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157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157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弩净军停了下来,认真的用瞄准镜搜索着自己的目标,最紧张的时刻到了。
    当一支巨弩掀翻了一面大盾后,露出了后面惊恐万状的蒙古军,虽然他们的危机预感相当强烈,但这预感并不能免除他们的死刑宣判,基本上第个露面的蒙古人都是身中十几弩箭,没有任何的例外。
    而随之而来的另一支巨弩,一下把大盾撞的四分五裂,这次蒙古人有了前车之鉴,旁边的两个,几乎同时一个‘侧空翻’跑到了左右两边的大盾之后,而可怜中间的那们仁兄,可悲催了。落了一个罗成马踏小商河的下场。
    如此的点名shè击是轻松愉快写意的,绝对是净军们喜闻乐见的业余爱好,虽然慢了一点,但却胜在箭箭到肉,如同比赛游戏一般,手快有、手慢无。这样的游戏可不是一般情况能玩到的,特别是对于宦官这些业余生活比较乏味的人来说,更是难得一见的利国利民的游戏运动。
    但蒙古人却受不了这种虐待,但为一直自称天之骄子的他们,更是难以忍受如此的被虐杀,这不仅是对他们生命的淡漠,更是对他们的污辱。当然如果仅仅是污辱而不要命的话,相信这些蒙古人此时是愿意接受的。
    面对净军不断的蚕食,大盾一面面的减少,最后蒙古军的屏障将彻底消失,与其坐以待毙,莫若起而搏之,这就是这只蒙古万人队将领的最终心态,无论谁领军,都不愿被人这样欺负的。蒙古人当然也有骄傲的性格,他们不甘心如此受辱。所以,领军将领打算趁着大盾没有被那恐怖的巨弩一一破坏之时,对着前边不太多的净军发动总攻。以二十比一的战斗人员比例,这种超强的绝对实力以及所剩下的几十面大盾,成功的几率还得很大的。大明人打仗讲究什么庙算,自己这样计算双方的战斗力,应该算是那个庙算吧。
    蒙古人对这个命令开始了其坚决的执行,正如有人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时候的蒙古人的确被压迫的不轻,所以反抗的力度也是很大的。所以此时的蒙古人开始了最为英勇的冲击!
    三人举着一面大盾,如果要冲的快一点,除了好好的配合外,只能是抬高大盾,如果想防的严严实实,那只能是慢慢腾腾的向前。蒙古军是昨天开始使用大盾的,配合默契这一点根本做不到,冲阵靠的就是高速,否则的话,慢慢腾腾还是会被那不时发一下的几个巨弩给破坏干净。基于以上的考虑,所以冲在前边的蒙古军大都把大盾举到了脚面以上膝盖以下的小腿位置,方便提高速度前速,同时又能护住要害。
    本来这样的防护在战场之上是安全的,但很可惜,他们面对的是拥有瞄准镜的净军,所以他们悲催了。五百名净军哪里有不知道该打哪里的道理?shè脚!
    在净军的第一轮shè击中,至少有上百名蒙古军被shè中小腿或者是脚,幸运的是一只脚或者腿中弩,而不幸的则是左右腿、脚均中弩。这下所持的大盾当然的也就丢掉了,能够在如此巨痛中仍然把持住大盾不倒、安全交给后来人的,那就是战斗英雄一般的存在了。
    大盾倒了之后,里面的蒙古人,那就如被剥光了衣服的美小女一样呈现在净军的面前,净军能做的当然是狠狠的用眼睛盯住了看,这个例子不恰当了。里面的蒙古人就如一顿美食,遇上了饥饿的净军,那是非吃不可了。
    而已经倒了的大盾,想再当着净军的面扶起来,那就更难了。蒙古人吃一堑长一智,开始放慢速度,把大盾放的低低的,这样持弩净军是没招了,慢慢的越过前面倒下的大盾,挡住了净军的视线,让后面的人把大盾重新扶起来,再接再厉的冲阵,但就在这里巨弩又开始肆虐他们了。
    “不带这样欺负人的!?”这是此时蒙古军大多数人的心声,yù哭无泪。
    ps:各位衣食父母,看到现在您们已经给本书投资不少了,看看订阅,梦难成已经有希望光靠着订阅和起点的更新奖励生活了。感谢您们的大力支持,善财难舍,您们舍了,都是君子人物。梦难成这里深深一拜,感谢衣食父母,祝升官发财合家欢、多福多寿宾满堂。

第249章 蒙古撤军
        这支蒙古军的确有种进退两难感觉了,快了被前边的持弩净军shè死,慢了迟早就那巨弩一一shè死,这还让不让人活啊!?
