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悲情曹雪芹 >

第26部分

悲情曹雪芹-第26部分

小说: 悲情曹雪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是比早几年活泛多了。”
  他们正说话的工夫,几个酒菜已然备齐了,吴氏也来助兴:“老爷这个时候不回来,肯定是宜老爷家留饭了,咱们就不等了,快入座,都来坐。老爷说过:‘咱们都是共过患难的,不分上下,都是一家人。’”
  大家正在推让,丁少臣边挑起门帘儿来,边喊:“表舅老爷,表姑娘到!”随着喊声李鼎带着嫣梅走了进来。众人彼此见礼已毕,曹霑迎上去问候:“表妹,好久不见,真是惦念着你,还伺候和硕格格哪?唉!何时是了啊?”
  玉莹也迎了上来,拉住嫣梅的手:“那年过中秋,为你不能来,人家冒了一回傻气,让老爷这顿好训,想不到,事隔有年他这股傻气还要接着冒。”
  “你”曹霑刚要说什么,却被玉莹拦住:“你听听我说什么,多日不见表妹,不单出落成个大姑娘,还长成个好体面的、好俊俏的大美人啦!”
  众人听了都发出欣慰的笑声。
  嫣梅用眼睛瞪着玉莹:“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儿,你可别招我还嘴呀,表嫂!”
  “好好好,我怕了你啦,还不行吗?”
  吴氏跟李鼎说:“咱们一家人要是都能住在一块儿,够多好啊,没事儿听她们小姐妹斗斗嘴,你一言我一语的多热闹。”
  “是啊,乾隆爷初登大宝,广布恩泽,你这个想法,未必不能成。”李鼎说完,让大家入座:“来来来,我们爷儿俩是不客气的,坐,坐。”
  大家坐定,十三龄给李鼎斟酒,给大家斟酒。
  李鼎握杯在手,问十三龄:“我的孩子,你怎么也上北京来啦?”
  “我也是北京人哪,总想着落叶归根嘛,再一说,我在北京有妈、有妹妹没人照应。但则是,我来迟了一步,老人家先走了。”
  “哎哟!哎哟!真可惜,真可惜!像我们这种翻过筋斗的人,心里都明白,人生在世,什么名啊利呀全是假的,只有一个‘情’字是真的。不知道你们如今能不能领悟?”
  还没等十三龄回答,曹霑先说话了:“我就不懂,这‘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又当做何解释呢?”
  “名属情字的范畴,留名是为纪念也,纪念,情也!”
  这时紫雨来上菜:“香糟蒸白鱼,又叫白糟蒸白鱼,简称‘清蒸双白’。”
  跟在后边的墨云也来上菜,嘟囔了一句:“就你话多。”
  “不服气,你来做。”紫雨说完,瞟了一眼墨云,一转身像风摆杨柳似的走了。
  “哼!”墨云放下菜也走了。
  “这俩人一天到晚的也是斗嘴磨牙。”吴氏举箸让客:“来,大家尝尝,清蒸双白。表哥,您可是吃主儿!”
  李鼎喝干了门杯,吃了一口蒸鱼。然后频频颔首:“这丫头的手艺是真不赖,确是江南船菜的味道!”
  “近来我才知道,她母亲是船娘,自然学得一手好船菜,表哥不愧是走过大江南北的人,您的嘴可真尖。”
  “唉——惭愧,惭愧。一世无成,就是这舌头还管点事儿。吃喝玩乐几十年,就说票戏吧,我在苏州做了白、黄、红、绿四台守旧。每台一万两银子,一共四万两啊,如今咱们要是有这四万两银子,哈哈!大财主喽!”
  “说点儿别的吧,大爷,富贵云烟。”嫣梅突然想到:“对了,龄哥,给我们唱一段吧,助助酒兴。我先敬你一杯。”
  “对对对,展歌喉,助酒兴,我也敬你一杯!”曹霑举杯相敬。
  “也算我一个。”明珠也举起杯来。
  “你也跟着起哄?”十三龄佯责明珠。
  “哥,我还没听你唱过呢。”
  “好,唱就唱,我还真带着笛子呢。”说着从腰间取出笛子:“李老爷,这个,您还没忘了吧?”
  “还凑和,还凑和”李鼎接过笛子,吹了起来,音量不高,但音韵悠扬,十三龄合着节拍,压低了声音唱道: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李鼎的情绪来了,他放下笛子,挺胸而立,豪情满怀的接唱道:——
  那时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只唱得力竭声嘶,满头大汗,刺人耳鼓,除十三龄一人鼓掌之外,其他人都笑得前仰后合,按着肚子,抬不起头来。
  曹霑抹了一把眼泪,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连连地恭手说:“表大爷,实在是不敢恭维,您唱的,但分比杀鸡的声音好一点,我们做晚辈的,也不敢不给您拍巴掌!”
  逗得在场的人更加发笑。
  “这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这么说你表大爷哪!要是你阿玛在,准得又是一顿好训!”吴氏佯怒。
  “就是嘛!”嫣梅陡然而立:“表哥,你敢挖苦我大爷,说唱的声音比杀鸡的还难听,其实啊,我大爷唱的比杀鸡的好听多了。对不对,大爷?”
  “啊”李鼎一时没明白嫣梅的意思。
  “侄女儿还有一言相劝。”
  “嗯,你说,你说。”
  “您再唱,别在这种场合唱。”
  “噢,上票房唱去。”
  “不是,您上天坛边上,找那没人去的地方唱去。”

