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论平等〔法〕皮埃乐勒鲁 >

第29部分

论平等〔法〕皮埃乐勒鲁-第29部分

小说: 论平等〔法〕皮埃乐勒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根据希腊文,意为:他们把上帝看作是一切善的原因,而不把它看作是一切恶的原因。

 215

    第十二章112

    其他类似品德等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最后,还可以看到他们对人类的爱:他们的和蔼可亲,仁慈善良,他们比常人所能表示得更加高尚的公正心,以及他们的共同体精神①。

    正是这一点,我要在此略加发挥。首先,没有哪一幢房屋属于他们当中的某一个人私有,它实际上属于大家共同所有。因为除了他们许多人以家庭的形式生活在里面以外,这房屋还收留任何赞同他们教义的不约而来的客人。此外,储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属于全体所有:全体居民和宾客共有一个膳室,共用一个衣帽间,共吃由专人准备和分发的食品。除了他们这些人以外,你无法在他处看到象这样亲密的兄弟情谊,这种情谊使由血缘或友谊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同吃、同住、共命运。事实上人们列举的一切不可能都是相仿的。这是由于他们从整日辛勤劳动所能获得的报酬中,决不保留任何点滴东西为己有;而是把所有的一切献给共同体,作为全体所有的共同财产,全体所需的物质支柱。这样,他们之中谁有疾病决不会加重。体弱病残者,以及一切需要照顾的人,决不会得不到关心,别人也不会任其遭受痛苦而不来帮助他们;事实上,他们从身体健壮的人多付出的劳动中能够得到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任意享用,既然这是他们的共同财富。至于老年人,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对他们的尊重,以及对他们的体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孩子们充满对父辈的爱,当他们进入老年时就供养他们;而这些父辈也尽全力为孩子们服务,用无穷的智慧帮助他们。这就是

    ①希腊原文为:μιιια。

    G H G H

 216

    212第二部分 过去

    哲学造就了的美德的竞技者,哲学没有给他们配备希腊的名称,却把值得赞美的行为作为操技提供给他们,因此就有可能产生超越任何范围的自由①。事实上,人们看到了这种自由;虽然众多的暴君统治过这个国家,并且轮流施展过种种手段,威胁利诱,严刑拷打,自由仍然处处表现出来。一些人一心要超越野蛮人的凶恶残忍,他们非但不取消酷刑,而且把他们的臣民成群杀害用于献祭,或者象屠夫一样把人活生生地撕成肉片,当正义起来维护人类事业,并使他们彻底灭亡之前,他们的这种残暴手段一直没有停止;另一些人,把自己的残暴变为一种新的邪恶行为,他们制造一种易吸收的毒药,并十分巧妙地把它散布开来,他们的火气越大,声音却越加温柔,就象准备咬人的疯狗却又温文而雅,他们造成的灾祸难以弥补,这在我们的城镇到处都可看到。他们用如此阴险毒辣的手段造成的永久性毁灭,这就是他们渎神和仇视人类的见证:但无论是谁,哪伯是凶相毕露最残酷的人,哪怕是最阴险,最狡猾的人,都无法伤害这些埃塞尼人或这些圣者的社会。所有的人都被他们的这种美德所征服,感到难以损害他们,好象他们是在跟生来就是独立的人打交道,跟依靠自己获得自由,获得超越任何界限的自由的人打交道。

    所有的人都尊重这些人兄弟般的聚餐,尊重他们高于任何赞扬的共同体,他们的共同体的生活十全十美,幸福无比,是光辉的典范。“

    在继我刚才引证的论文之后,费龙又有一篇题为《论静

    ①应该想到费龙这篇论著的标题:《愿有道德的人享有自由》。

 217

    第十二章312

    修生活》①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费龙从研究他称之为普通的、有实践活动的埃塞尼人转向研究静修的埃塞尼人,用希腊语来说,就是泰拉巴特人。在这里,人们最终将会比我们刚才所叙述的一切还要更为清楚地发现,埃塞尼宗教的本质正是圣餐的信条,也就是平等用餐的信条。但是,在引述费。。。。。。。。。。。。

    龙的这些主要论及他在埃及看到的埃塞尼人的有关段落以前,我以为先把勃利纳对巴勒斯坦埃塞尼人的论述献给读者,是颇有好处的。他以一个地理学家的精确性明确指出,巴勒斯坦埃塞尼人主要居住在汝代的部分区域。因为,虽然约瑟夫已经告诉我们,说埃塞尼人没有专门在任何一个城市中居住,而是散居在许多城市里,但是仅从他叙述的本身——他向我们说明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就可以得出结论,他们应该是基本上在某一个地方定居的。勃利纳指出了这个地方,同时他证实了约瑟夫的意见,也认为这个教派起源于远古时期。根据他的描述,它是在死海附近,离海岸还有一定距离,约在耶路撒冷十至十二古里,近靠耶稣诞生地伯利恒的地方,埃塞尼人仿佛形成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独特的民族。

