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75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75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秋明当然是皇上越重视越好,听的是直点头,并承诺抓紧时间研究新的低价糕点,尽快的打响京源糕点的牌子,抓紧时间开分店。
    朱由校又到店里看了看,指出了一些装修上的不足,本来想着是不是搞块休闲的地方,但现在的女人基本上不带着孩子抛头露面满世界的狂逛,更没有小资人仕有空在这边玩,还是算了,这创意放在酒店里吧。最后提字留下墨宝,这名人效应当然得足足的用上了,‘京中一绝’四个字大大方方的写了出来,字虽然不怎么样,但到底是皇上的身份摆在那里了。
    这一下,周围的人都知道原来是皇上驾临白龙鱼服微服私访,顿时店里店外跪了一地,山呼万岁。
    朱由校当然的表现出了亲民的一面,挥手之类的搞一些无限穿#的行为。而自己又多了一个赚钱的产业心里当然的高兴。
    然后一行人接着往南宫走去,就这样在快中午的时候,一行人出现在了南宫。面对这突然袭击的来访,锦衣卫们并没有太紧张,因为练的已经很吃力了,被皇上的动不动就要解散了锦衣卫的手段着实给震住了,而且人往高处走,水望低处流,训练的锦衣卫们谁不想能得到皇上的认可重用呢?而成绩恰恰就决定了这一切,不狠命的训练才怪呢。
    穿着皇上赐的新衣,样式虽然差了很多,但重在统一着装,那走路的队伍也直了,口号也响了。这整齐画一的样子,还真有点小学五六年级课间操的模样了,看的朱由校一阵又一阵的满意。而这种满意显然是双向的,对于锦衣卫来说,看着皇上的满意,这段时间受的苦那就没有白费,因为练就是为了皇上而练的,皇上的认可就是最大的肯定,相反如果皇上不满意、不认可,那这段时间把受的罪就白受了。
    又去看了看‘混堂’的建设情况,这可是关系到朱由校‘亲军’的态度问题,同时也能更好的加强训练。所以朱由校还是很关心的,每天锦衣卫们穿站皇上发的衣服,用着皇上建的澡堂洗澡,这都是君恩。
    建设的速度还算可以,基本上到了扫尾阶段了,明后两天就可以正常使用,水泥还是没有到来,看来建成之前是看不到水泥了,这么多天过去了,张经全建水泥作坊和地板砖作坊连个信都没有,到底在搞什么?不会是携款潜逃了吧?朱由校突然冒出了一个绝对荒唐的想法,想想也不可能啊,一个宦官能跑哪里去?那点本钱不算什么,但这水泥的技术可是需要保秘的,这东西的配方实在是太简单了,看一眼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谁都能学会,而有条件去造的人那就海了去了。
    而朱由校用他除了修路,还有许多的用途。现在明代又没个知识产权保护,偷去了方子用了都没地讲理去,看来得想个法子把这东西提到朝堂上去,然后在大明律外搞一套知识产权保护律。以后肯定有需要的地方,比如玻璃、卫生纸、水泥等等东西如果没有了保护,整天的和大臣们吵也不是个事。
    驿站回收在即,光报系统的建立当然离不开高台建筑,而建高台最好的当然还是钢筋水泥了。虽说什么糯米和泥之类的古建筑也挺坚固耐用,但那东西和水泥一比真的有许多的不足。
    南方的朱钦相和北方的杨国栋也说到就到了,船舶的建造也迫在眉睫,但木船朱由校是打算放弃了,一是不结实,二是排水量太小,建木船首先受龙骨的限制,三是破坏环境,造船用的木料实在太多了,这满山的找木头破坏性是极严重的。而造钢铁船又因焊接技术不过关,根本无法实施,所以朱由校想到了水泥船,这东西搞成钢筋混凝土,的确就可以避免以上三个不足之处了。可行性是不需要考虑的,远的不说,就长江上面那水泥船多了去了。
    太小朱由校吩咐一声,传张经全去乾清宫回话。然后和锦衣卫们一起吃了饭,又一路写意的回到了乾清宫。
    张经全已经到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吩咐,把水泥作坊那边搞的规模越大越好,所以这一搞才迟迟不能生产,不过建造已经到了扫尾阶段,估计后天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了。规模大概是日产一千石,朱由校算了一下大概也就是日产五十吨左右,这也算不小了,和后世最小的水泥厂产量已经有一拼了,晚点就晚点吧。
    朱由校详细的问了问生产的工艺,结果当然是最原始的全手工打造了。听到此处倒让朱由校大叹失算,没有把生产线给设计一下,现在改是不可能了,现在设计一下,也只能在下次再建厂之时再用了。就这样让张经全在一旁等着,自己画了一份水泥厂的生产工艺图,特别注明了磨粉用的水车。
    张经全拿过图都快哭了,不为别的,不认字啊!这天书给的,这不难为人吗?
