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49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9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也就无路可走了,反正这年头,文官们是拼了老命的反对收关税,正好,你们能干走私,我也能干,那就看谁强势和有能力了。
    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控制住进入后金的物资,输入一些高消费的奢侈品,对于粮食,武器等战略物资则严格把关。起到分化和瓦解后金斗志的作用。
    蒙古那边,杨改革也准本同样对待,自己断绝不了所有的走私行为,那就只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自己参与进去,以自己的强势,那些人还有路可走吗?以大明朝皇帝的强势支持,这个公司一旦运作起来,比那个什么东印度公司可要强力给力的多。杨改革相信,资本的威力,会横扫一切的。
    想到这里,杨改革就热血沸腾起来。仿佛看到了一个级的资本巨鳄,带着强烈的殖民色彩,不断的吞噬,蚕食着世界各地所有能站人的地方。
    “日月照耀之地,就是我大明帝国的疆土。”杨改革很想甩嗓子喊出这样一声来。日月为明,日月照耀的地方都必须是我大明帝国的土地,这才对得起“明”这个字。
    热血澎湃的好一会。
    杨改革又才写道:“今日,朕先拨付给你二十万两银子,作为你的开支费用,东江翔实情况,务必报于朕,朕绝不辜负毛卿”
    写到这里,信已经基本完结了。
    杨改革想了想,又提笔写道:“另朕赐一密匣给卿用,此匣,乃特制,如无钥匙,强行打开,匣中纸会化为乌有,作为保密只用,此匣之中秘密,仅你我君臣二人知晓,切不可有第三人知晓,谨记‘臣不密则失其身’”
    杨改革准备推行这密匣制度了,先第一个,就给毛文龙试用一下,看看效果。另外再给毛文龙上一次紧箍咒,让他注意保密。
    杨改革写完,用密匣封好,交给王承恩,让他把匣子送给毛文龙去。
    看着王承恩转身离去,杨改革觉得,历史,恐怕从这里,就要分岔了啊!
    杨改革心中充满了斗志。
正文 第七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
    送走了信。
    杨改革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注视着空气。
    眼神没有焦点。心思,也在到处飘荡。
    东江镇那边,自己已经暂时稳住了。袁崇焕,也被自己训斥了几顿,估计应该学会收敛了,也该学会容忍了。
    东江镇的粮饷,自己接了,现在一次性就给了二十万两,自己的腰包,又是大出血一回。想想,觉得郁闷,自己这饷奴也不是白叫的。日后,自己死了,该给自己一个什么尊号呢?嗯,饷帝?按揭宗?还是及时还款皇帝?
    想到这些莫名其妙的帝号,杨改革就一个人闷着傻笑一下。银子,最近花得可如水一般,哗啦哗啦一阵响,就没了,收入呢,一个子也没看到。真是郁闷。
    玻璃还没做出来,彩票还在搞,那种东西,作为穷人的止痛剂比较好,要说赚多少钱,杨改革,估计,悬。收藏一幅也没卖掉。南方的甘蔗?现在刚刚到春天,离下个春天,还有整整一年。
    最靠谱,也是比较稳定的,就算是魏案的买罪钱了。想到这里,杨改革想起来,负责收钱的那两个小太监,自己可有段时间没见着他们了,还有那个什么方弘瓒,也该叫来问一问了,应该也有所了解了,这魏案,也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自己的钱包就可以装老鼠了。
    想到了就去做。
    “大伴”杨改革一声喊。王承恩刚好交代完“邮差”的事回来,就听到崇祯皇帝大叫自己,连忙奔进屋。
    连忙问道:“奴婢在,皇上又什么吩咐?”
