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99部分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9部分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哪里了?”胡乱走迷失方向的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这里靠近玄武门了,在皇宫的北面了。”王承恩答道。
    “玄武门?北面了?那就去内书堂看看吧,联有段日子没去那里看了。”杨改革随口报了一个地方。这太监班还得自己操心,这毛文龙已经又来信催了,问这个管理边关,负责物资进出的人什么时候到,杨改革身边没有可靠的人去办这件事。正烦恼。
    杨改革也不清楚这明朝管理海关的叫什么部门,要自己翻明朝宫廷的资料、档案,杨改革没那个“信心”和“耐力”思索再三,还是问问自己的管家,内廷的大统领得了,根据“内廷”的牛程度,应该也有相应的机构的,否则,就不叫“内廷”了。
    “大伴,这内廷里,有什么管理海外贸易的衙门吗?”杨改革只当是撞撞运气罢了。
    “回禀皇上,皇上可是问这市舶司提督太监?”王承恩作为这司礼监的老大,这内廷的总管,对自己权利范围内的东西,倒是很门清,皇帝一问,立匆就答了出来。
    哈哈,果然有门,自己这内廷果然是很牛的,居然还有市舶司的提督太监这种东西,杨改革心中暗爽,这市舶司是干嘛的,杨改革看过无数,自然知道是干嘛的,就是古代的海关,管理海外贸易的。这当皇帝就是好,这内廷,就是牛,自己也不用费什么心思搞海关了,直接搞市舶司得了,而且这管理市舶司的是提督太监,更好,直接就上太监管理海关。不用和大臣们罗嗦。
    “嗯,是的,快给联说说这市舶司的情况,我朝现在有那几个市舶司?都是谁管理的,怎么运转的。”杨改革“如饥似渴”的希望王承恩给自己科普一下这市舶司的状况,看自己的计划行得通不。
    “回陛下,如今,我朝用的是内臣提督市舶司,设幕有市舶司提督太监一职,原本,外朝也是有市舶司提举的,不过既然外朝有市舶司的提举,那内廷”必然会派出这提督太监的,否则,这内廷岂不是白叫了,这内廷,就是奴婢们为皇上看家护院的,都是替皇上看着各处,不让人欺瞒了皇上”王承恩带着一丝得意的向杨改革表功。
    杨改革心中大赞,这个设立内廷的人,不是一般的牛,机构设置得如此全面,国家的任何事,这皇帝都要参一脚,派太监看着,难怪,这明朝的皇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可以天天在家做木匠,原来,还有这太监们给皇帝看着,杨该给对这明朝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说什么明朝的内阁有能力,很先进,现在在杨改革看来,还不如说这内廷设立的很成功,很牛,官僚们骗皇帝好骗,可是太监也不是吃素的。
    “不错,不错。”杨改革心中美得很。暗自盘算着,这太监也是贪财的,自己也要防备着一手,这太监培班,就是防备这个的,大量的太监后备,可以使那些前台的太监有所顾及,你干不好,不愿干,后面有一大群的人等这替换你。
    “陛下,市舶司本有三处,现如今,也就剩下广东市舶司了”陛下可是要复其他二司?”王承恩见皇帝高兴,诣滴不绝的介绍这这市舶司的情况。
    “呵呵,不,联准备组建新的市舶司,替联管理这进出口的事宜,对了,大伴,内廷可有市舶司的相关的资料,联准备培养一些小太监,给联办事。”杨改革觉得很美,这个海关,可以绕过朝臣,直接上马,不用和朝臣们扯皮,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回禀陛下,有的,每年市舶司的经营状况,都会写成文案。卷犊,封存于史馆内,以供随时查询。”
    “很好。”杨改革点点头,这完全可以练太监开海关了。今天,自己就要把这事办了,杨改革信心爆棚,这毛文龙那边可以很快派人去了,这全国海关的建立,指日可待。
    内书堂很快就到了。
    这次出来迎接的太监,小太监们,一大堆,远远过了上次。真正的黑压压的一片。
    内书堂的管事太监张得安领头跪在那里,见皇帝来了,又一溜跑,跑到皇帝跟前。
    “奴婢张得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带领着众人跪过一次之后。张得安来伺候皇帝的时候,又叩了一次头。
    “起来吧,都起来吧,张得安,你这要的人,可不少啊!联瞧着,怕是有一千多人吧。”杨改革稍稍估算了一下,现这墙里墙外,到处都是人。
    “谢陛下,回陛下,奴婢这里,已经有一千五百多人了,奴婢得陛下旨意,要尽可能多的招收小太监们入学,也就放开胆子,尽量的多招人进来。”张得安一副笑脸的给皇帝解释着。
    “嗯,干的不错,这股势头,要保持下去,这皇宫大内的太监,最好都进到内书堂里去学习一下就好了。”杨改革恨不得会立刻就培养出十万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四有太监来,这样,自己干什么都有人了。
    张得安汗颜,连声说道:“是,是,是。”心想,这皇帝够疯狂的”太监都来内书堂学习。这也太热怖了吧。那谁去伺倾的心旨们啊?