    “哦,朕明白了,你不识字,现在也用不上了,等这个水泥作坊建好之后,你去找一下胡桂诚,让他帮你研究一下这个图纸吧。”朱由校这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确是对牛弹琴了,拿个图纸给文盲看,还真不是一般的愚蠢。
    又问了一些建作坊的相关事情,才放张经全回去。
    这时候魏忠贤和田尔耕都还在,想到最大的皇家银行那边也不知忙的怎么样了,田尔耕那边的锦衣卫还有好大一块没有利用上,武力值还是有的,这等‘免费’的保镖不用也白不用。
    传王忠明、刘jīng宗过来问问,王忠明和刘jīng宗两人离的也不远,就在李永贞的宅子里,所以来的也快。
    一问才知道,按着朱由校吩咐的种种手段,银库、前台、收支人员、招牌等等收拾的都差不多了,再培训一下基本上就可以了,定在后天正式挂牌营业。现在的培训教材用的就是皇上给的小册子,让那些人员把小册子彻底的掌握才是正经。

第116章貂婵张嫣
    自己也算是银行家了,找谁说理去,听着心里也暗爽。有了银行信用的存在,首先就能把漂没的问题给解决掉了,以后分行开遍全国,首先把朝廷需要的开支、收税、zhèng fǔ采购、军队开销等等等业务都揽过来。官员基本上手里不沾钱,什么银耗之类的理由就找不到了,你不能写张账单也有什么损耗吧。而且什么俸禄、军饷之类的开销也走银行,省事又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着田尔耕派人去大明银行坐阵,自己搞的这么大的投资,不派点保镖是不行的,还别谈什么过度小心了,那三山总督怎么受的伤,一下子就被抢去五六万两银子,交给六扇门去查,现在还没影呢,小心无大过。田尔耕当然乐意办差,虽然这事没钱捞,只是派锦衣卫过去‘坐台’,维持一下治安。但透着圣眷不是?
    又和王忠明、刘jīng宗谈了一会子银行的话题,交待了又交待,放了回去。
    几件事处理完也差不多该休息了,今天算是来大明后最轻松的一天了,和田尔耕、魏忠贤轻松的聊了一会,然后却容妃那里过着皇上应有的幸福生活。
    而皇后张嫣这几天可是倍受jīng神摧残,自己当皇上的男人已经变得让她不认识了,她开始了迷茫,自己是对是错。她只是一个小女人,但却怀着一个伟大的情怀,那就是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女人,而非是为了个人、小家。
    皇上以前的做为在她的眼里只能用昏君来形容了,玩物丧志、重用阄党、残害大臣等等做为,有失为君之本。当和朝中大臣接触后,她始知明朝现在处于如何危险的境地,外有强敌环视、内有阄党误国,四处民不聊生,处处烽烟四起,多少老百姓因活不下去而纷纷的揭竿而起,反抗明朝的暴政。
    大臣们多少谏言,皇上根本就是置若罔闻,依然故我的信任、重用魏忠贤,全国的呼声加在一起却敌不过客氏和魏忠贤的恩宠,这将导致大明的国将不国,把整个国家拖向痛苦的深渊。
    宦官不可当政也是祖训,为什么皇上就如此不管不顾的重用宦官呢?张嫣很不明白,自从杀了客氏,她认为皇上已经改头换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但她错了,她看到的是,皇上不仅没有疏远宦官,而是更加重用宦官。虽然这段时间没有去碰那些木器,但兴趣却更加的广泛。从外面东林党那边得到的消息看,一个当皇上的,竟然在外面办作坊,造出了给女人吸脏东西的卫生纸,拿到市面上去卖。满京城的建厕所,为的就是用人们的粪便去给皇庄作肥料,这是一国之君所为吗?外面与民争利的传言更是越来越多,什么糕点店、钱庄、药房等等商铺、作坊,这个皇上还配做一国之君吗?
    现在又听说为了取悦容妃,竟然奢望要把声音留下,这和纣王造摘星台又有何异?
