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46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46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往街面上看下去,前面一个人鸣锣开道,后面有几个人跟着,这几个人都搬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的什么“慈善”
    那个鸣锣的人一边走,一边敲锣,还一边喊,待走得近了,杨改革才陆续的听清楚他喊了些什么:“喜报,喜报,彩票喜报”城东吴举人喜获纹银一百两以小博大,五文钱也能博出一百两,即是做了善事,赈了灾,更是发了善心,将来必有好报”喜报,喜报,彩票喜报,”
    “叱”杨改革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不就是自己以前捣鼓的那个彩票吗?现在怎么开始卖了?想一想,想起来了,前一段日子,自己太忙,觉得这事他赚钱有限,没放在心上,让那个什么李来福自己去搞,官派监督,太监管账来着的,没想到,现在也搞得这样热闹。那个高声报喜的人,身上穿戴整齐,披着红布,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后面的人,也都是一副喜气的打扮。这一路上,跟着的人倒是不少,喧闹得很,不少人都跟在后面看热闹,街边,聚集了不少人看热闹,围着指指点点。
    “管家,看到了吗?下面那个报喜的家伙,就是卖彩票的,没想到,这彩票,搞得挺热闹的啊”。杨改革说道。
    “那是,那是王承恩不住的说这个彩票的好,这个事。就是皇帝自己弄得,王承恩也不知道该说啥。
    “叫个小人上来问问,看这彩票的情况如何杨改革觉得这彩票搞得挺热闹的,准备看看搞得如何。
    不多时,保镖们就抓了一个人上来,杨改革一看,是那个报喜的人。虽然是被人拎上来的,不过,却也不恼怒,依旧笑嘻嘻的道:,的给贵人作揖了,祝贵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
    杨改革对这个人的适应能力表示佩服,道:“不用了,我问你,这彩票卖得如何?你可了解?,小杨改革直接问核心问题。
    “哎哟,回贵人,这个彩票。可火爆得不得了啊!那家伙,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那买彩票的地方,地上,都扔了厚厚一地的废纸”这个小报喜的人,形容起买彩票的盛况,也算得上是眉飞色舞了。
    杨改革看了他的表演,很想笑。
    “买彩票在那里卖的啊?。杨改革又问道。
    “回贵人,在外城,琉璃厂那边呢。那个地方宽敞,人可多了,人挤人的”可热闹了”小这个家伙,没笑颜开的,虽然话多,但是不让人觉得厌烦。
    “琉璃厂那边?嗯,那里确实挺宽敞的。”杨欢革的思绪,又到了某个人的身上去了。
    “这个贵人啊!那个人啊!真的是多,光是卖彩票的摊子,就占了有好几条街呢。还有衙门的人负责巡哨呢,据说,这是皇上为了赈济灾民而特地向出来的筹钱的办法,据说,这除了发奖的钱,剩下的,都会拿去赈灾,皇上一分钱都不要”这可真是一个好皇上啊!难得啊!大明朝遇上好皇上了啊”说道这里,这个报喜人的话忽然断了,因为他发现他越说,周围人的眼神越犀利,仿佛用刀子割他一般。
    卖彩票那点钱,杨改革确实没怎么放在眼里,这彩票,多是作为一剂穷人的镇痛剂打下去的,这个,有利于稳定,给穷人们一个盼头,一个希望罢了。买彩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现在看来,这个彩票。卖得还可以,搞得挺热闹,至于能搞到多少钱赈灾,这个杨改草就不指望了,杨改革指望的是给穷人一个盼头。
    “你手上可有彩票卖?我想买几张试试手气杨改革准备看看这彩票是什么模样。
    ,哎哟”,回贵人。这个小的可真的没有,这彩票,据说,皇上有规定,只能在规定的地方贩卖,也只能在规定的地方撕开封签,也只能在规定的地方兑奖,出了官府划定的那几条街,这彩票,就算是作废了”这个报喜人发现,自己只要一说皇上两个字,这周人的人就拿能刮人的刀子眼看自己,又不敢说话了。
    杨改革一愣,居然还有这样的措施。恐怕是防伪或者印刷技术什么的不过关,不敢托大。
    杨改革打听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挥挥手。保镖们很利索的又把他拧了出去。杨改革已经没有心思吃饭了。
    “管家,走,去国子监。”对彩票,杨改革不打算过多的关注,反正这条路子已经奠定了,剩下的小就看这彩票自己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了。
    马车再次启程,往国子监而去。
