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宋一品才俊 >

第20部分

大宋一品才俊-第20部分

小说: 大宋一品才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秦允明疑惑时,只见先前与自己作对的陈桥忽然走到了那青年公子身旁,一脸得意的向众人们介绍道:“这位公子便是我的好友,杭州蔡举,字中远,他的阿公正是昔日杭州知州、图龙阁大学士、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蔡君漠蔡大相公,而他的堂叔公便是当今翰林院大学士、享誉盛名的书法家蔡符长蔡相公。”
    君漠便是蔡襄的表字,在后人评论的北宋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当中,就有传闻这“蔡”本来是指蔡京,但因为蔡京名声太臭,便改为了蔡襄。不过不管这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中的“蔡”是蔡襄还是蔡京,这蔡举一人兼了二人的关系,不可不谓是名门大家之后。
    这蔡举父亲原籍泉州,后因为阿公蔡襄辗转几处为官,最终是定居在了杭州,他便是在杭州出生。因为陈桥的父亲承包了蔡举府上一些土木园艺,久而久之两人就交厚了起来。
    两个月前,蔡举从陈桥那里听闻钱塘县即将新开一家别出心裁的书社,心中好奇,于是上个月就来到钱塘县住在陈府上。
    湖仙书社的题字,自然是陈桥几番央求蔡举,蔡举快马加鞭写信送到京城,向堂叔公蔡京求得了墨宝。
    在陈桥介绍完之后,人群起了一阵惊叹,继而有不少年老的士绅都纷纷围了过去,笑吟吟的要与这蔡举讨好。就连那几位原本还站在秦允明身边的公府中人,此时也都一溜烟凑过去了。倒是一些年轻的公子们,心中有所嫉妒,又见这蔡举高傲夺人,不愿意过去交好。
    果然,蔡举一副得意洋洋,对于那些老士绅的问好只是一脸淡然的应着,看不出任何恭敬谦虚的地方,仿佛自己能够淡然的应答都已经是给出天大的面子了。
    站在秦允明身边的唐观礼气哼哼的呸了一声,道:“什么德行,我看蔡襄和蔡京的脸都给这小子丢干净了。还有那陈桥,他在旁边得意个什么劲儿,蔡襄和蔡京又不是他家什么亲戚,瞧他那副嘴脸!”
    秦允明倒是不在乎蔡举和陈桥现在有多风光,沾着亲戚的光又不是自己的光,他只是一直很疑惑,忍不住说了道:“这蔡举从哪里弄来的银鱼袋呀?”
    “八成是蔡襄留下来的。神宗朝时蔡襄名声很大的,官家随便赐几个鱼袋又不是什么大事。好像薛大郎他老爹就有一只,也不知道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唐观礼说道。
    “薛大郎他爹是员外郎都有鱼袋?太假了吧。”秦允明连连表示不相信。
    “理会这个作甚,大郎你若是想要,就好好读书考功名,等你当上了相公之后,用你那手好字给官家写奏折,官家龙颜大悦,说不定赏赐你一大箱子鱼袋呢。”唐观礼故作夸张的说道。
    “三郎,你还真有见底!”秦允明汗颜不止。
    “我才不关心这个呢,我关心的是美女佳人呢!”唐观礼一边说着,一边踮起脚来向书社里望去,希望能搜寻到一袭倩影。
    秦允明不打算再理会蔡举那鱼袋子的事了,总之这鱼袋子又不是蔡举本人的。他今日与唐观礼本来就是冲着美女而来的,自然是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这时,站在牌坊下面的沈心茹上前来招呼了宾客们,说道:“蔡公子为湖仙书社劳师动众求得符长相公的真迹,奴家自然是要好好酬谢。然而此刻吉时已过,书社业已揭牌开业,请诸位相公、公子们到厅内用茶,奴家那些姊妹们早就想与各位见上一面了。”
    听了这话,年轻的公子立刻来了精神,熬了这么久总算是要进入正题了,于是连连的就向书社走去。至于那些原本还在与蔡举攀附讨好的老士绅们,因为见蔡举这般傲慢,心中大多都有不快,索性也就趁着这个台阶离了那蔡举,匆匆向正厅去了。
    秦允明和唐观礼先就跟着头一批公子们进了书社,可是刚入正厅没几步,忽然身后传来了一阵议论声。
    只听一个老士绅说道:“书社是文雅之地,奈何这大门口除了牌匾之外,两边的廊柱上却光秃秃的,少了一些文墨装饰呀。”
    另外一个中年士绅连连点头,说道:“赵老所言极是,依我看倒是要在廊柱上贴一副对联,才能显得有气势。”
    又有一个青年说道:“其实前面那牌坊的柱子上也是光秃秃,那里同样应该有一副对联才算妙。”
    赵老沉吟了一声,说道:“这用来装饰的对联,笔墨一定要好才行。既然那蔡公子是蔡君漠之后,又兼有蔡符长的亲戚,想必他的墨宝也甚有一番风韵才是。”
    蔡举因为被那些老士绅围了一阵,所以与陈桥、张文举等人落在了后面,正好让他们听到了这几个士绅的议论。蔡举自诩研习了几年书法,算得上略有小成,露一手自然是没有关系的,于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
    陈桥与张文举见蔡举含笑不语,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纷纷附和的说了道:“那是自然,蔡公子正是师承他堂叔公的书法,如今他的墨宝在杭州城内已是风靡一时了。”
    “让蔡公子写上两副对联,差人去拓出来,保管能使湖仙书社名声永驻呢!”