    当听到压水井可以抗旱,皇上能无偿的给百姓们提供这个消息后,张嫣很是激动,皇上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操太伟大了,她感到骄傲,但一看东林的话,她才明白,原来这种行为,完全透露出了皇上政治上的幼稚,为了给百姓示恩,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全国的土地何其多,每十亩一口井,全国需要多少口?这又是打井的工费、材料费、压水井的制作、运输等等费用加起来,这个数字是皇上也无法承担的了的。而一旦因钱粮供应不上,不仅仅宫里的经济要崩盘,前期的投入也将激动没有得到压水井的百姓不满。而宫里的经济是谁来支撑的?还是百姓,皇上此举实为劳民伤财。
    张嫣心里何其的凄怆,别人已经杀死自己丈夫的五个孩子,现在更是要杀自己的男人,虽然说明逼他退位,但退位的皇上可能有好结果吗?而自己只能默默的看着,甚至是在事后还要把他们选中的信王推上皇位。自己只是个女人,没有任何的野心,更不愿意沉迷物yù或者权yù。但为了国家、为了黎民百姓却不得一把丈夫推下皇位。
    貂婵,自已现在不正是走着和貂婵一样的路吗?当然貂婵是游走于两个男人之间,而自己则是纯洁的,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但结果都是为了国家、民族而把自己的男人更推到危险的境地,拿下其手中的权利,这种情怀何其伟大、无私。
    大义灭亲,想到这个成语,张嫣的泪水就止不住的从美目中涌出,滑过脸颊往下流。自己的男人是多么的爱自己,为自己造了许多的小物件哄自己开心,多少的花前月下、、、、、、
    “皇后娘娘又伤心了,小心身子,”新月,从入宫开始,一直在张嫣身边,是张嫣情同姐妹的帖身女侍,名为主仆,实为闺密。看到张嫣凭窗而立,形影单调无声有泪,忍不住过去安慰。
    “新月,本宫的心好痛啊!”张嫣看新月过来,将身子靠了过去,头枕着新月的肩膀,感情更加的发泄,泪水更是喷薄而出。
    “皇后娘娘,为了天下百姓,着实受苦了。”新月哪里不知张嫣的苦自何来,只是这事情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不是她能劝得了的。现在的她已经和皇后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所有的‘鸿雁传书’都是她亲历亲为的。一旦事情败露,那就是有死无生的局面。她能做的就是一直站在皇后的身边,陪着她一路走下去。
    “前几天才刚刚杀了客氏,但却没有任何的改变,大臣们已经快顶不住这种压力了。新月,这可怎么办呢?”狠狠的哭了一会,张嫣抬起头来问。
    “那些大臣们好象都想再等待时机,如果平静的手段不行了,那只好用兵谏这一招了。”新月把得到的消息告诉张嫣。
    “那皇上怀疑信王这事呢?”
    “皇上的怀疑并不仅仅是针对信王,皇后娘娘这边也有可疑人在昼夜的监视。所以倒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而且信王那边也的确没有做过什么,这些倒不可怕。”新月简单的说道,那些监视、尾随的人员早已在她的眼里,只是不肯点破而已。反正对付她们的手段多的是。
    “那天的家宴本宫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头,但皇上好象有其他的心思,感觉他是很紧张,但没有象信王说的那样有什么怀疑。本宫倒希望皇上能够真正的jīng明强干起来,那样就不需要什么改天换日了,要知道皇上是极其聪明的,他做出来的东西,匠人们根本无法比拟,他为本宫做的、、、、、、呜呜呜”一想到皇上的聪明,给自己做的玩偶类的玩具,张嫣心中更加的凄苦,再次痛哭起来。
    “皇后既然如此在乎皇上,为何仍然要走这条路呢?”虽然在皇上杀掉客氏的时候,新月就在这个问题上劝过皇后,那时候皇后的态度确实有所犹豫,特别是去参加皇上邀请的御宴时,那份快乐可能是她入宫以来最高潮的时刻了。但之后,每次听到皇上重用宦官干这干那,她就反常的认为那是在误国误民,左右摇摆不定。找自己商量这些事情,自己又能怎么说。
    皇后的目的太大了,太无私了,一边深爱着皇上,一边为大明的未来担心。她相信那些东林党的爱国抱负、治国纲领,相信家有长子、国有大臣,只有依靠正直的大臣们,才能让国家富强起来,抵御外诲、百姓安康度日。根本无须任何宦官插手国政,而皇上的所有做为连那只知荒嬉的武宗都不如。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依靠宦官可以达到盛世的例子。这些思想让新月都没办法劝说。
    “新月,舍弃小我,追求大我,本宫并不愿意自己深受的丈夫失去皇位,但为了国家,只能如此的选择,因为他虽然聪明异常,但玩心太重,所托非人,任用jiān雄,并不适合皇上这个位置。如果可以选择本宫倒愿意必他做一对平常小夫妻,过着田园生活,无忧无虑,终老一生。但他却是这个国家的皇上,却做着伤害这个国家的事情。如果大臣们推翻了他,我愿意舍弃所有,和他归隐山林。”平静了一会后,张嫣坚定的说。她没想到的或者不愿意想的是,自古皇位之争都是相当的残忍,失败者哪里有归隐山林的机会,即便是禅让了皇位,新皇会留下他的命,给自己留下威胁吗?
    “皇后娘娘,奴婢本不该在如此大事上多嘴,但娘娘认为信王就一定比当今皇上会治理国家吗?”新月倒想让张嫣放弃,这样活的实在是太累了,本身又不是狠毒妇人,却可面对如此艰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