    明朝的北京国子监,占地极大,馆舍也极多。待杨改革下车,这已经是国子监的门口。杨改革记得,刚才好像看到城楼了。
    “管家,那个好像是个箭楼啊!是个什么门啊?”有箭楼的地方一般都有门,杨改革想知道,这里是什么门。
    “回公子,靠近这里确实有个城门,叫做安定门。”王承恩答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这北京的事,还是门清得很。
    “安定门?可有什么来历?”对于靠近北方城墙的门,杨改革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玄武门了,好像就是在这城墙的北方的,看这个方位,似乎和玄武门的位置差不多。
    王承恩的脸色变得极不自然了,弱弱的道:“这个,陛下,还是不要问了,这个不雅观。”
    “这个有什么雅观不雅观的啊?有什么不能说的吗?。王承恩越不说,杨改革越来兴趣。
    见皇帝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样子,王承恩也打算直说了,就是有点难以启齿:,“回公子小的说了您可别不高兴,这里,说白一点,就是个粪门,专门运粪的,这北京城的粪,大多,得从运出去的
    “呕”杨改革刚吃的饭,差点呕出来,我靠,联圳。恶心,专门修一座门运粪,谁这样缺德。看来,有功夫了,得把这下水道整整。
    问到恶心的事了,杨改革也不再追问了,准备到国子监里看看。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高利贷也搭车收费
    子监。
    大门上是一块“集贤门,小的牌子。
    这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不时的看到一些人进进出出,有很多马车停靠在这国子监的外面,把这路面占去一半,一副繁忙的景象,根本看不出这里是一个教育的最高机构。还有兵丁在门前站岗,巡逻,还有人维持秩序。
    杨改革坐在马车里,看着这国子监的大门,观察了一下,这里貌似应该是国子监,而不是菜市场,或者是某个高官或者某个大型的酒楼所在地。
    “管家,这里好热闹啊!确信这里是国子监?”杨改草觉得自己也有可能走错地方了。
    “回公子,这里确实是国子监了,不会错的王承恩答道。
    杨改革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这进出的人,很多人和自己差不多,一个读书人,后面跟着管家,或者是跟着有家丁,跟班,和自己的,“配置。区别不大,甚至有些人穿得比自己还要富贵些。
    这些都是来入监的家伙?杨改草暗自嘀咕着。要是举监的生意这样好,那可真的是发财了啊!
    “大伴,去问一问,看看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是不是举监的?”杨改革看到这样多的银子在移动,觉得心里痒痒。
    “小的遵命,公子
    一会,王承恩回来了,答道:”回公子小的问清了,这些。确实都是来这里举监的
    “好,好,不错,不错!杨改革得了准信,心里美滋滋的。自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银子换官位。这一招,在封建社会,果然永远都是有吸引力的。
    “对了,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啊?。杨改革觉得奇怪,怎么这样多人。
    “回公子,小的问了好几家,地方都不同,有的是京畿附近的,有湖广的,山西的,云南的王承恩把自己问到的情况给皇帝说了一下。
    “云南的?管家,你没听错?。杨改革觉得这有点离谱了,自己这个吏官的政策才出来多久啊!就有人能从云南蹦到这里来?就算是打电话过去,也没这样快吧。
    “回公子,这个决计错不了的,确实是云南的,不过,不是云南那边过来的,是今年没考上的,准备下次再考,这去云南的路实在太远了点,这一来一回要的时间太长了点,所以,很多赶考的举子,都是在城里住下,等下一个会考之年,如此,既可以免除长途跋涉之辛苦也可以安心读书,这越是偏远的地方小这住在京城里专心读书的举人就越
    原来是这样,杨改革明白了。这就是专业的考霸。
    “好了,我们下去看看。”杨改革看了这国子监门口的热闹场景,心中安定了不少,这举监,捐输,算是开门红啊!能拨刮到不少钱,有钱,才好办事。
    杨改革跳下马车,跟着人群,混入了国子监,这国子监外巡视的官兵,并没有阻拦杨改革,因为这种一个读书人,一个管家,后面还跟着跟班,家丁的实在太普遍了。
    杨改革轻松的就入了国子监,随着人流,几转之后,就到了一栋房子前。
    这栋房子,应该就是报名的地方了,杨改革再次打量一下,发现,和自己“配置。差不多的人实在太多了点,基本上都有一个管家或者仆役什么的,不少人还有跟班,有的人。甚至是抬着大箱子来的,这让杨改革有点诧异,难道这就是公然的送礼?
