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71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71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远看不清楚。
    这更加印证了朱由校的猜测,与孙承宗想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这个时节,谁还有闲心情在冰上玩?当然敲个眼捕鱼的情况倒是有的,但可能这么巧吗?(未完待续。。)

第640章终现阴谋
        “皇上,大清河近约百丈宽,一旦冰破,那可是一项灾难性的。建奴yù半渡击之,恐会从河西岸动手,因先过河之兵,基本会为防守,不会派阻击弩这些重型兵。只须在河北岸,以投石机或者八牛弩之类的重武器,就可以压制住亲军,若是亲军溃散,那更是可以用骑兵追赶。而剩下的留在东岸的亲军,黄台吉又会如何处理,无法知晓。”孙承宗专业的分析着,对于黄台吉的后续手段,倒是推出了个大概。
    “北岸的伏兵此时应该已经就位了,黄台吉连郑屯这么大的地道都挖出来了,不在乎挖点存放八牛弩、投石机的坑在西岸摆着。而在东岸,他必然要在破冰的同时,借着那股惊慌之时,来一次进攻。河北面因为断层不会有人,河南则是去往伴仙山的军营之路,必然会被我军监控,大清河下游靠近大海,那里也不合适,因为要面对我军的阻击弩,那他的伏兵必然是在大清河的上游。位置不远,也不会太近,远了等他们跑到了,我军的防备也已经完成,近了,我军的探测可能发觉。所以他们应该在四到五里左右的距离。”
    朱由校也皱着个眉头努力的分析着。喜峰口一战,朱由校来了一个将计就计,算是尝到了大甜头。此次的郑屯谷上,除了被黄台吉来了一次地陷攻击摆了一道外,仗着大炮的威力,也能算是大赚了一笔,现在既然确定了黄台吉的恶毒计谋。当然也想再玩一把大的,再来个将计就计。只要能提前找出建奴的军事动向,那就不难来个反包围之类的,也属于正常。
    “皇上所言极是,看地图,这大清河东边三里处就是一个大拐弯,再向东北,与西河相连,西河与其虽然交汇,但却有两个入海口。建奴的兵马。倒是可以在这个三角处可以藏匿。而且此处相对来说僻静。一般来说,就算是我军的夜不收也不一定就能注意到,而且,建奴多滑冰能手。若无马匹。也可以从冰面上跑过也是快捷。”顺着地图往东看。大清河来了一个大拐角,与一个叫西河的河流重新组成了一个u型河道。靠西河那边有一入海口,靠大清河这边也有一个入海口。而孙承宗指着的地方。正是那个小河套。
    “给光报人员发信,看看那里是否有人活动的迹象,若是没有,就让何可纲在那边拖上两天再看看。”这个计划可非同小可,极有可能一战决定着辽东之战的胜负,朱由校可不敢大意。现在既然知道了黄台吉打算在大清河这里给自己打擂台,当然得倍加小心。
    “皇上所言甚是,建奴虽然可以埋伏在那里,但这一天二天之内想要完全的不动也是不太现实的,因为他们必然也得吃喝拉撒。就算是他们挖好了地道,也不可能太远,肯定是有迹可寻的。”藏兵的方式很多,特别是在这种满目雪原的情况之下,但想要完全的呆住了,也不现实,可能一会的坚持,是可以的,但成天的坚持,几乎是不现实的,黄台吉再狡猾,也只是准备好一点吃食而已,地道里难道不喝水了吗?这一藏匿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只要喝水,那就得烧柴,毕竟现在是万里冰封的时候。所以只要认真的观察没有看不出道道的。
    第二天,何可纲仍然故我的围着冰墙找目标,现在的目标实在是太难找了。冰墙之后,经过了一夜的忙碌,建奴们一个个就象土行孙一样半钻地了。冰墙那边的还真有点静悄悄的感觉,一个个五花八门的掩护做的相当的到位。只是那大炮一来,到处又是一边的呼爹喊娘之声。
    何可纲不由的冷笑,如此的在龟shè在那里也算是防守?简直是自欺欺人,明军这里稍稍的一向前逼近,一切就会现了原形,只要抓住一个机会,就可以将之打破。但皇上不急总不能急太监,现在抓住机会,可以狠狠的消耗一下建奴隶有生力量,何乐而不为呢?
