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 >

第15部分

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第15部分

小说: 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链要两干多块呢。”薛人杰手掌捂住左胸:“我发誓说话算数,而且要用我挣来
的稿费为你买项链。”叶纷飞知道自己目的达到了,这种时候,只有让薛人杰为她
付出点什么,才会让这个男人心理平衡下来。要不然像叶纷飞这样一个日资企业的
白领,买条项链犯得着向男人开口吗,太掉价了。

    副院长戈新元没跑远路,倒也实实在在拉到两张铁票。她在自己学生情况表里
找到一条得来伞不费工夫的捷径。那学生母亲是九州大学校友,现在教育部下面一
个司工作,虽说职位不高才是个正处,到底人头熟悉,没多少日子那学生就将他母
亲的回音转告戈新元。多了不敢保证,两票是肯定有的。

    九州大学在这股申报博士硕士生点风潮中收获巨大,共新增了十多个博士点,
三十来个硕士点。其中外语学院成赢时间虽短,竟也争来了二博三硕。校长在全校
干部大会上不惜以极少使用的赞扬口气,让俞道丕为首的外语学院领导班子集体露
了回脸。

    接下来的日子里,外语学院又成了校报电视台和校园网上的宠儿。

    九州大学新增了这些博士硕士点,总体实力已能跻身于教育部重点扶持高校行
列。现在政府对教育加大了投资力度,挤上这班车,对九州大学来说,直接到手的
好处就可能是几个亿。这数字听听就让人心跳加快,哪所大学会不使出拼命劲来争
抢呢。

                                  二十

    戈新元收到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正式邀请信,邀请她去做为期三个月的讲
学。学法语教法语至今二十多年,戈新元还未踏上过法兰西的土地。也许是向往法
国太久了,以至于拿到邀请信时她竞控制不住双手的颤抖。

    女儿艺艺似乎比母亲更加兴奋,开出长长一列清单,让母亲在法国为她买原装
货。戈新元接过单子扫了一眼,“兰蔻”香水,白巧克力,玩具沙漏,“阿尔卑斯
山”牌牛皮橄榄球,“滴克道克”牌口香糖等不下二十样东西。看得出一半是女儿
自己想要,另一半恐怕是要送去讨好男朋友的。

    戈新元微微皱了下眉头:“艺艺,你当我去法国淘金啊,三个月讲学报酬不吃
不喝也不够孝敬你呢。”艺艺搂住母亲,“妈你真俗,一提出国T 作就想淘金。干
吗不换个角度思考,权当公费旅游,公费花完了贴上点自费也不是不可以嘛。”

    戈新元几年前开始就不敢跟女儿斗嘴,那时女儿才上中学,摆起大道理来噎得
戈新元直想掉眼泪,事后想想居然还是女儿的话更现实一点。如今成了大学生的艺
艺不像是戈新元的女儿,倒像是她姐姐。

    戈新元撇了下嘴:“自费? 你当我银行卡里有金山银山好挖呀,得供你上大学,
还得为你外婆准备下医药费。”艺艺打断母亲的话:“好了好了,不买拉倒,等哪
天你给我找到个大款后爸,让后爸来买吧。”

    戈新元胸口咯噔一下,真的,要不是女儿无意中提醒,她都忘了告诉牛振亚要
去法国一事。戈新元同牛振亚的关系依旧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十天半月通一次电话,
兴致好的时候放下电话去咖啡馆坐坐,谈话内容跟电话里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形式
改成了面对面。戈新元至今没想清楚后半生与牛振亚这样一个男人共同生活究竟有
多大意义和必要,如果仅仅为了排解寂寞的话,他们二人还都没到那么寂寞的阶段。
也许待他们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和机会后,相互靠近的速度会比现在快得多。不过戈
新元还是给牛振亚打了电话,出于礼貌她也得早点告知他这个出国消息。牛振亚再
次约戈新元去“上岛”咖啡馆小坐,出国是个新鲜话题,完全有必要当面细聊一番。

    喝咖啡时牛振亚给戈新元仔细算了一笔此次去法国讲学的经济账,到底是经济
学教授,牛振亚怕戈新元听不明白,顺手将明细账日写在一张餐巾纸上。

    戈新元去法国讲学每月报酬为一千欧元,折合人民币一万元左右。按高校公派
出国人员待遇规定,教师在国外期间国内工资一律停发,本人还得向学校偿还代缴
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款项。加上在法国的生活费用,戈新元此番出国
讲学用经济学行话来说是投入大于产出,赔本的买卖。

    牛振亚说:“法国人太小气,像你戈老师这样去法国讲学,每月一千欧元实在
有点说不过去,到头来还得自己掏腰包贴钱,太划不来。”

    戈新元脸红了,不知是羞于谈钱还是捐心让牛振亚小看她,淡然一笑道:“去
法国讲学对我来说肯定会有其他收获,我也没想过要出国发财呀。”

