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男人底线 >

第27部分

男人底线-第27部分

小说: 男人底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皇帝厚爱吧?可是海瑞只做了八个月的巡抚,就被朝廷一撸到底,打回老家了。 

          王友善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看魏海烽。魏海烽不敢随便接茬,他低下头,翻看手里的书,刚巧翻到王友善折角的那一页。 
          
      “以一己之力而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希冀以个人的力量,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单纯,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海瑞身处的时代,文官集团已经相当成熟。官员们对民生疾苦早已视而不见,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持职位以取得合法与非法的收入”这段话,以醒目的橘黄色信号笔做了记号。魏海烽怀疑,王友善也许早就算计到他那个时候要故意低下头去掩饰,于是提前把做了记号的那本书放到他手里。一切天衣无缝,高手过招,如鸟儿翱翔,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人家已经飞过。 

          
      王友善虽然没说一个字的平兴高速,但魏海烽听明白了——醉翁之意不在酒。魏海烽来之前,还真是想过要跟导师诉诉苦,但真见了面,几次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他能说什么呢?说平兴高速虽然名义上是他魏海烽主抓,但实际上谁都可以抓一把。魏海烽每天的电话,一大半接的都是各级头头脑脑的,人家话也说得艺术,比如说:“海烽啊,给你们推荐一个竞标单位,多一个单位竞标,多一个选择余地嘛。” 

          
      这话有错吗?没错,一点毛病都没有,但魏海烽能听出那话里的分量。那能是一般的推荐吗?再说平兴高速是公开招标,网上就可以报名,有必要特意打个电话吗?或者特意加一句,你们酌情。什么叫酌情? 

          
      魏海烽的这些难处,赵通达在边上看得清清楚楚。厅长周山川交代得很清楚,海烽同志抓建设,通达同志抓廉政,平兴高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赵通达走马上任以后,几次正面找魏海烽,想跟他谈谈,既然自己也是平兴高速指挥部的成员,当然有权力掌握更多的信息,但是几次都让魏海烽给客客气气地弹开了。甚至有一次中午,在食堂吃饭,他端着饭坐到魏海烽对面,才说个开头,就被魏海烽堵了回来。魏海烽说:“通达啊,以后你抓你的廉政,我抓我的招标,咱们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怎么样?”说完,魏海烽站起来冲赵通达笑一笑,走了。把赵通达气得脸色青紫,又不好发作。 

          对于提拔魏海烽,周山川在心里已经隐隐生出些后悔,他甚至有点体会到当年许明亮为什么死看不上魏海烽的心思了。
《男人底线》 第14节(1)
          14 
          
      魏海烽之所以不愿意搭理赵通达,具体说来,与两件事情有关。第一件事情,在提拔洪长革的问题上,魏海烽建议由洪长革做平兴高速招标办主任,赵通达死活不同意;赵通达提名张立功,这又是魏海烽所不能容忍的。第二件事情,是关于平兴高速的招标方案,赵通达提议采用合理低价法,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发生,而魏海烽又断然不同意。在厅党组会上,双方各执一词。照着魏海烽的想法,说事儿就说事儿,你说合理低价法,我说综合评估法,那咱们就围绕着这两种评标法深入地议议究竟哪一种更适合平兴高速,哪里想到赵通达三绕两绕忽然扔出一句:“魏厅,我提出采用合理低价法,事实上是为你着想。你主抓平兴高速,身处各方包围之中,有了合理低价法,就可以让那些图谋不轨的人,知难而退。”说到这儿,还特意把脸扭过去,冲着厅长说:“厅长,修一条高速路,倒一批好干部,血的教训我们不能不吸取!” 

          
      “那我们也不能够因噎废食!”魏海烽知道,在这种场合,退一步,就是万丈悬崖;只有迎刃而上,才可能迎刃而解。对于魏海烽来说,他面前的这把刃就是赵通达。魏海烽语速极快,语气强硬,完全不容商量:“合理低价法是可以最大限度防止腐败,但是,不适合平兴高速!平兴高速全线共设特大桥9座,大桥9座,互通式立交12处,分离式立交3处,通道24道,涵洞34道。桥梁、隧道总长占全线总长的22%,每公里的造价也因此由通常的2000多万元提高到4000多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评标的标准要更重技术标,不能只重经济标!” 

