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约翰·克利斯朵夫 >

第101部分

约翰·克利斯朵夫-第101部分

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顿切着那么厚厚的一片,加上一大块面包,一杯自己发明的咖啡,就算是盛宴了。他
还很想把那个量分做两顿吃。他恨自己胃口那么好,恶狠狠的骂自己象饿鬼似的,只想
着肚子。其实他的肚子也不成其为肚子了,他比一条瘦狗还要瘦。至于身体上旁的部分
倒很结实,骨骼象铁打的,头脑也始终很清楚。
    他不大担忧什么明天的问题。只要有着当日的开支,他就不愿意操心。等到有一天
不名一文了,他才决意再到出版商那里去转一转。可是到处都找不到工作。他两手空空
的回来,路上走过高恩介绍过他的哀区脱的音乐曲子,他进去了,根本没记起以前在很
不愉快的情形中来过这儿。他一进门便遇到哀区脱,来不及退出来,已经被哀区脱瞧见
了。克利斯朵夫也不愿意露出退缩的神气,竟自向哀区脱走过去,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只预备必要的时候狠狠的顶他一下,因为他相信哀区脱对他一定还是傲慢的。事实可并
不如此。哀区脱冷冷的伸出手来,说了几句普通的客套问他身体怎么样,并且不等克利
斯朵夫要求,便指着办公室的门,自己闪在一旁让他进去。他对于这个意料之中而已经
不再期待的访问,暗暗觉得欢喜。他表面上做得若无其事,实际上老在注意克利斯朵夫
的行动;只要有机会听到他的音乐,他总去听。那次演奏《大卫》的音乐会,他也在场;
对于群众的恶意,他一点儿不表惊奇,因为他素来瞧不起群众,而且他的确能感到作品
的美。在巴黎,恐怕没有一个人比哀区脱更能赏识克利斯朵夫艺术的特色的了。可是他
决不和克利斯朵夫说,不但为了克利斯朵夫得罪过他,并且也因为要他和蔼可亲根本不
可能:那是他天生的缺陷。他真心预备帮克利斯朵夫的忙,却绝对不肯自动表示:他等
着克利斯朵夫上门来请求。现在克利斯朵夫既然来了,照理他很可以宽宏大量的借此机
会消除他们以前的误会,不必教克利斯朵夫再那么委屈的向他开口;但他更喜欢让克利
斯朵夫把请求的话从头至尾说一遍,并且还决意要把克利斯朵夫拒绝过的工作交给他做,
哪怕只做一次也是好的。他给他五十页乐谱,要他改编为曼陀林跟吉他的谱。这样以后,
哀区脱看他已经屈服,也就满足了,便再给他一些比较愉快的工作,态度可始终那么傲
慢,令人没法感激。而克利斯朵夫也真要被生活压迫得无路可走了,才会再来找他。话
虽如此,他宁愿靠这些工作糊口,——不管是多么气人的工作,——而不愿受哀区脱周
济。那是哀区脱试过一次的,而且也是出于诚意。克利斯朵夫早已感觉到哀区脱先要屈
辱他然后帮助他的用意,所以即使不得不接受哀区脱的条件,至少可以拒绝他的施舍。
他很愿意为他工作:有来有往,清清楚楚,可决不肯欠他一丝一毫的情。不象为了艺术
而到处求人的瓦格纳,他绝对不把自己的艺术看得比灵魂更重;不是自己挣来的面包,
他是咽不下去的。——有一回他把头天晚上做夜工赶起来的活儿送去的时候,哀区脱正
在吃饭。哀区脱留意到他苍白的脸色和不由自主投向菜盘的目光,断定他还没吃东西,
便邀他一起吃。用意是很好;但哀区脱那么明显的令人感到他是看出了人家的窘况,以
致他的邀请也象是布施了:那是克利斯朵夫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的。他不得不坐在饭桌前
面,——(因为哀区脱有话跟他说);——但对于盘里的菜丝毫不动,推说才吃过饭。
其实他正是饿火中烧呢。
    克利斯朵夫很想不去找哀区脱;可是别的出版商比哀区脱更要不得。——另外有一
般有钱的音乐玩赏家,想出一句半句的音乐而不会写下来。便把克利斯朵夫叫去,对他
哼着自己呕尽心血的结晶,说道:“你听,这多美啊!”
