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

第104部分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第104部分

小说: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正思忖间,李唤正好回来了,他似乎喝了酒,脸上红红的,还满嘴酒气。一进门见到刘青,他便深深作了个揖:“公子您来了?”

    刘青看他那样子,微微皱了一下眉:“你去哪儿了?”

    “跟知府周大人喝了一点酒,没事。”李唤笑了笑。或许是因为酒精的缘故,他此时很是放松,全然没有了平时在刘青面前的那种因恭敬而产生的拘谨。

    “你认识周大人?”刘青眼含深意地看着李唤。

    “陆少爷写了一封信,还给了唤儿一个帖子。我投了帖子,周大人便亲自接见了我,后来他家的管家还留着我喝了酒。”

    “哦?陆少爷家可有人在朝中作官?”刘青点点头。那股势力,应该是陆宝成没错了。

    “陆少爷的伯伯,就是吏部尚书陆大人。”李唤说完,问道:“公子可要唤儿带什么给陆少爷和李公子的吗?”

    “哦。”刘青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又指着堆在厅里的那堆东西,哪些是送给谁的,一一交待了一遍。

    李唤听罢,深深地向刘青鞠了一躬:“公子,唤儿自幼与我娘相依为命。这年关眼看就要到了,唤儿在此就跟公子道一声别了,好赶路回家陪我娘过年去。”

    “好,赶紧给你母亲娶回一房媳妇才是真孝顺。”刘青心中疑惑全解,心情舒畅,跟李唤开了一句玩笑。

 
     

 

第一百八十七章宁王来了 

 
 
    送走了李唤,刘青却不胜烦扰起来。
    原因是那几个老板知道了刘青买卖做得大,人又长得如此出色,跟官家公子还这么有交情,巴结之心一起,便成日来求见刘青,美其名曰交个朋友。这让刘大春作了难。妹妹是肯定不能出来陪这些男人们喝茶谈天说地的。但大家上午才见过刘青,下午你就说她回西山村了,这着实也太假了些。他在桂林城里,这些日子来也就交了这么些朋友,推辞的话说过两次,他就怕大家说他家清高看不起人。这这这着实为难。

    更有那吴老板头脑灵活者,开始细细斟酌自己的女儿、侄女和外甥女来,看看哪个跟刘青般配。他想了半天,知道自家女儿才十二岁,更是长得小眼塌鼻,估计是配不上刘青,便选中了一个侄女,第二天就让媒婆上门提了亲。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好歹也占个先机不是?再说,凭他先有邀几人到五色居喝茶,后有发动亲戚到五色居买茶,他总觉得刘大春不会不给他几分面子;而且,他那侄女虽然不是貌美如花、妩媚动人,好歹也眉清目秀、四肢健全,算是也那个配得上那位刘二爷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竞争,此话不假。吴老板这亲事上午一提,下午其他老板得了风声,大拍脑袋之后亡羊补牢;也相跟着派媒婆上了门。有些想起自己亲戚里女孩儿一大堆,那些个庶女配不上刘青,但给刘大春当妾也是不错的选择啊?此念一起,刘大春不但嘴皮子磨破了一层,耳朵更遭了殃——被秦玉英拧得都快要红肿起来了。

    周子冽这几天并没出现,不知道他在忙啥。估计他的手下见全是女子哭着喊着要嫁给刘青,也不着急,乐得看热闹,那位醋哥就没有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刘青面前。

    刘大春看看形势着实不妙,对刘青道:“妹妹,咱们还是回西山村去算了,这日子,实在不是人过的呀。”

    刘青拿了本书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闻言抿嘴笑道:“哥,十三岁的小姑娘都说要给你当妾了,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有艳福啊。”

    刘大春一听就苦了脸,小心地看了一下,发现秦玉英在不旁边,这才放下心来,对刘青道:“得了吧,这艳福谁想享谁享去,我受用不起。”

    “哥,”刘青正色道,“如果有一个十七、八岁的美貌大姑娘要给你当妾,你如何想?”

    “唉,别笑你哥没出息。我有你嫂子和大宝、二宝,再看到你能找门好亲事,我这一辈子就没啥可求的了。他们说的那什么齐人之福,我看还是算了吧。前段时间听几位老板在店里聊,说起家里婆娘那些鸡飞狗跳的事,那哪是享福?简直是遭罪!再说,我要真娶个妾回来,你嫂嫂不得拿刀把我杀了。”

    “就是啊。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这才叫福气。你要娶个妾回来,嫂嫂日日以泪洗面,你也心里难受不是?那个妾要是生了儿子,为了争家产要害大宝、二宝,你又是怎么样的心情?”