          
      “魏厅,请让我把话说完好不好?”赵通达顶看不惯魏海烽这种气贯长虹激情澎湃的劲儿。都是谈工作,何必以势压人?赵通达习惯于慢条斯理,声东击西。魏海烽给他的是窝心拳,他杀回去的是回马枪。赵通达不慌不忙地说:“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说是哪有真正的天下为公?人都是有私心的,为官一任,能做到公私兼顾,就很不错了。于是有些官员,便公开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家人谋福利,将公私兼顾得很好。而且你还不能说他什么,你要说他,他会说他那是举贤不避亲。” 

          
      厅长周山川不动声色地听着,听完了,说了一些话,这些话让魏海烽听着大不入耳。厅长周山川说:“组织上任命赵通达同志为交通厅秘书长,主要是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通达同志在交通系统干了快二十年,对项目运作中的各个环节非常清楚,对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可以抓得很准,这比找一个外行要好;第二,通达同志人很正派,没有私心杂念,原则性强,政策性强,这样的人来做秘书长,领导放心。我们大家都知道,目前的职务犯罪很厉害啊,昨天省纪委徐书记找我谈话,就当前我省职务犯罪的形势特点,预防职务犯罪的重大意义、工作机制、方法措施等方面说了很多,并且指出,预防职务犯罪,关键在党,人人有责。每一个国家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国家、对家庭和自身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到政治上清醒、工作上清正、经济上清廉、生活上清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自觉抵制和预防职务犯罪。” 

          
      赵通达的脸色越来越舒展,舒展到最后,内心深处陡然升起一丝不安。以他对厅长的了解,厅长越是公开给一个人戴高帽子,越表明他实际上的不支持。果然,最后平兴高速的评标方案定下采用魏海烽的“综合评标法”,同时标办主任也定下是洪长革。不过作为平衡,张立功调到基建处任代处长。张立功跟赵通达说:“秘书长,你怎么不想想,采用你的评标方案,固然是防止了魏海烽以权谋私,但想捞一把的可不止是魏海烽啊。你把别人升官发财的路都堵死了,人家怎么可能采用你的方案?” 

          
      赵通达坐在办公室里生了两天闷气,终于还是去找了厅长周山川。他不能当这么一个毫无实权完全不被重视的秘书长。以前做基建处处长,好歹手里还握着几个工程,说出的话来还有点分量;现在安排个秘书长,抓抓廉政,听着好听,结果呢,根本没有人拿你的话当回事儿——在交通厅这么一个地方,赵通达太知道什么叫权力了,权力简单地说,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人事安排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规则制定上。 
《男人底线》 第14节(2)
          
      赵通达见了厅长,没有直接从权力分割入手。你总不能说因为提拔了你赵通达坚决反对的人做了招标办主任,你就说人家不尊重你赵通达的领导权威吧?至于评标方案,本来就有两种,定哪种都说得过去,凭什么就得定你赵通达提出来的呢?可是,这些话都放不到台面上,而且赵通达也知道,如果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几次,赵通达在交通厅的领导权威不要说低于魏海烽,很有可能最后混得连洪长革都不如。 

          
      厅长周山川最近为自己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对于周山川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明年到点退休还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他也在积极找关系,找领导。所以,他根本没心思听赵通达说话,他只是巴望着赵通达赶紧说完赶紧走。 

          
      赵通达当然懂得在领导面前说话要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所以他一坐下就说:“厅长,我耽误您几分钟时间。我和魏海烽是同学,前后脚进的交通厅,他前我后;前后脚提的正处,我前他后;前后脚提的副厅,他前我后。这样的一种经历和关系,在大家眼里,很容易被看成是竞争对手,事实上不是这样,事实是我们私交一直很好——” 

          “通达,你是什么人大家都了解。你做事的出发点首先是从工作考虑,包括你提出合理低价法,包括你反对洪长革做这个招标办主任。”厅长敷衍着。 
          
      赵通达一本正经地点头:“我提出合理低价法是从工作出发,也是出于对魏海烽同志的关心爱护。洪长革同志,我就不多说了,我认为他过于油滑,这样的人很难胜任招标办主任的工作。” 

          
      “通达,你是不是发现海烽有什么问题了?”厅长决定长话短说。他的五十九岁已经过了一半了,还有小半年就该六十了,确切地说,还有四个月零七天的时间。 
          
      赵通达显然没有体会到厅长的用心,他被厅长这么一问,反而以为厅长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立刻如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众所周知,丁志学一直在盯着平兴高速,而魏海烽的弟弟魏海洋和丁志学的关系异常密切。据我了解,这种密切恰是从魏海烽提副厅主抓平兴高速之后开始的,由此可见丁志学的目标和动机。当然我不是说魏海烽现在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厅长,我们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啊!上面为防止领导干部犯罪下发了关于子女配偶从业的种种规定,堵死了有人想借子女配偶之名发财之路,于是现在又有人钻起了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空子。厅长,这样的案例已经不少了,这样的教训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了!” 

