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乱弹水浒 >

第22部分

乱弹水浒-第22部分

小说: 乱弹水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胜和水火二将,交情非浅,三人同在凌州附近,平时朋友关系相当不错,这也预示着,不管哪方,都不可能对对方下辣手!这也是关胜的聪明之处――找熟人,纵然胜不了,也没有性命攸关之虞。且看小说原文: 
两员虎将一齐出到阵前。关胜见了,在马上说道:“二位将军,别来久矣!”单廷圭、魏定国大笑,指着关胜骂道:“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礼说?” 
初次交手,关胜便陷了副手宣赞、郝思文,而关胜自己也被对手杀得“大败输亏,望后便退”。要不是林冲和杨志“恰到好处”的增援,估计关胜被捉的可能性很大。 
首战告负,关胜脸上真下不来。由此而来关胜决定使用自己的看家绝招――拖刀计来背水一战! 
圣水将军单廷圭出马,大骂关胜道:“辱国败将,何不就死!”关胜听了,舞刀拍马。两个斗不到五十余合,关胜勒转马头,慌忙便走,单廷圭随即赶将来。约赶十余里,关胜回头喝道:“你这厮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单廷圭挺枪,直取关胜后心。关胜使出神威,拖起刀背,只一拍,喝一声:“下去!”单廷圭落马。 
绝招往往都是绝处逢生的时候才兵行险着,关胜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将毫无防备的单延圭砍于马下。估计单延圭平日里和关胜的热身比赛中,关胜从来不使出自己的看家绝招,而正是这石破天惊的惊艳一刀,将关胜从危险的悬崖绝壁边拉了回来――如果此战失利,哪怕关羽附身关胜,估计也只能去地煞群体搬小板凳。 
关胜收了单延圭,又效仿先祖单刀赴会,说服了魏定国投诚。而关胜,在收伏水火二将的战役中,终于展示出他的武力和人格魅力,从而加固了自己梁山老五、五虎之首的位置! 
关胜的排位,源于血统、武力、魅力,其中血统占据重要因素。关胜像他所有的前辈一样,出生时都是含着金钥匙的,而这把金钥匙,没有打开大宋政府的青云之门,却打开了草寇团体的发达之路! 
关胜身上,有仁义一面,而这正是宋江拼命宣扬的,所以哪怕他的武力,智力均在林冲之下,他都能位居林冲之上。林冲是率真淳朴的直性人,不会表面文章,但表面文章,往往比真才实学来得更重要! 
关胜征方腊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生平目标,光宗耀祖,升任北京大名府兵马总管。《水浒》中介绍他的最终结局是“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大醉失脚落马,得病身亡。” 
看起来关胜终于获得了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其实我认为大大不然!关胜作为马上骁勇大将,竟然“落马得病身亡”?想想有点不可思议,可见他也如同玉麒麟卢俊义一样,被四大奸臣下了水银药酒! 
大刀关胜,以小小派出所所长的身份飞黄腾达,却违背了朝廷的青眼有加,临阵不敌进而叛变,枪头掉转反戈一击,这种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他和呼延灼不一样,呼延灼是本朝功臣之后,而关胜,虽是三国武圣后代,但和本朝,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关胜必须要死,哪怕不死在方腊手里,也要死在大宋政府手里! 
关胜的绰号“大刀”,和北京兵马前都监闻达的外号一模一样,试问,同在北京,一山岂容两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懵懂的关胜,最终死在这些上下级贪官的联手阴谋下! 
关胜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宣赞的那声举荐,而关胜在他有限的辉煌岁月中,他的大刀,能够斩断战场上的明枪暗箭,却不能防备官场上的口蜜腹剑,对于勇冠三军的关胜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关胜的故事告诉我们: 
1,血统可以改变人生面貌,但是更需要机遇的垂青。 
2,得到领导破格提拔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对方大失所望,尤其注意不能反其道而行。 
3,不要和上司起同样的绰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宝刀百炼生玄光,不胜人生一场醉。 
梁山超级元老杜迁、宋万、朱贵 
梁山的蓬勃壮大,先后历经三代领导人的功劳:王伦、晁盖、宋江,正是他们的位置更替,梁山才能由弱到强,成为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地方武装割据力量。 
一百零八将里面,一直呆在梁山的“三朝元老”有三人:杜迁、宋万、朱贵,他们是梁山名符其实的前辈级人物。然而三人的地位却相当卑微:杜迁排第83位,宋万排第82位,朱贵排第92位。 
梁山的第一代领导人王伦,因为仕途困顿,不得已跟随杜迁投靠柴进柴大官人,尔后又在柴进的资助下,随同杜迁在梁山落草。可以说,梁山真正的第一代领导人,不是王伦,而是杜迁! 