    刘大春点点头:“是这个理。”

    “哥,你这想法还得跟嫂嫂好好说说,她这两天,吃不下睡不觉的,我看着就难受。”刘青看秦玉英从外面走了进来,便站起来道:“我问过大宝了,他说后日先生就能讲完新课,大后天一早,咱们就回山里去。”

    说着她迎上秦玉英,拉过二宝的小手:“来,宝贝,咱们进房背诗去。悟空一起来。”说完对刘大春眨了眨眼,牵着二宝进房去了。

    也不知刘大春是如何对秦玉英作的保证,当两人从房里出来时,秦玉英便恢复了脸上的笑容,她看刘大春那温情脉脉的样子,让刘青冲着哥哥偷偷做了好几次鬼脸。

    第二天五色居没有开门。刘青换了男装,与刘大春、秦玉英上了街,准备进行大采购。刘大春好歹也是有身家的老板了,这第一次回村,总得带点东西给街坊四邻,更得买些好东西孝敬一下岳父岳母。

    三人在街上转悠了一个半时辰,买了一些布料和吃食,正准备回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车马声,“轰轰轰”的似乎有一大批人马朝城里来。更有几匹快马从城外奔进来。马上穿亲兵服饰的人,一路高喊:“回避,回避”

    “这位大哥,这是出什么事了?”刘大春拉住旁边一位立在路旁看热闹的中年人问。

    “不知道。靖江王带着世子,还有知府等几位大人,一早就出城去了,这会儿不知迎了谁进来。不过能让靖江王和知府大人同时出城远迎的,想必是啥大人物。”这位中年人估计也是包打听一类的角色,知道的倒也不少。

    一会儿的功夫,原来在街上走的人都避到了一旁,而呆在家里的人听到外面的响动,都纷纷出来看热闹,街边两旁顿时站满了人。刘青是个最不喜欢凑热闹的,被人群挤得眉头直皱。但刘大春和秦玉英何曾看过这阵式,站在那里舍不得动弹。刘青只好耐着性子提着一大堆东西站在人群里等待。

    靖江王的亲兵一队队的跑过,拦在了人群之外,刘青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正想也看看是谁来时,却听一阵阵高呼:“跪下!跪下!跪下”旁边的人全都跪了下来。

    “二二弟,赶紧跪下。”刘大春硊在地上,扯了扯鹤立鸡群的刘青。

    刘青看四周的人都跪下了,而一个兵看她站在那里,瞪着眼就要冲过来,她不由得骂了一句“倒霉”,不情不愿地跪了下去。她来到明朝,除了给刘二丫的父母上坟,还没跪过谁呢,连当初见朱权和宁国公主她都没有硊过,今天出门真是唉,没看黄历。

    那阵马蹄声终于从街头过来了。这马蹄声跟前面那些开路的不同,马匹不少但步伐整齐,一会儿就到了刘青她们面前。刘青正想抬头看一眼,余光却看到一个亲兵正用刀把子用力地向她旁边的一个人肩上打去。原来那人抬了头,被亲兵发现了,不声不响地给了他一下,疼得那人直呲牙,却不敢叫出声。

    还是算了吧,民不跟官斗,白挨一下,还没地方讲理去。刘青耸耸房,绝了想抬头看一眼的念头。

    正主的马一会儿就过去了,但这些亲兵直到那些贵人们都走远了,这才收兵撤走。跪在地上的人爬起来,只看到一群亲兵的背影。

    “回去吧。”刘青看哥哥嫂嫂还站在那里看,出声喊道。

    她的膝盖虽不是很金贵,但现代人对于下硊还是很在意的,所以对于今天无缘无故地跪了一下,刘青的意见实在是老大。

    “走吧。”刘大春喊了妻子一声,一起向家里走去。他是很兴奋的,要知道,西山村里连里正都没见这种阵式呢。他刘大春算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了,明天回村,一定得跟那些爷们好好讲讲。

    回到家吃过午饭,又收拾了一会儿东西,阿林却跌跌撞撞地从外面跑了进来,结结巴巴地道:“老老爷,快快出去,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王府派他来的,你你快去看看。”

    “啊?”刘大春一听“王府”两字,就慌了神。皇权啊,在封建小老百姓心中,那就是神。他回头看着妹妹道:“咱们没犯什么事吧?”

    “王府?”刘青第一反应就是跟她们家这花茶有关系,莫非这靖江王府还不死心?接着一想,这事朱权已摆平了啊!

    “啊!”她叫了起来。

    “怎么了二丫?”刘大春那神经已是高度紧张,被刘青这一叫,吓了一跳。

    “有什么事,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刘青想了想,还是摇摇头,对刘大春道。

    “我我出去怎么说?”

    “现在换衣服来不及了。我跟你一起去,在厅堂旁边的偏房呆着,你就像平常一样接待他们就行。”刘青站起来,“走吧。”

    兄妹俩穿过院子,进了厅堂,刘青飞快地闪到了偏房里。

    她听到刘大春一进了门,一个尖细嗓子就开了口:“来人可是刘大春?”

