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17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17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皇后说的是啊,从早上到现在就没休息,以前光想着玩了,这老天一示jǐng,倒是打朕给打醒了,现在得抓紧时间把工作补过来。”朱由校半真半假的说。
    “皇上,听下边的人都在传皇上在大殿里说的下两个月的灾难,是真的吗?”皇后一听到示jǐng就想起昨天的传言,说皇上得神指示有灾难的事。
    “皇后,朕也希望是你假的,那样就没有百姓受难了,朕也不要花银子安置灾民了,但没办法,是真的。”装B对朱由校来说还是不太难的,反正他再有蝴蝶效应,也影响不了地震和水灾,那些是肯定会发生的,至于别人怎么想他,无所谓了,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迷底一揭开,自己的位置绝对巩固到了巅峰时刻。后世许多帖子都是什么一只鸡灭亡了大明,四十五年后奴儿哈赤为你报仇灭大明、悍妇捉jiān毁了大明之类的,这些他倒是可以用‘皇上’这个大蝴蝶来给灭了,因为那都是**,是可以影响改变的,但天灾这种地质气候的事,岂是他能够改变的了的?
    “那皇上怎么知道的?”无论谁听到这个信息第一反应就会是这句话,皇后也不例外。
    “我也不知道,就是经历了一番,这样我才决定改变的。古人不是说穷者变变者通嘛,所以我要改变一下。皇后认为呢?”朱由校巧妙的把球传给了张嫣。
    “皇上能够勤政爱民,当然是国之大幸、百姓之福啊,臣妾这里祝圣上成为一位名君,开创大明中兴的局面。”听到朱由校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张嫣明显的一愣,显得激动又表现出了一丝的惊慌,因为朱由校变的太多了,以前他哪里会谈什么古人,只会弄些木器或者玩一些小孩子玩的游戏。但张嫣也是有点水平的,但**不得干政,多余的话也不好说,几句场面话说出来倒也中规中矩。提到这条女人不得干政的狗屁祖训,朱由校真起问问,万历的母亲李太后怎么就把持朝政这么多年?移宫案又是怎么发生的。所以明朝事真是一团乱麻,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
    “皇上皇后,魏公公、田大人和刘大人都在昭仁殿恭候了,”宦官这里进来提醒了一句。
    朱由校一看,皇后来这一会天都黑了,也该是吃饭的时候了,中午吃的也不算多,这时候也差不多饿了,于是对张嫣说:“皇后和朕一起赴宴吧。”
    “好的,”皇后立即一愣,怎么这里面还有魏忠贤的事,当时传旨的时候她倒是问了,但那个小宦官是一问三不知,皇后觉得有个容妃之类的妃子。没想到皇上还搞了一个扫堂腿,一顿饭请了好几个人,田大人估计就是田尔耕了,而那个刘大人是谁还真猜不出来。看来这次晚宴不象自己想的那样是皇上的宠幸了,还是见步行步吧。
    朱由校不想被别人抬着,张嫣倒也识趣,一齐和皇上散步走到了昭仁殿。在殿门口,魏公公三人少不了万岁千岁的大叫了一番。
    在昭仁殿坐下后,开始传膳,菜真不少,看的朱由校一阵大叫奢侈,‘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这菜多的快赶上一个‘报菜名’了,满满的那叫一个丰盛。其中又有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而将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成一道,还有一个‘鸡踪菜’,这几个是以前朱木匠最爱吃的菜,(一种菌类,产于云南。这就是熹宗最奢侈的吃食了。)看来张光年也做了一点间谍工作。
    “皇后、三位爱卿,今天朕也奢侈一把,这天也不早了,咱们开动吧。这第一杯酒,祝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jīng诚合作,为大明开创一个新时代,干杯。”
    “谢圣上。”
    “这第二杯酒,祝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有,不仅仅是皇宫有钱、朝廷有钱,最重要的是百姓们都有钱。”这第二句祝酒词一说,张嫣就是一愣,这个朱木匠得水平真是一般一般再一般了,君子不言利,怎么在这样的环境里谈这么市侩的话呢?