    在中午时分,卢象升终于到了,带来的不仅仅有三千天雄军,更有八千白杆兵,以及剩下的净军、锦衣卫,也都一起送了过来。
    “皇上,臣带领八千白杆兵来迟了,请皇上恕罪。”秦良玉登见了皇上差点没哭出来,从广西一路奔波而天津,四千余里,可谓是从中国的最西南头,跑到了最东北头。这样路差点没给跑死,其中的辛苦更与如人说啊。
    “秦帅何罪之有,为国效力奔波四千余里,又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此征军已经是个奇迹了。”朱由校急忙安慰着说,都说二万五千里是个奇迹,这一个月时间,跑上个四五千里,也是奇迹了。要知道,古代的行军是个老大难问题,好象就是戚帅也就是一天五十里路,而骑兵也就是一百一二十里,这还算是急行军了。白杆兵这一天二百里路,还有大雪,当属不容易了。
    “回皇上,有皇上提供的驿站一路指引,更兼一路准备好的供给,使白杆兵衣无忧,又无后勤拖累,仅以轻装策马而行,这个速度已经不值一提了。”秦良玉急忙说道。近一个月的急行军的确不容易,但是若没有皇上提供的便利条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光掉队的,都能掉一半下去。
    “秦帅,朕不是吩咐让人在天津等候白杆兵,怎么与卢爱卿一起前来了呢?”本来进军辽东,是想分几步进行的,终归是运力不足所致,所以本想此次让船回去将已经到山海关等候的卢象升的天雄军以净军接来,毕竟回去的船也是不多。没想到此次接来了这么多的人。
    “回皇上,皇上有所不知,京城的一些商家联合了起来劳军,为表对皇上征辽的支持,特地从全国各地征调了五百余只船,为的就是给亲军提供后勤保障。臣听说卢大人等,都去了山海关,所以随着这支队伍北上山海关,正好与卢大人同来。”秦良玉笑着解释道,急急的赶到了天津,那时卢象升已经协同着所有的没有上船的亲军一同去了山海关了,留下专门等候白杆兵的宦官,专门招待白杆兵,那时节可把秦良玉急死了。好在,换完了某些设备之后,在第二天,北京商户组织的船队就到了天津。这才搭了便船。
    “京城商家联合劳军?”商家联合的事情倒不是挺多,包括现在的北京皇商团,那是跟自己关系最近的了。不由的眉头一皱。
    “回皇上,这个老臣倒是知道,一些皇上的水泥、卫生纸、玻璃等实业的代理商,他们得知皇上御驾亲征,在运输上的困难之后,就找到了老臣,说愿意联合商人,从江南雇的船只,这些商人基本都是皇上各地域的代理商,以京城居多,江浙福建次之。老臣以为,这种拥军劳师的自发行为,值得褒扬,故以兵部的名义许之。”孙承宗接过话来说道。
    朱由校听完,举目远眺,这遮天闭日的船舶还真是不少,以兵部的名义征集商船,这不是小事,但如果是商人主动找到的,那就另当别论了。但这样的事情让商人与军队掺杂在一起,让朱由校感到怪怪的,不明白孙承宗为什么搞这样的事情,现在又不方便问,只好作罢。
    “皇上,臣已经听说战事的发展,臣特地请战。”卢象升见了皇上第一句话就是如此请求着。从天津一路赶到了山海关,这一路走的都是挺急的,好不容易被船接了过来,到了这里,一扫听毛文龙那边手里都擒了四千多人了,卢象升哪里还沉得住气。现在可不是象袁可立那样偷偷摸摸的来的时候,而是建奴的奴酋带兵在这里真刀真枪的干着呢。卢象升不顾一切的上来就请命。
    “卢爱卿报国心切,朕心甚慰,不过莫急,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到时候少不了白杆兵、天雄军的参与。”朱由校一笑,手底下两支近战力量终于到来,与黄台吉的大清河之战也要展开了。
    将还在负责‘清理工作’的袁可立以及后勤工作的毛文龙,都请了过来,给秦、卢二人搞了一个简单的接风仪式。
    “诸位爱卿,朕此次征东,遇到了奴酋最为激烈的反抗,不仅盖州港口被堵,而且据所抓的俘虏交待,建奴将其所有的一半兵力阵列在此,以抵御我大明的平叛之征。如今我军先后两年批次从伴仙山滩涂登陆,先后与敌军交战几次,敌军先是引诱我军进入此郑屯谷,我军则在谷外驻扎,被敌军以冰墙围之。正巧昨日四更时分,中了敌军的地道之计,伤亡两千余人。后我军按原计划开始在大炮的协助之下,毁坏冰墙,擒敌四千余人,并攻击郑屯得手,而后一直攻至此岔路口,遇敌军阵重兵把守,相恃至今,具体的情况还请孙老师给诸位介绍。”在地图之旁,朱由校简单的把战事介绍了一下,让卢、秦二位了解一下战局的结果。
    〖

第641章马匹登陆
    接下来孙承宗又详细的解说了一下战场的局势。
    “诸位,现在战争之所以胶着,一是因为港口的堵塞,使我军不能顺利的靠上港口;二是朕与孙老师估计,建奴欲在大清河以断冰之策,对我军实施半渡而击之策,而我军则欲以此将计就计,趁建奴集中之际,一举击溃之,如此下面的道路那就会平坦许多。但我军目前有一致命的短板之处,那就是机动性的不足,虽可击溃敌军,但想来个大胜,则是万万不能,昨日所擒建奴,亦是因其由两道冰墙所阻未能及时逃窜,才有了俘虏之说。现在既然秦、卢两位爱卿前来,那就得想个法子,将马匹登陆地才是。”