    “小人正是刘大春。”她听到刘大春跪地的声音,“不知大人来此有何事?”

    “你妹妹可在家?叫她出来接帖。”

    “我我妹妹?”刘大春一听这话更是心里发慌——这靖江王不是看中妹妹,要强抢民女吧?

    刘青听到这里,想了想,从隔间出来,对那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福了一福,道:“我就是刘大春的妹妹刘青,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不敢当姑娘礼。奴才姓马,是位公公。请问这位可是刘青刘姑娘?”那位马公公侧着身子避开了刘青那一福,回身向她躹了一躬,言语甚是客气。

    刘青看他言行,心里更为安定下来,问道:“不知马公公前来有何事?”

    马公公从怀里掏出一张请柬,双手恭敬地递给刘青:“今晚靖江王爷为宁王接风,特请刘姑娘赴宴。”

    “宁王?”刘青惊喜道,“他怎么来桂林了?今天来的人,便是他?”

    “回姑娘,正是。随行的还有张初宇张天师。”

 
       
     
 

第一百八十八章 淑女刘青 

 
 
    “张天师,他也来了?”刘青接过请柬,打开来一看,却是靖江王妃邀她赴宴的帖子。
    刘青想了想,问道:“请问公公,不知还有何人一同赴宴?”

    “男客有知府周清江大人、同知欧阳于知大人,还有跟宁王一同到此赴任的推官王文宣大人。女客各位大人的家眷。”

    刘青点点头,心里却有诸多疑问——

    朱权等于说是被软禁在了南昌,他为何能到此?要知道,桂林原叫静江,从唐朝开始,就成了岭南的第一重镇。当初朱元璋派侄孙朱守谦到此,并改静江的“静”为“靖”,就是有让朱守谦绥靖西南、让他镇守并安抚西南这一域之意。现在朱权这样大摇大摆地到这样一个西南重镇,他就不怕朱棣猜忌他吗?

    再说,就算有理由到此,他又何必如此大张旗鼓地邀她赴这样一个官方的宴会?要知道,明朝可不允许男女同席,这样做两人便是连面大概都见不到。如果他想见她,只需悄悄地派朱六等人来通知她,到他下榻的地方去见上一面,叙叙旧聊聊天,不比到靖江王府赴宴强?

    “这是宁王托奴才给姑娘带的东西。”马公公转身又从一个随从的手上拿过一个大大的锦盒,放到刘青的手里。

    “这是什么?”刘青捧着彩锦饰面的盒子,更是满眼疑惑。

    “宁王吩咐,请姑娘过会儿穿这身衣服赴宴。”

    “衣服?”刘青打开锦盒,看到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的是一套白色襦裙。这襦裙的洁白锦锻上,用同样白色的丝线绣了隐隐的花纹,这些丝线不知是什么做的,竟然让整件衣服恍眼之间流光溢彩,低调之间忽觉奢华起来。刘青伸手摸了一下衣料,发现料子柔软丝滑,竟有一种温热的感觉。

    马公公在刘青掀开锦盒时,也微微地凑了过来。待看清锦盒里的衣服时,他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转而投向刘青的眼光变得奇怪异常。

    “怎么了,马公公?这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吗?”刘青听到那一声抽气声,转过头来看到马公公脸上那奇怪的表情,开口问道。

    “奴奴才在跟靖江王之前,曾是皇宫里掌管内务的小奴才,故而认得这种衣料。它叫白云锦,由一种极为特别的蚕丝织成。这种衣料,不仅在淡雅之中隐显华丽,更为奇特的是,它遇水不沾,无论是油渍还是水渍落到上面,都滚落无痕。最难得的是,它异常柔软轻薄,却极为御寒,皇宫里的妃子如果能得到这么一件,将被视为得到了皇上极度的恩宠。”

    刘青听了这话,看着这件珍贵的衣服,深深叹了一口气。朱权朱权,你这又是何必?

    她转过头,对马公公道:“请公公转告宁王,刘青今晚会穿着这身衣裙,准时到靖江王府赴宴的。”朱权这份情,重得深得她这一辈子都还不起。但如能在不托付身心的情况下,满足他的一些心愿,又有何妨呢?

    “奴才一定如实禀报!到了酉正时分,奴才会跟车过来接姑娘赴宴。奴才告退。”马公公恭敬地对刘青行了一礼,这才带着随从告辞而去。

    “二丫,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宁王他对你”刘大春一直立在一旁,被刚刚听到的对话惊呆了。宁王!那可是天一般高贵的人啊!这样一个人,对他妹妹如此看重,送了一件皇帝的妃子都轻易不能得到的衣裙给妹妹!这这妹妹出去这一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遭遇?

    “哦,我在庐山时,机缘巧合下救了宁王一命。”刘青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伸手将锦盒里的衣裙提起来展在空中。她想看看是不是合身,不合身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