  “呸!——”李鼎嘴里的一口酒,全喷在嫣梅的身上。
  大家开怀大笑。那笑声几乎要震破了屋顶。
  夜阑人静,客人们俱已散尽。
  吴氏和紫雨、墨云也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屋里,书斋中只有曹霑和玉莹两个人。
  玉莹有点累了。曹霑把短榻上的小炕桌放在地上。让玉莹斜靠在短榻上,他自己仍然坐在自己书案后的圈椅上。二人品茶闲话。
  曹霑说:“你想想自从江南遇祸之后,咱们还没有这么高高兴兴的乐过一回呢。”
  “何只是江南遇祸之后,自从我们三个人被救到府上以来,好像就没有过,苏州祸事在先,老祖宗就整日提心吊胆,扬州借钱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日无宁日。”
  “不错,不错,这样算来疾风苦雨已然十多年了。故而今日之举真让我感触良多。”
  玉莹品了一口茶:“咱们俩人又想到一块儿去啦。”
  “那好,你先说,我来洗耳恭听。”曹霑说着站起来,他想坐在短榻边上,靠近玉莹显得亲热些。
  玉莹抓住他的手,用力推开曹霑:“请坐回原处。”
  “嘿!”
  “你坐在我身边,得分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这会儿那俩丫头一步闯了进来,尤其是那个大的,那可就有古可说啦!三天三夜我都别想踏实。”
  “你说起丫头来,这就是我想说的话题。”曹霑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你看看,今天有多少个丫头。紫雨、墨云是丫头,明珠是丫头,表妹嫣梅,她老祖可是广东巡抚、封疆大吏,如今也是丫头。所以我说尊卑贵贱没有定准贵则未必贵,贱则未必贱。”
  “你说是凭命中注定?”
  “好像亦不全是”
  “哪是凭什么?凭天?”
  “凭什么,一时我还说不清楚,反正不是全凭什么命啊、天啊的。与其说是凭命,不如说是凭‘政’!”
  “你指的是朝廷?”
  “我问你,什么叫‘民为贵、君为轻’?君王要尊重的是民意,而非一意孤行。民意者,老百姓自己主宰自己。她们谁愿意给人家当丫环,谁不是爹娘的心肝宝贝。你、我像是主子,其实什么也主不了!”
  “往下说,你这想法挺新鲜。”
  “可惜,说不清楚啦。我还得静下来,好好的想一想。”
  “那让我说。”玉莹索性坐了起来以示郑重:“听表大爷说,做了四堂守旧,就花了四万两银子。吓了我一大跳,要票戏光守旧不行啊,还得有文武场面,行头戏装,前后台的执事,陪着唱的戏子两个四万两够了就算不错。如此的奢侈靡费,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怪不得老太太活着的时候,总说苏州的舅老爷大手大脚、挥金如土。”
  “是啊,舅老爷在苏州人称李佛,这一个‘佛’字,也不知道是花了多少银子买来的。致使才有今日的下场,细想想也不足怪。也不为冤。”
  “所以才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说。”
  曹霑点了点头,然后说:“我们之间无话不谈。他们不单挥霍无度,而且在伦常上也颇不尊重,舅老爷不单三房四妾,跟大儿媳妇还不清不白的。”
  “就是表大爷的妻子?”
  “听说是上吊自尽的。不说人家,咱们家的三太太就不守妇道,跟护院的通奸,我就撞见过,半夜三更的从三太太院里出来一个男人,直奔了花园。”
  “你看真切了?这种事可不能乱说。”
  “我懂,所以除去死了的翠萍知道,我没跟任何人说过,你是头一个人。你可别跟那俩丫头说。”
  “我疯了,连家丑不可外扬都不懂了?”
  曹霑看着玉莹一阵坏笑:“你承认这是你的家啦?”
  “除非你不承认我。”
  “我的天!好姐姐,我天胆也不敢!”曹霑说着又凑了过来。
  “又来了!我还是走吧!”玉莹站起来欲走,不料却被曹霑拦腰抱住,一阵亲吻。
 玉莹好不容易才挣脱开:“你喝醉了,还是疯啦?”
  “好姐姐,凭良心,你愿意不愿?”
  停了一会儿,玉莹主动地投入曹霑的怀抱,两个人亲热了一会儿,玉莹推开他:“天不早了,放我走吧。”
  “你再等一会儿,我还有件大事跟你说。”
  “那得规规矩矩的。”