《水浒》中的大大小小的强盗公司,首席CEO基本都是文化人。譬如前少华山的朱武,饮马川的裴宣,芒砀山的樊瑞,所以梁山第一代领导人的位置,就成全了心胸狭窄的王伦,而不是纠纠武夫杜迁。 
在王伦、杜迁的号召下,梁山先后又吸纳了宋万、朱贵两人,由此而来梁山强盗公司终于有了雏形。但初具规模的梁山公司,实力很弱,业务范围仅仅包括单身客商,对于成群结队的客人,只能徒呼奈何。 
杜迁、宋万、朱贵三人,武艺寻常,连王伦这么个穷酸书生都明白真相,所以对于林冲的投靠,王伦十分反感――逼宫自然是不太美妙的事情。但是王伦的担心最终变成了事实――当王伦面对晁盖七雄故伎重演的时候,林冲终于抑制不住,于公于私杀了王伦,开创了梁山的新局面。 
由此可见,杜、宋、朱三人虽然作为王伦的部属,却不是他的心腹。在王伦丧命前一刻曾高呼“我的心腹在哪里?”而此时此刻杜、宋、朱三人可不在他身旁救援。 
这三人里面,最值得一书的是朱贵!朱贵可是梁山泊为数不多的侠客之一! 
朱贵的外号“旱地忽律”,这个绰号听起来好像有点蒙古人名的意思,远不如“黑旋风”、“花和尚”等一目了然。然而它深层有两种含义:一,“忽律”即鳄鱼,旱地里的鳄鱼,皮肤颜色相差无几,良好的保护色便于伪装和攻击敌人。二,“忽律”指一种有剧毒的四脚蛇,它生性喜食乌龟,将猎物吃剩一个空壳后钻入其中,冒充乌龟,有人不知捡起它后,便发出夺命一击,直接致人死命。 
不管哪种解释,有个相同之处:“忽律”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可怕动物,这和朱贵的工作性质很相像,这个绰号,相当贴切人物身份! 
朱贵这人,虽然冒了凶猛动物的名,心地却相当善良。林冲上梁山,王伦不肯接纳,且看朱贵表现: 
王伦起身说道:“柴大官人举荐将教头来敝寨入伙,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林冲道:“三位头领容复: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投大寨入伙。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不为银两赍发而来,乞头领照察。”王伦道:“我这里是个小去处,如何安着得你?休怪,休怪。”朱贵见了,便谏道:“哥哥在上,莫怪小弟多言。山寨中粮食虽少,近村远镇,可以去借。山场水泊木植广有,便要盖千间房屋,却也无妨。这位是柴大官人力举荐来的人,如何教他别处去?抑且柴大官人自来与山上有恩,日后得知不纳此人,须不好看。这位又是有本事的人,他必然来出气力。”杜迁道:“山寨中那争他一个!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时见怪,显的我们忘恩背义。日前多曾亏了他,今日荐个人来,便恁推却,发付他去!”宋万也劝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不然,见得我们无义气,使江湖上好汉见笑。” 
对于王伦的托辞,朱贵第一个站起来表示疑问,面对王伦的“粮食短缺”、“屋宇不整”、“人力寡薄”、“耽误前程”四条子虚乌有的借口,一一作出回复,让王伦哑口无言。而杜迁、宋万两人,也不愿意做坏人,恰到好处的补助发言,更是加固了朱贵说话的效果。在后续的“投名状”名词解释中,也是朱贵纠正了林冲的思维定势。可以说,没有朱贵的热心助人,林冲晋身将相当坎坷。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杜迁、宋万两人,虽然武艺一般,但是做人还是相当有爱心,也愿意帮助弱者,当然这也只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若论热心程度,远不如朱贵。杜宋两人较之朱贵,和王伦关系更靠近一步,所以排名都在朱贵之上。而朱贵,因为其直率的性格,不管在王伦时代、晁盖时代还是宋江时代,都比他们位置低,说起来也相当为之不平。 
王伦年代,朱贵列最后一席;加上林冲,朱贵依旧是最后一席;晁盖来了,朱贵在十一位头领中,还是最后一席;花荣等九人投奔梁山,朱贵本来又是最后一席――恰好叛徒白胜的横空出狱,朱贵才“光荣”地名列倒数第二位。而一直到最后的百八人大聚会,朱贵、杜迁、宋万三人名次都相当靠后。 
命运对朱贵是相当不公的,朱贵的东山酒店,起着联系山寨、侦察敌情和吸收英才的三项作用,朱贵也曾大力资助过林冲、戴宗、李逵等大腕,但是不管是哪个领导人当家,心存良善的朱贵总是别人眼里的另类,地位甚至比空心萝卜杜迁、宋万还要低下!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当朱贵对行凶杀人的李逵大喝:“不干看的人事,休只管伤人!”的时候,他的命运已经尘埃落定。在宋江的理念里,铁杆小弟滥杀无辜,那是值得赞扬的“壮举”,你朱贵小小店小二,也敢模仿晁盖指手画脚?! 