    勃利纳介绍该民族后,这样结束对汝代地区的描写:“在阿斯法尔底特湖的西岸住着埃塞尼人,然而他们为了避免受到不健康的影响而远离湖岸:孤独的民族,却是世界上最令人震惊的民族:没有妇女,因为他们鄙视一切性欲;没有钱币;他们在棕榈树中间生存。他们通过不断吸收外邦人来维持原有的人数;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由于对生活深感厌倦,随着

    ①希腊原文为ιιθωρπι。

    P C G E G H C D F G H

 218

    412第二部分 过去

    命运的潮流来到这里接受他们的风俗习惯。就这样,数十个世纪以来,发生着真正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人们看到一个没有繁殖生育的民族却能永世长存:其他人对生活感到厌倦,而他们这里的一切却生气勃勃!在他们的下方就是隐基底镇,①其名声仅次于耶路撒冷,以土地肥沃和棕榈树而著称,可惜如今它已不复存在,②只剩下一堆废墟。再远就是马萨达③,它紧靠在阿斯法尔底特湖边,是一座高地上的城堡。“

    我终于谈到泰拉巴特人,我将几乎全文援引费龙的一篇篇幅不长的论文,在那里面,他向我们介绍了泰拉巴特人。

    我再说一遍,在那里埃塞尼教之谜将会彻底揭开。人们可以看到早在耶稣基督之前,犹太人逾越节已经成为和圣体圣事十分相近的一件事。费龙对泰拉巴特人圣餐的描绘使约瑟夫的关于埃塞尼人就餐仪式的全部情节的叙述有了新的特点,也更加明白易懂,而泰拉巴特人正是最虔诚的埃塞尼人,是完全脱离了任何活动,专门进行静修磨炼的埃塞尼人。我提请读者在阅读费龙的叙述时,不要忘记他的论文肯定写于基督教进入埃及之前。当耶稣诞生的时候,费龙的年龄约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当耶稣开始传教时,他已差不多六十岁

    ①隐基底(Engadi)

    ,《圣经》中又名哈洗逊他玛。他玛意谓棕榈树,基底即繁荣昌盛之意。

    ②勃利纳写于耶路撒冷被毁以后。

    提图斯占领耶路撒冷发生于基督纪元七十一年,耶稣基督传道后三十八年。勃利纳死于七十九年。

    ③马萨达(masada)

    ,约瑟夫在《犹太战争》一书中对这个堡垒曾有描述,它最初由若那塔斯。玛伽贝所建,后来由爱洛特加固,成为激烈反对罗马人的冉拉特尔部族的最后一个避难所。

 219

    第十二章512

    了。

    这是对费龙所处的年代可能作出的最为恰如其分的估计。

    因为我们不能象蒙化宫那样,不顾历史的种种推断,把费龙的时代设想得更近一些,相反,如果设想得更早一些,早十年,甚至二十年,却更加真实①。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们在此所引的有关他对埃塞尼人的一些论著,都是他年青时代或中年时代的作品,而不是他老年时的作品。因此这些作品不仅早在福音书传入埃及之前已经完成,正象我刚才乐意证实的那样,而且也早于耶稣在伽里莱地区传教,甚至可能早

    ①当约瑟夫在谈到亚历山大的犹太人于基督纪元四十年,即耶稣蒙难后七年派遣给加里古拉的使团时,他向我们指出那时的费龙就享有盛誉。

    他说:“公使团首领正是费龙,他是一位各方面都著名的人物,是亚历山大犹太人首席司法官的兄弟,精通哲学。”

    (《古代论》第十八卷第八章)费龙本人对这个使团的叙述中也提到他要比其他四位代表年高;这可以使人推想到他当时的年龄不可能小于六十岁,甚至七十岁。事实上,没有迹象表明,一般来说只由老年人组成的犹太人顾问委员会选择一名年纪较小的人率领一个如此重要,并应庄严保卫宗教事业的使团。

    费龙本人在叙述中也把自己说成是一位长者;因为他是这样开头的:“直至何时我们这些老头方可变成孩童?

