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宋一品才俊 >

第42部分

大宋一品才俊-第42部分

小说: 大宋一品才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史书上最早有记载西红柿还是明末清初时期。虽然后来考古学家在西汉古墓里面找到了西红柿的种子,可是在清朝之前中国人应该还不知道这东西。也许西红柿就在人们的身边,但谁也不敢吃,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算了算了,番茄炒鸡蛋就当我没说过。可是荷包蛋这么简单的做法,难道你们也不会吗?”秦允明叹了一口气,随即转移了话题。
    他曾经看过荷包蛋的记载,据说荷包蛋的做法老早就有,但具体是什么朝代却没有记载。从袭人、秋杏和挽汐她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很显然荷包蛋并不是宋朝以前的朝代了。
    “大郎,奴婢都是粗人,自然是不知道荷包蛋了。莫不是外面酒楼新出的菜式?”袭人小心翼翼的问了道,大大的眼睛里充满好奇。
    秦允明叹息的笑了起来,说道:“这可不是什么新菜式。这样吧,我亲自下厨,把荷包蛋做出来给你们尝尝!”
    袭人脸色微变了一下,切声说道:“大郎,你堂堂一个少爷怎么能去厨房那样的地方呢?更何况,你这么小的一个人儿,哪里知道分的清楚柴米油盐的呀。”
    秦允明放下筷子站起身来,一副正儿八经的神态,说道:“谁说我分布清楚柴米油盐,今天我偏偏就要露一手让你们瞧瞧。”
    说完,起身就向屋子外面走去。
    袭人让挽汐和秋杏留下来继续吃饭,自己则匆匆的跟了上去。追上了秦允明之后,她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幽幽的道:“小祖宗,你还真能折腾呀。要是让老爷知道了,老爷责罚奴家就算了,可若是又教训起大郎你不成体统,那可就冤枉了。”
    秦允明笑了笑,说道:“放心吧,我爹在陪陈相公他们呢,厨房里的人自然不敢告密,否则他们自己都吃不了兜着走!我也只是想吃点好东西而已,这又不是什么大罪过。”
    袭人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浅浅笑了笑,默默跟在秦允明后面。
    到了厨房,此时正是晚膳时间,伙夫、厨子都在里面忙碌着。他们见了大郎到来,纷纷感到诚惶诚恐,接着自然是笑吟吟的迎上前来阿谀奉承了一番。
    秦允明随便的应付了一阵,然后要了一座锅台,取了一些新鲜鸡蛋来。
    众人这才知道大郎是要亲自下厨,不由又是惊讶又是好奇,纷纷的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围拢过来要探一个究竟。
    秦允明自诩在二十一世纪时,煎荷包蛋这样简单的烹调还是不在话下的。可是当他准备动手时,却现自己竟然真的分不出柴米油盐了。关键是古代这些物什么盛装的没有规律,得一个个仔细辨认才可以。
    好在这时袭人走了上来,含笑不语的帮秦允明将调味料都找了出来。
    古代没有色拉油,除了猪油就是菜籽油。煎荷包蛋自然应该用液体油,虽然菜籽油气味比较重,但也只好将就着用了。
    烧热了锅,放进去油。等油煮热了之后,秦允明敲开一个鸡蛋丢了进去,虽然手里拿着锅铲,却不急着使用。渐渐的鸡蛋背面焦脆了起来,他先撒了少许盐沫,又点了几滴酱油,接着小心翼翼的把鸡蛋翻了一个面。
正文 第八十一章,再访吴王
    片刻之后,一颗金黄的荷包蛋大功告成。
    袭人早就在一旁准备好了盘子,秦允明就叫荷包蛋放进了盘子里面。
    “哈哈,成了。袭人你先尝尝。”他一边搓了搓手,一边充满期待的看着袭人。
    周围的其他伙夫、厨子们,见秦允明变花样似的把一颗鸡蛋变成一块蛋饼,早已经是惊奇不已。此时荷包蛋的焦脆香味也散了出来,引的众人口水直流,恨不得让自己先去尝一尝这新玩意。
    袭人被众人看着很不好意思,只好拿起筷子夹起了那荷包蛋,小小的咬了一口。
    “怎么样?我的手艺不错吧?”秦允明连忙问道。
    “吃到一颗盐粒。”袭人小心翼翼的回答了道,“不过,这样的煎鸡蛋真独特,脆脆的,软软的,很好吃。”
    秦允明嘿嘿笑了笑,从袭人手里接过了筷子,将剩下的荷包蛋夹了起来,一口全部塞进了自己的嘴里。他一边点着头,一边感悟的说道:“真怀念这个滋味!”
