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2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2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醒了!”一位宫装妙龄女子生的风华绝代,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龙床的旁边,看到躺在床上的朱由校动了,急急的兴奋的叫喊着。
    “这是在哪里?”楚奇云睁开眼睛陌生的看着周围的一切,眼前的这位小姐长的还真是正点,丰韵娉婷、国色天香,绝对的女神,而胸前的那一抹洁白更是让人想象不已,虽然脑子晕晕的也能从女孩的喜悦里感到关心的意味,但隐约之中又有一些别的味道。
    “皇上,这是乾清宫啊!皇上您怎么了?”宫装美女知道皇上刚才的遭遇,也不觉得皇上问的奇怪。
    “皇上?乾清宫?”朱由校抬头看了看周围的家俱,完全是古色古香的硬木家俱,显得是如此的大气磅礴,以他非专业的眼光认出,这绝对是民国以前的物件,而且木质以黄花梨木为主,甚至还有紫檀木的香气,我的天,这不是传说中的金丝楠木吧,头的上方那床上的雕梁画栋不正是金丝楠木吗?再听到眼前的美人称自己是皇上,哪里能够不惊。听着这一声皇上叫的,那真是让人不敢相信了,但这一切又是这样的真实,再仔细的一想,一些记忆的片段没来由的出现在自己的脑海,兴奋激动的坐了起来看着周围的一切,嘴里不停的咕嘟着,“我没死?我穿了?”
    “皇上,没事吧,可别吓臣妾,”女孩让朱由校的神情搞得有点不适应,下意识的去摸朱由校的头。
    “哦,我没事,只是刚刚醒来一时不太适应,”仍然躺在龙床之上的楚奇云仔细的审识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着是如此的陌生,虽然已经确信自己真的没死而是穿越了,但还是不太自信,这穿越的几率还真的不算高,从几十层高楼上掉下没摔死的有,但穿越一族嘛,至少光是听说还真没见过谁真的穿了,而且还是穿成了九五之尊,平地一声雷,斗然从小市民到万岁爷身份的转变,真的让自己不太适应。这也太搞了,自己都成了人体炸弹了,还不死,就是小强也不过如此吧。想想已经是绝望到了极点的自己,竟然否极泰来咸鱼大翻身,这命运可真是不可捉摸。
    从床上起来和皇后简单的聊了几句,看着四周忙碌的宫女太监们,突然一个小宦官来报说不满一岁献怀太子慈炅刚刚被吓着了,一时间皇后表现的大急,问怎么回事,然后就要过去,看着他们的表演,想着自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身体里的记忆不是太多,除了木匠的技艺就是身边的一些人了,张嫣、朱由检、客印月、魏忠贤、王体乾、李永贞等一些近亲和伴当,至于那些个大臣之类的,名字和人都还模糊的记的,但一时之间肯定是对不上号的了。而眼前这位女孩当然就是皇后张嫣了。
    而刚刚发生的那场爆炸就是著名的王恭厂大爆炸了。历史上没有查出来什么原因,朱由校(猪角以后名称)现在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带那个炸弹的造成这样的后果,但后世推断说是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威力怎么解释?算了还是去现场看看吧。
    但从这次爆炸到他的寿终正寝可没多少时间了,他清楚的记得历史上他应该是明年划船落水,被捞起来后没多久就挂了的,此种死法当然是别有蹊跷。。
    朱由校仔细感受了一下他浑身的肌肉,那叫一个结实,比起前世的身体不知道强悍了多少。这身子骨的强壮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是常年打造家俱练出来的。而非明朝的那些四体不勤的皇帝,大都死的比较早,除了两个嘉靖和万历,基本上就没有活的时间长点的。他爸爸就是史上最短命的皇帝(小孩不算),才干了一个月就摞挑子了,被认定是红丸案害死的!这个便宜老爹也不容易,躲过了廷杖案的‘棒杀’却没有躲过红丸案的毒手。
    而朱由校的孩子们不是生不出来就是早夭,更在二十三岁,落水后一病不起,尔后身死。这些都让朱由校感到,这皇宫里太可怕了!宫女太监干掉个皇上不是什么出奇的事,他被害死也算不正常中的正常了,这绝对是明朝的一奇景。
    但嘉靖和万历,可都是把皇上这个工作干了四十多年啊?就是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干了十七年,最后使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终极必杀技,上吊挂了。
    自己一专业木匠,又没有什么不良的爱好,没有吃喝piáo赌抽的不良爱好,毒品这时候也不时兴,更不是雍正那样的工作狂,这样一个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人还活不到而立之事,早早的在二十三岁就病死了,说出去谁信?反正自己是绝对不信。在以后的时间里不让别人搞死,这才是当务之急。
