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164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164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皇上非旦不痛改前非,幡然悔悟极力的来拉拢辽将,反而变成加利的来到了山海关,插手军事。
    这种表现简直就是视辽东将士于无物,对于这样的老板,只有全面的罢工,才能让他感到肉痛。所以得到消息的辽东各世族的将士代表,纷纷的约定在第三天秘密的赶到了宁远商量对策。
    草原、岱海,何可纲已经守了四天了,从一开始的沿着岱海转圈子,到了最后,死死的被蒙古军卡在了岱海的南岸,再也没有活动的空间了。
    然后何可纲突发奇想,大盾又厚又大,必须三个人抬着,向前移动。其宽度有五尺左右、高度正好一人高。净军、宦官杂役以及解救的奴隶百姓们都跑的已经很累了。马车在河滩上不是那么好走,如果不是敌人的大盾也沉,根本没办法折腾这几天了,当真是人困马乏。
    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何可纲仍然在被卡住的那天晚上,强迫着大家全部起来,搞土木工程,这次挖掘可不是一般的壕沟,而是每隔二尺挖一个浅沟,把挖出来的土,再培到二尺旁边,如此沿净军的阵地纵向一百条、长二十五丈,深一尺、高一尺的沟垅,这样的工程太可怕了。连净军都没有放过,都得劳动。因为时间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可以让净军们做准备了。
    众净军当然不是太理解,虽然大家处的不错,但何可纲只是一个局外之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拿他们玩耍,宦官们的小心眼可是会发作的。何可纲当然不会给他们发作的机会,把用意说了。
    第一次见到大盾,的确是针对神弩的有利武器,蒙古兵全身都逃在了后面,让净军就算是shè的再准,神弩也不会穿盾而过,只能看着他们一点点的逼近,一旦近身就凭着净军那小身子骨,根本不够蒙古军塞牙缝的。
    所以看到了这种情况,何可纲带着净军、杂役和百姓绕着岱海那个绕啊,跳进水里的心都有,就是没有船而已。最后被堵在这里,眼看着明天就会被蒙古军一点点的围上来。情急之间,何可纲突发奇想,只所以看不到大盾后的蒙古军,那是因为大盾后来的蒙古军都完整的躲在后面的。如果地面不平,那大盾的功能必然大大折扣。后面的蒙古军,不是暴露头就是暴露脚,如果说站在垅上的弯弯腰,这头暴露不出来,但处在洼地的,那个腿脚,是说什么也躲藏不了的。那样净军的机会就来了。

第260章 岱海血战
        把这个问题一说,众净军也感觉有可行性,但一想到挖这么长的东西,那脸就苦的不行。但保命要紧,这时候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七八千人,三百条沟,平均一条沟就是七八十人,二十多丈的距离一分,其实也就是一人一丈左右,而且湖边的地也是湿的,又不是挖多深,倒也好挖,只是有一点,这工具太少了不趁手,还要防备着蒙古军趁夜偷袭。蒙古军也确实是打算偷袭了,但看到净军们在挖沟,报告了主帅,主帅和到阵前看了看,确定那只是在做无用功,再深的沟,只要架块架板就能过去。吩咐不用理会,只要不跑就不理。
    所以净军们在三个时辰里才完成了这次壮举,那时已经是太阳东升了。
    累的和狗一样的众人们看着眼前带着弧线的圆形阵地,如同太阳光芒一般向外发shè出的光芒线,心里那底气也足了。敌人再想撵兔子一样撵着自己,那是不可能了。就这在里,看看蒙古军那大盾有什么本事!
    蒙古军用过饭就开始了进攻,蒙古军恨透了这帮阄货,被净军浩劫的两个部落,让蒙古人感觉到受了奇耻大辱,汉人讲究的是,杀人不过头点头号,能饶人处且饶人。但这帮阉货丧失天良,不仅自己把部落里的女子用那绝对变态的手段活活的玩死、虐杀,那形式多变的花样,在女子没死之前,大多数就已经疯掉了。但就是疯掉了,这些阉货仍然不放过她们。因为宦官只要是成年时阉割的,基本上都保持着旺盛的。只是这种因为没有了那小东西的存在,很难很难很很难得到发泄,所以他们只能变态的刺激这种。所以蒙古女人真的倒了八辈子的霉了。
    更可气的是把女人、孩子、老人扔给了部落里的汉人奴隶,长生天了,那简直就是苦难中的苦难、悲哀中的悲哀。汉人奴隶们虽然肢体健全,但那思想真是太肮脏了,他们根本不配称之为人类!
