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238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238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把营帐扎好的林丹接到了峡谷明军出走的消息,把他惊了一跳,什么意思?他立刻想到了这是明皇提前发动的意思,不想再玩下去了,连自己那一万五也不想放过了,想着设计给吃掉。听着万户的安排,虽然是中规中矩,但他却忽略了,若真是有心埋伏,山上的埋伏肯定会有的,明皇的那招空中飞人,可是很厉害的,想着又有一万人有可能被阴,还把自己利用峡谷的完美计划给废了,林丹就相当的烦躁。
    “可汗不必太过担忧,如今兵已经出击多想无异,要不派人叫他们回来?”
    “国师,本汗也希望根本就是自己想多了,那帮人就是走投无路的前提之下,才跑到太阳坡的,但事实是他们就是早有布置,已经一个下午了,他们在没水没食的地方呆着,肯定是又渴又饿的。若想逃出去,只要让一半的人留下接着守着,一些人悄悄的下了坡逃走,然后找到马匹食物之类的东西回来再接他们走就是了,何必如此麻烦呢?如今去叫也无济于事了,若是有埋伏,现在已经开战了;若是没埋伏,也能马到成功的杀了没马的明军”,林丹认命的说道。那些人的损失他并不是太放在心上,这两天已经死了七万人了,现在亏个一万还亏得起,让他揪心的是想利用这个峡谷给明皇来个计中计,玩个更大的,现在明军一撤,只好再等机会了。(未完待续。。)

第396章再行练兵
    归化城,看到闫应元已经定下了去大同作战,朱由校终于放下了心事,这个说着说着才临时想到并改变了计划的战策,又显得是如此的合情合理,和一众大将们相互捧了一番后,接着他们的庆祝活动。
    而城外的林丹也没等多久,意料之中的太阳坡战斗的消息传了回来,死伤四千人,明军果然不出所料是从悬崖上攻下来的。但林丹不听白,人能上去,他们那个阻击弩带爆炸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上悬崖之上?若是他肯定会如此部署,哪里能靠着单纯的战士去抢夺太阳坡的控制权呢?按理明皇那边不可能放着如此大的漏洞不去补上呢?这里又说明什么问题?
    林丹这边费劲的想着,他哪里知道闫应元这是没时间了,再说了也的确是时间太紧了,没有想到蒙古万户会在查完了坡上,还如此小心的再次派兵登坡驻守,这让他的计划出现了一丝的欠缺。才在坐在马上的闫应元也正在自我检讨这个问题。
    八月二十七日,归化城,昨天因为庆祝大捷和天应军的成立,大家狂欢了一下,今天一早,朱由校在银安殿上,又再次召集了众将,谈的是昨天满桂的阻击弩战术以及何可纲提出的军队协同作战的问题。
    对于满桂的阻击弩战术,朱由校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探讨一下。如何把阻击弩战车目前可以傲视群雄的射程和威力以及车上的机动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将领们当然是各述已见。不仅针对阻击弩的各个显而易见的优点都一一说明,并善加利用;同时对阻击弩相对射速是神弩的速度十分之一的缺点也更是不断的提出,并且提了出来。
    朱由校详尽的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说:“阻击弩的最大一点就是三百尺的距离,最大的缺点就是射速慢,不能对付敌人的人海战术。历来游牧民族对会我中原的农耕民族,人海战术基本上是我们中原的农耕民族所采取的,因为农耕比游牧民族更加的富足,所以人口比他们是多的多的。但现在,朕自从发明了神弩、阻击弩以来。却让人少的游牧民族屡次采用人海战术。这点朕很欢迎,也很自豪,这说明朕打到了他们的痛处,让他们一直骄傲的骑射无从发挥。被逼无奈的采用了人海战术。”
    “皇上圣明”!大家听到皇上没人夸自己。在那边变着法的做自我表扬。当然是得捧捧臭脚了。
    “如今,朕就要想着将阻击弩最大的发挥出来战斗力。不仅仅要对人海战术,还要对阵地战、野外大型兵团作战这两种形式的作战中。如何布置阻击弩的位置,和战车、天应军如何配合默契的问题决定如下。”朱由校没理大将们的赞同,直接的往下说着。将在桌子上大概的搞了一个沙盘,做的很粗陋,因为活了两辈子,也没太在意过这种东西。只是凭借着大体的比例,把归化城的地形给堆了出来而已,自己用手刻了几个战车小模型以及骑兵小旗之类的而已。
