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68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68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命,别说这知毫无危难的高度,恐怕就是一丈的高度他们也就跳下去吧。
    从官道上爬上伴仙山当然相当没有多大的难度,这不是什么进攻,而是单纯的爬山而已。对普通人都不是困难的事,只不过陡了一些而已。但就是一项,面对着这样的坡度,马儿上不去了。
    “马儿不能落明军手里。全都杀了!”代善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现在郑屯谷的两边都不能走,南面走的话,那是明军的营地,而且在郑屯之上的明军更能居高临下的对他们射击,所以只能上山。但很可惜,战马上不去山,留在这里那就等于便宜了明军。一旦明军有了马,也就等于有了机动能力,那时更难对付。所以狠狠心来个个狠招。
    手下的人当然的开始去杀马。一头战马被人牵着缰绳,可惜的马儿还不知道,人类在利用完了它们之后,为了不让他们落入他人这手。竟然要杀它们。一把解手刀。在马脖子上一抹。那大动脉立刻的如同泉涌一般的,喷出了鲜血,遇到了空中的冷空气。一团热气蒸出。马儿开始紊乱了,它不明白,主人为什么杀它,它没犯什么错啊。它想着表示它的愤怒,但力量随着血脉大量的喷出,越来越小,直到无力的倒在地上,一匹为了建奴征战南北的良驹,就这样死在了另外的牲口之手,至死,那匹战马还是睁着那无辜的眼睛。
    “阿玛不可,这些马都是良马,对于大金抗击明军还有相当大的作用,如此杀死,太过可惜。”岳托一见杀马,脑子转的也快,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那总不能就这样留下来给明军吧。”知道这个不亲的大儿子耳朵聋了,代善比手划脚的说着。
    “阿玛,我听不到你说什么,不过,只要点起火弄个火道出来,把马惊走,让他们顺着山谷跑,自然的就会出谷后往东跑,咱们爬过山后,骑马去追也不难找到。而且明军也不一定会射马。”回看看明军还在老远地方,这样干并就影响什么,所以岳托如此的说着。
    代善一听也的确是个办法,对这个大儿子的聪明,代善并没有感到什么骄傲,反而不由的更是嫉妒,不过这个办法倒真是个好办法,急忙派人布置。
    何可纲带着人过来了,但他们却只能看着,建奴们点起了火,就狼狈的奔逃上山。有的甚至是在马的身上点,松木的树枝,点起的火来烧的相当快。战马怕火,开始跑了起来。
    在谷底、谷上这万马奔腾的样子的确有些气势磅礴的意思,看着这些马与自己无缘,何可纲只能表示遗憾。
    空身的战马也没有让明军太感兴趣,射杀了几匹之后就停了,虽然知道这些马还有可能会被建奴重新得到,但下意识的还是认为,现在不是射人先射马的时候。
    现在彻底的控制住了郑屯岩,下一步就是要越过那十几道横着的冰墙了。
    朱由校当然时刻注意着这边的动向,本想不顾危险与寒冷爬上了望斗,拿着望远镜看看。却被孙承宗死活的给拦住了。水手们对于这个桅杆或者望斗爬上爬下的,看着轻松,但一国之君的朱由校却没有那样的身手,要是真有个闪失,这场战争可以提前结束了。无奈,朱由校知道这是孙承宗的好意,只能无奈的在甲板上举着个望远镜观看那郑屯谷北口的位置。
    阻击弩随着何可纲到达第一道冰墙之时,几乎是与大炮一同的发力,大炮的确给力,四炮实心弹,轻松的就搞垮台了几个大缺口。而阻击弩也开始对着一道冰墙后的建奴,开始集中打击,给何可纲提供火力支援,第一道冰墙,就这样直接被何可纲攻了下来。
    而第二、三、四道位置一样,都是在船队阻击弩的射程范围之内,所以相当容易的就被气势汹汹的亲军部队拿下来。但从第五道开始,官道位置又开始随着海岸线向西的扭转,而直接的脱离了海上阻击弩的射程,超过了二里路。海上能给提供的支援,就只能是大炮轰冰墙了。
    何可纲不愿意冒险,正好此时也到了午饭的时间,从四更时被建奴偷袭,到现在战士们还滴米未近,的确是饥肠辘辘了,正好埋锅造饭,并且在这个时间等一下阻击弩的到来。毕竟没有这种大规模的远程杀伤性武器,只能用命来填,那战果即不保险,而且死的人会更多。
    黄台吉现在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的不断的在皇帐里转圈子,他已经慌了,虽然他感觉上明皇会有方法对付冰墙防卫,但这大炮来的太突然了,完全的出乎自己的意料。本来就想利用冰墙来不断的来个大拉锯,将那里变成一个绞肉机,虽然这个计划因为明军的不合作而停了几天,但他相信,冰墙之争还是会有的。但万万没想到,没有重武器的明军,尽然从海上,将炮打以五六里。而且声势如此之大。现在冰墙的优势已经被削之一空。