    机动性是明军一个永远的痛,特别是现在没有马匹之下,如若建奴一看局势不利,转身就跑,那明军只能是望奴兴叹,没别的,跑不过人家,为之奈何?但天雄军近四千人、白杆兵八千人,这都是马上的好手,若他们能够策马而来,当然的可以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
    让马匹登陆,秦良玉与卢象升对于水上作战,属于门外汉,不是太懂,所以没有发言。袁可立的登陆战,以步兵为主,曾经倒是可以俘获建奴几千匹战马来着,但因船满了,没法装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时候毛文龙欲言又止,好象有话想说。
    “毛帅可有何策?”朱由校点名的问。
    “回皇上,策不能称。但方法还是有的。”毛文龙想了想说。
    “那毛帅就说说看,朕倒是希望有个好方法呢。”
    “回皇上,马匹之所以无法上岸,盖因岸边诸多的不平之处,礁石众多,风浪又大,更因马匹太大太重之故,上了马匹,那柴火船就连人都无法摇橹了。”毛文龙接着平淡的说道。
    “的确如此,不仅仅这马匹。就连这阻击弩。都是费了不少的劲拆卸之后慢慢运上岸的,麻烦不少。”朱由校深有同感的说道,听这个意思,这事毛文龙还真有办法。
    “回皇上。正是如此。所以臣想。只需要将柴火船连在了一起,那盛载量可就大了许多;而挑选精良水手,进行领航。合理的避开瞧石,如此完全可以成功的将阻击弩或者马匹,运到岸上。”毛文龙这个办法说出来就不值钱了。大船因为吃水深,所以没有办法靠岸。但柴火船的吃水问题却不叫个事,按着大木筏的方法,把娇小玲珑的柴火船给连在一起,那载重量肯定也会翻了倍的上去,一支柴火船不行,那就两支柴火船,不行再加也就是了。
    一听这个方法竟然如此的简单,把朱由校差点没羞到桌子底下去。如此简单的一道浮力的应用题,竟然拦住了自己有大军,如果面对的是郑屯这边的怪石嶙峋的地方还有情可原,但伴仙山滩涂那边却是滩涂。这个刘兴祚就出这样的馊主意?还枉称聪明?这丫儿整个一废物。‘回皇上,不能,那里地势较缓,但海里礁石众多,稍不留神就会被碰破。只能用小船舶把人送上去。那里倒是有个烽火台,以前是不用的,但现在是否被用上,微臣就不得而知了。’tm的,就是这句话,把自己带沟里了!朱由校恨恨的想着,本来今天想看看怎么绕个路,盖州以东就算了,因为还需要有大清河东岸打仗,这一杆子都想先去解放复州了,谁承想被毛文龙一句话,搞成了自己成了笑话。
    旁边的孙承宗同样如此,也是有点尴尬,他当时也是顺着刘兴祚的话直接的认定了,浅滩大船无法靠岸,小船又小,不能运大物件,这不闹笑话吗?拿着国战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让人情何以堪?
    、、、、、、
    “嗯,毛帅这个提议很好,倒是朕有所疏忽大意了,倒是误了不少的战机。既然错了,那就要接着犯下去,想必建奴那边也会认为,这个错误会接着持继下去。”很快朱由校就从这个尴尬中走了出来,想着如何利用这个尴尬,现在在岸上的军队,只有千余匹战马,这是几次战斗俘虏的,人都不舍得用,全都用来拉阻击弩、运物质了。所以机动能力就无须谈了,典型的一个交通基本靠走之局。但现在就不同了,一旦天雄军、白杆兵,上了岸,就呆在滩涂之上,悄然无声的把马送了过去,在大清河打响的前夕,二十里的道路,半个时辰就能赶到,走郑屯谷?当然不走,要走郑屯岩,这个二丈高的路,一会就能把修铺出来一个大斜坡。
    当天就吩咐白杆兵与天雄兵登岸,在海上也不是个事,因为船上面有他们,不方便这些商船协助袁可立,清理工作。但是将所有的柴火船全部的调了过来,而且现在上去了预备着在确定了黄台吉的阴谋彻底查清之后,以及直接的突然。
    朱由校也想上岸,在船上都快闷死了,而且这晃来晃去的,也快把骨头都晃散架了。但一众官员将帅全部都拦着了,这不是港口,是滩涂,真要是出点什么事,谁付的起责来?袁可立保证着,现在又来了这些船舶,完全的可以在最快七天,最慢十天之内,将港口彻底清理好了,就可以靠岸了,那时候战局也已经稳定了,更可以大大方方的登陆,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朱由校无奈,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送走出一众将官,又去玩鹰了。
    这可是毛文龙专门上贡的海东青,二十几只鹰里,结果经孙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