    这次针对着林丹的出营列阵的阵法,朱由校把阻击弩战车摆到了城外的空地上,把代表着天应军和战车部队也摆上了。并把阻击弩战车放在了最前面,直指了一下蒙军的骑兵,这是攻击了,而后蒙军开始反击,阴击车调头而回在战车前穿过。
    朱由校又在战车的前面摆上了代表铁丝风的东西,解释是阻敌之用。而到了战车后的阻击弩更是开始射击穿击而来的蒙军,然后在蒙军不断的接近中,到了五十丈的位置,阻击战车接着向北撤,而战车也相应的掩护的撤,并且战车的后面还拉着那铁丝网。这一路天应军的骑兵,则一直就在两翼和后面等待着保护。
    这一退最终直撤到城内,而更演示了,蒙古军示图图包围、切断之中,又把军团之员的掩护、火力支援,以及蒙古军撤退,阻击弩的步步紧逼演示了一遍,这些东西一一的演示而出。
    这种‘军演’虽然仍是纸在谈兵,但也是清楚明白,着实把朱由校的阻击弩的运动战详尽的描述了出来。大将们看的倒是都领会了,这种不仅仅把阻击弩当成单纯的防御或者是攻坚的武器,而是做为了军队里的一个主力部队,既进攻与防守的与一体的多功能武器,将其阻击能力无限的通过进退来无限的扩大大。而神弩战车和天应军,则完全的成为了防御部队。
    而敌人来追击,因为有着三百丈的距离缓冲,阻击弩也是战车,所以轻松的退到神弩战车之后,继续打击,后退。战车则也同样的边打边撤,直到退到自己的阵地,或者敌人放弃,再行反复。
    看了这种新战术,众将并不怎么稀奇,只不过把游击战拿了出来,打一箭,转身就跑而已。那阻击弩的射速如此之慢,杀敌的效果和神弩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不过如此下去,却能逼着蒙古军不得不出来进攻。那就得必须面对神弩战车,若敌人少,当然是给吃了,若敌人多,则不停的退而已。
    既然都明白了,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林丹那边还有十几里之外,就在城外练习吧。林丹那边今天也没有动静了,朱由校感觉到他有引自己出战的感觉,否则的话,离城这么远,又非围城又非撤离,什么用意?若想对付自己,攻不进城里来,直接往大同而去,加大些大同进军的成功率,那样多有效果,但好死不死的就呆在这么远,没有想法才见了鬼,虽然自己不知道林丹在那边憋的什么坏,也是好奇,但现在就是忍着了,死活不去,在这边大练兵。
    同时,奴隶们以后肯定是归化的原居民了,也要适当的提高一下战斗能力,如果有条件达标的,也可以收纳进天仇军之内。这些人是自己从奴隶解救出来的,对自己感恩的很。他们如果能训练出来,肯定也是自己很好的助力。(未完待续。。)

第397章大同之防
    林丹一看归化城里的兵一出城,立刻很是高兴,现在的他如果是输红眼的赌徒一样,时刻想着捞本。撤了这么远,不就是为了让明皇携带大胜之威来战自已吗,当然如果把战场选在峡谷之内那就更完美了。再次吩咐下去,让手下再看一下部署。
    “可汗,这次要绝地反击,痛歼明皇一局了。”沙巴尔循微笑着说。
    “黄口小儿,仗着奇淫巧技,连败本汗四次,伤亡七万余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仇不报,怎能安心,此战之后,不日就将在归化城里痛饮一番了。”林丹差点没把牙给咬碎了,如果朱由校在这里,估计他能上去咬上两口。
    “可汗此战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多谢国师吉言,”
    、、、、、、
    就这样,两位举行过灌顶仪式的基友在这边相互的吹棒着、yy着,半个时辰都过去了,大热的天这样等着,也不是个事啊?但一个消息如果凉水一样,把他们的基情给灌灭了。明军出城了是不错,但在那边不断的列队型,然后就在那里开始了练兵。
    “练兵!?”虽然明皇没有答应过要来,但林丹却有着一种被人爽约,让人家放了鸽子的感觉。这样的情况之下,明皇竟然有心情练兵,这是不是太晚了点。那自己怎么办?就这样等着他练好了兵再来?他一直不来,难道就一直等着?林丹有些凌乱了。
    “大汗。是不是明皇在试探什么?”沙尔巴也对明皇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感到有些不满,现在是交战时期,非练兵的时候啊。
    “等,本汗就不相信,有二十万人进攻大同,他能有如此的雅性。”想了半天,林丹从牙缝里挤出了话来说,依他想来,在自己如此示弱,大同那边又是如此紧急的情况之下。明皇应该是心急着解决自己。然后再兵发大同,这才是正常的思路啊。但他搞这个练兵又是何意呢?