    他们把这一句半句交给克利斯朵夫,要他拿去〃发展〃,——(就是说把它写完起);
——结果他们用自己的名字在一家大书铺出版。随后他们认为这件作品的确是自己写的
了。克利斯朵夫就认得一个这样的人,旧家出身,手脚忙个不停的高个子,称他〃亲爱的
朋友〃,抓着他的手臂,做出非常热心的表情,凑着他的耳朵嘻嘻哈哈,嘟嘟囔囔的说些
胡话,不时还大惊小怪的叫几声:什么贝多芬啊,范尔仑啊,奥芬巴赫啊,伊凡德?祈
尔贝啊他要克利斯朵夫工作,①可不想给酬报:只请他吃几顿饭,拉几下手就算了。
最后他递给克利斯朵夫二十法郎,克利斯朵夫居然还那么傻,为了交情而不肯收。而那
天他袋里的钱连一法郎都不到,同时还得买一张二十五生丁的邮票寄母亲的信。那是鲁
意莎的命名①伊凡德?祈尔贝为法国近代著名歌女,以善唱杂曲小调红极一时。节,克
利斯朵夫无论如何要去封信的:可怜的妇人把儿子的信看得太重了,怎么也少不了。虽
然写信对她是桩苦事,最近几个星期她来信也比往常多了些。她受不了孤独的痛苦,又
下不了决心到巴黎来住在儿子一起:她胆子太小,又舍不得她的小城,她的教堂,她的
家;她怕出门。况且即使她愿意来,克利斯朵夫也没有路费给她;他自己过日子的钱也
不是天天有呢。
    使他非常高兴的是有一次洛金寄东西给他:克利斯朵夫为了她而跟普鲁士兵打架的
那个乡下姑娘,写信来说她已经结婚了,附带报告他妈妈的消息,寄给他一篮苹果和一
方喜糕。这些礼物来得正好。那天晚上他正守着饿斋,又是四季斋,又是封斋:挂在窗
口钉子上的腊肠只剩一根绳子了。一①收到这些礼物,克利斯朵夫自比为由乌鸦把食物
送到岩上来的隐士。但那乌鸦大概忙着要给所有的隐士送粮,以后竟不再光顾了。    
  ①基督旧教教会规定,每季之初的星期三、五、六应当守斋,谓之四季斋。复活节
前的星期三至复活节(星期日)之间的守斋,称为封斋。
 
    虽然情形这样苦,克利斯朵夫依旧不减其乐。他在面盆里洗衣服时,蹲在地下擦皮
鞋时,嘴里老打着唿哨。他用柏辽兹的话安慰自己:“我们应当超临人生的苦难,用轻
快的声音唱那句欢乐的祷词:震怒的日子〃——他有时把这句唱到一半,停下来哈哈
大笑,使邻人听了大为惊愕。
    他过着非常严格的禁欲生活。正如柏辽兹说的:“情人生涯是有闲和有钱的人的生
涯。〃克利斯朵夫的穷,谋生的艰苦,饮食极度的俭省,创造的然情,使他没有时间也没
有心绪去想到寻欢作乐。他不但表示冷淡,而且为了厌恶巴黎的风气,竟变了极端的禁
欲主义者。他拚命要求贞洁,痛恨一切淫秽的事。那并非说他没有情欲。在别的时候,
他也放纵过来。但他那时的情欲还是贞洁的:因为他所追求的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绝
对的舍身忘我与丰满的生命。而当他一发见不是那么回事的时候,就不胜气愤的排斥情
欲。他认为淫欲不是普通的罪恶,乃是毒害生命的大罪恶。凡是心中还有些古老的基督
教道德而不曾被外来的沙土完全湮没的人,凡是今日还能感到自己是强健的种族(就是
凭着英勇的纪律而缔造西方文明的)的后裔的人,都不难了解克利斯朵夫。他瞧不起那
