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论平等〔法〕皮埃乐勒鲁 >

第15部分

论平等〔法〕皮埃乐勒鲁-第15部分

小说: 论平等〔法〕皮埃乐勒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前四、五世纪就主张废除等级。

    从柏拉图到基督教又经历了同样多的时间。

    柏拉图处于佛教和耶稣两者中间,他不可能不从中获得启发。

    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而且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请在《法律篇》一书中听听他对他自己的《理想国》的精神所归纳的话吧:“最美好的城邦,最完善的政府形式,以及最完美的法律

    ①雅吕斯,古罗马神话中守护门户的两面神。农神萨多林被朱庇特赶出逃到地上,受到了雅吕斯的热情接待。

    作为酬谢,萨多林使他具有前后两个面孔,既可瞻前又可顾后。他死后成为两面神,掌管门户出入和水陆交通。——译者

 115

    第 四 章11

    应该是在国家的各部分切切实实地实现那句古老的格言:‘一切都如同朋友之间休戚相关’。

    因此,这个城邦在某个地方达到或者在某一天可能达到妇女公有,儿童公有,一切财富属于集体所有,人们尽一切努力清除生活中的商业作风,直到废除所有制这一词本身;以至使本性赋予每个人的财富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尽可能变为公有的财物。

    如同人们的眼睛、耳朵和双手一样,要使所有的公民都相信他们在视、听和行动方面是一致的,使大家对善与恶有共同的感情,把他们的欢乐和苦难建立在相同的事物基础上。总而言之,法律到处以它既有的全部权力使国家达到完美的统一,我们可以确信那里的政治美德达到了顶峰;如果谁想给这个社会另起一个名称,那他肯定找不到更好更确切的词了。

    在这样的城邦里,居民都是神仙,或是神仙的儿女,这神仙不只是一个,那儿的生活是在欢乐和幸福中度过的。所以没有必要再到别处寻找完善的理想国样板了;而应紧紧地抓住这个样板,并尽最大可能接近它。“

    (《法律篇》第五卷)

    有哪一个故弄玄虚的基督徒曾把这个共同体的观念更向前发展了呢?

    真的,有人会把柏拉图跟他自身对立起来;人们答复柏拉图说:如果社会的最高原则乃是朋友之间一切不分彼此,那末先得看看这个社会上是否只是朋友。然而,你们所做的却差得很远。事实上,无论所谓朋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社会是拥有包括行政长官、军队士兵和劳动者如此明显差别的三种等级的结合。不管是怎样一种统一体,一个社会无非是被

 116

    211第二部分 过去

    分裂为三种社会,一种民族被分割成三种民族!

    ①

    人们还答复柏拉图说,他力图纠正关于等级的错误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说他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了十分明显的区分以后,又在他们之间建立起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共同体;说他采用两种方式毁灭人类,首先用区分法,其次用混淆法:第一是把人和其他人群分割开来,把人和全部整体割裂开来;第二是把人和其他人群混在一起,把人完全溶合在国家划分为各单位的每一部分的绝大多数组成人员之中。

    然而若把柏拉图体系搁在一边,摒弃他的观念,仅保留他的感情部分,我们就会发现柏拉图把人类推向两大崇高的目标,即社会的组织和社会的统一。你们实际上把他的等级变成为职务分工;并假设人类在某一天能自行组织起来,以致社会上的每个成员,被柏拉图划分在三种职能之一的范围内,互相协作完成社会事业,可是仍不失为一个完整的人:告诉我是否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柏拉图使人懂得了一件大事,即社会的等级和社会被分为三大功能范畴所必须的组织;这样他是否尚未踏上真理的征途。你们同样以为人们终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共同体,在那里人类个性并未因建立共同体而遭受损害,而且他们真正实现了人类的统一,并不因此

    ①这个真理,即柏拉图的社会或民族被分割成为三种真正民族的真理,没有逃脱柏拉图的手。

    有时他把他的社会等级称之为民族:“手工艺者民族归属于伏耳生(古罗马火神——译者注)和米奈尔夫(智慧女神——译者注)

    ,并由此我们获得生活必需的手艺;正如另一些民族,通过其他的手艺,保卫和保障手工艺者的工作,并归属于玛尔斯(古罗马战神——译者注)和米奈尔夫(智慧女神——译者注)一样。“

    (《法律篇》第十一卷)

