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43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43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走了过去,这集合好的守城军士,不过三四十个人而已,兵不是很多。杨改革问道:,“张百户,你不是说你手下有一百多号人吗?现在这里怎么才这点人?不是你吃空响吧杨改革最恨的就是别人吃空响,这十万兵马,实际才六七万人,除去老弱病残,怕只有一半青壮都是好的,这一半里面,再除去贪生怕死,没上个战场的新手,这能有一万“精锐”就不错了。
    张未易抹了抹额头的汗,道:“回上差小的绝对没有,没有,没有吃空响的,这个”兄弟们都可以作证的,至于为什么只有这点人,其实,这巡城,也是分批的,并不是所有的兵丁都同时来城墙上巡守的,这样,到了晚上,就没人巡守了,故此,上差只见到这三四十人
    杨改革点点头,说得没错,这城墙,是一个需要二十四小时都不能停工的工厂,这工人,得两班倒,或者是三班的,这样才比较合理。
    杨改革正在点头,这队伍里小就有人高呼:“上差,百户大人可从来不拿兄弟们的饷银的,从来不吃空响的,这个,小的可以作证”
    这个人一高呼,其他人立刻跟进,纷纷嚷了起来。
    一旁的“保镖”立刻呵斥:“肃静,肃静!上差面前,严禁喧哗!不得放肆!”被这一声厉声的呵斥,军士们本能的停止了叫嚷。
    杨改革看了,觉得有点意思,这个张百户,看来,治军还是有一把刷子的,居然能把手下的人管理得服服帖帖的,还能帮自己说话。这要是没有一点本事或者说,和手下的人混不到一起去,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
    “张百户,你倒是可以啊!你手下的士兵,管理得都不错,都为着你说话啊”。
    “小的惶恐小的惶恐,这和弟兄们都在一个锅里吃饭,要拿兄弟们的东西,实在下不了手啊!兄弟们本来就不宽裕,”说道这里,这个张未易也是满脸的愕怅!
    杨改革有点惊讶,没看出,这位还是个清官,杨改革瞥了几眼这个。张百户,仔细的看了一下他的着装,衣服不算很新,浆洗得很干净,外罩的胸甲,也是擦得亮亮的,看得出,也是精心打理的。对这个人,不免好感又高了几分。
    不过再看他那些兄弟的穿着,就是在不咋样了,除了几个军官模样的人穿着还算可以,其他的,这打补丁的。穿得十分陈旧那是十分的普遍了,有些人,身上的补丁。可从用乞丐装来形容了,杨改革看得十分惊讶!这就是北京城的守军?天子脚下的保卫者?这还是北京城的,那要是其他城市的守军,那得凄惨到什么程度啊?杨改革通过这些士兵们的穿着,大概也对这明朝士兵的战斗力有了些了解,心也凉了半截,这种待遇的兵,别说打仗了,平时不跑,那都是万幸了。
    “张未易,你不是说,这朝廷有发胖袄的吗?怎么我看你这些弟兄,个个都从穿得不咋地啊”。杨改革忍不住问一问,不过,也大概知道这结果,不外乎被漂没,或者挪用,或者朝廷没钱之类
    见这位上差说起这事,这个张百户,倒是落下泪来,抹了抹眼泪,道:“回上差。这做守城的,不容易啊!朝廷的规定是五年换一次衣,不过实际的,五年能换一次,那还算是勤快,实际上,七八年发一次新衣,就要算上面体恤我们这些当兵的了唉一说道心酸的地方,这位张百户就忍不住落泪。
    一件衣服穿五年?这个,杨改革对此抱有很大的疑惑,如果有很多衣服可以轮换,这一件衣服穿五年,倒是勉强可信,不过要是这当兵的,你让他一件作、战斗服穿五年,这个,可就有难度了,想当年。自己军,一个月下来,就有不少人的迷彩服破损的,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说明,这些守城的士兵,根本不敢出去练,因为练会加快衣服的磨损。这更加的不够穿,所以,有可以看出,这京师的城防兵,基本上处于不练的状态。对这战力,也就可想而知,明朝能用北京城抵挡很多次敌人的进攻,那只能说事,那就是这北京城”。够高,够厚,够大。
    杨改革也忍不住感叹了起来,这明朝。生活可真不容易啊!在二十一世纪,就算是个打工族,每个月拿一两千的工资,要说每年买几套衣服,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每天吃肉,也是基本肯定的,跟这明朝的北京城的防守士兵比起来,当真是幸福得很。
    站在杨改革面前的几十个士兵,听见自己的老大说起这当兵的辛酸,也是个个红眼睛。
    杨改革边感慨,便用手给这些士兵整理衣着,摸摸他们的补丁,觉得,这些士兵,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这种生活水准,怕是能代表大多数生活在明朝的人。这才是明朝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实的人。
    活着,不容易啊!