    “大伴,这个,那负责魏案的那两个小太监哦,对了,叫什么二喜子,小顺子的,还有那个方弘瓒,哦,对了,还有个小官的,他们这事都办的如何了?朕要见见他们,看看他们都完成的怎么样了。”杨改革又想起来,这负责魏案的人中,还有一芝麻小官,叫什么来着?自己忘记了。
    “是,皇上,奴婢这就去叫”王承恩一听就明白是什么事,立刻答应下来,叫人去找人了。
    
    过了个把时辰,这几个人才找齐,算起来花了挺多的时间,实际上,这已经是相当的快了。皇城有多大?京城有多大?还要准确的知道谁在什么地方,还要把他找来,没有一点时间和能力,很难完成。
    
    方弘瓒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第三章的是锦衣卫指挥使,应该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站在最前面,后面跟着的是两个小太监,二喜子和小顺子,最后面还跟了一绿袍小官。
    “臣(奴婢)xxx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群人磕头请安。各自喊各自的名字,有的是臣,有的是奴婢。有的是微臣。
    这,喊臣的估计就是方弘瓒了,奴婢当然是太监,微臣,估计就是那个绿袍小官了。
    “起来吧,你们四位都是替朕完成魏案的重要人物,也不要拘谨,坐吧,今日,朕想询问一下这魏案的进展谁有罪,谁交钱了?都理明白了吗?”杨改革可是被银子逼的昏了头,上来就问得相当的直接,谁交钱?谁有罪,明显的,这魏案不魏案的,跟自己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谁要多交银子,交了多少银子。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张望了一下,最后那个绿袍小官最先开口。
    “微臣樊维城启禀皇上,此次魏案,涉案二百五十五人,罪责大小,已具有定论,共分为六等”
    一听这小官罗哩叭嗦,杨改革就不耐烦,杨改革想知道的是有多少人认罪,能搞到好多银子。
    “停!说说有多少银子,多少人认罪吧”崇祯很直接的就这样说到。
    四个人面面相窥,对于皇帝的“直接”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好在小太监还算机灵,立刻出来道:“奴婢二喜子禀报皇上,目前,已认罪的已有二百余人,认罪银有近四百万两”
    好消息,将近四百万两,很好。杨改革只差拍手鼓掌了。又一思索,这东西,应该把银子尽快的弄到手才行,不然,老这样是纸面上的财富,终究不保险啊!
    
    想到问题了就要马上解决。
    想了一阵,杨改革就道:“选一些罪责比较轻的,认罪比较好的,赎罪银比较多的,搞一个保外就医吧”杨改革就这样“胡说八道”了,因为太需要银子了,所以,口不择言。
    保外就医?那是个什么东西?四个人都傻了,这回,两个小太监也没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
    终于,小太监鼓起勇气,问道:“启禀皇上,奴婢实在不知这‘保外就医’为何物?”
    杨改革一阵汗颜,自己实在是得意忘形了,这里是明朝,可不是二十一世纪,服刑服得好还可以减刑,有病还可以保外就医。
    “这,保外就医嘛,就是让那些交了赎罪银的人,态度比较好,罪不重的人以在家养病的名义弄出牢房,作为积极交赎罪银的奖赏”杨改革终于把这事情解释清楚了。
    四个人脑门都流汗了,这个皇帝,实在是太生猛了一些。说话一点也不顾及。
    过了半天,方弘瓒才咬牙解释道:“启禀陛下,许多人并没有入监”
    这四个人的分工极为明确,方弘瓒负责关犯人,负责进出牢房,负责抓人,就是打手,两个小太监就是负责和犯人家属谈判的,根据罪行的大小,定该交多少银子,负责和犯人家属接洽,谈判,属于外交,那小官就是台面上的,专门搜集别人的罪证,给别人定罪的,当然,也负责指导一下罪的大小,罚罪银的数目。方弘瓒他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这关犯人,就是他的事了,方弘瓒也是脑门疼,这皇帝的记性不好,自己还不能明说,这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进牢房,又怎么搞“保外就医”?
    “没有进牢房?”杨改革才现,自己的“恩赐”有时候也需要事前“酝酿一番”,将那些没罪的人弄到牢里去,然后自己搞“保外就医”,搞特赦,这样才比较又“恩赐”。
    杨改革很想问为什么。张了张嘴,还是没问了,这问出来,实在是掉价。自己对这件事实在太不关心了。以至于基本的进展都不清楚。想想也汗颜,自己太不专业了。这个“工程”,起码能赚四五百万两银子呢,能抵得上一年国库的收入。自己居然连基本的进展,常识也不明白,当真是个糊涂“老板”。
    想了想,这“保外就医”还得搞下去,不然,这交钱了的,没交钱的,就混在一谈,没一个可比性,也就没积极性,没动力,没压力啊!
    “嗯,这样吧,那关在牢里的,可有那种罪轻,态度好,银子交得多的?”杨改革还是决定释放一些“罪犯”,用来体现这交银子和没交银子的区别,让那些人,特别是观望的人赶快交银子。自己的钱包,瘪的不行了。
    “启禀陛下,有的,陛下可是要释放一些?”方弘瓒脑门疼,恨不得立刻离开这暖阁,这皇帝,实在太变态了,不好伺候啊!伴君如伴虎,就是说的这崇祯皇帝啊!