    如此境地实乃是兵家大忌,蒙古军的将领看到这样不是个头,果断的鸣金收兵,直退出去,虽然这样最后还不免的被巨弩shè中,但那巨弩的作用和投石机相似,不过是shè的远shè的准罢了。退出持弩净军的shè程范围之内,放下大盾,除了shè自己这样的高级将领,它还能shè什么?shè大兵吗?
    下完这个撤退的命令后,又飞报统帅温布楚琥尔。撤退的蒙古军如释重负,这样进退不得的滋味可真不是人能受的了的。用大盾挡住了身体,缓缓后撤,至于巨弩的shè击那也顾不得了,爱shè不shè,反正也是决定不了的事情。
    朱由校看到蒙古军退,当然的缓缓跟上,除了阻击弩全力配合壕沟边的净军外,其余的都一一跟上。
    而壕沟前的孙承宗带领的净军在得到了阻击弩的帮助后,那可是有如神助一般,抓住机会就是猛shè,把所有因大盾被毁而暴露目标的蒙古军直接狠狠的shè死,而蒙古军也抓住了规律,只要大盾被shè,立刻就往旁边躲。如今风水轮流转,自己和净军的地位调了一个人,就在刚才,净军面临着回回炮,无助的只能硬挺,而今,刚刚的不到一个时辰,这河东河西的转换还真快,不知道这是不是大明人平常所说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呢?
    温布楚琥尔正密切的观察着两线做战。如果说壕沟的西边是一只猛虎,放出来那是要伤人的。那东南方向的明军肯定是一条巨龙了。战局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了,当听到东南防线主动后撤,气的已经快发疯了。着西边的净军正一步步的挣脱壕沟的阻挡,yù跳过来和蒙古军大战一场,东南再被如此放了过来,马上就要面临两线做战的危险。而更糟糕的是,现在想出来的大盾、投石机对付净军的有效武器,现在已经失去了效用。别说是两线作战了。就是一线作战,自己双拿什么来对付,特别是东南方向来的净军呢?
    “大人,事不可为,趁着主力未损,撤吧!”这段时间孙云鹤因为献策成功,已经成了温布楚琥尔幕僚一般的人物。本来就是宦官的他,对于如何侍候巴结人当然是相当的jīng通,就温布楚琥尔那样的智商,拿下来对孙云鹤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本帅不甘心啊!”温布楚琥尔钢牙紧咬的说,他是的确不甘心,先后在这片战场上损失了三万左右。捕获的大明百姓也完全失去了,劫掠的大量物质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根本无法带走,来大明为的是什么?当然是发财了,现在财没发。损失了如此多的人和马,又收获甚微。更没弄到心里极为渴望的武器,就这去回去了,岂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大人,虽然这边失败了,那是因为他们那种巨弩打的远、准所致,但草原上的那只净军,可没有这样的巨弩。”孙云鹤点醒温布楚琥尔道。他当然看到了皇上亲征的天子旗,更不想就这样跟着蒙古人被皇上打败、擒杀,给蒙古人陪葬的事他是不愿意干的。从大同失利后,连范永斗那样的八家晋商都走了,说是要办一件大事,他因为和范家也不熟,才没跟着一齐去,这样时候给蒙古人陪葬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蒙古人不退回草原,他又能往哪里去呢?所以极以的怂恿他的新主人温布楚琥尔撤退。“大人,大明常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比喻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又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在不能犹豫了。”
    “好!就依孙先生之言,传令,撤军”温布楚琥尔也算是个拿的起放的下的人物了,当然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这六万多人马,最终还不知道能带回去多少呢?现在草原上的局势也是风云变幻,钱财等物没有了可以再抢,但如果拼光了人马,那不仅是个人的地位问题,没有实力在草原上存活的空间都没有。那里可是最直白的靠拳头说话的地方。而战术上,对付草原上的那三千净军,也的确可以用大盾的方式对抗,如果能拿下他们,一切也就都值了。
    而看着东南线的失守、西线大盾不断被击碎,这更让他痛快的下定撤退的决心。
    蒙古人想撤,基本上那就是随便撤,这点倒无须征得朱由校方面的同意,不过下马持盾的蒙古兵和劫掠的物资、百姓想要带走,那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如果单纯的依靠两条腿,朱由校还没有这个勇气,但有了战车,跑不过马,跑过马下的人还是有可能性的。
    既然蒙古统帅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蒙古人倒是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面对死亡了,撤的倒是从容不迫,最起码在朱由校的战车队彻底的转过拐角,排开人马之时是这样的。东西也就是拣了一些细软带走,这让多少蒙古人的心在滴血,心里恋恋不舍的看着自己抢来的锅、锄头等铁制生活用品。