    就这样林丹此部开始了一天的等待,这一天的等待当然是无疾而终。相同的归化城外明军练的是热火朝天。
    八月二十八日,大同。今天的大同特别的热闹。万人锦衣卫首先全员在大同城里会齐了。最先来的锦衣卫当然练的是有板有眼了。然后就是一代不又一代了,孙承宗和净军教官们当然知道,这是时间积累的产物。只有练才能熟能生巧。
    其次就是保定等地的客军了,这样人的军纪不是太好,一到了大同就吵吵着要补给,这也是大明的现状,客军的补给问题总是被扣,所以大家也习惯了先拿钱后干活的道理,否则的话,很有可能的给慢慢的搅黄了汤。
    孙承宗没时间给他们搅和这些事,一下子就支到了皇商张朴那里,里面的道道他也当然的明白,根本也没时间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北京西山的锦衣卫已经来了,他们拿着原京营的弓箭、兵器,有四万人左右,现在孙承宗要做的是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并且要把他们和边兵们以百户为单位协同着。这样的战斗力会比完全一老兵带一新兵可好的多,老兵有经验丰富的经验,但却并不适合与新锦衣卫,交织在一起,因为老兵里的兵油子气太足了。让他们混在一起肯定不是皇上愿意看到的。而且指挥起来也困难,因为新锦衣卫受的都是皇上亲订的练兵手册,纪律性相当的强,并且体力也并不比老兵差多少,甚至更强一些,所以这些优点比起边兵的战斗力肯定不差,就是一个经验和适应性问题。
    新锦衣卫们,无论被安排到哪里,都是充满着好奇,带着他们的净军军官对于战场也是个菜鸟,新奇的程度比新锦衣卫可是强太多了,毕竟,新军里还有不少的是从军队里面出身的,怎么说也算是门里出身不会懂三分之说。而净军军官们,则是完全的门外汉了。
    孙承宗看着这群大明帝国的希望,训了快二个月了,马上就是要见成效的时候了,但偏偏有了这样一场突发的兵灾。如果再给他们配上神弩,有半个月时间,肯定会成为一个相当优秀的持弩手,可比那些乱抓夫弄来的净军、锦衣卫可是要强的太多了。只希望这次战争让他们能多存活一些,那样,兵的成长可是相当快的。
    成感想着呢,从归化回来的锦衣卫净军马上就要来了,从皇上的光报中,孙承宗已经知道,这只军队是由三个军队组成的,均是皇上的亲军。如今皇上就喜欢弄个亲军弄弄,天雄、天仇、天应、白杆,这四支军队都是皇上最近弄起来的。朝廷里早已经是怨声载道,这皇上扩军的速度也太多了,还动不动就搞个亲军。大明二百多年,就只有锦衣卫这个让大臣们头疼不已的军队,但现在好了,又多了四只天子亲军。但除了穷兵黩武这样的空口号还能怎么样?钱是皇上自己出钱养着的,兵源除了已经废除了的关宁铁骑之外都不是大明帝国的军队编制。连大将们都能喝兵血搞点家丁,怎么皇上就不能弄点亲军吗?
    而且从光报里,这只军队独立杀了过二万的蒙古军,战力相当的强悍,一个虽没有官身的领军人物,更是才智如妖,勇敢非常,让孙承宗好好的照顾安排。
    所以孙承宗相当的期待,能得皇上器重、推崇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是凡人的,宋应星、毕懋康这样的都是科研人员,造出了神弩和燧发枪;而卢象升是文武全才,现在正在陕西那边剿匪,成果显著,这样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不知道皇上是如何发掘出来的,现在又有了一个,连举人都不是的人,还这么能打,还真让孙承宗拭目以待,想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不停的奔波之中,终于,从太阳坡赶回了大同城,当然,闫应元他们受到了最为高规格的接待,不冲别的,光是净军军官们,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不到场迎接的。
    宦官是比较抱团的,特别是净军都在最底层,又同时受到了皇上的赏识,在一个地方呆着训练,这样的战友情再交织着,所以相当的‘亲密无间’。闫应元直接去参见兵部尚书,皇上的老师孙承宗去了。
    见过了孙承宗之后,后者看着这位皇上爱将,说实话,卖相真不是如何,谈了几句战场之上的事情,让他们把独立领军的事情给说说。闫应元独立领军只有两次,一次是谷口歼敌,二次就是归化西营和太阳坡,简单的说了一下,把个孙承宗惊的不行,根本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吏员,他真的弄不明白,皇上哪里有这样的信心,把把守谷口这样的重任就交给了没有任何战绩的闫应元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打的好,真是怪才。
    现在万名已经配上神弩的锦衣卫,皇上指名是让闫应元带着,孙承宗这一番问也就是谈谈而已,所以在接风洗尘之后,交给了闫应元。
    接收了万名锦衣卫,倒是没有什么不适,闫应元手里也是带着千名的净军,这段时间相处的还算不错。所以连带着也和锦衣卫的军官们也都算不错,那接收这些锦衣卫也是顺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