    “嗯,是的,释放一些,噢,不!是‘保外就医’一批,将那些牢里的,罪轻,交银子多的放几个出去,放点风声出去,说交的愈多,罪就越轻,就能越快回家,”
    方弘瓒脑门炸裂,这皇帝一副江湖**人物的口气,那里像个皇帝。方弘瓒只怕那天皇帝忽然想起来,拿自己开刀,出气
    “臣遵旨”方弘瓒恨不得立刻逃离这个可怕的地狱。皇帝实在太变态了。
    【三江又没过,对宅男可是一个打击,郁闷了半天,导致今天的更新也慢了,说声抱歉!】
    【呵呵,新书真的不容易啊!全靠大家支持!】
    【另外,感谢一下书友“木子李·da”,第一次收到更新票!而且是4张。】
正文 第八十章 约谈
    方弘瓒恨不得立刻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皇帝太变态了。说的话,让他心惊胆颤。本来,办魏案,压力就够大,现在被皇帝这样一“吓”,只差“哭”了。
    本来都可以走了,正在暗自高兴,谁知道皇帝又把他叫了进去。
    “方爱卿,这有些人,罪轻的,重的,观望的,认为朕不会怎么样的,这批人,你要约谈一下他们,这样,他们才知道祸福厉害,二喜子,小顺子他们才能收到银子,懂吗?”
    方弘瓒很想哭。还弄?咬咬牙,道:“启禀陛下,不知道这陛下的约谈具体指什么,或者到那种程度?”
    “这约谈嘛,就是把人请到茶馆里,请喝一杯茶,谈谈天气,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之类的,然后把人放回去。这个就叫约谈,懂吗?”
    杨改革努力的回忆着,二十一世纪的那些很牛B的什么安全局,特工,什么FBI之类的东东,有一种特权就是约别人喝茶喝咖啡,被约谈的人吓个半死,有什么事乖乖就范。杨改革觉得,这明朝不是特务机构很出名吗?干嘛不请他们喝喝茶?约谈一下?这样也让他们感受一下皇帝的关怀,感受一下人生的美好。他们才会有动力交银子,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你们锦衣卫办事,不要老是动不动就上刑,要注意文明办案,朕要的是银子,不是折磨人,打人”杨改革罗哩罗嗦的说了一大堆,关键问题在银子。
    银子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生命故,田地皆可抛。杨改革就是要逼这些人拿银子出来,不管你卖地也好,到处借也好。反正只要银子,对于把你打得皮开肉绽,喊打喊杀,也没多大兴趣。
    方弘瓒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就是威逼别人,吓唬别人赶快交银子,但是又要文质彬彬的,这样显得锦衣卫“办案文明”,“待人有方”?
    说实话,方弘瓒对皇帝的这个约谈,也十分的赞成的,历来,锦衣卫都是恐怖的代名词,进锦衣卫,还想好好的出去,那都是大能耐了,屈指可数,这样,锦衣卫虽然厉害,但是名声也臭了。现在,皇帝说要文明办案,也好,约别人去喝喝茶,谈谈人生,改变一下别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认识,这比那个什么一上来就打打杀杀的强的多,打人,自己还得出身臭汗呢。文明办案!对,就是这个。
    以现在锦衣卫的恶名,谁要是被锦衣卫约去喝茶,那还不吓个半死?特别是对于当官的,还不有多少银子交多少银子,效果最佳。平民百姓,享受不了锦衣卫的待遇。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了,臣这就立刻去办,一定将约谈这件事办得妥妥的。”方弘瓒对于这件事,那是充满了信心的。这样简单的事如果还办不好,那自己还有必要干这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吗?
    “嗯,很好,这件事,要尽快,对于那些约谈过后,仍不肯就范的,可以采取进一步措施,请这个人去小黑屋做客”杨改革只顾着自己说的痛快,没看到方弘瓒一副茫然的样子。
    “启禀陛下,臣不知这小黑屋是何物?”方弘瓒觉得自己很傻,居然理会不了皇帝的意思,这个,对于一个锦衣卫,特别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来说,相当的不妙,不能理会上意,上面就不会待见你,等待你的,就是疏远和调离。方弘瓒还想干这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更想进一步当上锦衣卫指挥使。
    “这个小黑屋嘛,也就一屋子,不过有些特别,这个屋子不用太大,能放一个单人睡的床,让人能在里面走几步就行,这个屋子,务必要保证不透光,另外,务必保证这间房子的安静,也就是说,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人,除了能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之外,就不能让他听到其他任何声音,也不能让他和任何人交谈,吃喝拉撒什么的,也不能和他人有接触”杨改革努力的回忆着这“小黑屋”的特征,细细的道来。
    方弘瓒对崇祯的佩服已经犹如滔滔的江水,一不可收拾了,都说皇帝是圣明天子,现在看来,果然不错,居然连这种东西都能想出来,这可比明什么残酷的刑罚厉害多了,这小黑屋,直接折磨的就是人的精神啊!想如果一个人呆在里面,黑不溜秋的,然后没人和自己说话,自己吓自己,要不了多久恐怕就要疯掉。
    “臣明白,陛下真乃圣主也”方弘瓒对崇祯皇帝已经佩服的不得了,这一招一出,恐怕那些人,一天也呆不下去,要多少银子,就要交多少银子吧。
    “嗯,你明白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