    这天启大爆炸是不是以他为目的或者是不是他穿越带来的还真说不清,说他是皇上,但谁听他的?谁又是他的心腹?看着旁边站着的那个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还有站的更远一点象是等什么消息又时不时投来关切目光的魏忠贤,虽然身体里的记忆感觉到他们都是亲近之人,但王体乾的名字,现在的朱由校可是知道的明明白白的,拿着朱由校给的钱、给的权,但并没有合格保护他,最起码一年后朱由校还是离奇的死了,留下了千古之迷,还是朱由检把王体乾给收拾了。
    至于魏忠贤现在也不好说,不过自己活着他是最大的受益人,死了他就是最大的苦主,这是确实的存在,而老魏同志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但历史对他的评价太差了,最让人恐怖的是有评论说他竟然想当皇上,这就不得不让朱由校考虑考虑了,不过这个可能性真的不太大,张居正当时也是权倾朝野,但也没有搞什么政变,而魏忠贤的权势差了他好几条街,朱由校一死,他让朱由检一张圣旨彻底搞定,把自己给吓死了。
    “皇上,您怎么了?”看朱由校神情有所恍惚张嫣语带关切的问。
    “哦,朕没事,传旨,把侍候太子的所有人全部抓起来单独看押,除容妃、太医外不得有任何人接近太子,传太医全力抢救,太子要是有什么不测,全部陪葬!”朱由校听了这个消息也是很突然,在历史记载中,此次灾难死的最大人物就是这个小太子了,皇宫里面如此的安全防卫却还保不住一个小孩子,这根本不可能的,绝对是有人在此期间对孩子动过手脚,连一个婴儿都不放过,这些人太没人性可言了。想到此处,朱由校浑身冰凉,真是太可怕了!这里根本没有安全感。虽然对这个太子相当来说有点熟悉的陌生,但那也是和自己这具身体血脉相连的,是自己面前唯一的孩子。而且搞掉了孩子然后再搞他,他这一脉就算是绝户了,这绝对是环环相扣的阴谋,他才不信孩子的早夭率到了他这里能达到百分之百呢,什么疾病、吓着了那都是一些可笑的借口,朱由校敢肯定那绝对是**!

第三章判断形势
    廷杖案、红丸案的最大嫌疑人郑贵妃现在还住在宫中,虽然平时不显山不见水的,但谁能保证不是他想着把自己这一脉断绝了好让福王得利上位?
    眼前这个皇后张嫣就一定没有杀自己的嫌疑吗?她可是在自己死后力挺小叔子朱由检的,而崇祯上位后对她的安置工作也做的相当好,都说老嫂比母小叔子是儿,但搞叔嫂恋的可并不算什么稀罕事,信王朱由检现在已经十七岁了吧,还赖皇宫里,就他这年纪、皇后那长相,谁敢担保不搞出点风流韵事出来,毕竟这个时代还是比较看重才子佳人的。后世多少论坛小说都描写了她和崇祯有一腿的,舌头底下压死人,跳进黄河洗不清。自己就是个干木匠的料,一个手艺人,放在民间就是一匠户,而弟弟朱由检那文采风流甩自己几条街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上位以来朱木匠凭着聪明伶俐的头脑也算学的不错,但毕竟还是喜欢木匠活多一些,身上匠人的色彩比文人更强一些。这要是jiān情似火的一对狗男女上演一出潘金莲怒杀武大郎,这还真不好说。
    “皇上!”张嫣看着脸色阴霾的朱由校,从来没见过皇上发这么大的火,不由的提高了声音提醒一下,不可否认她的声音真是好听。
    “哦,皇后,我、朕没什么事了,你先去休息吧,朕要去现场看看灾情。”面对着眼前的嫌疑人,还是离的远远的好,朱由校本身对美女也有一定的免疫力,打死不做**和**。从‘我’到‘朕’这第一人称的改变也是对自己的认同,哥们儿现在是皇上了,也算国家的元首,无论怎么说称个孤倒个寡还是可以的。
    “那臣妾告退,还请皇上保重龙体,”既然皇上已经下了逐客令了,张嫣只能告退了,眼神表露出的关切之情也相当的真切,但朱由校依然心不在‘嫣’的想着问题,嘴里含糊其辞的说着什么一路走好之类的话。
    朱由校对着魏忠贤吩咐一声,老魏立刻要阻止,这外面‘兵荒马乱’的要是真出点什么事,那可不是他能担得起的。“现在朕要去现场看望灾民,难道你要抗旨不成?”朱由校现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小脸气的铁青,没办法,这命运的起伏也太大了,根本死里逃生是件极大的幸事,但这具身子的寿命也就一年的时间,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害了自己,这倒记时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
    “奴才不敢,”老魏那察言观色揣合逢迎的本领是绝对到了默契神会的地步,一见皇上动怒,哪里还敢坚持,立刻安排了车驾仪仗,准备出宫巡视。
    坐在车撵里的朱由校连平时最喜欢的欣赏文物都放弃了,要是放在以前,如此华美的龙车凤撵放在眼前,他都能看一天不带饿的,但现在是思绪万千,没办法,小命要紧啊!有杀他理由的人实在太多了,虽然朱由校的历史不是太好,但在网络时代,太多的大汉主义者反复的讨论着明末那些事情的功过,基本上把每次事件都翻了几万遍的在网上晒,讨论清朝得江山的偶然再偶然,概率实在太小了。后世的老百姓又有几个不知道明末的那些个名人呢?
