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76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6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件礼物都没有打动皇帝。
    “是的,皇帝陛下,这件礼物就是座钟,可以准确的报时,可以随时观看到时间,误差只在一刻钟之内,是很精巧的机械”汤若望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起这件物品的神奇之处,好处。
    “是吗?很准确?”杨改革在心中嗤之以鼻,误差有十五分钟也敢说精确?很精巧,这样半人高,恐怕一两百斤,就敢说精巧?这东西也敢叫准确,那叫日后的原子钟情以何堪?对于常年使用用手机的人士来说,很精巧吗?当然,现在自己是没有手机,不过,这见识过更好的之后,对现在这个就不怎么感冒了,再说,自己又用不着戴手表计时,要知道时间,问王承恩就知道,王承恩会告诉自己是什么时辰了。
    杨改革看了看这个座钟,觉得他唯一的用处就是用来大量的制造,饭后贩卖,赚银子,既然自己这里有了一个样品,相信以自己“内廷”的牛B程度,仿制不是问题,然后改进,做成更小的手表,饭后倾销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个东西,看来,确实是个好东西。
    “嗯,不错,这个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杨改革想到这个东西能够赚银子,就觉得这个东西很不错,刚才的嗤之以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喜欢了,废话,能赚银子的东西谁不喜欢?特别是作为饷帝,按揭宗的崇祯杨改革,对这赚银子的事,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杨改革这个皇帝喜欢,汤若望这个传教士,也高兴,终于有一件东西,吸引皇帝的注意力了。
    
    观看这西洋传教士的礼物,持续了一段时间,杨改革其实一直在找那件传说中的佛郎机大炮,这件东西,杨改革打算看看什么样,这个在以前,只能在电视上,博物馆里看一看。能近距离的实地看一看,对于喜欢军事的宅男来说,也是个不错的事。自己的大炮还没着落呢,自己的海军,还用的着这种佛郎机大炮呢。
    忽然,一件大件的物品吸引了杨改革的注意。这个东西,怎么这样眼熟呢?仔细一瞧,我的天,这不是“钢琴”吗?杨改革真的被震惊了!汤若望难道送了自己一架钢琴吗?
    杨改革带着惊讶的表情,快走到哪架“钢琴”的前面?翻开盖子,果然,里面是一排琴键。杨改革顺手在那些琴键上面用手指一溜,“叮叮咚咚”一阵清脆的声音从手指中流出。虽然声音也还算洪亮,清澈,却感觉十分的单薄,没有钢琴那种刚劲有力的感觉。
    杨改革迟疑的看着这个“钢琴”,外观和样子,甚至琴键,和后世的钢琴差不都,音质却差这样多?杨改革虽然接触钢琴的机会不多,但是,钢琴弹的曲子,却没少听。这个应该不是正宗的钢琴。
    见皇帝陛下迟疑的看着那件乐器,似乎对这个礼物很感兴趣,汤若望立刻上前,介绍到:“皇帝陛下,这件物品在佛郎机叫做‘卡了维萨’【法语读音】或者是‘哈普西科德’【英语读音】,翻译过来就是羽管键琴的意思,是一件很高雅的乐器,在佛郎机的宫廷和贵族之间很流行,陛下如果有需要,在下可以找人给陛下演奏。”
    这个东西,杨改革看了半天,觉得有用,自己正为合唱团正缺少乐器搞交响乐音乐会而烦恼呢,现在好,汤若望送来了一件“钢琴”,这个,刚好可以派上用场,好东西,收下了。
    杨改革的手指在琴键上又抚过,一阵清澈,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个确实和后世那种钢琴的声音又很大区别,从头到尾的按了几次,最终确定,这应该是早期的钢琴,和后世那种钢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杨改革想了想,道:“汤若望,这件东西不错,朕喜欢。”
    杨改革看着这钢琴,想起了自己中学的时候,音乐老师弹奏的那种用脚踩的风琴,那个时候,自己可是相当的向往能弹这个东西的啊!还在学校放假之后,爬进学校,跑到那个放风琴的教室里,专门去弹,结果被守校的老头追了几条街的事,呵呵,少年的往事啊!多么的迷人;学生的生涯,多么的灿烂。
    汤若望一脸迷惑的看着这位东方帝国的皇帝,皇帝似乎陷入了美好的回忆当中,眼神不知道瞄准的什么,嘴角带着一点微笑。
    '''cp
:2o3
h:133
a:1
u:1。jpg'''(图为羽管键琴)
    