 117

    第 四 章31

    使人类遭到毁灭:告诉我柏拉图是否尚未具备天才预言家的秉赋,以及在这一方面他是否尚未踏上真理的征途。他的谬误表现在他的两种感情所赋予的形式中;他的谬误也表现在观念中,即在他的思想的表达上面。但是,揭去了它的外壳,它的表层,它的形式,柏拉图的双重思想则是真实的、丰富的、不朽的。

    确实,这是令人惊叹的事,我们曾经在其他许多伟人身上看到过:一个哲学家的思想可能是对的,而他表现思想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①。

    倘若你们从他短暂的、瞬间的形式里抽出思想;倘若你们抓住他思想的本质,可以说,你们就得到了伟大的真理。但是倘若你们只注重形式,你们会犯下某种错误,这种错误大概在他那个时代是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的;这种错误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危害人类,但总归是一种错误。下面就是柏拉图的做法:他宣传废除继承权、财产和个性,是为了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也就是说为了提倡等级制度,他认为他的这种宣传是为了人类的统一;同样他宣传建立等级制,他认为这种宣传使人们懂得了根据职能组织社会,以便确定最终废除等级制的办法。

    在我看来,柏拉图的全部思想可以概括在这一半为真理部分,一半为谬误部分的荒诞而又高尚的演讲之中,苏格拉底说,他向他的公民们作这个演讲,目的是为了使他们采纳他的体系,即等级制和儿童共同体体系:“你们大家都是亲兄。。。。。。。。

    弟,“我对他们说,”可是创造你们的天主在创造你们中间的。

    ①参阅《批驳折中主义》和《新百科全书》的几种词条。

 118

    411第二部分 过去

    一部分适宜于统治别人的行政长官时掺进了金子,因而他们是最宝贵的人。他在创造军队士兵时掺进了银子,在创造劳动者和其它手工艺者时却放进了铁和青铜。然后,但愿你们大家都属于同一宗族,通常情况下,你们的下一代孩子们将和你们十分类似。不过,金子种族的公民有可能生出一个银子种族的儿子;而银子种族的另一个公民倒会生出一个金子种族的儿子,类似的现象甚至也会在第三种族中出现。

    然而,天主特别关照行政长官们要在一切问题上,注意每个孩子的心灵在组合时的金属成分。如果他们自己的孩子是铁和青铜的混合体,天主不会宽恕他们,只让他们继承适宜于他们的原始状态,或手工艺者,或劳动者。如果上述这些人抚养出属于金子或银子种族的孩子,天主也要抚养他们,其中一部分孩子符合军队士兵的条件,另一部分孩子爬上了行政长官的显耀职位,因为有一条神谕是这么说的,当共和国被铁或青铜统治的时候,它将趋于崩溃。“

    (《理想国》第三卷)

    你们大家都是亲兄弟!多么动听的言词,真不愧为基督的先驱!当苏格拉底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圣谕时,他值得人们钦佩。

    我认为他在向耶稣靠近。

    大家切记,此时此刻,为他照亮的光芒却又变得黯淡无光,当他说:“你们中间有一些人是金子种族,另一些人是银子种族,第三部分人属于青铜种族”的时候,他又回到了吠陀身边,回到了东方世界,回到了等级社会。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不是兄弟!我们并非同胞手足;因为我们不能彼此息息相通,既然我们都赋有如此各异的官能,既然我们的本性不能真正彼此沟通!这正是苏格拉底所无法跨越,需要耶稣来跨过去的一步。

 119

    第 四 章51

    我再说一遍,吠陀信徒也对印度人说:你们大家都是亲兄弟,就是说你们大家都来自婆罗门:可是一些人出自它的头脑,另一些人出自它的胸部,最后一些人出自它的双脚。

    当苏格拉底对一些人说:你们是用金子做的;对另一些人说:你们是用银子做的;对最后一些人说:你们是用青铜做的时候,他未曾推翻等级制。

    该由耶稣登上山巅,并高声宣告:精神上可怜的人们,你。。。。。。。。

    们真幸运呀!