    “当然,当然,我向来敬重戈老师的生活态度。戈老师不是凡俗女性,我只不
过是有点为戈老师抱不平罢了。报酬多少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体现一个人所付出劳
动的价值嘛。”牛振亚小心翼翼地解释自己的用意。

    牛振亚来咖啡馆时口袋里揣着两百欧元,那是儿子带他去欧洲旅行后余下的。
本来牛振亚打算送个小红包给戈新元,两人关系维持到现在,男人总该有些表示才
是。可刚才那番谈话显得不尽投机,这时再送钱给戈新元,很可能会自讨没趣。天
底下但凡读过几天书的女人,最抵触的恐怕便是个“俗”字。心里想钱想得要命,
脸卜也得做出不食人间炯火样。

    牛振亚的判断很准确把握住了戈新元此刻的心理活动,她被法方邀请信激起的
亢奋情绪已经完全平息下来,牛振亚算的账简直让她精神状态跌入低符。牛振亚一
点都没算错,戈新元此次去法国讲学确实是在做一桩赔本买卖。而且有一笔账牛振
业还未计算在内,那便是戈新元出国后,还得另外花钱请全天候保姆来侍候她病在
床上的老母亲。戈新元去家政服务中心打听过行情,全天候保姆除去吃住,每月至
少还得付八百元工资。出国讲学这件美差,于戈新元便成了沉重包袱,压得她十分
郁闷。除了牛振亚,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倾吐郁闷的对象吗?

                                 二十一

    秋风扫过巴黎戴高乐机场外的大片草坪,夏日里黄过一阵的野草,竟在秋日阳
光下重现碧绿生机,绿得一点不亚于春天来临。数不清的野兔子在草丛里忙碌穿梭,
不知忙于繁衍后代还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备粮草。戈新元目光久久停留在草丛
和野兔身上,这样她才确信自己真实地踩在法兰西土地上,国内哪处飞机场有这样
的野生动物呢。

    走出海关戈新元第一眼便看到夏中骏在向她招手,夏中骏个子高,站在法国男
人中间也不会被湮没。戈新元心里踏实下来,庆幸自己登机前给夏中骏打了电话,
否则尽管她精通法语,人地生疏难免会多费些周折的。

    夏中骏推着行李车来到戈新元面前,很法国化地与戈新元贴了贴脸颊:“欢迎
您夫人。”夏中骏说的是法语,口音明显改变了,变得像真正的法国人那样拖着长
音。更令戈新元吃惊的是,诺爱米也来机场接戈新元,她站在夏巾骏身边,手臂环
绕在夏中骏后腰,而夏中骏的长胳膊搂住诺爱米肩头,俨然一对异国情侣出现在戈
新元眼前。

    戈新元尽量不使自己露出吃惊表情,夏中骏已不再是九州大学学生,诺爱米也
结束了与九州大学的任教合同,他们今天来机场接戈新元完全应视作出于友情。戈
新元初次踏上法国土地,两眼一抹黑,夏中骏和诺爱米此时是她仅有的两位熟人,
她少不了他们的帮助。

    从戴高乐机场前往巴黎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上,夏中骏一边开车一边吹口哨,手
指在方向盘上敲着节拍,偶尔搂一搂副驾驶座位上的诺爱米,丝毫不在意后座卜的
戈老师会怎么看他。戈新元故意将视线投向窗外,她真正开始相信这句话了,外面
的世界真精彩。不过几个月而已,夏中骏已从中国大学生里的乖乖男孩变成了潇洒
的法国绅士,或者说法兰西雅皮士更确切点,环境改变人可谓法力无边。

    夏中骏和诺爱米把戈新元送到巴黎高师为她租下的房子里,那是塞纳河边一处
老式公寓的顶层。房间面积很小,不足十五个平方米,只有简单几件家具,屋顶老
虎窗外可以看到巴黎秋天碧蓝的天空。戈新元想起从前读巴尔扎克或是左拉的小说,
大文豪们没少花笔墨来描绘这样的楼顶小屋,这种屋子是当年住公寓的中产阶级专
为家里仆佣们准备的。

    戈新元心里有点委屈,她好歹是中国大学里的副教授,受聘来法国讲学居然住
在佣人房里,法国人也太不尊重中国知识分子了。想想诺爱米在九州大学当外教时,
住在豪华的外籍教师公寓楼,房间宽敞得能开派对。中国人真傻,见个老外就当菩
萨供起来,可外国人哪里想过要还你这份情呢。都说“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
话好像专对戈新元说的。