个国际化的社会把享乐当作独一无二的目标,独一无二的信条。——当然,我们应当求
幸福,希望人类幸福,应当把野蛮的基督教义二千年来堆积在人类心头的悲观主义一扫
而空。但我们必须存着造福人群的豪侠的信念。否则所谓求幸福是为的什么?不是极可
怜的自私自利吗?少数的享乐主义者竭力想冒最少的危险去换最大的快乐,不管别人死
活。——是的,他们这种沙龙里的社会主义,我们领教过了!他们的享乐主义只宜
于“肥头胖耳〃的民众,只宜于安富尊荣的〃特殊阶级〃,对于穷人却是一味致命的毒药:
这些道理在提倡享乐主义的人不是比谁都明白吗?“享乐的生活是有钱人的生活。”
    克利斯朵夫不是个有钱的人,而且天生他是不会有钱的。他挣了一些钱就花在音乐
上面,省下饭食去买音乐会门票。他买着最便宜的座位,在夏德莱戏院最高的一层楼上。
他心中充满了音乐,音乐代替了他的消夜餐跟情妇。他那么渴望幸福,又那么容易满足,
对于乐队的不够标准简直不以为意。他在两三个钟点以内快乐得迷迷忽忽,演奏的格调
不高,音符的错误,只能使他泛起一点儿宽容的笑意:他踏进会场已经把批评精神丢开
了;他这是为了爱而非为了批判来的。在他周围,群众也象他一样的一动不动,半阖着
眼睛,在无边的梦境中载沉载浮。克利斯朵夫仿佛看见一群人掩在黑影里头,蜷做一堆,
象一头巨大的猫,津津有味的体验着、培养着他们的幻觉。半明半暗的黄澄澄的光线中,
很神秘的显出几张脸,那种无可形容的风度,悄然出神的姿态,引起了克利斯朵夫的注
意与同情:他留恋它们,听着它们,终于和它们身心融成一片。有时那些心灵中也有一
个会觉察到,双方在音乐会的时间内隐隐然起一种共鸣的作用,互相参透生命中最隐秘
的部分,直到音乐会终了,沟通心灵的洪流才会中断。这种境界,是一般爱好音乐的人,
尤其是年轻而尽情耽溺的人所熟知的:音乐的精华主要是由爱构成的,所以一定要在别
人心中体验才能体验得完满;唯譬如此,音乐会中常常有人不知不觉的四处窥探,希望
能在人堆里找到一个朋友,来分享他自个儿担受不了的喜悦。
    在克利斯朵夫为了要充分领略音乐的甜美而挑选的这批临时朋友中间,有一张在每
次音乐会上都遇见的脸,特别吸引他。那是个风骚的女工,不懂音乐而极喜欢音乐的。
她的侧影好象一头小野兽,一个笔直的小鼻子比她微微撅起的嘴和细巧的下巴只突出一
点,往上吊的眉毛很细,眼睛很亮:完全是无愁无虑的女孩子,在她那个淡漠的恬静的
外表之下,有的是爱笑爱快活的心情。这些轻佻的姑娘,年轻的女工,也许最能映出久
已绝迹的清明之气,象古希腊雕像和拉斐尔画上所表现的。当然这境界在她们的生命中
不过是一刹那,欢情觉醒的一刹那,很快就萎谢的。但她们至少有过一忽儿美妙的光阴。
    克利斯朵夫望着她非常高兴:一张可爱的脸永远使他心里很舒服;他能够欣赏而不
动欲念,只从中汲取欢乐,力,安慰,——甚至于德性。不必说,她很快就注意到他在
看她;而他们之间也不知不觉有了那种磁性的交流。并且因为差不多在每次音乐会中都
坐着老位置,两人不久便熟悉了彼此的口味。听到某些段落,他们互相会心的瞧一眼;