    “不容易啊!不容易啊!”杨改革边摸军士们的补丁,边感慨,这在明朝当兵,真的很不容易啊!敌人来了,和敌人做生死的战斗不说,这生谭得,也是相当的艰苦啊!
    杨改革这招从后世学来的手段,也让这些官兵们感动,这样一位身处高位的上差,居然不顾地位的尊卑,用手摸他们身上的补丁,甚至发出感慨的话,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让这些士兵感动,纷纷落泪。杨改革巡视了一番,发现,这群人穿的衣服虽然很破烂,但是兵器都还算蹭亮,看样子,也是经常打磨的,保养得不错,杨改革对这个。张百户,又高看了一眼。
    杨改革没说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这不是说送点肉,送点银子就能了事的事,这一动,就关系到北京城十几万人马,关系到边关数十万兵马,一个人送一件衣服,这就得几十万件,即便是杨改革身为大明朝的皇帝,面对这种规模的数字,也是觉得高不可攀。
    杨改革觉得今天了解的东西,很有价值,觉得,还有必要了解一下这基层官兵的其他事情,对于自己掌握基层官兵的情况,很有帮助,这在日后自己做决策,做战略规划,甚至打仗的时候,很有参考价值。
    只”,张百户,你说说,这守城的军士,其他方面可有什么难处?比如住房,娶老婆,今天你一并说出来,说不准可以直达天听,说不准,这情况,他就可以改变呢?到时候,这天下的军士,也跟着你这一番话受益呢。”杨改革问道。
    “这,上差?您是说住房子?娶老婆?不瞒上差,这守城的军士,想娶个老婆,那是千难万难,不少人更是打一辈子的光棍的。这每月不过几斗米,要是有毅力的,赞个好几年,或者上十年,才有本钱娶老婆啊!这在军营里,到是通铺睡觉,大锅吃饭,谈不上房子问题,成家了,那才麻烦,唉”反正就这样,马马虎虎,将就着过就是”张未易到是很痛快的就把这当兵的难事说出来了,反正这当兵的状况大家都清楚,随便问一个人,你问他当兵的过得咋样?十个有九个都会摇头,这事,说到底,就是吃不好,穿不好,更别说住了,更别说娶老婆了。
    “唔,,是这样啊!”杨改革心里琢磨着,这明朝当兵的真的不咋样啊!自己那个时代,虽然买房子,娶老婆也是比较艰难的,不过,要找一个不计较房子,工资的老婆平平安安的过日子,那也不是很难的事,比这明朝的守城军,算是幸福得多。
    想到这里,杨改革又暗自骂自己,自己好好的干嘛老用二十一世纪的生活水平跟这明朝当兵的比?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啊!不过这明朝末年士兵的战斗力,已经能从这穿着上看出一二来了,看来,自己还得想办法啊!这不改变,要想这明军有战斗力,是不可能的事。杨改革明悟了一些事,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改变这种情况。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 军歌嘹亮
    二着眼前众群个丐般的守城军士,杨改革货得。自“背,办的事还很多,要靠这些士兵去打仗,去打赢野猪皮之流,是不可能的,人家还没贱到吃不饱,穿不暖,还替别人卖命的地步,没事的时候混混吃喝到还好,一旦真的要来真格的,逃跑就是他们首先想到的。
    这几排军士,只是被杨改革的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就感动得落泪。杨改革也没想到,自己随便这一摸,就有如此的效果。
    一边是军士们无言的落泪,一边是杨改革无限的思索。
    “对了,你们会唱军歌吗?给我唱首军歌吧。”杨改革忽然想起来,说到提升士气,自己就搞了一个合唱团,就是专门唱歌的,杨改革准备看看,他们有没有自己的军歌。也许,自己该派自己的合唱团来给这些城防兵什么的来演出演出,提振一下士气。
    “回上差,会的,会的,不知道上差要听那一首?”张未易很快的接过话头。
    “挑一个经常唱的,能提振精神的。”杨改革知道个鬼的明朝有哪些军歌。只能让这些人自己唱。
    “那小的就和兄弟们一起为上差唱一首《凯歌》吧,这个,已经流传有数十年了,唱起来,很带劲的!”张未易又推荐了一首歌。
    《凯歌》?杨改革没听过,要说古代的军歌,杨改革就还知道一首,那就是《无衣》,和军歌靠得上一点谱,不过,那似乎是诗经里面的东东,算不上正二八经的军歌。
    “那就唱这首吧。”
    “小的遵命。”张未易擦了擦眼睛,把这红眼圈带眼泪擦了下去。
    “兄弟们,今天,上差要听我们唱首军歌,要听《凯歌》,大家好好唱,让上差看看我们的精神头。”张未易也没有说太多的话,直接就拉开嗓子开唱了。
    “万众,一心兮”张未易首先唱了第一句,张未易的嗓子不咋样,不过就是声音很洪亮。