    “管家,你说,他们抬这个大箱子干嘛啊?”杨改革问道,难道这还在大庭广众之下送礼?这也太搞了吧。
    “公子,这里面,是银子,是缴纳例监的银子。”王承恩小声的说道,这里的人,实在太多了点。
    “抬的银子?那为什么不用银票?,小杨改革问拜
    “公子,这银票他得收取费用,如果家中里这里不远,又何必让别人赚一笔呢?”王承恩解释道。
    “哦,这样啊!明白了。那抬箱子的就是附近的,没抬箱子的就用银票咯杨改革自以为是的说道。
    “也不尽是这样,公子,你看,这里面还是有些人穿着不怎么光鲜的,估计是没银子,也没银票的”。王承恩对于自己主子的话,有点汗颜。
    “没银子,也没银票?那怎么入监?。杨改革纳闷了,这举监,吏官,捐输,他说白了点,就是一个卖官的名目,不过是七转八拐的转了很多弯,实质的内容就是卖官。没银子还想买官?
    “公子,慢慢看,你就会明白了”看,刚才进入的那个就是没银子的”王承恩对于自己主子的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于是,只能用事实教育皇帝。
    杨改革赶紧道:”那个?那个?”
    “公子,就是那个啊”小王承恩的手朝刚刚步入房子的人指去。
    “哪个?那个?”杨改革看到了,那个人只有一个背影,从后面,看不出有多大的年纪,只能够能够判断出。大概有四十岁了吧,穿得一般般,身上仅仅有一个布背包。
    那个人走了进去,开始和那个坐在桌案后再办公的人对话,说些什么,听不太清楚,杨改革张大了耳朵,还往前靠了不少,才断断续续的听到一些。
    ,在下福州入监。”估刚旧旧口阳8渔书不样的体蛤!几个背影的声音,因为面对自只的那个和毒的办公人员及一尔话。
    坐在桌案上办公的那个家伙。也就是三十岁的样子,很和善,很和蔼。说得话很轻柔,更是让杨改革听不清。
    “可有”
    这个和善的家伙说的话,杨改革只听到了“可有”两个字,不过估计是问这个有没有举人的执照之类的“文凭
    果然,那个。“背影”从背后的包袱里,取出一个包,然后从里面取出几张纸一样的东西递给那个办公的人。
    那个办公的人端详了一会那张纸,唱道:“福建”举人”入监”。虽然是唱的,不过,声音依然很杨改草依然只听了个大概。
    那个办公的人唱完,旁边就有书吏刷刷刷的开动,记录着什么。
    那个办公的人唱完了,似乎又在问那个“背影,银子杨改革对银子最敏感,模模糊糊的猜出是说的银子。
    那个背影摇了摇头,说什么就没听到了,估计是没有之类的,否则也不会摇头了。
    杨改革也觉得稀奇,准备看看这个看似和善的家伙准备如何的发飙,这举监就是一个小花银子买官的地方,这没钱,还想买官,那是不可能的。
    那个在桌案前办公的家伙也不发火,反而客气的跟这个问起银子摇头的家伙嘀咕着什么,然后,那个背影点点头,然后,旁边一个书吏什么的人就把这个人引导到后面去了。具体的说些什么,杨改革一个。字也没听到。
    这个人进去之后,那个坐堂的人也不喊下一个,径直的等待着,过了好一会,那个走到里面的人才出来,这回是正面了,杨改革看了一下,这个人,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也可能是很显老,反正瞧着不年轻。胡子倒是很短,不是很长,脸庞消瘦。
    那个人又转身坐到那个办公的人对面。和那个人继续说着什么,谈了一会之后,那个办公的人才唱到:“福建举人,,入监反正听不清,唱完之后,当即用放置在一旁的大印,朝某张纸上面盖了一下,然后递给那个背影。那个背影,鞠了一下躬,可能是道谢,然后就退了出来,看得出,这个家伙,也是满脸的愕怅。
    杨改革对王承恩道:,“管家,把他请过来问一下。”
    王承恩会意,立刻跑到那个人的身边。说了几句,那个人满脸疑惑的走到杨改革面前,道:“这位公子,可是在叫在下?”
    杨改革才发现,刚才一直在看的这个背影,显老得厉害,也可能是营养不良,脸又黄又厦,见他和自己说话,道:“是的,在下不清楚这举监的门道,看老兄经历过,所以,想问问其中的关窍
    那个人听完,勉强笑了几下,打量了一下杨改革身上上下,道:,“这关窍,也没什么,在下观公子的打扮。也是个富贵人家,并不需要像马某这样落魄,落得个。要向放印子钱的人借钱的地步,不说也罢,不说也罢”这个“背影”自称马某,说话晏得落寂得很。
    “唉唉唉”别啊!什么叫印子钱?可解释一下?”杨改革惊奇,难道这放高利贷的已经和搞举监的同路了?这没钱的就立刻到里面去借印子钱?借到了立刻举监?杨改革大惊!这是什么搞法?杨改革一直以为,这放高利贷,他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