    “陛下,这如此多人,馆舍怕是不够用了!奴婢招到一千多人,这馆舍也就实在塞不下了,还有这书籍,纸张,笔墨,消耗也是惊人”只张得安又倒起苦水来。
    “校舍不够简单,叫别个地方腾出一些来不就有了吗?联这皇宫地盘大着呢。这书籍纸张吗,既然消耗得厉害,那就节约点,改用硬笔写小字吧,用毛笔太浪费了。这书籍嘛,联会想办法的。对了,说到书籍,联问你,现在可是按照联的要去,改用进士们的课程了?”
    张得安立刻答道:“回陛下,奴婢绝对是按照陛下的要求改用了进士们的课程的,有,语文,数学,天文,地理,农课
    “很好,这个,就要如此做,联的太监们可不能输给外面的进士啊!进士们能做到的,你们也要做到,进士们做不到的,你们也要能做到,如此,联脸上才有光,懂吗?”
    张得安又是连连点头称是。
    这太监和文官的战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争得你死我活,前一个战役,魏忠贤带领着太监军团比文官军团,结果文官军团差不多灭团,还惨遭守尸,被打得稀里哗啦,不过,这一次,皇帝给文官军团们加了刨,给太监军团加了负面刨“结果,太监的老大,魏忠贤被几下搞死了,太监军团又面临着团灭的待遇。
    杨改革参观了一会内书堂,现,这内书堂里,确实是按照自己说的那些课程教学的,在一间“教室”内,杨改革还看到了一个木制的三角板,木制的尺子。
    “这就是木尺吧。不错。”杨改革拿起那根木制的尺子,看了看,现这个东西,和自己小学读书时候老师用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又拿起三角板看了看,这东西,应该叫直角三角板,勾三股四弦五定理的最佳实物体现,和后世老师教书时候用的,同样没什么区别。不过,看看背后,却没有黑板,没有分笔。
    张得安说这消耗纸张、笔墨厉害,看来,这粉笔,黑板,要提前登场了,杨改革决定有时间了,把这黑板和粉笔弄出来。
    “回陛下,此物正是直角三角板,可以画出直接,在直线上利用三角板画出一个直角,再用一个直角,就可以画出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张得安一副“学者”的派头,给皇帝讲解这“深奥”的数学知识。张得安为了讨皇帝的欢心,特地“自学”了这些课程,把这其中的数学,倒是学得有模有样了,开始给皇帝玩起“知识渊博”了。
    直角,平行线?杨改革用怪异的目光看着这位太监,我靠,太监也数学,还跟自己说什么直角,平行线,被雷的不轻。
    杨改革用怪异的目光盯着张得安,道:“张得安,没看出,你对这数学,还是蛮有研究的啊!是个人才!”
    “陛下过奖了,陛下过奖了。奴婢为了给陛下办好这内书堂。特地专门钻研过其中的各门课程。对这数学,涉猎的稍微多一点,让陛下见笑了”张得安得了皇帝的称赞,心中暗爽,不住的谦虚着。张得安为啥要努力的学习,恐怕杨改革永远不会知道,因为这内书堂本来就是一介。热门的地方,现在加上这皇帝的重视,将有数万太监进来学习,所以,变得炙手可热,不知道多少人走门路,希望谋这内书堂管事太监的位子,张得安日夜难安,想着法子要保住自己的位子,现,自己要保住位子,除了打点好王承恩这个内廷总管之外,那就是博得皇帝的欢心,这才能把这位子坐得更稳,要博得皇帝的欢心,自然就要急皇帝之所急,想皇帝之所想,这皇帝最急的是什么?最想的什么?自然就是这新课程了,所以,张得安下了大功夫研究这些新课程,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见皇帝来,立复拿出来显摆,拿出来博皇帝的欢心了。
    “不错,不错,古人言,活到老,学到老,张得安,联希望你把这股子势头保持下去,不要让联失望,给联教导好这些学生。”杨改革狠狠的夸奖了一回这个会数学的太监,这件事,真的很让杨改革意外。
    “奴婢遵命,奴婢必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张得安欢天喜地的给皇帝保证自己会好好干的,自己押对了筹码,皇帝果然对自己很满意。
    “张得安,联今天来,是有件事,要布置给你的。”杨改革想起今玉来的目的。
    “敢问陛下,是何事要奴婢效劳,陛下只管吩咐就是,奴婢必定把他办得妥妥的。”
    “过一段时间,联准备在内书堂里举行一次考试,从这些学生当中,优选一批人,组建新的市舶司,考试的题目除了联设立的这些新课程之外,还有有关市舶司的一些东西,联希望你组织学生们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