    袭人小脸蛋一下子红了起来,秦允明用她的筷子吃东西,这算是间接接吻了,后面又忽然说“怀念这个滋味”,那就是暗示前几天晚上两个人同床共枕的事情了。她十分紧张,心中嗔怪秦允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话竟然这般不检点,让人羞涩不已。
    “嗯,我要再做几个出来。你们都过来好好学着,以后每天早上我的早膳,一定要有这样的荷包蛋!”秦允明得意洋洋的向周围的伙夫、厨子吩咐了道。
    众人一边应着,一边更凑上前来观摩学习。
    秦允明接下来又煎了六个荷包蛋,将荷包蛋用盘子装好,让袭人带回园子里去。
    临走之前,他简单的向厨子们介绍一下煎荷包蛋的一些要理,不过自己厨艺不精,也只是半斤八两,只好让厨子们自己去领会。
    秦允明与袭人离去之后,厨房马上就热火滔天起来。小厮、伙夫都催着厨子们,赶紧做一个荷包蛋出来尝尝。厨子们自己也早已经垂涎三尺,于是立刻就动手仿照秦允明的样子,尝试着开始做荷包蛋了。
    --------------------------------
    秦允明与袭人向园子走去,今天能尝到二十一世纪的食物,心中舒畅了不少。他觉得反正现在的自己是一个富二代,日后倒是可以研究更多的二十一世纪的菜样,也算是能充实一下个人的生活了。
    不过袭人却一声不吭,俏脸红晕未消,一颗心依然是处于砰砰乱跳的状态。
    秦允明不经意看了袭人一眼,奇怪的问了道:“袭人,你怎么不说话呢?”
    袭人低下了头,羞羞涩涩的答道:“奴家有什么话要说吗?”
    “真奇怪,我今天做出了那么神奇的荷包蛋,你先前还问东问西的,现在却什么话都不问了,这不是扫我的兴嘛!”秦允明假装严肃的说道。
    “那,那大郎你要奴家问你什么呢?”袭人一时心神紧张,只能顺着秦秦允明的话回答着,大眼睛只是盯着地面,头也不肯抬起来。
    “呃,算了,既然你现在不觉得荷包蛋奇怪了,也是一件好事。呵呵呵呵,怎么样,味道还不错吧。”秦允明笑着说道,他现在是真的不明白袭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让他知道了袭人心里的误会,只怕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这桩笑话了!
    袭人只是点了点头,一路上都是应承着秦允明。
    回到园子之后,挽汐和秋杏差不多吃好了晚饭,但因为秦允明和袭人还没吃完,所以不敢收拾,只能在饭桌旁边等候。秦允明回来之后,马上拉着三个人重新坐了下来,然后将带回来的荷包蛋摆上饭桌。
    “你们两个人一人一个,我和袭人一人两个。”秦允明拿起筷子,亲自来分荷包蛋。
    挽汐和秋杏第一次见鸡蛋还能这样的吃法,又是好奇不已,又是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秦允明于是将荷包蛋的做法,已经它名称的由来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荷包蛋传统的做法是把鸡蛋做的像荷叶一样好看,蛋黄位于蛋白中央,好似是被荷叶包裹,因此称为荷包蛋。当然,还有一种做法是把鸡蛋煎开之后,掀起一半折叠起来,就像是一个小荷包似的。不管是什么做法,总之是取象形的意思。
    挽汐和秋杏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的荷包蛋吃了下去,立刻叫好了起来,同时又意犹未尽。
    秋杏年纪小,见秦允明这么亲切,于是大着胆子埋怨了起来:“大郎,袭人姐姐为什么能吃两个,奴婢和挽汐只能吃一个呀!呜,大郎做出来的荷包蛋真好吃,可不可以让厨房在做两个来呢?”
    秦允明哈哈笑了起来,说道:“鸡蛋每天吃多了不好,你们小孩子一天只吃一个就够了。”
    秋杏努了努嘴,喃喃的道:“大郎只比奴婢大两岁嘛。”
    “杏儿,你怎么能这样没大没小呢?这荷包蛋是大郎亲手做出来的,你们能吃到,已经是恩赐了。厨房的人现在还没学会,等他们学会了,你们自己花些钱叫他们做来吃吧。”袭人摆正了脸色,语气略带责备的训了道。
    秋杏和挽汐立刻战战兢兢的低下了头,都知道自己错了,噘着小嘴欲哭无泪。
    袭人看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忽然将自己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夹给了秋杏和挽汐一人一个,说道:“你们吃吧,先前在厨房里我已经吃过了。”
    她说完,略有担忧看了秦允明一眼,却现秦允明正目光炽热的盯着自己,不由心中一紧,赶紧转过头小口小口的往嘴里扒饭。
    秦允明本想说些什么,可是一时被袭人的善良所感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拿起了筷子,将自己碗里的一块荷包蛋夹了起来,放到了袭人的碗里。
    “大郎,这”袭人有些惊讶。
    秦允明只是微微笑了笑,温和的说道:“你刚才在厨房里只咬了一小口,怎么能算是吃过了。现在你一个,我一个,就当是尝鲜好了。快吃吧!”
    袭人心口温暖极了,大郎真是好人!
    吃过晚饭,秦允明只看了一会儿《史记》,很快就头脑胀想要睡觉了。
    第二天,天色刚亮,袭人就按照秦允明的吩咐将其叫醒了过来。她知道今日秦允明要去杭州拜访吴王,因此特意准备了一套华服。
    在穿衣洗漱时,秦允明忽然向袭人问了道:“对了,上次我那件沾血的衣服呢?”