    “哆热咪哆,哆热咪哆,咪嗦,咪嗦”杨改革稍微找了一下感觉,最终念念有词,开始弹起了自己会的唯一一“曲子”。【呵呵,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配的什么词?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汤若望看着弹奏羽管琴的东方皇帝陛下,目瞪口呆不敢置信!这位东方的皇帝陛下,居然可以弹奏自己西方的乐器,这是在太让人吃惊了!难道这位皇帝陛下的教育非常出色?达到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地步?有着“合儒儒”志向的汤若望,对儒家提倡的文化素养还是知晓的,心里相当的诧异,什么时候儒家也开始提倡学习“蛮夷”的乐器了?
    面对汤若望的吃惊表情,王承恩则显得比较自然,虽然对于皇帝陛下从来没接触过西洋的乐器就能弹奏比较吃惊,但是也见过皇帝陛下写的那些歌,对于皇帝的音乐才能,有了一些了解,才没有像汤若望那样下巴都快掉下来。见汤若望一副掉下巴的模样,王承恩也觉得挺自豪的,自己的皇帝果然是一位圣主,什么都会。
    这“曲子”,杨改革也就会前面一截,后面的就不会了。很快就弹完了,汤若望带着佩服的表情,道:“皇帝陛下,您真的是博学多才,连这种高雅的乐器也会,这种乐器弹奏的声音,相当的高雅,在佛郎机那边,也只有在皇室,贵族的家中才能听到,现在听到皇帝陛下弹奏,在下实在是吃惊,难道陛下以前学过。”汤若望决定搞清楚这个问题,如果皇帝陛下对西方有了解,那么,很多时候,忽悠皇帝的时候就要顾忌一下,不要满嘴的放炮。
    杨改革微笑着,道:“呵呵,朕也是第一次见,不过‘音乐无国界’这话你可听过?这天下的音乐是共通的,所以,这琴虽然是西方的乐器,但是也是属于音乐范畴的,触类旁通,也就很容易上手的?”杨改革胡乱的忽悠着汤若望。
    汤若望一脸崇拜的表情,这位东方的皇帝陛下,实在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皇帝。看来,这对皇帝的看法,得改一改,18岁是不错,不过,别人可不是什么毛头小伙子。
    汤若望对皇帝的印象大改,从刚开始心底带着一点轻蔑,变成了佩服,对待皇帝的态度,也变得慎重起来。
    “咦?汤若望,你不是说有佛郎机大炮吗?怎么这里没看到?”杨改革最想看的是佛郎机大炮,可惜,这里转了一圈,都没看到大炮在那里。
    王承恩连忙走过来,道:“启禀皇上,大炮乃兵器,不详之物,所以,也就没有抬进宫。”
    “呃
”这个理由?貌似也过得去?既然还在宫外,那就算了吧,下次去校场上去看得了,今天还有事要忙。
    没看到大炮,杨改革的兴趣大减,准备结束这次淘宝之旅。不耐烦的表情也在脸上显现出来,准备结束了这事,去干点别的。
    汤若望也是一个会察言观色的人,见皇帝有点不耐烦了,估计是皇帝对这些礼物不感兴趣,连忙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准备震撼一下皇帝。不然,这次送礼物的策略,就没达到什么效果。
    “启禀皇帝陛下,在下还有一件礼物,包准皇帝会非常感兴趣的。”汤若望想到自己的礼物,眉飞色舞起来。
    “呵呵,哦,还有什么礼物?”杨改革见汤若望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也好奇了。
    “启禀皇帝陛下,请看。”汤若望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东西,恭谨的递到皇帝面前,道:“尊敬的皇帝陛下,请看,这就是佛郎机的玻璃制作的镜子,相当的清晰”汤若望小心翼翼,满脸希翼的看着皇帝陛下,希望用这件来之不易的东西打动皇帝。
    切!杨改革心中大骂,一块巴掌大的小镜子,你就说我一定会感兴趣,要知道,这个在二十一世纪的地摊上,一块五一个,要多少有多少,真的拿我当土包子涮啊!
    杨改革心中大怒了一下,才想起这是明朝,这还没人弄玻璃呢,这玻璃,还属于新鲜玩意,稀奇的物件,就连在西方,都是重重封锁秘密,绝对不透露半点制作的秘密的。被人当成稀奇的宝贝,也就很好理解了。
    虽然很理解汤若望对这块镜子宝贵程度的理解,但是,杨改革显然无动于衷,用一块五一个的地摊货忽悠我,我的智商就那样低吗?显然没啥效果。杨改革把镜子拿在手里鄙夷的翻了翻,道:“就这样大一点吗?”心想,自己的玻璃厂也快投产了,还用的这稀罕你这玩意?
    汤若望再次失望了,满以为这个镜子会引起皇帝的高度重视和兴趣,现在看来,皇帝对这个不感冒,汤若望急了,连忙解释道:“这里还有两块大一点的镜子,支起来之后,可以用来穿衣戴帽,陛下就可以看到自己英姿勃的身影了”汤若望心里已经快哭了,如果这最后一件杀手锏不能打动皇帝,那么,自己的这次送礼计划,几乎就失败了,这打开天国之门,让基督降临在这片大地的梦想,就泡汤了。
    送礼,给崇祯送礼,还送的是穿衣镜,这个桥段,杨改革感觉怎么就这样熟啊!细细一想,原来,某本小说里,也有这样的桥段,某些穿越者做作出了玻璃镜子,用来给皇宫送礼,送的就是这穿衣镜,貌似还造成了**不和。
    “汤若望,听说过大铁船的传说吗?”杨改革很无厘头的问了这句,很怀疑,自己的这个世界里有其他穿越者。
    汤若望莫名其妙的看着皇帝。大铁船?自己送玻璃镜子关这个什么事?不懂。
    杨改革看汤若望的眼睛,见他没有什么异样,一副迷惑的样子,才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些穿越者。
    