    诺爱米很热情很正式邀请戈新元晚上去她家吃饭,按中国人的说法便是接风。
她留下夏中骏帮戈新兀安置行李家具,自己先去超市购物准备接风家宴。

    夏中骏坐在戈新元对面,微微垂下头,让戈新元重新看见了那个循规蹈矩的中
国大学生。“戈老师我知道您想问我什么,让我自己告诉您吧。我跟诺爱米同居了,
住在她的家里,离您这儿坐地铁三站路。”夏中骏的头垂得更低了,双手交叉着把
骨关节掐得咔咔作响。戈新元问:“你爱诺爱米吗? 我记得她差不多大你十来岁呢。”
夏中骏一甩长发仰起脸来:“戈老师,我不知道自己爱不爱诺爱米,可我已经爱上
了法国,我想在这儿长久生活下去,最好能进入欧盟企业上作。这件事上诺爱米能
帮助我,我真的非常需要她。”

    戈新元忽然觉得自己的问题十分愚蠢,天底下有多少男女是因为爱才同居在一
个屋顶下的呢? 如果有一天她戈新元同牛振亚结合的话,是因为爱还是因为需要,
她自己说得清楚吗? 夏中骏来到举目无亲的法兰西,也许遇到过戈新元此时还无法
想象的艰难,他所说的需要诺爱米帮助,多半是生活层面上的需要,而不太可能首
先是情欲,这一点戈新元很了解自己教过的学生。

    戈新元站起身按了按夏中骏肩膀,用母亲般慈爱的口吻说:“一个人若能知道
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是件好事情啊。”

    到达巴黎才一个星期,戈新元已对诺爱米产生了说不出的感激之情。她不再觉
得住在顶层小屋里有多委屈,而是深感自己幸运。这间每月房租三百欧元的小屋,
是诺爱米向朋友姨妈为戈新元租下的。若是此屋的出租广告贴在网上,说不定会有
上百个大学生赶来抢租呢,在巴黎市区哪里找这样便宜的房子去。

    小屋位于市中心,出门便是塞纳河左岸,对戈新元这样初到巴黎想多多观光的
异乡客来说,安步当车连地铁票都可省下不少。诺爱米还为戈新元办理了一张“特
殊外籍人才”证,这样戈新元可以免费进入巴黎的许多博物馆和文化设施,又可省
下门票钱。

    诺爱米做这些事情低调自然不动声色,丝毫没有让戈新元感觉诺爱米在刻意替
她省钱。诺爱米在中国生活时间长了,了解中国人的面子和自尊心。难怪夏中骏离
不开诺爱米,戈新元很快为夏中骏找到了理由。

    戈新元在巴黎高师授课不算多,每日午后的时光都可用来在巴黎游览。戈新元
喜欢从学校散步回家,既省下地铁票钱,又能亲近这座名副其实的花都。这日午后
她从卢森堡公园穿过,径直走向那家不太大的“福纳克”书店。“福纳克”是法国
最为著名的连锁书店,名气不小于“家乐福”超市。戈新元曾跟诺爱米夏中骏去过
位于香榭丽舍大街上的那家“福纳克”,可那时她的薪酬尚未打进银行卡,所以不
敢买任何东西。现在好了,她在离卢森堡公园不远的街上找到了另外一家规模略小
的“福纳克”书店,里面有她一直想要的“小罗贝尔”大法语词典,法兰西历史词
典,法国文学家词典。这些让戈新元看一眼便心生爱意的工具书排列在敞开式的书
架上,等待着懂得它价值的读书人来买回家。

    这些工具书对戈新元这样吃法文饭的教授来说用处太大了,她真想把它们通通
带回国去。可是法国的工具书贵得令人难以置信,戈新元每月一千欧元收入除去租
房及生活开销,最多只能挤出一本大词典的钱来,而且那样的话女儿艺艺交给她的
购物单便无法兑现。

    戈新元犹豫着将书一本本放回书架,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她实在太喜欢这
些书了。书店服务生认出这位亚洲面孔的女人,来了好几次却没有买过一本书。
“夫人,需要我为您做些什么吗? ”服务生很职业化的笑脸朝着戈新元,戈新元不
好意思地笑着摇了摇头:“这些词典真不错,可就是太贵了点。”服务生道:“您
说得很对,确实不算便宜,可是工具书不同于消遣读物,工具书可以用一辈子,贵
点也值得。”

    戈新元赞同服务生的话:“您也说得很对,只不过花这么多钱买东西之前,至
少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服务生殷勤地将戈新元送到书店门口说:“夫人,我相信
您定会回来买走它们的,您法语说得那么好,应该拥有法国最好的工具书。”

    走出书店,戈新元去塞纳河边几家商店逛了逛,女儿想要的东西总价值远远超
过她喜欢的那些书,满足女儿的话她必须委屈自己,反之亦然。走在巴黎大街上,
戈新元第一次感到拥有足够的金钱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在国内她也不富裕,过
着十分节俭的日子,然而对金钱的渴望却从不像此刻这般强烈。

    诺爱米在顶楼小屋门前来回踱着.等着戈新元回来。夏中骏没有陪同她,诺爱
米对戈新元解释,她有件私人事情想请戈新元帮忙。戈新元说:“诺爱米小姐你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