    但明未的事实在太混乱了,什么东林党,齐党、楚党、阉党、辽东派、农民军等等,乱成了一锅粥。虽然后世对魏忠贤的争议很大,把他头上的屎盆子摘了不少,相反对东林党倒是大批特批,但魏忠贤最后的下场真的很不好,离开了他这个木匠,他什么都不是倒是真的,所以应该可以争取过来。
    辽东那些将士也不要有什么指望了,看看他们最后的表现,汉八旗不都是他们补充进去的吗?没有他们满清就那二百万人口凭什么能收服了大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难道几平方公里上放一个满人?真是扯的可以,上亿人口又是枪又是炮的,经济、科技、财政等等都大大的优于对方,却干不过二百万人的野蛮部落,这说出去谁信?什么袁崇焕毛文龙的,没有几个好东西,虽然两个因为死的早没有投靠到满清的怀抱,但他们的手下可都是投降的急先锋。一年二千多万两的银子等于喂了狗了。
    而东林党也真的不是个东西,这点朱由校也真的这样认为。整天一个个都是衣冠楚楚扮正人君子状,等满清一入关,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快。还有一个记不清名字的大官,好象他媳妇是个高级jì女,连女人都要为明朝死而明志,他却借口嫌水冷不跳,拉住她媳妇,然后从容的投入了大清的的怀抱。这些人目前是中国上流社会的代表,朱由校虽然因崇尚中国的古文化,认为那是中国文明的一体体现,所以对他们其实没什么恶感,但也不可能重用他们来救自己和这个国家。一个国家政权的沦陷绝非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单独责任,特别是明末这种纷争四起的年代。
    看看人家南宋的士大夫阶层,一样是异族蒙古打来,大宋危机四伏沦灭在即,但先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万古留名;而后有崖山之战无中国,那姓陆的记不清名字的人物,抱着小皇帝跳海以死明志,誓死不做亡国奴。跟着就是十万人跳海殉节,愿随大宋一起灭亡。此情此景,何其悲壮!这才是真正的文人士大夫的风骨!想想那悲壮的镜头,不由的让人见者伤心闻者落泪,再瞧瞧明末的这帮孙子,一个个整天表现的倒是激扬慷慨、催人尿下,但就是不干点人事,搞得自己腰包鼓鼓的,朝廷穷的尿血,大清一来那是排队投诚。当然还有一些文人也表现出了风骨,誓死不做清朝的官的、饿死明志的、拿起刀枪领导革命的等等都有。更加衬托出东林党他们的表现太强差人意了。
    其实这也是朱由校的便宜祖宗朱元璋造成的,看看人家大宋老赵家怎么对待大臣的,无论是南宋北宋,杀过几个大臣?别的不说,就是苏东坡那样的人,不也只是象坐个过山车似的,上上下下好几轮,把皇dì dū气成那样了,也没杀头抄家,只是被贬、重新回朝廷、再被贬、再回来、再被贬、再回来的折腾。再看看老朱家,弄的文人们都吓得不敢来当官,那也不行!不来为朱家所用照样杀你。当官呢?一不小心都被杀,最后谁能早上上朝到中午从朝庭回家,那就要弹冠相庆,庆幸自己活着回来了,这样活在担惊受怕的环境里哪里还谈什么魏晋士大夫之风流。
    然后又是锦衣卫,又是东厂,动不动就是诛九族,更有变态一点的诛几族还不解恨,搞了一个诛十族。唉,大明的文人在那个时代能活着真是一种幸运。这种阴影之下又能培养几个大臣的忠心?
    而再看看宋朝和明朝两朝的公务员的待遇,算了,这个谁都明白,不说也罢。总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朱家对人家不好,人家不给你尽忠也是正常的。
    曾经有评论称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口号是叫的山响,但这句话在朱由校看来只是个笑话而已,一个朝代是不是有骨气,不是仅仅看皇帝,还要看群臣,还要看兵将的表现等等。即便是看皇帝的表现也是不尽人意,那景泰皇帝英宗因土木堡之战被人抓了去了,还不是带着瓦剌去宣镇,让明朝的守军放弃抵抗,开门迎敌?最后人家关了好长时间后,竟然和那些瓦剌人结成了好朋友,得到了他们的同情,又腆着脸回大明做太上皇,然后又阴险的重夺皇位,他怎么不喊两声“天子守国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