    而且到了第七道冰墙,那里是伴仙山结束的地方,也是大岔路口——官道与伴仙山山谷之路。那里是必须要死守的地方,一旦被明军突破,大金的兵力会被分割成了两块,那里明军可供选择的道路实在太多了,即可是固守,分割大金兵力;可以困住盖州,迫使大金前去救援,甚至直接的攻破;也可以直接破了港口,港口的兵力布置同样是靠着冰墙,但那时的五道冰墙,又能撑得住几次大炮轰击?还可以轻兵简入,直接的沿耀州、海州、鞍山、辽阳最后直达沈阳、、、、、、那手段一下子就变成了多样性了。
    所以对于第七道防线,黄台吉如同一个赌徒一样,拼命的在那里加码,将大清河所在地的防守,以及一些伴仙山的防守力量,飞速的投入到那里,但四道冰墙崩溃的速度太让人瞠目结舌了,一个上午不到,全都冰雪消融,明军轻松的就把他拿下了。这不得不让人一阵阵的心寒。
    代善与岳托、阿济格战战兢兢的跪在了皇帐,死了二三千人,还被明军浮了这么多人。加上郑屯岩上的损失,一万多少的损失放在大金,也是肉痛的。自己还风稍稍的为了明军死伤二千余人而稍稍的安慰一下,没想到,这报应来的如此之快。越想越是恼怒,不停的转着手里的扳指。
    “蠢货!冰墙被炸天了,不知道拿沙袋堵上吗?那大炮能砸多少?一共就那么几十下,能炸死几人?但防线一失,又得有多少大金的勇士丧命!这个帐算不明白吗?!大炮几炮之会就得冷却!这样的道理难道不懂吗?投石机能摆在一起,分散开来,明军能炸几个?凭着那投石机,能有几个明军能登顶!”越听这三个人的解释,黄台吉越是生气,大声的咆哮如雷气的真哆嗦。很明显,突然的大炮把大金的兵士一下子打懵了,这点黄台吉可以理解,但代善三人都是打老仗的了,这点竟然不明白。只是靠着镇压、杀戮来抗拒兵士的恐慌,结果只会越压越让兵士惊恐万状。连修复冰墙这样简直的事情都不去做了,白白的给明军留了大门。
    三个人听了这话当然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特别是已经炸聋的岳托,他跪在地上,默默的听着,但什么都听不到,如同看着黄台吉表演哑剧一样,心里也挺郁闷,他倒是知道黄台吉在发脾气,但听不到。
    而代善也是一肚子委曲,安抚两字说的好听,已经接近暴动的战士谁会听你的?差点都和督战队干起来了,还安抚呢?
    阿济格心里更是委曲万分,说什么堵破损的冰墙,但能有机会吗?那时候明军的汽油弹可是在那里狂爆个不停,拿什么去堵?用命吗?如果你黄台吉敢用这个说事,夺我兵权的话,那我就问问,喜峰口之战,凭什么就能被明军三千人给赶了出去?在这里还过来耍威风,都是败军之将,吹什么吹?(未完待续。。)
    ps:  前边,把岳托的名字给写成,阿尔济朗了,改了过来,给你带来的不便请谅解。

第635章半渡而击
    第635章半渡而击
    但三人谁都没敢说什么,这个时候黄台吉正在处于精神无限暴动的时候,虽然不会杀了他们,真要是夺个兵权之类的处罚,也是一点的办法都没有。特别是阿济格,这已经是败了第二回了,所以都老老实实的请着罪。
    周围坐着的一大圈八旗显贵,他们也在看着黄台吉如何处理,现在明显的是明强金弱,这大冷天从沈阳跑了过来,谁都不容易,吃个败仗是谁都不想的。老十二败了可以说成年轻,代善做为老二那可是老谋深算已久。那大炮毕竟是明皇玩的新事物,突然打击之下,谁受的了?如果败了就大惩,那谁还敢出战。
    黄台吉也相当的矛盾,这个非常时期,处罚是为了杀一儆百,提高士气;怀柔是为了表现仁慈,拉拢军心。处罚也可以被解读成一种铲除异已,心狠手辣;怀柔同样也可被视为一种柔弱,一种白痴领袖、、、、、、
    ‘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尽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这段唐太宗的话当然是黄台吉必读的,有过不理不问,当然也就起不到了惩前毖后的效果,但如果事情如此简单那就清楚明白好办多了。但自己却不得不考虑现在如同乱麻一样的各系关系,这是皇上的悲哀,更是自己上台后。遇到一位难缠的明皇,让自己屡次灰头土脸的结果。
    代善如今算是半个自己一派的,随着战争的失利,又将会有更多的人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此消彼长之下,对立的人会越来越多,明皇还没打跑,恐怕自己就被推翻了。所以这个力量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弃。