她要是特别喜欢某一句,就微微吐着舌头,好似要舔嘴唇的样子;要是她觉得某一句不
对劲,就不胜轻蔑的撅着嘴。这些小小的表情有点儿无心的做作,那是一个人知道自己
被人注意的时候免不了的。有时听到严肃的作品,她颇想做出庄严的神气:侧着脑袋,
集中精神,脸上挂着点笑意,眼梢里觑着他是否注意她。他们俩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
虽然从来没说过一句话,甚至也不想——(至少在克利斯朵夫方面)——在音乐会散场
的时候见见面。
    碰巧他们在某次晚上的音乐会中坐在一起。笑容可掬的迟疑了一会,两人终于友好
的攀谈起来。她声音很好听,关于音乐说了许多傻话,因为她完全不懂而要装懂;但她
的确非常喜欢。最坏的跟最好的,马斯涅与瓦格纳,她都爱好,只有那些平庸的东西她
才厌烦。音乐对她是一种刺激感官的享乐,她全身的毛孔都在吸收,好似达娜哀的吸收
黄金雨。①《特里斯坦》的序曲使她浑身发抖;《英雄交响曲》使她如临战阵,非常痛
快。她告诉克利斯朵夫说贝多芬聋而且哑,但虽然这样,虽然他生得奇丑,要是她认识
他,她一定会爱他。克利斯朵夫分辩说贝多芬并不怎么丑;于是他们讨论到美丑问题;
她承认这是看各人口味而定的,这一个人认为美的,另一个人可以认为不美:“人不是
金洋钱,没法讨每个人欢喜。〃——克利斯朵夫宁可她不开口,那时倒更能听到她的内心。
音乐会中奏到《伊索尔德之死》的那一段,她把汗湿的手递给他;他把它握着,直到乐
曲终了;他们在勾连在一起的手指上感觉到交响乐的波流。    
  ①希腊神话载:阿尔哥王阿克利西奥西斯因神示将被平生女达娜哀所杀,乃将达娜
哀幽禁塔中。达娜哀为宙斯所恋,化身为黄金雨潜入塔中。
 
    他们一同出场;快到半夜了。两人一边谈一边向拉丁区走去;她搀着他的胳膊,由
他送回家;到了门口,她正想替他带路,他却告辞了,全没注意到她鼓励他留下的眼色。
她当场不禁为之愕然,继而又大为气恼;过了一忽儿,她想到他这么蠢又笑弯了腰,回
到房里脱衣服的时候,她又生起气来,终于悄悄的哭了。她在下次音乐会中碰到他,很
想装出气恼,冷淡,使性的神气。但他那么天真其实,使她的心软了下来。他们又谈着
话,只是她的态度比较矜持了些。他很诚恳的,同时极有礼貌的和她谈着正经,谈着美
妙的事,谈着他们所听的音乐和他的感想。她留神听着,竭力要跟他一般思想。她往往
捉摸不到他说话的意义,可照旧相信他。她对克利斯朵夫暗暗抱着一种感激的敬意,面
上却差不多不露出来。由于一种不约而同的心理,他们只在音乐会场上谈天。有一回他
看见她跟许多大学生在一起。他们俩很庄严的行了个礼。她对谁都不提其他。她心灵深
处有一个神圣的区域,藏着些美妙的,纯洁的,令人安慰的东西。
    这样,克利斯朵夫用不着有所行动,光是有他这样一个人,就能给人一种心神安定
的影响。他走到哪儿都不知不觉的留下一点儿内心的光。他自己可绝对想不到。在他身
旁,就在他一座屋子里面,有些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