    紧接着,他手下的那帮军士小就跟着他的歌声,一起合唱起来。
    “群山可撼”从一个人的独唱到一群人的合唱,这给人的感觉,层次非常的分明,犹如一条小溪忽然间和河流汇合,变成了一条大河,波涛滚滚的汹涌而下,深深的震撼了杨改革。
    杨改革心中苦笑,这站在几十个人的面前,被别人用声波武器攻击,实在不好受,不过,这歌,确实不错,相当的有气势。
    只”,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只”,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卓罚信”
    只”,赴水火兮,敢迟留”
    只”,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咒杀尽偻奴兮,觅个封侯
    歌声嘹亮,气势高昂,歌词很直白,说的就是报效天子,勇于杀敌的事,给人一种无所畏惧的豪放感觉。
    歌声一连唱了几遍,杨改苹听第二次的时候,已经大致的清楚了歌词的内容,确实很给力。
    唱歌唱末了,这群士兵的眼泪早已唱没了,转而是给人一种自信,精神抖擞,豪迈的感觉。
    “啪啪啪”不错,不错”杨改革拍手称赞道。“这首歌,你们唱出了气势小也唱出来这首歌的真髓,我瞧你们现在,倒是犹如一群打了胜仗,正要凯旋的英雄呢。”杨改草不介意把自己心中的感觉说出来。
    “多谢上差夸奖小的们也觉得这首歌确实不错,常常没事就拿来演唱,每当唱及此歌,总感觉这”唉,上差末见怪的也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只觉得人精神了很多。”张未易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嗯,这首歌是谁人所作的?谁人传唱的?”杨改革对这首军歌的作者很感兴趣。
    “回上差,这首歌,据说是当年戚帅打偻寇时候传唱的,这戚帅的兵,一直都是我大明朝精锐中的精锐,所以,这歌,也就在大明军丰,广为流传。”张未易又不耐其烦的给上差解释这首歌的来历。
    “戚帅?戚继光?”杨改苹问道。杨改革对这首歌的词,也算是听清清楚了,对照这其中的歌词,有杀尽偻奴这样一词,这样看来,那就的确是戚继光那时候写的。和歌词对得上号。
    “回上差,是的,就是戚继光戚大帅。”张未易给了个肯定的答案。
    “嗯,确实不错,不错。这戚帅也是我朝的名将,这戚家军也是我朝的精锐,这军歌,也是嘹亮,鼓舞人心啊!”杨改革不得不由衷的称赞几句戚继光,这一个王朝的中后期,能出现这样能打,战绩如此之好的军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上差说得是,上差说得是。”张未易也十分赞同上差的话,这戚帅在大明军中,乃是公认的一等一大将。统帅。称赞他,自然是应该的。
    杨改革就郁闷了,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自己的戚继光啊!要是有了戚继光,占川允就不用太担心接下来的事了。自只的那个戚继米会巾曰秤摆平一切的,自己用不着这样每天过着焦虑的日子了。
    杨改革郁闷了一回,又问道:“张未易,你说说,这广渠门离这里有多远?”杨改革想到广渠门去看一下。这是日后和野猪皮大战的战场。
    “回上差,广渠门离这里,大概二里路,很快就到了,从这里,勉强还能看到广渠门的箭楼呢张未易说道。
    “那里?那里吗?”杨改苹顺着张未易的指示方向,望了过去,果然,蒙蒙中似乎是有一个高耸的箭楼,像是四层楼的样子,整个箭楼显得巍峨高大。
    “回上差,是的,就是那里张未易肯定道。
    杨改革发现,这北京城,真旧的大,要绕北京城一周,怕是一天也走不完。杨改革抬脚准备去看看那里的实地情况。
    不过,这王承恩就不干了,这大老远的,皇帝又没带步辇,难道真的走着去啊?这也太远了点吧,岂不是让皇帝陛下费力劳神?走远了还会脚底起泡,腰腿酸痛,王承恩那里肯让皇帝受这个苦。见皇帝一副跃跃欲走的样子,准备拦下皇帝,不让皇帝去看什么广渠门。
    王承恩快步跑到皇帝跟前小声的道:“公子,公子,这还是别去了,这还要去看热气球呢,还得去国子监呢,这来日方长啊!公子”王承恩最怕的就是把皇帝累着。
    李祖白见皇帝还问广渠门的事,就知道皇帝恐怕还要到广渠门走上一遭,也是丧气得很,自己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和皇帝接触的机会,没想到,皇帝现在对城墙感兴趣了,自己的事,怕是没什么着落了啊!又愕怅起来。
    杨改革听了王承恩的话,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