          
      “通达同志,你的心情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不干工作了吧?我想丁志学的心情我理解,他是有实力参与平兴高速的竞争的,他这样做无非是想增加一点保险系数。” 

          
      “他靠什么增加保险?说来说去无非一个字:钱。厅长,知道吗?有一阵,魏海烽的儿子都打算出国念书了!出国念书一年几十万,钱从哪来?他肯定会说是他弟弟的钱。但是,他弟弟的钱又是从哪里来?” 

          
      “通达,你的提醒很重要。但是,合理低价不适合平兴高速,魏海烽同志的这个意见是对的。不过,你的意见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吧,你去找他谈谈,有意见不怕,有矛盾不怕,同志之间,要敢于展开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 

          赵通达走了,厅长想了想,把魏海烽叫到了办公室。 
          
      周山川跟魏海烽压根没提赵通达一个字,至于魏海烽的儿子是不是要出国留学,以及出国留学的钱哪来的,他连问都没问。五十而知天命,厅长周山川都五十九了,能不懂什么事儿该睁一眼什么事儿该闭一眼吗?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周山川那里有自己的理解——作为一个上级官员,对自己的下级,心里当然要有一本账。只不过,你在用他的时候,不跟他算细账就是了,这叫“用人不疑”。因为你如果一边用他一边跟他掰扯,那他一定跟你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而且只要逮着机会,一定咬你一口。你不如一边用着一边观察一边琢磨更合适的人,然后待时机成熟,给他来一个“疑人不用”,直接换掉或者雪藏。他就是想跟你撂挑子,他都没挑子可撂。 
《男人底线》 第14节(3)
          
      对于提拔魏海烽,周山川在心里已经隐隐生出些后悔,他甚至有点体会到当年许明亮为什么死看不上魏海烽的心思了。最近魏海烽确实有几件事做得让周山川不舒服,比如,关于郑彬的青田建设。郑彬亲自找了周山川,话说得很委婉,但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就是让周山川在招投标的时候给点适当的照顾。郑彬的父亲郑长舟也打过一个电话,亲切热情,平易近人,说想抽时间回来看看大家,还请周山川替他带个“好”给林省长。周山川心说,这个“好”用得着我带吗?现代通讯这么发达!结果,没过几天,林省长电话直接追到周山川手机上,一上来就是:“周厅长,老省长给我带的那个‘好’呢?” 

          
      这些事儿,点到即止,周山川也想用同样的办法点化魏海烽,但不知道为什么,提了几次,魏海烽就是不接招。实际上,周山川是多心了,魏海烽不是不接招,是他那脑子压根都在平兴高速上,根本没腾出地儿来琢磨别的事。虽然魏海烽也觉得奇怪,天天开会,天天平兴高速,怎么完了还要叫他单独来汇报,他都不知道到底还有什么可汇报的。他那时根本没想到,这正是周山川的工作方式。周山川如果不停地让你汇报同一件事情,其实就是要你自己去琢磨这个“为什么”——是你汇报得不够细还是他得了老年痴呆你说完他就忘?魏海烽是在很长时间以后,终于领悟到领导的苦心,领导是想让你通过不断的汇报,体会到领导的意图,然后自觉地在下次开会的时候,把领导的意图用你的嘴说出来。 

          
      魏海烽所汇报的,基本都是厅长已经知道的事情,比如招标预审公告准备下周发出;比如招标办的意思是,顺阳至青田这段路填方量大,不涉及拆迁,地质情况明朗,好干。所以他们的意见是先干好干的,干漂亮了,尔后,才好跟各方伸手要钱。 

          
      厅长边听边点头,脸上表情似听非听。如果不是平兴高速招标在即,他一定要耐下心来跟魏海烽好好磨合磨合。魏海烽该汇报的都汇报完了,实在没什么可说的,见厅长还是似听非听的表情,心里不觉有点发毛。厅长周山川是故意让气氛冷却下来,这样可以帮助魏海烽更好地领会他的精神。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