    长时期内,我无法理解耶稣的这句圣言。它被理解为对智慧的鄙视,这也未必真实和富有见地。它究竟要表达什么呢?它是为了反对出于智慧的权利而提出的抗议,而对于这种权利,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为了维持等级制而加以宣扬。它表明:你们大家属于同一本性,你们大家都是金、银、青铜混合体,也就是说认识、感情、知觉的同一组合体。即使青铜占主导地位的混合体也跟其他物体一样称呼;他们与天国,亦即理想之国的其他人相比也并不逊色。

    他们跟其他人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因为他们身上蕴藏的活力能使他们跟其他人相类似,尤其对于青铜物体,可以采用把金银成分掺入青铜的方法,使之变为一个跟类似纯金体同样珍贵的混合体。决不可否认赋予精神上可怜人的法权,不要把他们抛到某一个等级社会中去,对他们的称呼和其他人一样,不应该说他们出身于婆罗门的双脚,不应该说他们整个一生永远保留着这个出身的痕迹;也不应该说他们不过是青铜;也不要用这些青铜为你们的金子头像铸造粗大的台座。

    以上乃是耶稣所说的圣言,这要比苏格拉底早已说过的

 120

    611第二部分 过去

    话高明得多。苏格拉底的荣誉,柏拉图的荣誉,为基督的学说充当了先导的角色。他们先于基督,并为基督的来临作了准备,或许他们培养了基督,正如下面我要马上阐明的那样:无论怎样,他们先于基督举起了火把,基督从他们手上接过火把,使其光芒照耀到世界更远的地方。

    第 五 章在平等观念上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行的比较

    撇开柏拉图的崇高理想,撇开激励他的这种先知精神;研究他思想的形式,而不是他思想的实质;探索他的观念,而不是深入到隐藏在这种观念背后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柏拉图在伦理方面并没有超过亚里士多德。

    当柏拉图心里只想到军队士兵和手工艺者的时候,他充满着人情味,非常热忱和温柔。可以说他当时的思想已经提高到能直觉绝对真理的程度。但就其范围和人们可以称之为这种思想的空间来说,它并没有超出这个优等社会阶层,柏拉图认为这个等级就象一个苗圃,从这里可以培养出天然的哲学家、学者和行政长官。对他来说,全人类都集中在这块渺小的空间之内:他是在这种形式下观察人类的,其他地方的人们,他一概视而不见。毋需跟他谈论第三等级,谈论那些成群而庸俗的无耻之徒。他几乎对他们的存在不屑一顾。

    所以,他思想的实质就寓于他对优等阶层所发表的见解之中:我要重申,他所认识和热爱的全人类就是这个社会等

 121

    第 五 章71

    级。正是这样,从这局限的方式出发,他显得伟大、崇高、充满着温柔,正如我刚才所说的,他的虔诚令人钦佩。但是由于他的思想停留在这个圈子内,它就显得粗浅和不道德。

    这正是存在于他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差别。柏拉图是通过他自己打开的一个缺口去看未来的:这不是整个苍天,而是坐井观天。可以这么说,亚里士多德试图拨开笼罩着天空的重重云雾,但因为他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光点,我们可以说他不仅没有看到天空,而且他根本没有去探索。一个是通过他的天才造成的错误形式感觉到了真理;他的思想比他的观念更加深刻。而另一个恰巧相反,他的思想形式符合他的思想实质。

    因此,在我看来,经常提出有关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问题,并为之进行争论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例如谁是最狂热的共和派,谁最有利人民的事业,谁对奴隶最富有人道精神,谁最主张平等。若要我对这些无益的问题发表见解,我承认当我严肃考虑这些问题时,我则偏袒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优越等级上,这使他通过发挥聪明才智看清楚了一切,但他在人道方面却丧失了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被亚里士多德重新拾了起来,这是亚里士多德的高明之处。亚里士多德不象他的老师那样只注意少数人,因而比他更赞成共和主义,对奴隶更富有人道精神,更主张某些平等。

    但是我还要说明,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不懂得权利。大家已经看到亚里士多德承认这一点,即君主制、贵族政治和民主都是同样合法的东西,但最终他承认民主。柏

 122

    811第二部分 过去

    拉图绝对反对民主,把民主摆在他认为不合理的统治手段之列。

    (《理想国》第九卷)他的著作与其称为柏拉图的《理想国》,还不如称为柏拉图的《君主国》。因为在以少数站在群众之首的智者来代表全体人民之后,这篇名著将又会以单独一个人来代表这些少数智者,于是就产生君主制。

    实际上,柏拉图非但不对此反感,而且还不惜以大量篇幅来加以赞赏。

    可是由于他的行政长官是一些真正的学者和哲学家,还由于他特别谈到的那样,这些哲学家都是一些玄学家和教士,因此,他的君主归根结蒂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教皇。柏拉图的观念似乎通过基督教和野蛮夷族已经实现,他从教皇和僧侣身上找到了国王、行政长官或哲学家,又从称为贵族的军队士兵身上找到了民众的保卫者,最后从拥有农奴的第三等级身上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