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1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1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基本上出了一个断层。这些东西要两面的看,他们是腐朽的不错,但也是人们业余生活的一个最高追求,人各有一好,何必强求呢,这些高消费也不是没有一点的积极意义,总比天天没事了混社会强吧。你指望着全民都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那也不现实。所以对这时候的文人朱由校就是抱着不打不罚听之任之的样子,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变着法的去引导消费,创造流行趋势。其实只要国家有本事抵住外侮,把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这就是完整安定的中国。
    知道宋应星是个科学家,知识面广,是对国家的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人才,但他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别一看皇上不谈政治,在这里持筹握算的搞农场经营,再一上脾气把自己骂一通,那自己才叫个比窦娥姐姐还冤呢。而自己瞧宋应星的面又没法处置,这样的气只能干受着,这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算了,还是一块留下来看看吧,如果不是同道中人,让老魏给安排走就是了。’思前想后一阵,最后朱由校还是想先探探口风再说,如果话不投机那再想办法就是,想到这里朱由校也放下了心思,又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天已经黑了,这里的光线比起宫里还是差了许多,只能吩咐多点些灯了。
    不一会,宋应星他们回来了,虽然是真饿了,但也不敢太吃,一是皇上在等着,二是万一吃多了需要小解啥的,第一次面圣不好排解不说,再闹个君前失仪,那佳事就变成丑闻了。寒暄了一下后,朱由校开始直奔主题,试探着把自己想在上林苑作一个试点,从自我做起,先把自己的产业搞出经济效益来,问宋老大什么意见。
    宋应升一听,这可是皇上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考验自己,急忙收拾情怀说:“回皇上,微臣以为,圣上立足上林苑希望把上林苑的产值提高上去,然后向全国推广,这实属明君之举,而且此处的产值提高了,那需要百姓的供奉自然也就少了,这是善事,微臣认为当下大功夫最大的提高劳动效率,以应圣上之宏愿。”宋应升年龄也不小了,皇上不知什么原因大老远的把自己兄弟从京城带了过来,管了饭然后专门问这事,就是想着把这事办好的,自己再不识实务的顶皇上一通,那不是找头疼吗?所以掌握了方向后简单的说。
    朱由校一听大喜,庆幸自己没有‘引狼入室’,宋应升的言谈举止也不是一般的酸腐书生可比。当下把自己在上林苑的手段和想法说了一遍,然后让宋氏兄弟具体的说说意见。这时候宋氏兄弟年龄都不小了,小宋不到四十,大宋不到五十,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了,应该能有好的建议吧。
    “圣上此举将上林苑的产业收归宫有,把权利和产权归到一处,而且将海户们改成了‘工人’,并按产值效益发放工薪,这极大的提高了海户的积极性。而且一投资就是十万两银子,给上林苑注入了强大的启动资金,再提出一些有益的方案,相信上林苑的收益会越来越好,这是可能预期的。只是微臣以为,百姓有言,‘有钱不养张口喘’,意思就是养殖产业的风险性实在太大了,特别是疫病的传染最为可怕,圣上如此规模,臣以为一是在彼此隔离开来,以防相互之间的疫情传染,二是多设一些兽医,做到防患于未然。”宋老大先发言,倒也中规中矩,没什么新鲜的。不过如果注意一些会发现,他的手不住的颤抖,太激动了,君前奏对,这简直是梦啊!你想,一副科级都不是的大头兵公务员,突然被叫总统接见,还问相关的意见,这是何等的机遇?先不谈有没有才能的问题,就是有才能不好好把握机遇也不起作用啊?紧张是必然的,毕竟能做到‘无yù则刚’的人太少了。
    “爱卿之言有理属老诚之言、高世之智,朕应该给他们找些有经验的兽医来尽可能的防止疫病的发生。而各个养殖场所也会隔的远远的。这两条建议朕采纳了。”朱由校也对宋老大的话分析了一下,提的倒是很实际的意见,他当然诚然接受。这畜生类的东西一旦有个疫病,一死一大片,哭都没地哭去。看看后世的禽流感,遇到了就是血本无归,几分钱一只小鸡小鸭就处理了喂蛇,那可是养殖户的血汗啊!还是安排点兽医过来稳当些。对宋应升也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
    “谢圣上恩准。”宋应升现在比磕药还很兴奋,能得皇上的首肯,这是多大的荣耀,颖脱而出已成必然,被皇上看中日后的平步青云是可以预见的。