    老人、孩子、女人,都是平时奴役他们的对象。因为是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平时在行为上难免出现一些辱骂、殴打事件,但那些可恨的奴隶,竟然怀恨在心。这时候哪里有不报复的道理。
    老人、孩子让他们一口一口的从手开始,啃到肩膀,啃一口是吐一口,嘴里还不停的老爷少爷的一口口听叫着。蒙古人也是知道痛的。如此撕心裂肺的巨痛哪里是他们能够能承受了的,特别是那孩子,早已不知吓死过几次了。
    但奴隶们对他们是相当的恨,因为他们这些孩子,他们吃了更多的苦,挨了更多的打。甚至有些半大孩子还整天的打他们,以求练胆子。他们的亲人惨死在这些蒙古人之手,这种骨子里的恨一旦得以发泄,哪里还有什么理论可讲、人性可言?
    所以用水泼醒了接着咬,最后直到把胳膊从身子上啃掉。上半身的工作算是完成了。然后再把咬下半身。不过到了这时候,那些蒙古人。不是被痛的死去,就是流血过多而死了。只有意志坚定坚定再坚定的人,才能接受这最后的割礼。
    而女人们,那死亡时的样子就更加千奇百怪了,看到她们死况的蒙古军,深深的被这些恶魔行迳气的快疯了,根据幸存者的回忆,终于知道了奴隶们那惨无人道的手段了。(少儿不易,自己想象去吧。)
    美不美江东水,亲不亲故乡人,看到如此残渣般的同族人被折磨成这样,蒙古军哪里能不愤怒。看着眼前的净军阵地,蒙古军眼中喷着火,发誓要把对方全部屠掉!
    但当他们前前后后都踏上了百垅阵后先头部队只有四五丈远的时候,何可纲下令shè击了。因为抗着个大盾那速度可比蜗牛,放近了打,那效果就会好的多了。
    二十丈的距离,三百条土垅上人数可是不少的,但杀起来也是很多,二千多人,当时就被打晕了。怎么回事?我不是在大盾后面吗?
    怎么还会中箭?
    我的眼睛啊!
    我被shè死了!嗯,不对,这箭shè的不是我。
    、、、、、、
    二千多人立刻被打晕头了,但那讨厌的地形,让他们进退两难,可谓是管地不顾腚。没办法,大盾就是为了能抗拒对方弩箭的,没有大盾,一切都象纸一样的脆弱。
    后面的指挥官一见前面大乱,立刻感觉到了不妙,立刻鸣金收兵,但撤回去哪里有那么容易?带着大盾撤,速度肯定慢,而且脚部还容易暴露无遗,成为净军的靶子;不带大盾撤,转身逃跑,能否活命,就只能是听开由命了。
    这样的战机何可纲当然把握的死死的,让净军们开始向前推进,从阵地慢慢的保持进攻阵形,三分之一的人jǐng戒、三分之二的人行进。
    一路上碾了过去,直到土垅的尽头,逃退回去的蒙古军在平地上,用大盾重新列好了阵形。这一战,直接灭杀了五百多名蒙古军,俘虏近一千名蒙古军。
    胜利了,但不能大意,顾不得高兴,忙让奴隶们,收拾一下土垅。然后高高兴的回去也就是了,但何可纲看着那大盾,又是突发灵想——船。
    这个大盾长宽基本上就是六尺高,上边还有把手,看它那个厚度。如果绑在一起,基本上就是个木筏子,虽然这六七百面不一定能渡多少人,但如果,能从水面上来绕过去,跑到敌人的侧面,那将是多么写意的一件事啊?但他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一神奇的想法,差点让净军全军覆灭。
    弄回去大盾后,何可纲立刻挑人来试验大盾的承重性,然后试着改造,一下变成筏子。何可纲如此明目张胆的造筏子,虽然是个好注意,但却给了进攻失败的蒙古族一个绝好的提示。
    蒙古是一个没有水军的民族,打水仗,并不是他们的特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能利用水。最起码他们还有孙云鹤这样的正宗汉人。蒙古阵地离净军阵地不足一里地,对何可纲的动作当然看的是清清楚楚。
    孙云鹤立即想到,既然净军可以改造大盾为筏子,为什么蒙古军不能造些筏子划过去呢?而且蒙古人的筏子可不是木筏子,而是羊皮筏子。在河套地区,临近着黄河,哪里有人不懂得羊皮筏子呢?虽然说制造羊皮筏子有挺多的讲究,但如果仅仅是把羊皮缝在了一起,吹上了气,用个几天而已。那就无须这些讲究了,反正蒙古人这边带的羊也足够多,杀些羊也不会受到净军的重视。
    而对于那个土垅,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需要做一些单人用的大盾,或者不要如此的急促进攻,到了土垅之处,慢慢的一边推进,一边把土垅推平也是可以的。但看到净军如今开始造筏子,如果一心的乘筏子逃了,抓回一睦奴隶和宦官杂役,又有何用?