    书社老板沈心茹一直站在门外迎接客人,听到老士绅与陈桥等人说的话,便笑吟吟的走了过来,说道:“几位相公说得还真是正理,奴家是妇道人家,自然不懂得门庭装饰,这牌坊和正门两处少了对联衬点,果然是折了几分气势。”
    接着她又踱到了蔡举面前,含笑的行了一个福礼,抬头时故意挑了一下媚眼,柔声道:“不知蔡公子可否不吝赐教,为寒第留下一副墨宝呢。”
    蔡举虽已过弱冠,但尚未婚配,沈心茹年龄又与他相仿,而且容貌也大为妩媚,经这一挑逗倒有一些飘飘然了起来。他轻轻拍了拍手中的折扇,大笑的说道:“在下既然来捧场,承蒙沈老板与诸位官人赏识,自当不吝笔墨了。”
    沈心茹闻言欢喜不已,连忙对身后的胖管事吩咐道:“请文房四宝。”
    可偏偏这时,先前与赵老对话的那中年士绅对蔡举品性极为不满,忍不住说道:“我听说本县一位名叫秦允明的小才子做得对联极妙,近一些日子市井街坊不都在流传他的那副拆字联吗?”
    一位站在门槛前的年轻公子马上应了道:“确是确是,晚生还记得那对联呢: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千里重意若,永言咏黄鹤,士心志未已。确实妙得紧。”
    门槛里面的秦允明和唐观礼听了这话,不由对视了一眼。
    ---
    【多谢各位大大支持,凌晨还有一更,希望大大不吝赐票】
正文 第三十九章,素颜素色
    旋即,唐观礼立刻笑着大声嚷了道:“对,对,就让秦大郎来写得好,秦大郎的书法那可是端王亲口称赞过的,可不了得?”说完,还向秦允明挤眉弄眼了一番。
    秦允明真不知道该作何表情,好端端的非要把自己扯出来,自己还等着看美女呢。他佯装气恼的撞唐观礼一下,同时警告的瞪了其一眼。
    唐观礼见秦允明这般,有意存心起哄,顿时又哈哈大笑的叫嚷了起来:“这秦大郎这就这里呢!”说完,伸出两只手的食指,仿佛耍螳螂拳似的,不停的向周围的人指点秦允明。
    秦允明真想找一个苍蝇拍抽死唐观礼。
    门槛外的蔡举、陈桥等人见秦允明半路杀出来抢风头,都是极为气恼。蔡举到钱塘县不久,压根就没听说过秦允明这一号人物,也不知道这土包子算哪根葱!
    一旁的陈桥更是气哼哼的嚷道:“拆字对联不过是小孩耍得游戏罢了,哪里能搬上门面来?蔡公子是名门之后,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更是才学惊人,他既答应为湖仙书社题对联,那可是难得幸事,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半瓶子的假才子?”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觉得火药味渐浓,一时热闹的气氛消淡了不少,除了那些士绅们露出不悦之色,年轻的公子们则巴不得看热闹。
    秦允明自然不动气,可是一旁唐观礼听了却忍不住要作。
    秦允明赶紧拉了唐观礼一把,低声说道:“以不变应万变!”
    唐观礼还想说些什么,可是秦允明再次强调性的用眼神示意了一番,最终是欲言又止。
    站在蔡举面前的沈心茹见事端初成,略思片刻,忙笑着来打圆场,说道:“诸位今日莅临寒第,已经让奴家受宠若惊,又逢几位才子不吝,愿为寒第题联,这本是一桩幸事,何必因此动恼?若是如此,反而让奴家里外不是人了。”
    顿了顿后,她轻笑着又说了道:“倒是奴家有一个主意,今日到场的都是钱塘县远近闻名的名士,不如诸位一起来写一副联子,再由诸位相互来点评,奴家便取了最妙的两副录了,岂不更好?”