    “考试?重开市舶司?考新课程,外加市舶司的内容?”张得安听得心惊,内书堂管事这咋小位子实在太热了,被很多人惦记着,也不是没原因的,这重开市舶司这种大事,都交给内书堂来考试,这内书堂的位子,恐怕张得安下决心,要更加努力。
    “敢问陛下,这考试在什么时候举行,另外,奴婢这里没有市舶司的文书和案卷,这,”
    “这介”大伴会派人把文书,档案什么的给你送来的,你就组织学生们好好学就是了。具体的考试时间,等联的通知。”杨改革知道,这新课程还没开几天,这市舶司的资料还没送来,急切之间,是不可能考试的。
    “奴婢遵命。”张得安恭恭敬敬的回皇帝的话,对宴帝叫王承恩“大伴”差点羡慕死。
    杨改革说完,又看着这个三角板,又想起了徐光启,徐光启病了,自己只去过一次,有时间了,还得去看看啊!这些名词翻译,可都是徐光启弄出来的,一个历史上的好人!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懿安皇后
    四月十七。
    杨改革准备处理了几件小事,就去徐光启那里看看。自己好几天没去他那里看了。
    “大伴,那个负责追银子的,叫什么樊维城的吧,到了吗?”这次追魏案的银子,就是这个樊维城负责开“罚单”的,也算是有功劳的人员了,这方弘瓒得了锦衣卫的指挥使,这二喜子小顺子两个人成了少监,被皇帝送到内书堂去读书了。就剩下这个樊维城还没有奖励了,早把这件事忘记的杨改革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位办事得力的人没奖励,这对自己的招牌和名声有碍,于是,一大早就把他叫来,准备勉励一番。竖起自己的招牌。
    “回禀陛下,那樊维城估摸着,应该到了,再去瞧瞧去。”王承恩答道。一大早,皇帝就催着让人去找樊维城,但是,这京城太大就算是立刻去找人,也不见得立刻就能找到。还才过一匆钟,皇帝就已经问了几次了。王承恩决定亲自去瞧瞧。
    还没半分钟,王晨恩带这一个太监,又进来了。
    “奴婢炽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太监进来就给皇帝磕头。
    杨改革奇怪,道:“大伴,怎么这样快就回来了?那个什么来了?”
    王承恩禀报道:“回禀陛下,不是樊维城到了,是懿安皇后派人来说,有事请陛下过去。”
    懿安皇后?这个?自己的皇后好像是周婉儿啊!这个懿安皇后是?杨改革猛然醒悟,是自己的皇嫂,霎时间,杨改革的头脑里,就浮现出那个对自己关怀备至的女人了,丰腴的体态,漂亮,和蔼的脸,对自己很好,。杨改革的头脑里那些记忆的碎片,纷纷浮现出来,一股股的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杨改革诧异?这是咋了?怎么提起这个懿安皇后,自己的心里,会有如此的感觉?
    “这个,皇嫂有何丰唤联?”
    那个王承恩带着的太监,看样子穿着品级也不低,道:“回禀陛下,懿安皇后请陛下过去说说话,懿安皇后也没说是什么事,只是说。有事要和陛下谈谈。”
    “嗯,你先回去吧,告诉皇嫂,联稍后就到。”杨改革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思考,就答应了下来,杨改革心中也是吃惊,这似乎是这具身体“自作主张”看来,这个身体的前任对这位懿安皇后的记忆很深啊!
    “奴婢告退了。”这位看样子也是个管事太监,得了皇帝的准信,也就回去了。
    杨改革看看自己的手,看看自己的身体,这个事生得有点突然,自己这具身体,好像是“自然而然”的就答应下来,还有从内心深处涌出来的那种温馨的,美好,家的感觉。
    通过记忆中的碎片,杨改革想起来了,正是这位懿安皇后,努力的说服了自己的哥哥,前任皇帝,否则,自己当不当皇帝,还是两个字,这样说起来,这位懿安皇后,还是自己当皇帝的扶植人。
    还有记忆中的碎片,是这具身体的前任崇祯小时候丧母,被人欺凌,父亲又是个不管事的,日子难熬得很,后来自己哥哥当了皇帝,日子才好过一些,从这位懿安皇后这里得到不少母爱和关怀,难怪心中会有那种温馨的感觉,原来如此,杨改革明白过来了,为什么提起懿安皇后,自己内心深处的反应会如此强烈。
    还有儿时一些被人欺凌的事,都一一的刻在了记忆的深处,这次,一股脑的涌了出来,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