  “行。你还靠到榻上去。”曹霑自己也回到了原位:“我经常看野史小说,也经常想把曹、李两家的事,也写成野史小说,一个鼎食钟鸣之家,过着骄奢淫逸的日子,终于一败涂地,抄家问罪,供世人淫卧醉饱之后一读,岂不发人深省?”
  “这倒真的是件大好事,目前还只是一个想法,真要写起来,还得建提纲,立回目,决非三朝两夕的事,你能持之以恒吗?”
  “能!你要不放心,咱们俩人一块写。”
  玉莹把正喝到嘴里的一口茶,全都喷了出来,而且笑得双肩抖颤,乐不可支。
  “怎么啦?”曹霑直瞪瞪地双眼看着玉莹,莫明其妙。
  “你真是一阵明白、一阵糊涂、一阵阵的懵懂不堪!我问你,你见过谁家的女孩子、大姑娘写过这种骄奢淫逸的野史小说来着?”
  “噢!——”曹霑自劈一掌:“我真是一阵儿一阵儿地犯糊涂。”
  曹霑一言未了,房门猛的被推开,紫雨像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当她看到玉莹也在屋里的时候,大吼一声:“我的天哪!我上哪儿去呀?难死我了,还是得走!”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转身便走。
  “站住!”玉莹一声断喝,紫雨只好站住了。
  “你说什么哪?风是风、火是火的,咱们屋里怎么不能待了,让你跑到这儿来儿犯疯魔,说胡话?”
  “哎哟!我的姑娘啊!你可冤枉死我喽!我跟墨云在咱们屋里待得好好的,谁能料得到,他来找她来啦!”
  “谁找谁来了?”曹霑又犯糊涂了。
  “唉——我的大公子,咱们这院里住的还有谁啊?自然是你们那位少臣哥了。”
  “哦,原来是他,好,好。”
  “还好哪?”紫雨接着说:“我们在屋里待着,窗户外头忽然有个又粗又顸的声音叫了一声”——紫雨学着那又粗又顸的声音——“‘墨云妹妹,你在屋里吗?’你们说可怕不可怕,把我吓得一机灵。”
  “墨云哪?”玉莹问。
  “她也吓了一跳把脸都吓红啦!”
  “哎——是吓白啦。”曹霑依照常理为其更正。
  “唉。”玉莹乐了:“我们这位紫雨姐姐说话呀,向来都是反着说,要不就是转着弯儿抹着角儿的说。她的意思是说‘羞红’啦。”
  “噢,原来如此。好,紫雨接着说。”
  “说什么呀,小墨云大哥哥,大哥哥的叫着,把大哥哥迎了进来,我这么大的一个人坐在炕上,他愣会没看见,只跟墨云说,‘你有工夫吗?我想求你一件事儿’,墨云往他身后指指,意思是让他跟我说句话,可这个傻小子,只在自己上身找来找去。结果当然是什么也没找着。墨云还是往他身后指,这个大傻瓜仍然还是在自己的身上找,差点儿没把鞋脱下来。我是个慈心人,实在不忍再看他耍狗熊了,就假装着咳嗽了一声,他一回身,才算看见,脸涨得跟茄子似的,叫了声‘紫雨妹妹,你也在屋里?’我心里说废话,我不在我们屋里,能上哪儿去。”
  曹霑一阵好笑。
  “你还笑哪!”玉莹佯怒:“她专会欺负老实人。”
  “我可不敢,赶紧让座:‘快请坐,快请坐,有什么事吗?’他说:‘我的小褂破了,实在是不能穿了,我想自己补可我又不会。再说也没有布头儿,故尔,我想求’这时候墨云赶紧咳嗽了一声儿。谁知道这个傻小子,傻到那头又傻回来了,你们猜他说什么?”
  曹霑心急嘴快:“说什么?”
  “他说:‘我想求墨云妹妹,帮我补块补丁。’”


  “唉——”玉莹也叹惜少臣太憨实了。
  “墨云叫了一声:‘大哥哥!’下边的话,当着我的面,自然没法出口喽。我一看这阵势,还是得三十六计——以走为上,赶紧说:‘对对,墨云妹妹的针线活儿,做的又细又好,应该求她帮你。’说完之后我下了炕,就出来了。你们给评个理儿,这俩人一个也没说一句‘你再待会儿吧’,这这这”
  “该!谁让你没眼力见来着哪!”玉莹故意气紫雨。
  “哼!出来我虽然是出来了,可是我并不死心,我在窗户纸上舔了个小窟窿,你们猜怎么样,好戏果然在后头。墨云的小脸儿像初绽的桃花,跟少臣说:‘大哥哥,自然是我来给你补,刚才我咳嗽一声的意思,是告诉你让让紫雨姐姐,意思意思。’少臣说:‘哎,都怨我笨,不明白事理,墨云妹妹,你别生气,我没有你心细,以后还求你,多,多哦!会说了,多多指教。’墨云又喜又羞:‘大哥哥,我可不敢当。’丁少臣突然从小褂儿的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糖块,递给墨云:‘墨云妹妹,你吃糖。’墨云拿了一块先递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