了〃进攻,进
攻,再进攻!〃强调了发扬火力的重要性,〃数量居于劣势之军,可以采取更多方式压倒数量
居优势之敌。〃隆美尔在书中还提出欺骗、恫吓等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隆美尔在法国和
北非运用的战术实际上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用的战术的丰富和发展。
    从1929年10月执教于德累斯顿步兵学校到1936年9月调任希特勒的警卫队指
挥官的七年中,除一度任营指挥官外,隆美尔有六年多的时间是在讲台上度过的。此间,他
不仅向学员们传授军事知识和技术,而且结合教学实践阅读了不少军事书籍,悉心研究了战
术问题,掌握了不少专门的军事技术,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质,为后来指挥作战和步步
高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过,他教授和研究的基本上是战术层次的问题,不像在总参谋部
镀过金的那些军官往往具有良好的战略素养,对战略问题有着较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对
战略问题很少涉猎,造成了隆美尔在战略判断上的短视和迟钝。这在他以后的军事生涯中不
止一次地显露出来。
    1936年9月,隆美尔在戈培尔的暗中帮助下,被任命为希特勒警卫队的指挥官。在
此之前和那位终生对他魔力不减的希特勒并没有过多的接触。隆美尔担任新职不久,有两件
事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一次是他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位不讲情面忠于职守的军官,这次
得到了希特勒的当面赞扬。另一个是1937年初隆美尔的《步兵攻击》出版,希特勒读了
这本书,并把他当作一部有关步兵教程的最好的书。于是,红运开始降临到隆美尔头上了。
    1937年2月,隆美尔被指派担任希特勒青年团领袖巴尔杜·冯·席腊赫的作战部队
特别联络员。希特勒青年团直接向元首本人负责,向青年们传授体育、文化和纳粹哲学方面
的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