    我们的躯体实际上已经苍老,我们的头发因年高而变得花白,可是我们的见解却跟毫无经验的孩童一样滑稽可笑?“

    接着,他继续谈到自己年事已高,亲身经历了“他那个时代的许多重大事件。”然而,他的这段叙述很可能是在他出使时写的,而不是在这以后。

    实际上圣欧芮勃作过报导,说费龙在罗马克罗德王朝的元老院里宣读过他的叙述文章,并且受到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欢迎;这可以使人断定这次宣读发生在加里古拉死后不久,正当元老院沉浸在摆脱了一位十分凶恶的国君后的初期欢乐之中。实际上,费龙在这一事件期间,还不太可能离开罗马;因为他在四○年年终时受到加里古拉的召见,而这位君主是在四一年年初被害的,尚没有作出决定让费龙在这件事上做他的代表。这就可以肯定,在基督纪元四十一年前后,费龙是位长者(大家知道,犹太人到七十岁方可获得长者的称号)。

    因此,巴斯那热以及大多数仔细研究过这个问题的作家们把费龙的诞生日期确定在罗马七二三年,即通常基督纪元前三十一年。

 220

    612第二部分 过去

    于通常人们确定的耶稣诞生的时代①。

    在费龙的任何一部著作里,都未曾谈及耶稣、耶稣的福音书和他的十二弟子,也没有谈到任何和基督教有关的内容。

    假如真的如同整个基督教传统所证实的那样,认为早期的基督教具有一个酝酿时期,并在这个时期里,基督教脱离巴勒斯坦只是为了让圣保罗把它的教义传播到小亚细亚的沿海地区,那么,费龙怎么能知道在汝代地区发生的事件呢?生活在埃及的费龙大概活了九十多岁,正值圣马可②把福音书传

    ①事实上,在两篇论著的第一篇中,他确切地表明了他写作的时代;因为,当谈到布鲁图围困爱克桑特城和该城居民为纪念恺撒而英勇保卫城市的时候,他说这还是最近发生的事件。

    (πρπ,recentiadhucmemoria)

    恺撒于罗马七R H      G    G A G H○九年被杀,布鲁图的失败发生在七一二年。因而我们应当把爱克桑特城之围和该城居民宁愿全部被杀而不愿向恺撒的刽子手投降的绝望挣扎,放在七一○年或七一一年,就是说基督纪元前四三年或四四年。这样,我就可以推测,费龙是写在耶稣诞生之前,或耶稣即将诞生之时,也正是爱克桑特城之围以后约四十年,所以他才能够这样去表达;如果说他写于耶稣传教之后,也就是在他谈论的那个事件发生七十多年以后,他还这样来表达,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证实,费龙的这些著作是在他的年青时代,即三十岁左右时写的。

    在他一生中,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只专心于考察和研究哲学,并赢得了声誉,如约瑟夫向我们指出的那样,在他出使罗马的时期,名望极高。

    ②圣马可(S。

    Marc)

    ,《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译者

 221

    第十二章712

    入亚历山大的时代①。圣欧芮勃和后来的圣吉罗姆②对所谓“费龙的基督教”

    所发表的言论既不符合实际又违反逻辑。

    这是费龙关于埃塞尼人和泰拉巴特人的两部著作使他们受骗上当的。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几个世纪的教会里的神甫没有一个陷入这种明显的错误之中。

    居住在埃及的克莱蒙③、奥里吉纳④、亚历山大的大主教圣阿塔纳斯⑤、曾在这个国家旅行过的圣吉斯坦⑥、泰尔特里安⑦以及任何在圣欧芮勃之前的人都没有把人人皆知的名为泰拉巴特的犹太人和基督教徒混淆起

    ①圣欧芮勃,圣吉罗姆,所有历史学家和古代研究殉教圣人的专家都一致认为,圣马可是进入埃及的第一个门徒。这是圣吉罗姆在他的僧侣作家名册里谈到圣马可时所说的话。人们说他从公元四九年,即克罗德王朝九年时起从圣彼得那儿接受了这个使命,但是他十二年内象流浪汉一样在利比亚和邻近的省份内游荡,因为倘若他没有接受特殊启示的指引,他是不敢进入亚历山大的。确实,这种传说是靠不住的,而且近乎荒唐。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和圣欧芮勃一样,把基督教传入埃及的时间追溯到公元四三年。显然,年过七旬的费龙不可能受到它的影响,而他的作品全部是在这个年代之前写成的,故不可能留下它的任何痕迹;事实上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最清楚地证实这一点。

    ②圣吉罗姆(S。

    Jérome,347—420)教会之父。他曾是教皇达马斯(382—T385)的秘书,以后隐退,创立了几所修道院。他把《圣经》译成拉丁文,曾经过仔细修改,翻译圣欧芮勃的《编年史》以及系统介绍基督教作家等。——译者③克莱蒙(Clément,150—215)

    ,希腊基督教作家。

    后定居在亚历山大,成为异教徒,但他仍然编写古希腊基督教戏剧竞演的纪录。据说他是奥里吉纳的导师。——译者④奥里吉纳(Origène,185—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