    阿济格那边虽然弱小,但和多尔衮、多铎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力量不小的团体。而双方的矛盾并没有表面化。最起码阿济格没有站出来对自己阳奉阴违过,现在一旦动了,那阿济格这个平衡也就被打破了。
    看似暴怒的黄台吉,脑子里不断的想着、权衡利弊。最终还是轻描淡写的做了一点处罚。准他们戴罪立功。让他们整顿人马。准备支援七道防线。
    三人看着黄吉台如此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虽然明白这是情势微妙的结果。但还是松了一口气。金太祖领兵以来,一直都是披荆斩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势,与周边的势力作战,鲜有败迹,八旗也已经适应了这种捷报频传、势如破竹的状态。但就从去年开始,这个情况扭转直下,这种节节败退丧师辱国的战斗是不断的出现。
    “诸位,明军现在的战斗力是越来越强,现在的大金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退一步则是万劫不复。朕希望诸位精诚团结,共渡此大金的难关。”看着周围那表情各异的脸,皇台吉无奈的说,他知道,这些人之中,有不少的人在看自己的笑话。上台以来,对明军作战,那效果是一次比一次差,现在都打到家门口了。
    众人一个个都喊了口号,表决心。黄台吉无奈按着一些早有的预案,让他们前去安排。
    “皇上切勿着急,如今已经有如此多的力量,前去岔路口那里,后续的力量更多,若是这几日有了盖州往年一样的大雾天气,如此明军处在大雾之中,且如今明军战线拉长、军力分解,岂不正是大金偷袭之时?而且就算是过了岔路口,明军所处的位置,正好在两军之中,更有利于皇上准备的游击战术。”范文程被留下后,安慰着说。靠着大雾冲击明军,这本是一黄台吉最为完美的计划,为此,黄台吉专门准备了一些东西,但雾这种天气,现在偏偏又不出现了。而游击战术就是一个游字诀,阿济格一开始倒是用了用,但很可惜,没有料到明军有那远程武器,距离没有掌握好。
    “唉,朕这几日没有一天不在盼着大雾,但还是没有来,以后是否会来,谁也无法断言,只能听天由命了。而游击之战又谈何容易?那冰墙不仅阻挡明军,但同时也限制了大金的活动空间。现在明军长驱直入凭的是大炮轰开冰墙,而后海上那此阻击弩来个万箭齐发,这种战策根本不是大金能够抵挡的。五道冰墙之后,明军那阻击弩倒是作用不大了,但那大炮依然可以够到。虽然明军是被前后夹击,但明军的防守,可是非同一般,四更时分的攻击就足可以看出那防守的犀利。若无有天时地利相佐,如何游击?要知道明军的阻击弩可是二里地的射程,游击二字,只是给明军送去大金勇士的生命而已。现在只有扼守住岔路口,与明军展开小范围的决战,才能抵住明军,但这点朕也没有把握,朕都不敢想,若明军就是以其兵器优势,来削弱大金的兵力,就是堵而不攻,若何?”黄台吉无奈的说。阻击弩的优势,大金早已领教了,堵?能堵住吗?明军就堵住了门来个不住的点射,不用多,一天下来,恐怕军心就彻底动摇了。
    “那皇上可以还想着大清河之策?”范文程不知道黄台吉这算不算是示敌以弱了,但这又有什么好处呢?唯一的就是放松明军的警惕性,让他们感觉大金已经一败涂地了,可以迈开大步进军了,那机会也就来了。
    “宪斗,可曾想过若真的扼守不住,又将作何?”黄台吉不答反问道。
    “皇上,那形势一下扭转过来了,明军可西进港口、进逼盖州城;可挥师东下伴仙山直奔朕这里;可北上耀州,这些都是让朕头疼的。”范文程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表演相当的到位。
    “朕感觉,这东来伴仙山的可能性较低,必定这里的地势关系,明军不大可能来啃这硬骨头。相反无论是港口、盖州还是耀州,都离不过大清河,所以这大清河上文章还是要接着做下去”黄台吉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着。
    “皇上计将安出?”范文程一惊,立刻好象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木头一样的问道。这表演他自己都佩服,这投入感太强了点。(未完待续。。)

第636章冰墙内外
    “宪斗,明军先后经过了几战,对我大金,心中必生骄奢之心,守住了大清河,他们的作战意图就完成了一半以上。那时无论如何,他们都立于了不败之地。所以大清河他们是必渡、必守的。大清河上唯有一座大清桥可以过人,然后就是河上的冰上也可过人过车。如果桥毁了,那自然只有走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