    这个主意虽然让客人们觉得冒昧了,但到访的客人中有不少自负才学的年轻公子,本来老士绅们只提到蔡举和秦允明两个人时,他们便觉得心有不甘。现在沈心茹这般提议,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有什么不好呢?于是这些年轻公子们最先附和称好了起来。
    其余士绅们反正是上了年纪,也不妨陪着晚辈们热闹一回。更何况他们这些大龄者,有不少人都是能写一手精湛的书法,纵然对联不好,露一手书法也不失是一件得意的事。
    于是,大家都欣然的应了。
    沈心茹暗自松了一口气,本来牌坊与正门廊柱她是故意空着的,原本的计划是在宾客们回到厅内之后,再请他们来为这两处题对联。此刻只因为陈桥瞎胡闹,不得不让自己变了个方法说了出来。
    当即,她先邀请没有进厅的客人们都进来,然后让胖管事将正厅桌椅都收拾干净。
    片刻之后,正厅清整了下来。
    沈心茹笑吟吟的对客人们说道:“诸位官人稍候,奴家这便请来姊妹们来为诸位官人铺纸研墨。”
    客人们顿时兴奋不已,早就盼着这一刻了。
    沈心茹行了一个福礼,然后施施然的从旁侧楼梯上楼去了,在二楼还看到她身影,却直接又上了三楼。
    趁此之时,年轻公子都忍不住窃声议论,倒要见识见识这些名门落难佳人是何姿色。
    唐观礼也是满脸亢奋,眼巴巴的一直盯着二楼栏杆处,恨不得自己会轻功,等到时候佳人们出现,自己第一个飞身跳上去。
    “大郎,大郎,要出来了,盼死我了都。”他连连的说道。
    秦允明只是含笑的叹了一口气,没有回话。
    “大郎,怎么了?刚才你还翘以盼的,这美女都快出来了,你叹息作甚?”唐观礼奇怪的问了道。
    “刚才那是兴致头上,可是现在我肚子饿了。这沈老板一点都不周到,大正午邀我们来参加开业,又不请我们吃饭,太委屈人了。”秦允明这几个月不出门,早养成了饮食习惯,此时肚子咕咕叫,什么心思都没有了。
    “大郎你真不是一个有雅兴的人,”唐观礼白了秦允明一眼,煞有其事的说道,“难道你没听过一句话叫作秀色可餐吗?等那些美女下来了,你看着她们的美貌,不一会儿就饱了。”
    秦允明顿时无语,如果真如唐观礼这么说,那女人可真是宝了,一旦闹饥荒时,朝廷毋须为赈灾银两伤脑,只需派遣年轻美貌的宫女去灾区走上一阵就省事了。而且这些宫女也不必准备口粮,她们饿了的话,相互看一看也就消除饥饿了。
    大约一刻之后,楼梯上总算传来了零零碎碎、又柔又软的脚步声。这脚步声仿佛是踏着正厅里所有宾客的心坎上,随着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客人们心中也愈激动。只是宾客们都是有身份的人,所以表面上还是极力保持着风度。然而这风度就像是一层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内心的火焰点燃。
    转眼间,一群穿着清一色白衣的芳影在二楼栏栅处闪过,很快就出现在了一楼楼梯口。引的自然是沈心茹,在她后面则陆续跟着十数位白衣的少女,这些少女各自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三、四岁的侍女,倒真有一副大家闺秀的排场。
    宾客立刻盯着这些少女去看,但是这些女孩儿都穿着白衫,皮肤又都那么白皙玉嫩,因为颜色的相冲,反而衬不出姿色又多美。这些少女大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年华,只有一两个年龄要更小一些。所有人都没有任何装扮,素颜素色,就像是一泉白水,看似晶莹剔透,然而尝之无味。
    顿时,年轻公子们心头的兴致便扫了一截去。
    其实这些少女虽然没有倾国倾城之貌,但也算得上清丽可人,只是因为没有任何打扮,再加上年轻公子们自己先前期盼过高,因此才觉得失望。
    至于那些年迈的士绅们,他们经验十足,比起年轻人要懂得掩饰,自然都是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
    沈心茹见到宾客们这样的脸色,非但没有担心,反倒暗暗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似的。
    ---
    【今日三更,希望各位大大能支持一些票票。第一更奉上】
正文 第四十章,少女韵寒
    这十多位少女见了正厅内的场面,都显得有一些羞涩,但也极力保持着风度。倒是在她们身后的那些小丫鬟,一下子畏畏缩缩很是怕生,只能躲在主人的后面不敢抬头。
    沈心茹笑着说道:“诸位官人,虽然奴家这些姊妹比不上皇亲王侯家的女儿,好歹都是才情兼有。湖仙书社是文雅的地方,日后官人们光顾,想必也是以文会友,而这些姊妹不过是陪衬一旁罢了。”
    所有人都不笨,他们听出了沈心茹的言外之意。很显然沈心茹是看出了他们这些宾客的失望,所以才故意说出这番话来。不过想想也是,书社又不是青楼画舫,要浓妆艳抹的美女陪伴作甚?若是如此,倒不如直接去青楼画舫更省事。
    沈心茹接着又吩咐少女身后的那些丫鬟们,让她们每人去后堂取来一套文房四宝。
    略等了一阵,小丫鬟各自捧着一个崭新锦盒走了出来。沈心茹便让那些少女带着小丫鬟,去客人们中间铺纸研墨,侍候客人们写出对联来。
    那些少女犹豫了片刻,相互对视了一眼,依然很害羞的不行,迟迟不肯上前。倒是让沈心茹催了好几次,才陆陆续续的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