    所以孙云鹤想到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急忙的跑到了温布楚琥尔那里买弄去了。
    在第二天中午时分,蒙古军先是从正面开始发起了进攻,按着孙云鹤的战术,一步步的推进着,不过速度不是很快。把对面的净军看的是又气又急,气的是蒙古人学狡猾了,如此这样一点点的折腾,让人看着没办法;急的是,这样推进虽然慢,但却不失为一种对付土垅地形的好办法。如果让他们一点点的靠过来,还真是让人束手无策。
    战斗仿佛又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但在何可纲的心里绝对不是一样的,这不,现在有了退路——木筏。经过了一天半的努力,四三百只木筏已经改造完毕。一个木筏只能乘五个净军和一个撑筏的,因为有竖盾的存在,载人量有限。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蒙古军,何可纲决定利用水路,绕到左翼。只需一千五百个净军,由点破面,在没有大盾的阻碍之下,相信没有人能挡住净军。到时候打散了蒙古左翼,如果能从背后和守阵地的净军前后夹击大盾蒙古军。那此战危机自解。如果不能夹击,也能跳出包围圈,沿湖再走就是。
    想到就办,何可纲立即着人下水,左翼在湖边的位置,离自己的战地很近,只有一里左右,所以很快就到了。但到了之后,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约一百五十面大盾立即冲了出来,也不进攻,只是挡在了河边,木筏往回走,人家不理,往东,人家就接着往东,反正在岸上的速度比在水里还是要快的。
    这里净军里有人无意中回头看了一下阵地,猛然发现,有大约几百个羊皮筏子已经飘到了战地后面的湖泊之上,向监军立刻汇报,监军一看,立刻如临深渊——中计了。虽然从宫亦开始就打仗,要说什么战斗经验,净军还是很少很少的,对于各种埋伏、军阵之类的东西,也接触的不深,都是孙承宗在训练之余和他们闲聊里才说的。

第261章 危机时刻
        而对于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兵书也根本就没看过,所以此时遇到这咱情况,的确有些慌神了,好在对方只是看着大盾挡住他们的去路,不让他们上岸,让他们惊恐万状的心思,慢慢的平复起来。
    是的,的确是中计了,孙云鹤的计谋说出来一钱不值,利用人多的优势,孙云鹤给温帅献计,昨天一天和今天一上午,准备了三百面大盾,一千百面小盾,五百个皮筏子。因料定了,净军造筏子肯定会在蒙古军一步步的土木工程攻势之下,会下水逆袭。而逆袭的对象也会是蒙古触水的非左既右两两翼,这是正常的思路,只要肯想想,应该不难。
    所以分别的把三百大盾、一千面小盾、五百羊皮筏子放在了左右两翼,一旦发现了净军的方向,则利用快马飞快转移这些东西。然后在净军抵达半渡之后,用羊皮筏子运兵突袭阵地后方。不能早了,羊皮筏被弩箭一shè就漏气了,上边的蒙古人一辈子洗不洗澡都不好说,更别提游泳了,虽然这些人都挑的黄河沿岸的,但半渡之后,净军就是回头,也已经来不及阻止他们上岸了。
    何可纲当然看到了一千蒙古兵yù从后面上岸,立刻惊恐万状,看来自己太小瞧蒙古人了。立即从阵地上调五百净军来守住岸边,没用何可纲吩咐,到位的净军们,直接的朝着皮筏shè击,这也算是另类的shè人先shè马了。
    蒙古军这时靠岸已经越来越近了,因为就是沿着岸不远飘过来的。一见净军赶了过来,立刻做出了防护措施。两人举着小盾就挡着前边。连人带羊皮筏者护住了,后面一人则拼命的划着皮筏向前。挡住了净军shè来的弩箭,继续前行。
    “大势以去,皇上,何可纲对不起您啊!”何可纲看着如此情形,感到了一丝的绝望和自责,想到了对皇上的保证,更是心如乱麻。如今仅仅是前面那个龟速前进的土木工程队。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现在分出的一半兵力只能在湖上打转转,而无法上岸。后面的千人蒙古队又带着盾就要冲上来了,何可纲真的绝望了。
    而下面的奴隶百姓们,当然也看到了如此情景,看到了皮筏子一点点的接近着,他们不在想回到以前的生活(如果再次被抓,估计就是他们想回到过去。蒙古人也不会让他们回到原来了,在蒙古人的眼中,他们不再是奴隶,而是十恶不赦的魔鬼,肯定会百般折磨而死的。)所以他们鼓起勇气,勇敢的对何可纲请求。让他们用生命去扒开蒙古人身前的盾牌,给净军们提供shè击的机会。这几天的交往,让他们对净军的神弩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有视野角度,基本上是百发百中。
    “将军。让我们下水和蒙古鞑子拼了吧,有死而已!”这的的确确是大多数奴隶百姓的想法。虽然他们一直都是卑微、懦弱的被别人踩在脚底的小人物。被别人欺压成这样,甚至连反抗、自杀的勇气都没有。但经过了疯狂报复和这几日的战争经历,他们开始变的有了尊严、有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面对着一千蒙古兵,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