朱贵因为他身上的侠气,不容于“唯暴力是从”的梁山领导团体里,所以哪怕他有再多的贡献,他也始终只是别人眼里的独行侠。梁山上,能够担当“侠客”之名的好汉,大约只有鲁智深、史进、晁盖、朱仝和朱贵五人,前面四人都属于实力派人物,而朱贵没有强大的战斗力,所以他只能沦为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欺软怕硬,普天之下,莫不如是。 
再说杜迁、宋万。这两人绰号相当雄壮,一曰“摸着天”,一号“云里金刚”。杜迁宋万的本领,虽然不甚高强,但也绝不是酒囊饭袋,宋江破北京城,委派杜宋两人灭北京市市长梁中书满门,两人基本上完成任务――单单漏了最重要的梁中书夫妻。能够在市长家里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这两人也不会是善茬。 
其实按照取名惯例,杜迁似乎更应该叫“杜千”才对!这样一来才和宋万对称起来。然而施老先生看似无意而为的取名艺术,却隐藏着相当深刻的寓意:迁者迁移也,梁山这块风水宝地是杜迁首先发现的,但是最后三易其主,杜迁自然非“迁移”不可! 
杜宋两人,武艺平常,他们生活的目标就是得过且过,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王伦时代、晁盖时代还是宋江时代,这两人都是一副随遇而安的怡然自得模样,“愿为哥哥持鞭坠镫”,梁山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过上快乐逍遥的日子。他们有良知,也能在不损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仗义执言,但是这一切都有个重要的前提“与己无关”,这和朱贵的主动帮人有天壤之别。但正因为这一点,加上两人武艺较朱贵出色,所以他们能够更容易得到领导人的赏识,从而位居侠客朱贵之上! 
梁山排座位时候,宋万竟然还列杜迁之上。两人地煞星号,也相当有意思:地妖星杜迁、地魔星宋万,这标准的属于“妖魔化”人物。看似无意而为,其实又和前文不谋而合起来!小说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洪信自作主张,惹下泼天的祸事,放走百八“妖魔”,而梁山最早的好汉,就是“地妖星”和“地魔星”!盖“以名为引”也! 
同样,洪太尉上山前遇见最早的动物――一只吊睛猛虎,一条雪花大蛇,也暗扣了出场最早的好汉――“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 
征方腊途中,宋万是最早牺牲的将领,杜迁却是在最后的大决战中英勇献身。两人作为吴头楚尾,为梁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暗示了梁山的最终悲剧结局。而朱贵,杭州城中感染瘟疫,兄弟朱富对他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最终两人同时染病身亡。朱贵可以瞑目了,他做了一生有良知的强盗,别人不理解,嫡亲的弟弟总归理解了。 
梁山元老的故事告诉我们:资历和工龄未必成为升级的有力工具,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同样的社会背景,有良知者往往地位更加低下。 
杜迁绰号“摸着天”,他也只能勉强摸到天,而带领梁山走上康庄大道的,只有“一步登天”的及时雨宋江!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从小说看草头天子方腊的覆灭 
北宋是个相对较民主、和平的封建年代。对外,虽然强敌环伺,但是大宋政府一直信奉“与邻为善”的外交宗旨,和辽、金、西夏、吐蕃、大理等国家保持较友好的睦邻关系,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澶渊之盟的缔结,保证了矛盾最大的两个国家――宋、辽之间119年的和平历史;对内,社会经济矛盾较小,国内政策比较宽松,因此虽然农民起义次数不少,但真正形成较大规模的只有四川王小波、李顺起义和江南方腊起义,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真正的规模其实相当小,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率领千余官兵,即行剿灭和收编。 
方腊起义不同于王小波起义,王小波起义发生在北宋建国初期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期间,当时大宋政府正处于一种强劲上升的良好势头,因此可以在稳定外交的情况下,全力镇压农民起义。而事实也证明了宋太宗战略的正确性,历时三年的王小波起义,最终被颠覆了。方腊起义发生在北宋末期,大宋政府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可以说,起义的时间选择的非常好。但是一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大宋政府军,最终还是镇压了方腊起义,方腊起义规模虽然没有王小波起义大,时间也只是维持了区区一年,但是在《水浒》的侧面宣扬下,名闻天下,无人不知。 
王小波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政治口号!这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