第二十六章晚宴试金2
    老魏倒没觉得什么,他是绝对的实务主义,让他附庸风雅他也想,但最后肯定会附出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来,谈钱对他来说更对他的心思,大明现在象个网子似的到处都有用钱的地方,现在他还欠了军户匠户几十年的响钱没还呢。皇上谈钱对他来说是对路子的事。
    田尔耕却另有想法,他是正宗的官宦之后,官几代都不好说了,当然对明朝皇帝的德行有所了解,那就是一个通病,爱钱如命。朱木匠除外,他一心就是追求鲁班第二,钱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概念,现在一听估计也是开窍了。知道要抓钱了。
    刘志选听了却是一愣,被罢官扔回家也几十年了,当然知道下面的民生有多苦,他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闲置在家乡还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呢,百姓着实太苦了,皇上不谈独利而谈众利,这可是百姓之福啊。
    “第三杯酒,帮朕好好的品尝一下今天的菜肴,这是今天朕设宴的主要目的,请皇后和三位爱卿实事求是的评价一番,千万不要推辞、糊弄和敷衍朕,否则朕这场酒摆的就亏了。”朱由校把真心话说了出来,这关系到张光年的菜能不能在外面打响,他当然不能马虎。
    万没想到这第三杯酒的祝词会是这样的,这也算是变相的圣旨了,最熟悉朱由校的魏公公当然知道皇上这样说绝对不是为了要大家夸奖,而是要意见了。
    既然如此大家就开动吧,当然没有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饭菜如长江流水,似风卷残云,那种吃相的存在,文明人嘛,都慢慢的细嚼慢咽,仔细的品尝。
    皇后张嫣看着满桌子的珍馐佳肴,捡了一道清淡的菜尝了尝说:“皇上这次的宴席,可以算是色味俱佳的饕餮大餐了,让人垂涎yù滴、一口尝下去感觉回味无穷。”
    魏忠贤则尝了几道菜之后说:“圣上,奴才觉得菜肴肉汁四溢、口感饱满实属人间美味。”
    刘志选也吃的满口留香,拿毛巾擦了擦嘴说:“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烂脱骨,滑嫩爽脆,让人回味无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微臣谢圣上的恩赐御宴。”
    田尔耕等着别人说完了,然后开始显摆起来,完全不顾自己是个锦衣卫指挥使是个武职,品一道菜就呤一首诗,尝到红烧肉就“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这首诗是苏东坡说‘东坡肉’的,拿到了这里真是在合适没有了。
    朱由校大赞,田尔耕也慢慢的放开了,和酒桌上的人交流着,谈苏轼是怎么怎么喜欢这道菜,而眼前的这道菜又从色、香、味、口感甚至是养生的方面谈,虽然明明是显摆,但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好象别人也都知道,只是让给他机会说出来而已,让人心生好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吃到了一块鸡。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是一块小糕饼。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这个不用问当然是王八了。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螃蟹。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鱼。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
    “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这句刚刚说完,田尔耕自己已经跪下了,差点把自己吓死了,天啊,我说的是什么?“臣酒后失言了,还请皇上恕罪!”这事是可大可小,当着真龙天子说屠龙,这和当着和尚骂秃子没什么不同,看来还真是喝大了。
    “田爱卿,快快起来,朕没这么小气,大家接着品尝。”朱由校已经被田尔耕的饮食学问给震住了,起先的苏东坡的诗还听过,后来的是一句没听过,但明显的听着是句句扣题,和菜肴极为的默契,正听的兴奋不已呢,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诗和人家较真呢?**还没开始,搞这个那才让人笑话呢。
    大家也都为皇上的大度而感到高兴,接着品尝,就这样一场酒也喝成了品尝,说实话这里面最有权威说菜肴的还得数田尔耕,人家的家学渊源,太往上了就不谈了,就是他的祖父也做到兵部尚书的职位,就这也是典型的官三代了,那吃喝用度可是很讲究的。
    至于朱木匠的童年那叫一个苦啊,他爸爸算是大明朝最憋屈的太子了,整天活在‘废太子’的阴影里,看见万历就两腿乱颤,当然他平时也看不见,因为万历听到他的名字就烦,根本不想见他。更有人拿着棍棒直接到东宫,对他进行明目张胆的追杀,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就可想而知了。至于朱由校绝对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连妈都死了,哪里来的那些亲戚。学也没上好,大字不识几个,以后的学文都是当上皇上之后学的,木匠活倒是自学成才,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的只能用困窘来形容了,哪里有什么物质享受可言。就这六年干上了皇帝职业,也只是把jīng力放在了木匠工作当中,对这些高端的享受,谈不上什么品味。
    而朱由校因为父母离开的也早了点,基本上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属于烙饼卷馒头就着米饭吃,都能吃出美味的苦孩子了,看见块肉能跟见亲人似的。这样的生活哪里还能吃出个品味来?