    杨改革对汤若望带来的这些礼物,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兴趣也有一些,也淘到了几件好东西。
    一架“钢琴”,没事了可以自己弹奏弹奏自己唯一会的那曲子,可以缅怀一下少年的时光,舒舒心。还可以交给郭桓,作为开演奏会的乐器。算是小小的收获。
    得了望远镜一个,这个似乎不值一提,望远镜早就有了,这个,只不过花式更加的精巧罢了。
    得了座钟样本一个,好东西,可以作为将来克隆的样本,制作出更多的座钟来,可以贩卖成更多的银子。
    此外,这玻璃,真的是不能再耽搁了,这镜子,要尽早的出,否则,就赚不到钱了。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基督的降临(五)
    杨改革决定结束这次淘宝之旅了。
    自己的时间有限,不能老是耽误在这里。又想想,自己招汤若望进京,可还希望他给自己办事的,想了想,说道:“汤若望,朕召你进京,是想你为朕制作一些望远镜,翻译一些西方的著作,你可愿意?如果你愿意,朕可以聘请你担任客卿。客,表示你从遥远的地方而来,到我大明朝就为客,卿,表示你在给朕做事,如何?愿意吗?”
    对于洋人,杨改改革向来的态度就是要谨慎。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所防范和区别是应该的,如果日后表现好,加以重任不迟。
    客卿,可从来不在大明朝的官制之内,这个东西,要说是官,不是,要说不是,也是,带了一个卿字。给皇帝办事,这个东西,只能算是皇帝的私家供奉。算是杨改革“明”出来,专门满足这些传教士的。
    汤若望没有失望,这次送礼,效果还是有一些的,并没有完全的失败,虽然只得了一个什么客卿的头衔,精通明朝的汤若望自然知道这客卿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也比什么都没有的强。起码,是一只脚踏入了这大明朝的官场,并且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一个好的开头,至于借皇帝的力量推行宗教,这个事,还得慢慢来。
    “臣汤若望谢皇帝陛下的赏赐。”汤若望很愉快的接受了皇帝的“邀请”,很快就称臣了。这个中国通,很会打蛇随棍上。在汤若望看来,接受皇帝的邀请去做事,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这种事,在西方非常的普遍,都以得到国王们的邀请,给国王们做事为荣,可以冠一个皇帝的头衔,这个,比西方那些国王的邀请可强多了。
    汤若望很快就计算清楚了这其中得失。
    “呵呵,那么,朕就该称呼你为汤卿了?”杨改革很欢乐的给汤若望一个新称呼“汤清”,我还“汤浓”呢,闷在心里哈哈大笑。
    “臣谢陛下。”汤若望不明所以。虽然是个中国通,但是也低估了皇帝的恶搞心理。
    “既然汤卿接受了这个职位,那就是朕的臣子了,朕现在需要造一批天文望远镜,普通望远镜,汤卿可以先为朕培养一批懂得制做技术的工匠,这玻璃,朕会想办法的。”既然你当了我的客卿,那我可就不客气的,杨改革直接下命令给汤若望。这玻璃,自己已经快出了,工匠,也需要及早的培训了,望远镜,近在咫尺。
    “臣遵旨。”汤若望这个中国通,“合儒儒”的执行者,很地道的接受皇帝的命令,在汤若望看来,这原理和技术,根本就不难,自己那本书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培训工匠,也没什么,关键是这明朝没玻璃,汤若望不担心明朝造出各种望远镜之后会有什么不妥。却没料到,这位皇帝陛下,是一位穿越者,刚过来,就开始弄玻璃了。如果知道,恐怕就不会这样爽快了。
    
    汤若望走了,带着打开基督降临之门的美好愿望而来,不过,这个基督降临之门,显然不是那样容易打开的,汤若望和他的教会,倾尽全力,也只将这东方的大门,打开一个小门缝。基督要降临,显然,不能从门缝里挤过来。
    
    送走了汤若望,杨改革松了一口气,今天召见汤若望,收获不小,也明白了东西方的一些情况,比如,从西方到东方,需要一年三个月的时间,来回要两年半以上。
    这西方的玻璃制造业,已经很成熟了,运用极广,已经开始制造各种望远镜,制造天文望远镜了,有了天文望远镜,人类的视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