    抢掠而来的百姓们也来不及带走了,路上那完全是个负担,按着蒙古人一贯的政策带不走的要一一杀死了,但现在人心惶惶,谁愿在这个时节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看到蒙古人要跑,朱由校当然命令加快速度,什么穷寇勿追他倒是没管,有便宜不赚王八蛋这话倒是记得清清楚楚。这时候能留几个是几个,俘虏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值钱,但在他的眼里那可是宝贝,这年头对于买卖、使用奴隶,是没人过问的。没见满清都是主子奴才的乱称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想想何可纲弄残的那些人,朱由校心里就疼的慌,可惜了的,怎么就不能宫刑后送去修修路,即使是自己不用,卖了也是钱啊,真是不当家不知财米贵,浪费是可耻的。不过当时的情况紧急也就算了,但在大同城里又有什么紧急的?这次自己可不能再错过了,正好也给以后处理战俘问题打个样出来,好让人参考。
    从东南方向西稍稍的挺进二十丈左右,就到了南北大路,西边一里处就是孙承宗带领净军扎的营盘,而官道东面挨着,就是蒙古军的大营。拐过来之后的朱由校战车部此次才算是彻底的排开了。
    此时蒙古人大多数还在马上,帐篷是带不走了,事情太突然了,大军官道之上,先期的已经在官道上飞驰而去,就朱由校那个速度,基本上是没有可能性追上了。而后面的也慢慢的开始加速。而拿着大盾的两三千蒙古兵,正飞奔着跑向自己留在官道东边的战马。他们都是在壕沟处阻隔净军通过的。这时候突然下的撤退命令,才让他们知道自己被放弃了,哪里有不抓紧时间逃命的道理。
    “满、赵两位爱卿,带领战车队尾随蒙古军追杀,以二里地为限,然后回头收拢战俘。”现在追击过程也只有满、赵两位带着的亲兵战车才能起到点作用了,别的净军还需要大量的训练。
    “是,”
    “传令阻击战车,选择有价值的人物阻击,如果找不到,zì yóushè击。”
    “传令持弩净军迅速包围战场,大汉将军们也去抓捕战俘。”
    “传令孙老师部,迅速赶赴战场围堵战俘。”
    “传令所有杂役宦官,准备清理营房,给百姓登记,寻找有无jiān细。”
    、、、、、、
    现在蒙古人退兵了,当然在抓战俘、处理后事了,所以朱由校下了一系列的命令,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些打圈子的,至于追杀蒙古人,他可不敢想。让满桂出击也就是做做样子,迂回曲折的抓些战俘而已。而蒙古人留下的大量劫掠来的物质,当然是要笑纳的。
    至于那些劫掠来的百姓,刚才朱由校看蒙古人营盘的时候就发现了。如此的没有立场,竟然怕死为敌人挖壕沟围堵净军,这可不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所为,虽然被敌人拿刀逼着才干的事情,属于事出无奈,但那是要害自己的同胞,多少二鬼子不就是这样的理由吗?“大哥,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啊!”这样的理由只能说明你是个怕死鬼,一个软件软骨头!不地到底是升斗百姓,指望他们有多高的斗争觉悟也是不现实的,民情民风如此,也无甚可言的。不过对这些无限接近叛国的行为当然是要恐吓一番的,下一步开发草原也是需要人的,这正好是个借口,把他们拉了过去建新城。
    阻击弩胡乱shè了几箭,倒是杀了几个蒙古军,但对整个战争所起的效果并不大。这时孙承宗则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想要下跪,却被皇上早早的扶了起来,一脸的风霜、花甲的年龄、几日的苦心孤诣,真的是辛苦了,朱由校哪里能让他跪下去呢。

第251章 商人逐利
        对于蒙古人入关这事,商团的jīng英们当然知道,昨天传来战局不利的消息,也让他们对这次行程倍感焦急。如今也是事到临头,没办法之事了,这时候敢调头逃回京城,这辈子估计是没是混了,别说皇上了,就是田尔耕那边也得把自己整得yù仙yù死的。别看田尔耕一副温柔敦厚的样子,整天还搞那些个大才子的模样。但能干到锦衣卫指挥使的角色,有几个能是等闲之辈?腹黑不到一定的程度,能在群狼之间如此的悠闲自在?所以他们选择了硬扛,就象炒股被套牢了一样。不过jīng明的他们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探马,随时随地的掌握前方的动向,一有不对,立刻逃跑,至于所带的东西,那就顾不上了,钱没有了可以再赚,但落到了蒙古人手里,就不是损失这点东西那样简单了。
    就在今日午时,皇上的军队和蒙古军相遇之时,商团上下紧张的无不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的地方,随时做好了跑路的准备。蒙古人的速度可不是吹出来的。人家可是骑着马长大的,速度慢不了。
    但半个时辰不到,探马回报,战斗结束了,蒙古人被打跑了。
    这样的消息直接让商团上下惊掉了一地的下巴,蒙古人可是好几万人,而皇上这边所有人等都加上,连商团都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