    袭人微微笑了笑,说道:“奴家已经洗好了,该缝补的地方也缝补好了,哪日大郎你想穿,随时都可以拿过来的。”
    秦允明笑着拉起了袭人的小手亲了一下,说道:“你还真勤快呀。”
    袭人害羞得不行,一时浅笑不语。
    吃早饭的时候,秦允明果然看到了厨房准备的荷包蛋。不过这些厨子要么是下了功夫、要么是经验老道,这一个个荷包蛋煎的炉火纯青,十分好看。只是他尝的时候,却总觉得味道上有些差异,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动手会吃得更香的缘故。
    早膳过后,他就让小厮牵来了吴王的那匹宝马,同时带了三个小厮备了一辆马车随行,随即便启程前往杭州城了。
    照旧是晌午时抵达了杭州城,直接向吴王府而去。
    来到吴王府,秦允明向府卫投了自己的名刺。
    本以为最快也要等府卫进去通报一声才能入府,哪里知道府卫一见是秦允明,连名刺都没看,直接笑吟吟的先将人迎入了侧院。在安顿秦允明在侧院小歇之后,府卫才匆匆的跑去禀告王爷去了。
    只坐了片刻,茶水连半盏还没用到,小郡王赵奕活像一枚气球似的一碰一跳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位王府的属官。
正文 第八十二章,吴王盛情
    秦允明连忙起身行礼,可是还没有开口,小郡王已经凑了上来,一把就抓住了他的手,笑嘻嘻的说道:“秦大郎,你可算来了,皇叔走了之后我一个人真无趣,父王整天唠唠叨叨让我好好读书。嘿嘿,现在你来了,我就可以找理由陪你一起去玩,今晚我带你去杭州城最大的画舫耍耍。”
    原本初五那天端王果然启程返京了,苏小诗自然也趁此机会向王府告辞,随同自己的画舫返回江宁府去。因此原本热热闹闹的王府,顿时就冷清下来,再加上吴王见过秦允明年少有为之后,对小郡王管教愈严厉,这些时日险些就快把这小胖子委屈死了。
    秦允明见小郡王称呼自己“大郎”而不是“公子”,而且自称“我”也不用“本王”、“小王”之类的,立刻就知道小郡王把自己当作自己人了。
    虽然宋朝称呼男子都是用“郎君”或者“官人”,但对方若是少年而且又是不认识的情况,不知道其在家中的排行,只能直呼“小郎君”。当然,像小郡王这样年龄与秦允明相当的,称呼秦允明“小郎君”那肯定是很别扭,因此在秦允明第一次来王府的时候,众人都是称呼其为“秦公子”。
    今天秦允明再次到访,小郡王就热情洋溢的称呼自己“秦大郎”,可见是专门查问过自己在家中的排行了,这让自己心中不由自主高兴起来。吴王毕竟是成年人,不必小郡王这样的孩子好糊弄,若能与小郡王打得火热,有时候要比请动吴王更方便呢!
    “小王爷真是太客气了,在下能与小王爷一同出玩,也算是一件幸事呀。”他呵呵的笑着应承了下来,同时心里去嘀咕,明明是自己陪小郡王出去玩,反倒让小郡王说成是陪自己出去玩了!
    “你别在说什么‘在下’、‘草民’了,你与我同辈论交,咱们又不是不熟悉?”小郡王胖乎乎的脸上显出了几分严肃。
    “这呵呵,那就多谢小郡王了,我遵命便是。”秦允明应道。
    他知道在小郡王这小孩子面前是无所谓的,不过见了吴王该遵守的礼节一个都不能少,吴王虽然年轻却是一个十足刻板的人,万万不可造次。
    这时,跟着小郡王一同来的一位属官走上前来,笑盈盈的向秦允明请了道:“秦公子,吴王正在荣穆堂等候,还请秦公子随下官移步过去吧。”
    于是秦允明就跟着属官和小郡王一起,向荣穆堂去了。
    在刚刚出了侧院时,一行人路过了一处偏厢房,厢房院子里正传来一阵歌声。
    秦允明本来没注意听,哪知道一旁小郡王听到了,竟跟着哼唱了起来,这下子就让他感到惊奇不已了。因为这歌声怎么听都是那么熟悉,虽然小郡王前前后后没唱出几句词来,可是还是能断定正是他前日在湖仙书社作出来的《好了歌》!
    他不由有些纳闷:这才两天时间,歌曲竟然传到了杭州城来了,湖仙书社还真是一个舆论传播的捷径。
    “小王爷,你这唱的是什么曲子呀?”犹豫了一阵之后,他还是试探的问了道。
    “我也不知道,昨天下午府上的戏子们开始练这支曲子,还真是好听。尤其是歌词最有意思了,唱的是什么‘陋室公堂,当年妾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还有什么‘猪崽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汁正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