    “宋应星你也说说。”听完了大宋的也该听听主角小宋的了。
    各位衣食父母,梦难成没别的,这里先给各位行礼了,愿各位平安康顺,发财多福。也请把手中的票票打赏给梦难成,谢谢。

第四十七疯玩牧场
    “回皇上,臣是这样想的,这里搞这些养殖有着一个最大的好处,水源丰富,地方宽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微臣提几点建议,请圣上品评,一是喂什么东西给这些禽畜吃,因为禽畜吃什么决定了他们生长和追肥长肉速度,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让畜生减少疫情尽快出栏,带来效益。第二是这此禽畜的公种问题,应当取畜生中比较优质的品种做为种公之类,然后再到下一代再取最优质者,这样会逐渐的改善动物的体质和成活率,这条不仅可以用在动物的身上,那些植物果树蔬菜也是一样,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就是人也是如此,比如说父亲长的高大的儿子也会随之高大,但如果父亲都是三寸丁,他的儿子也高不到哪里去。第三,结合环境养殖,把能利用的土地、山林、水源都合理的利用上,种上一些可野生的作物或是果树等,然后把禽畜放养到果园、山林、草地或高秆作物地里,让牛、羊、驴、鸡、等牲畜zì yóu采食青草、野菜、草籽、昆虫。这种放归自然的饲养方式,好处甚多:首先是减少了饲喂量,可以节省大量粮食;其次是能有效清除害虫和杂草,达到除害的功效,”宋应星想了想说了几点,看到哥哥‘投石问路’得到了皇上的认可,自己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平复了一下不争气的心脏,极力的平静下来,一口气说出了自己认为对上林苑的田间管理有益的话,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青睐。
    “爱卿真乃旷世奇才,”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宋应星果然是宋应星,没有让朱由校失望,他提出的饲料、配种和生态养殖观念的确是相当先进的。
    “微臣负薪之才不敢当圣上如此谬赞,”宋应星相当的激动,这幸福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想自己也算是‘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就这样一直凤凰在笯,没有任何展示的机会。今日竟然得遇明主,抬举自己以他囊里盛锥的表现机会,如此肯定自己的才能。想起这些年受的苦不觉的有些哽咽,有点想发表获奖感言了。
    “爱卿当然当的起,不过得爱卿的第三项提议的启发,朕倒想到了一种养殖方法,那就是‘鸡———猪———蝇蛆———鸡、猪’的模式,即是以鸡粪喂猪,猪粪养蝇蛆后肥田,蝇蛆制粉,营养丰富,用来喂鸡或猪,饲养效果与豆饼相同,更重要的是,蝇蛆含有的许多益生的东西,可以大幅度提高猪、鸡的抗病力。这种模式,既节省了饲料粮和日常药物投入,又使鸡粪作了无害化处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十分明显。是非常好的立体养殖模式。”朱由校想到了这点也是正常,生态养殖的事例环保人都知道。
    “蝇蛆?”几个刚刚吃完饭的人差点没吐了。
    “不要小看这个东西,你见过人、动物生病,它们可没生过病,所以牲畜吃了他们也会少生病的,而且蝇蛆的身上的营养成份相当的高,这点很重要,朕看可以小范围的试验一下,如果效果显著,再行推广。周堪赓、李宗侧,你们把这一条记下来,慢慢的试验推广。”朱由校也是看了关于养蛆的电视节目才这样说的,但实际效果如何,他也没见过,毕竟没有亲身亲历过的事情,试验试验吧,再好的经也需要合适的人去念。
    “奴才(微臣)尊旨。”两个人恶心的差点吐了,好家伙,这皇上可是真敢想,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好歹也是个从三品的官不是,怎么能这样糟蹋人呢?周堪赓心里很烦,但也是捏着鼻子认真,别给皇上留下一个不能吃苦的印象,看这架式,宋氏兄弟以后被大用是可以肯定的了,瞧皇上这通夸,差一点就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这让他嫉妒死了,虽然自己也不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人,但偏偏被夸的不是自己,而是一直都被他视为低自己一等的宋氏兄弟,多少让他心里有些不好受,要知道文有第一武无第二,这当着他的面皇上这通猛夸,对自己的打击真是不小。
    而李宗侧这边倒没有什么感觉,皇上让养殖什么,那就是什么,再说还只是养殖蛆这种没有什么难度的东西。虽然自己没有到尝粪舔痔的无耻地步,但怕脏怕累的毛病是没有的,皇上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更因宦官天生就是以皇上的意志为转移的,哪里容得下自己挑三拣四的。话又说回来,是让管理又不是让他操刀上去。