    张嫣也不算什么,他爸爸张纪国倒是有点小钱,但要知道她只是被拣来的小孩,不是亲生的,不可能享受什么荣华富贵,而到了十五岁才进了宫了,又碰到了祸乱宫讳的客印月,狠狠的压她一头,怎么轮得到她来享受?
    魏公公就一市井小民,连吃饭都成问题,被逼的挥刀自宫,这五六年才得了权贵,和他谈品味就是一个扯淡。在外人看来,就是傻大款到北京买房,有钱,但只是个暴发户。
    刘志选一寒门书生,一范进式的人物,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在京城干个给事中,自以为了不起了,敢跟万历老爷子叫板了,结果很快被赶了下去,发配到了合肥,然后又被贬官回老家三十年,天启上台老魏才把他给捞出来,几经周折,去年才当上顺天府府丞,谈生活品味?这不是笑话他吗?
    所以一顿饭绝对成就了田尔耕,人家对每道菜,从历史典故、色香味,刀功、火候等等给四个土棒子好好的上了一课,那个点评的jīng彩,而且不让人有那种讨厌的感觉,让人不由的拍手称赞,连在围幔后面听着的张光年都傻了,他都怀疑田尔耕说的是不是他亲自做的菜,太神奇了他怎么就不知道这些菜里面的讲究呢?
    人才啊,这才是人才,朱由校不由的大叫可惜,让这个田尔耕干这个特务头子真是太委曲人家了,搞个皇帝办公室主任干干,再高点就到外交部主持个工作,那才是人尽其才呢,世家的底蕴真的不可忽视啊。
    朱由校今天也是大长见识,这可不是后世的小资情调,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国文化,后世的凤凰传奇唱的那个《中国味道》就是这个意思,但歌词比起田尔耕的描述,那就差的远了不可以道理计。饮食里面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而士大夫们在当今的明朝绝对是引导消费的领跑者。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这桌菜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历史、尝出了味道,主宾尽欢,张光年更是高兴,看着皇上的高兴劲,估计这次考验结果肯定是完胜了。
    朱由校和张嫣当然是同床共枕的睡在了一起,至于是夫妻一体还是同床异梦,朱由校也不敢确定,但人的正常yù望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两日来的劳累也让他深深的睡着了。
    第二天,朱由校仍然睡到了自然醒,到了乾清宫之后,把张光年叫了过来说:“张光年,昨天的御宴朕相当满意,所以朕打算出资让你在外面开一座酒店,名字就是同乐酒店,你看可好?”
    “开酒店?”张光年一楞,本来以为皇上的差事可能就是把以后的膳食都交给他打理呢,同来的几个人已经接手干了,皇上现在对自己的饮食是相当的重视,从食材到饮水,一点不让其他人接触,本来以为把这个领导权给自己的,没想到却被皇上踢出了皇宫开酒店。开个酒店倒是没什么,但这远离了皇上,还谈什么圣眷?
    “你不要以为这个差事简单啊,朕之所以取名同乐酒店,目的是为了与民同乐,让我大明的百姓都能品尝一下朕的御膳,让百姓感到朕的亲民。朕要你在尽快的把这个招牌弄响了,多培养厨师,积累经验,然后把分店开遍全国,北京的酒店作为总部。你看怎么样?”朱由校在后世看过一段电视专访,‘中国第一玩家王世襄’评价那些大酒店一个词:‘饭铺子’,这多么的搞笑,那些绝大多数人都因囊中羞涩而望而却步的高档消费场所,竟然被人说成了卖饭的地方,可见那里的菜多么的不入王世襄的法眼,你还没办法争辩,人家有底蕴,你的菜在人家的眼里一文不值,你能吵吵着说我的菜多好多好,你给别人吹可以,但跟‘中国第一玩家’谈这个只能是一个杯具,因为好东西你就没见过,还谈什么做的出来?好多国家领导都争相求着人家,去他家让他动手炒个菜吃吃长长见识呢。由此可见底蕴的重要性,既然来到了大明,这种极品饮食文化就要让它发扬光大了,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享受享受。张光年的菜能得到田尔耕的肯定,就说明已经可以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认可,以后怎么的也能评价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第二十七章同乐酒店
    “回圣上,奴才并没有过开酒店的经验,圣上所图甚大,奴才恐坏了圣上的大事。”张光年可是有自知之明的,厨师干得再好,不代表就可以干好一个酒店,甚至是小饭馆。再一听皇上这个遍地开花的计划也太大了点,所以真心的不想背这个担子,而且自己有几斤几两也清楚,万一搞砸了那就太对不起把自己自火坑里救出来给自己最光荣表现机会的皇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