    “陛下大才。”众人纷纷扬扬的贺彩,花花轿子众人抬,皇上说的也是巧妙,当然得哄他开心了。
    “还有就是,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这种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好处:1、鱼塘养鸭可为鱼增气。2、有利于改善鱼塘内生态系统营养环境。3、鸭可以为鱼类提供上等饵料。4、有利于鸭寄生虫病的防治。”朱由校开始兴奋了,这大明朝和自己有些共同语言的人终于出现了,怎么能不兴奋,于是随口把水库的经验说了出来。
    “陛下这条更是绝妙,臣这里还有一条、、、、”
    、、、、、、
    在皇上的热情带动下,无论是宋氏兄弟还是刘若愚以及田尔耕都各抒己见发表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方案,讨论的相当热烈。
    “很好,几位爱卿都说了很好的方法,周爱卿、李宗侧以上这些都记下了吗?”朱由校很激动有这么多的建议可以提高上林苑的生产力,这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靠自己一个人哪里会有如此的成果。
    “微臣(奴才)都记下了。”
    “嗯,实施的好坏可都在你们的手里,朕会派人来把银子送来,并管理帐目,你们就展开手脚大干一场吧。这是朕写的一些东西,你们比照着慢慢的实验着做、还有刚才两位宋爱卿和刘掌印、田爱卿说的和朕说的也一定在记住,一步步的都实施起来。”外面的更夫一敲,三更已经到了,时间已经到了十一左右,不能再谈了,明天还得去皇庄,朱由校想着该散了。
    “臣遵旨。”
    第二天6月4日(五月十一)一早,朱由校在上林苑海户们热情洋溢的欢送下离开了,留下了周堪赓、李宗侧在那里组织工作。而孙成功昨天晚上已经登记好了无名白的名单,建立了档案,今天开始从上林苑起往京城修起路来。现在的路修起来也简单,只是把路基平整了就好,不过在请示的时候,朱由校却交待了可能有水泥送来,那样的话,修路的方式有可能要改变一下,并把水泥简单的特性让他用笔记了下来,至于具体的得等水泥生产出来后才能检验。
    牧场方面朱由校并没有太多系统的农业养殖经验和技术,但产供销于一体的经营模式肯定会给上林苑带来一个春天的,这却是可以预知的。
    这时抄家的队伍也都来报告了,其实昨天晚上已经回来了,特别是四个提督上林苑署的宦官在上林苑已经抄了一遍,只是京城里仍有,才和李永贞他们一起在京城抄的,只是天晚了没有回报罢了。收成真的不错,几个宦官一共是二百四十多万两银子,还有土地宅院仆人等若干。投资上林苑十万外,还算是赚了不少。这样看,从王体乾、客印月和他们的一起,已经一千一百多万两银子了。不过现在也是用银子的地方太多,这点钱只能等着钱生钱了。正好给上林苑留下了十万两银子由李宗侧保管,而孙成功的路建工程队也留了十万两。路的修建不是一朝夕的事情,现在是围绕着京城和皇家的产业开始修,慢慢的还要扩大扩大再扩大。现在孙成功手里有三千多无名白,可以分段进行,修路的速度是相当的快,多留一点银子也是正常的。
    交待完了,朱由校挥手告别了仍然激动不已的海户们,又带着众人开始上路了。
    这里离大兴也不算太远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皇庄了,朱由校不等大部队,带着田尔耕、宋氏兄弟、刘若愚等人和一百名大汉将军等,先走一步。一行人也算是郊游了,速度不快不慢,估计一个半时辰肯定能到了,一路上看着初夏的景色,心情极为的放松,而朱由校则把宋应星拉到了身边,君臣二人在马上谈的那个开心,有时候宋应星的一些见解让朱由校都大为钦佩,不时的赞叹着。这一切的一切让后边的田尔耕看的是一阵阵的眼热,他明显的感觉到皇上对宋应星的宠爱已经超越了君臣,大有良师益友的感觉。而旁边的宋应升却没有感到不适,从昨天晚上他就有种感觉,皇上请他们来,可能就是冲着自己这有些古怪的弟弟去的,果然这一路上和弟弟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其他人就是想插句话也不能。
    各位衣食父母,本书终于显示A签了,以后吃肉吃菜全看各位捧场了。梦难成为这段时间各位的支持表示感谢,无以回报,只能坚持码字,一日三更了。请给些票票。谢谢。

第四十八章山寨初夜
    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也结束了好花好景看不够的好心情。大兴皇庄已经到了,好心情也终于到了,换到的是无法抵制的愤怒,因为朱由校看到了让他只能在书上或者其它传媒中见过的一个词:**。这真是相当强大的一个词了,是欧洲中世纪存在的一种封建主强制与农奴的新娘同宿第一夜的特权,又称首夜权。顾名思义,即是贵族统治者占有下辖领民女性初夜的权力。没想到在他的皇庄里竟然也有山寨版。其实**不仅是国外的产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